看板 BabyMother
作者 elainelf (jane)
標題 [寶寶] 關於三歲以前的教養
時間 Tue Mar 14 22:12:39 2023


文長。

我的小孩現在快要1歲半,對他的關注也逐漸從吃喝睡這類的生理需求開始轉移到對孩子
的心理教育人格養成這方面,想聽聽各位前輩的看法。

先說我自己是在算滿傳統的嚴肅家庭氛圍長大的,我的父母就是那種會在孩子高興的時候
潑冷水,或是怕孩子表現好太驕傲就會損兩句的類型,我長大後既沒自信又對容易對自己
遇到的好事患得患失,所以我有小孩之後就決心不要重蹈覆徹。


我跟小孩很親密,也不吝於稱讚小孩,雖然也是會教他一些規矩(比方說吃飯亂丟碗我會
嚴肅制止)但我一直覺得這類破壞行為長大自然就消失了所以也不會太嚴厲。另外因為打
算讓小孩之後直接上幼稚園,所以現在自己帶,每天都帶他到處玩,家附近的公園跟百貨
商場都逛遍了。


今天有另一個朋友跟我分享她的育兒情況,我這朋友跟我相反,她是覺得規矩越早建立越
好,她小孩三個月她就讓嬰兒自己睡一間(有監視器),從小就送托嬰,到現在快三歲了。
她也不會過度稱讚小孩,她說這樣小孩才不會太驕傲而自我中心,不過可能因為其他家人
長輩還是很寵加上她小孩本身太機伶,看起來還是往嬌縱的方向去了,現在常會頂撞父母
老師、不能忍受指責,還有過度在意有沒有被稱讚等等,我朋友除了跟親友下通牒以後不
准太溺愛小孩,甚至會開始檢討是否假日讓小孩過太爽,平常上課才會那麼意興闌珊不配
合。


聽到這邊我都有點冒汗,那我小孩以後去上幼稚園可能會覺得很無聊吧…還有跟她相比,
我不禁懷疑自己會不會有寵壞小孩的嫌疑,雖然我不希望我的小孩跟我一樣在壓抑中長大
,但我也絕對不想養出一個媽寶囧


因為還沒去上學,三歲以前的教養都是自己掌握,我是一個會時常檢視自己的作法哪裡需
要調整的媽媽,但教養這方面真的很難拿捏,比方說到底稱讚小孩的程度到哪、要給小孩
多少自由發展跟規矩界線從何時開始建立?想聽聽各位爸媽的看法,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15.181 (臺灣)
※ 作者: elainelf 2023-03-14 22:12:39
※ 文章代碼(AID): #1a483PkO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78803161.A.B98.html
greensdream: 呃,我不能理解誇獎會讓小孩驕傲的邏輯,你朋友那個狀況比較像是教養不一致,規矩跟標準沒抓好,我覺得你現在就做的不錯,誇獎孩子真的沒有不好啊,過度打壓小孩才會讓小孩自己價值受創吧,不認同你朋友。1F 03/14 22:19
fishophobia: 覺得這孩子很沒自信 有點可憐5F 03/14 22:32
Zedoary: 稱讚又不需要花錢,你的朋友沒有聽過比馬龍效應嗎6F 03/14 22:32
lovetoo: 我很喜歡誇小孩,目前小孩四歲也沒走歪啊7F 03/14 22:32
Zedoary: 好的行為常常誇讚,孩子的優點會逐漸放大、變多,缺點則會慢慢縮小、變少8F 03/14 22:35
liaolong: suction大寫過一篇教養書清單,可以參考看看10F 03/14 22:37
noise120: 你朋友也沒把小孩教得很好,幹嘛因為她而自我懷疑11F 03/14 22:38
sashababie: 鼓勵好的行為,漸漸好行為的比例會越來越高13F 03/14 22:39
IFnight: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絕對是父母家人的身教影響的。通常托嬰都很注重生活自理,吃飯一定要有圍兜,旁邊要有水杯等等。
才3歲不到就會頂撞父母,不是身教的話,難道是小孩帶著上輩子的記憶來的嗎?14F 03/14 22:39
mamamaMia: 稱讚孩子不用擔心有界限,可以試著將稱讚的事件具體化並聚焦在孩子有做到的事件上。例如「哇~媽媽有發現今天吃飯的時候你都有好好吃完也沒有亂丟,真的很棒喔!」19F 03/14 22:47
heygirls: 原po妳跟我原生家庭超像,我也是常被我爸潑冷水,考試考好也沒有得到他的讚美,我也真的常常沒自信,但有慢慢去修正了,我反而把父愛這一塊寄望在我老公身上
但是我認為還是要稱讚,讓小孩有自信我覺得是必須的,我們不要步上我們原生家庭的路23F 03/14 22:50
mamamaMia: 媽媽能自我覺察異狀加以修正,在育兒路上媽媽已經做的很好了!也推薦羅寶鴻老師給您,每次聽到老師的建議及分享都能更加安定內心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29F 03/14 22:52
norikko: 推樓上l大提到的一些s大的讀書心得很多都很不錯,也有提到要鼓勵孩子努力而非單單讚美孩子的表現;你家的月齡我也推薦看《給對愛就不怕寵壞》,再大一點可以看《看見孩子的亮點》32F 03/14 22:54
bincar: 可以看幾本「正向教養」的書來參考:)36F 03/14 22:57
misa1015: 「具體描述的稱讚」是很棒的,適當的愛教養出來的小孩 行為舉止是不會歪到哪去的37F 03/14 22:59
loveywc: 我家寶寶連喝水我都能瘋狂讚美他,現在生活不容易,只希望他以後回想童年生活都是快樂的39F 03/14 22:59
ansinlee: 其實我覺得個性也是會遺傳的,比如我姪子4歲就跟我媽一樣很會胡編亂造的說謊了.但平常並沒生活在一起喔。有些個性就是不好教 只能靠後天環境努力了41F 03/14 22:59
AppleAlice: 我倒是覺得父母很難違背本性生活,我也不是規矩很多的媽媽,本身就有點散漫,對小孩教養原則也是抓大放小,在一定的框架下他們可以有自己的發展和跟父母討論的空間,至於頂撞父母具體是怎樣呢?? 有一些事情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跟父母不一致,我不覺得這就是頂撞父母耶,在我家這是可以討論的,只要不是講一些謾罵或指責(媽媽你好笨之類的),有講理由的話,我會多問問小孩他的動機或原因,有時候他有他的邏輯,即便我不是那麼的認同,但也不會就覺得一定是詭辯
而且我原生家庭也是當著孩子面只講壞的那種,我不希望複製這點,我還蠻常誇小孩的,尤其是他們跟我分享他們觀察或是拿作品給我看的時候,我一定都是給正面的回應,並且表示期待更多的分享44F 03/14 23:06
musegirl: 其實你再重新看一次你自己的描述就可能會發現那個朋友的孩子可能會成為以後的你?他的媽媽明顯就是會在小孩開心時候潑冷水的類型,他一直想要得到媽媽的肯定所以不斷的索取想要證明媽媽對他的愛。所以你真的不用太在意他的指教。 另外附和一下「正向教養」系列的書,裡面提到我覺得很棒的觀點是:「你如果希望孩子變更好,為什麼要一直讓他覺得自己很糟」用這樣的角度去看你的教養方式是沒什麼問題的,對自己多一點自信吧,你其實做得很好了57F 03/14 23:27
shiningwine: 你朋友的小孩看起來好可憐66F 03/14 23:29
musegirl: 另外不知道怎麼拿捏教養尺寸的話真的很建議去圖書館多借點書回來看,多看一些你就能抓到自己認同的教養方式,他們的作法通常也都有實驗或理論基礎,會更有說服力67F 03/14 23:30
shiningwine: 他小孩看起來沒多好,你幹嘛要跟她學?我是覺得有教養的人不會隨便就要別人聽他的育兒方式,每個人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不可能同一套套在每個家庭上71F 03/14 23:32
sda79318: 我們一般人都屬於親密派的教養方式,有另一派的叫百歲醫生,他們認為應該孩子來配合家長原本的生活習慣,所以從很小就分房睡,哭了不能馬上去抱之類的74F 03/14 23:42
superrabbit: 最近也在看這本“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推薦給原po看77F 03/14 23:58
gswim: 我都秋秋的跟我小孩對話,但我朋友跟老公覺得我超有耐心,基本上我把女兒當小大人跟她講道理,同時也常常跟女兒說我好愛她,我會強調我不會因為你做錯事情而不喜歡你,但是你這樣很危險可能會受傷,目前兩歲四個月,基本上沒有長歪,她會很自然地說謝謝媽媽跟抱歉媽媽,因為我平時也都跟她這樣說:D79F 03/15 00:51
dingcross: 正向教養可以搜尋有關阿德勒跟薩提爾這兩個派別 薩提爾推李儀婷 她哥哥們也很厲害不過小孩教養是她專長 一兩歲的可以先看羅寶鴻或大樹老師 基本上掌握好每個階段在發展什麼 比較不會有不適當的期待 另外心理師海蒂的書也不錯 然後重點不是只有小孩還有大人自己的心理狀態都是需要照顧到的 不是容易的路但看到自己進步還有小孩擁有的歸屬感價值感 會很開心86F 03/15 00:56
cc4: 把你的疑問加上正向教養估狗就會有答案 例如正向教養 稱讚93F 03/15 00:59
dingcross: 若是誇獎的句子 練一下就可以上手 不會很難 只要花點腦筋聚焦在事情跟行為就好 關鍵字如樓上所說應該就有例子95F 03/15 01:02
sevenmoong: 我們全家誇讚孩子的,也不會那樣啊@@其實處處限制反而孩子反抗心理才大吧(越少被稱讚越在意稱讚?)我誇讚的話會盡量聚焦在她很努力,而不是她很厲害上面。98F 03/15 01:39
antinghaha: 感覺你做得很好啊 在擔心什麼呢 你朋友才有問題吧還有小孩本身會有性格上的差異 也不是說怎麼做小孩就能百分百怎樣的 當媽順性而為 問心無愧就好102F 03/15 02:19
SBLsosweet: 妳怎麼沒有想過妳朋友有問題呢105F 03/15 02:59
jidou: 小孩會頂撞父母,父母有說對嗎?小孩會模仿父母,請先檢討自己。106F 03/15 03:27
koko0228: 我覺得媽咪的想法很正面很好 我自己也常常在其中迷失方向108F 03/15 05:41
elainelf: 我是原po,很感謝大家的回覆,補充一下我朋友也沒有要指教我的意思啦她只是單純跟我分享,是我比較沒自信所以常常懷疑自己的作法,才想跟更多人討論正向跟溺愛的界線在哪,謝謝各位,獲益良多!110F 03/15 07:13
greatime: 依本身小孩3歲的經驗,個人覺得是你們兩個人的教育方式都應該並存,兩個方向都不要走得太極端。好的就稱讚 做錯的要不厭其煩一直提醒(不用兇不用罵) 2歲可以講理給他聽,3歲最好講到他聽懂接受,3歲起的制止不是嚴不嚴厲的問題,而是要讓他真的有吸收,當然即使聽懂了也還是會重複發生 但頻率會比2歲前減少 ,而且你會看到他因為無法控制衝動做錯還會後悔XD 。要注意錯誤行為裡可能包含潛在需求,需求一定要處理,不然會有脾氣。所以我看妳朋友孩子的行為我覺得很正常,3歲自己的想法多了 就會想反抗 頂撞是他想表達意見 會急所以有脾氣 就是去處理他的需求 再不厭其煩教他溫和表達方式 聽說4歲後會再好一點~114F 03/15 07:23
quiet93: 你朋友是把小孩的自我意識當成頂撞嗎?
是想要養成機器人完全不會反抗,只會說是,好的,我聽到了,我立刻去做嗎?
有自信的小孩更會頂撞父母,更有自己的想法
在學教養前,你應該先學小孩的發展跟更具體化你期待的小孩樣子127F 03/15 07:28
ginger0911: 我也相信比馬龍效應,以及不要跟別人比較。頂撞的另一面是孩子有自信表達,重點是父母怎麽回應,我會選擇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例如問孩子:你是想要做xx事嗎?133F 03/15 08:26
LauraRoslin: 小孩會不會驕縱/機靈其實很看小孩天生氣質
身邊兩組父母 同樣教養原則
一個小孩很老實 另一個很會講話但也很機靈 爸媽很努力往不驕縱的方向拉回
至於要怎麼做 父母自己的原則界限要先確立 然後教養要一致
然後再去觀察小孩個性氣質。。。要知道小孩的情緒中心都還沒有長好 如果小孩受到指責或挫敗 一定會有情緒 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小孩不受教之類 以上137F 03/15 08:41
snow2046: 也推薦《0到3歲跟對愛就不怕寵壞》拿捏剛剛好的正向教養!
《童年會傷人》《幸福童年的秘密》這兩本也不錯146F 03/15 09:03
luoyvonne: 推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另外媽媽也需要治癒過去心靈受傷的自己149F 03/15 09:23
jasmy1016: 具體稱讚好的行為絕對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正向影響,當母親從小以正向眼光對待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可以欣賞自己,便可以養成穩定且具備正向自我概念的人;朋友的孩子可能是因為比較難受到母親的正向回饋,對稱讚反而會非常在意,甚至再大些會患得患失,長大後比較高機率得要他人對自己的稱讚來餵養自我價值。151F 03/15 09:23
giselaa: 想正增強的行爲才稱讚 且盡量稱讚努力而非無法改變的特質
與其稱讚 更好的是向孩子表達感謝
「謝謝你幫媽媽拿東西」這種 之前看過一本 勇氣教養法 覺得不錯 也不要害怕管教 或跟孩子說實話 看成長心態這本書應該就很夠
看過一些正向教養的書覺得很沒重點…
如果沒有一些賞罰的方法我覺得是很難管教的,可能因爲我是兒子
關於原po說的建立界線部分我之前看《允許犯錯的正念管教》覺得有回答到這些東西 對於教養比較不會那麼焦慮 另外有一本《生存的十二法則》裡面有一章講育兒的蠻值得看的 點出很多流行的教養法的問題
如果你的教養重點是「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那其實還蠻可怕的 遇到挫折不可能感覺良好,但學習是一定會遇到挫折的157F 03/15 10:02
sawkial: 看完文章我覺得原po是很棒的媽媽173F 03/15 12:04
ahtgib: 她小孩不是太寵愛 是太缺愛才有這些表現吧 竟然還覺得小孩太寵過太爽?她的小孩好可憐174F 03/15 12:47
norikko: 推樓上,明明是缺愛缺安全感過得超級不爽,還被媽媽覺得過太爽orz176F 03/15 12:50
benson502: 小孩就是要培養自信,人生已經夠難了,如果連自信都沒有,人生真的很辛苦178F 03/15 13:22
appleIII: 你朋友的孩子 看起來就是從小沒有滿足關愛這塊
長大做些刷存在感的事情
三個月自己睡一間 我是滿臉問號啦XD180F 03/15 14:00
TTNT: 7歲以前在長神經,苛責打罵能免則沒有,她會自己長好自我抑制的神經,只有用愛灌她順著她,從毫無規矩漸漸會自己注意規矩的感覺
但還沒長好抑制神經的時候凡事都一團亂家長很痛苦183F 03/15 14:06
Tayako: 看文章 覺得原po很不錯阿 建立和孩子間的信任親密度187F 03/15 14:39
Zedoary: 讚美鼓勵的同時,小孩該做的事、責任、不該做的事,父母還是要引導孩子,並有一個限度。避免小孩養成凡事都是我應得、無法延宕享樂,甚至挫折容忍力低、反社會的性格。188F 03/15 14:40
Tayako: 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溺愛或責備才是重點(長輩較常發生)我覺得先不用太過緊張 畢竟和孩子之間的狀況是你和他之間最清楚的192F 03/15 1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