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作者 dentyneice (最愛哈利波特)
標題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時間 Mon Apr  3 18:38:27 2023


版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關於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然後推文和回文都很有
意思。

整理成冊大概就是:
(1)托嬰
贊成意見:
一定會提到發展很好、超前之類。
有監視器、爸媽比較安心。
還有提早更新病毒碼也不算壞事。

反對意見:
會容易生病。
監視器不保證不會出事。
1:5 的照顧水平就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畢竟給的錢少的可憐。

(2)保母
贊成意見:
比較少生病。
人數比例少,照顧比較周全。

反對意見:
一定要提到保母可能會出事。
發展有極大機率有問題。
通常保母的育兒觀念都很落後。

(3)自己帶
贊成意見:
通常蠻推薦的。

反對意見:
如果沒抽到天使寶寶,媽媽可能會很崩潰。
發展通常都不如送托嬰好。
要犧牲職涯和薪水。

(4)長輩帶
贊成意見:
通常沒有。

反對意見:
長輩育兒觀念落後。



也許這樣簡略做結論實在太粗暴,但基本上也八九不離十。

先說,我是自己帶。
所以沒有偏好什麼托嬰還是保母。

綜觀各種意見,其實就是一句話「要有捨、有得」,就跟用機車載小孩這個課題差不多。

基本上,我們只能選擇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選擇一個自己能相信的方法來讓孩子長大,
直到能送去上學為止。


沒有對與錯,反正做任何選擇,承擔後果的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送托就是容易生病這應該是沒有人能否認的事實。所謂提早更新病毒碼這種說法就醫學來
說,完全就是父母自我安慰的說辭。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八個月大的小孩得肺炎跟5歲小孩得肺炎的後遺症和outcome是絕對
不可能一樣的。

選擇送托,用發展很好來提升自信心,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捫心自問,不送托的孩子發展就不好嗎?
其他科系不知道,但就我的同溫層醫師、牙醫師來說,基本上小時候一大堆人都是去保母
家或媽媽自己帶、給長輩帶長大的。
所以,拿發展很好來說,其實也就是「父母相信這件事就好」。

就跟母奶情節一樣,難道沒喝母奶就考不上台大醫學系嗎?
那台灣大概沒有醫師了吧

老實說,送托師生就是1:5。基本上孩子送托的標準應該是「有呼吸心跳、活著就好」真
的不能要求什麼。
想想妳一個月才花多少錢?兩萬嗎?
托嬰中心的老師薪水多少錢?
事實上,這就是一個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真實世界。
1:5的師生比,想要多好的品質?
如果托嬰中心有1:2,一個月收三萬五的送托費,我想照顧品質應該也會很好的。

保母也差不多啊......
1:1 到府保母的價格基本上5萬元起跳,家長要是願意一個月給8萬的話,我想妳有什麼要
求,只要不是要天上的月亮。保母為了薪水都會想盡辦法滿足妳。

送保母發展就不好這件事也是蠻妙的......
一個月兩萬元,照顧比例是1:4;跟一個月五萬,照顧比例是1:1,照顧的品質會一樣嗎?

自己帶老實說,也沒那麼了不起。

畢竟,也不是每個媽媽或爸爸都可以或者捨得放棄自己的職涯,把自身的價值都奉獻給孩
子。
也有很多人是想,但因現實考量或缺乏家庭支持,最後也沒辦法的達成的。

忘了是孕婦手冊還是寶寶手冊裡面有一頁寫的蠻好的,就是要想清楚「寶寶出生後,誰來
照料的問題」。

孩子小,撇除真的是萬中選一的天使寶寶外,基本上不管誰來照顧(父母、保母、老師、
長輩),除非真的是能夠做到全家人齊心協力輪流分擔,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保留自

和休息,否則沒有人是不崩潰的。

想要不崩潰,又沒人幫忙,那就是花錢請外援。
而妳你能付出多少錢,就會請來怎樣品質的外援。
說穿了,就跟房價一樣;想住蛋黃區,要麼妳你有絕世好父母,不然就得自己有絕世好能
力(不管是自己賺,還是靠婚姻取得階級翻轉)才能圓夢。

所以,不管是送托、保母、自己帶還是長輩帶;說穿了就是「父母能說服自己就好」,反
正承擔後果的也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妳想送托,那就承擔送托的風險;
妳想送保母,那就承擔送保母的風險;
妳想安心但不想帶小孩,要麼就是請到府保母、要麼就是挑整心態,請長輩支援。
妳都不想承擔風險,那就只剩下自己帶,承擔可能會累壞自己的後果。

終歸一句「人生沒有全拿的」;
新手父母需要認清楚的事實是「人生沒有兼顧,只有取捨」。

不夠有超/鈔能力,生完小孩,人生勢必就是要有所改變;如果沒有這個認知,那除了崩
潰到地老天荒外,應該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吧......
問題是崩潰完,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30.169 (臺灣)
※ 作者: dentyneice 2023-04-03 18:38:27
※ 文章代碼(AID): #1aAgobKP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0518309.A.519.html
※ 同主題文章: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04-03 18:38 dentyneice.
Mancer: 覺得有點沒同理心1F 04/03 18:40

同理心在這件事的立場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情緒勒索罷了......

誰不知道願意花大錢就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照顧?
只不過不願意承認罷了......

就像在那裡罵房價貴,卻沒仔細評估「為什麼別人買得起蛋黃區,而我不行」這個現實。

真話總是忠言逆耳,也沒什麼可意外的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6:46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8:32
norikko: 我自己是托嬰派的但我也很看不慣板上某些講得好像小孩超過一歲不送托嬰就等著發展遲緩的偏激言論~2F 04/03 18:49

嗯......這種言論總是三不五時就出現,都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還記得高中時老師曾經問過我們班(明星學校的資優班)大家小時候都是怎麼長大的?
我們班一半以上都是保母或者阿嬤帶大的。
二十年後,我們班基本上幾乎每個人都學有專精、事業有成。

大學時候的班級,還有人是在鄉下阿嬤家呆到國小才回台北市的。長大以後成就看起來好
像也沒比去托嬰的低多少?


retriever33: 拉長來看,發展成就這事,主要是父母給的基因跟父母財力來決定,結案4F 04/03 18:50

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啊......
就跟在台北市買房,比的不是薪水,而是家族好幾代人的累積財富。
可惜隔壁的Ceca大講到爛掉,還是有人看不懂一樣。


kilumira567: 保母其實也沒到這麼貴6F 04/03 18:50
sv1723: 我同意人生沒有全拿的 不可能樣樣都稱心如意 但是講到房價高低就遠了 因為台灣真的很不符比例啊 當然也可以拿我們健保便宜來安慰啦QQ7F 04/03 18:50
kilumira567: 有經濟實力當然自己帶囉10F 04/03 18:51

自己帶經濟實力是一個重點;但不是唯一一個重點。
真的有用心自己帶的,跟都在滑手機帶的,應該還是不太一樣吧......

重點除了錢,還有「用心與否」、「願意付出多少耐心和關心」。

karenlo: 難怪出生率倒數第一,真的先能說服自己就好11F 04/03 18:52

出生率倒數so what ?
北歐都還沒滅國,我們擔心什麼?

北歐國家的福利是用人民繳70%税換來的,居住正義只有「租得起房」。但台灣社會和民
眾顯然不能接受,所以我們的確只能說服自己而已......

sylvia25856: 更新病毒碼為什麼在醫學上不成立 生病過會有抗體啊12F 04/03 18:53
retriever33: 你更新的沒病毒快啊,下次病毒來也長不一樣了,一樣生病,更新心酸13F 04/03 18:54

對!因為每一次生病病毒碼都不一樣,「更新病毒碼」完全就是「你願不願意相信的傳說



Hanneke: 我也是這樣想的15F 04/03 18:54
chrmilk: 其實這一篇看到最後我不知道重點在哪  反正自己想好就好,不需要去批評別人作法。16F 04/03 19:05


對啊!完全認同
所以每次只要有人對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浮現一堆神奇的推文,都覺得很
妙。

說穿了育兒就是「你能說服自己、選擇你相信的就好」;因為只有你的孩子和你要承擔「
你的選擇」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chrmilk: 朋友有人是自己帶的,常勸說自己帶比較安心之類的,但覺得各自有想法,尊重即可。18F 04/03 19:07
carolroom: 托嬰經常生病不會更新病毒碼(自我安慰而已),而且併發症通常比幼童、大人嚴重許多,會留下很多後遺症這個機轉黃瑽寧醫師有解釋過,可以找書來看20F 04/03 19:08
gallaz: 不覺得原po有批評別人作法欸 這個議題跟母奶/提籃/生幾胎...等一樣,只要有人發文 下面留言就有各種23F 04/03 19:11
ohyakmu: 寶寶開始認人,有錢請保姆還是崩潰  orz25F 04/03 19:11
gallaz: 不同面向的想法。人生本來就是當事人開心尊重就好,但實際上會遇到的多多指教+指手畫腳也不少啊26F 04/03 19:12
yebbi: 據說保母每年是有在職進修課程的,保母育兒觀念未必就落後,父母育兒觀念也未必就是對,說新穎倒是可能。送保母帶也未必發展遲緩或出事,但不管是誰帶,都存在風險。有些父母可能覺得一萬多請保母帶自己孩子很貴,那如果換成是自己被請去,以一個月一萬多顧一個孩子,自己要不要呢?28F 04/03 19:16

先說我不願意。
要不是我的小孩要請我帶,薪水應該要很可觀。

所以將心比心,我也願意多付錢給保母,只要有心善待孩子,我萬分願意。


yebbi: 寶寶會認人的階段,是真的除了母親以外誰來顧都很累啦。34F 04/03 19:17

這才是事實。

yebbi: 至於寶寶不生病或很少生病的秘訣,以前有位醫師分享,他的女兒是從小吃水果+益生菌,所以很少生病(小小baby當然另當別論)36F 04/03 19:19
Jayfengk: 我孩子托嬰一年還不是發展遲緩 根本沒有絕對好嗎39F 04/03 19:24

很多人是不認同的,事實上研究就說了「沒有差別」。

greenbag: 這篇(?)40F 04/03 19:27
Jayfengk: 我第二胎選保母 保姆有修早療的課程 觀念滿新穎的這篇還滿有趣的 推一下41F 04/03 19:29
yebbi: 送誰帶都有可能發展遲緩啦。現在的新聞大部分為什麼不去報優質的托嬰中心優質的保母,給大家當個典範?既然要報不好的,也應該要報導那些好的不是嗎?全台灣只剩下有問題的托嬰中心跟保母嗎?政府提供利多給父母,有給托育相關產業利多嗎?他們有真正去了解托育各方面的困境優缺點嗎?還是說利多只是治標,真正問題沒根本解決?43F 04/03 19:31

因為「要不要生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兩人的事情」,並不是「國家的事情」。
妳願意生小孩,是「個人意願」、「個人的生命清單」,我們又不是共產國家,國家可以
逼妳生。

終歸一句,國家有補助很好;沒補助,妳也可以選擇不要生。就是個人選擇,不要再情緒
勒索了

台灣還願意給試管補助呢,說真的也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了......



ginger0911: 我自己孩子出生到1歲多是一打一僞單親,還要兼顧失能的父母,雖然有看護…,但也是心力交萃分身乏術,老實說,孩子自己帶雖沒遲緩,但的確發展上沒有比送托嬰好,所以這真的是看每個人的情況,也不是托嬰或找保姆這麽單純的事50F 04/03 19:34
拍拍!辛苦了......
但會過去的,別擔心!


Mancer: 這種事情根本沒有正解啊,為什麼要聽人插著腰說教呢55F 04/03 19:35

覺得說教的,也許是我不小心戳中了什麼吧?
我還是那句話「自己的小孩,自己負責任就好」;
因為只有妳的小孩和妳會承擔「妳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thalamus: 研究都顯示不管是哪種帶法,發展上都沒有顯著差異唷56F 04/03 19:38

是啊!所以老是拿一方優於一方來說服別人真的沒意義。

yebbi: 如果沒有與嬰幼兒有情感上的陪伴和互動,就會有很明顯的差異。
我自己以前有去上托育課程,老師曾說希望我們上完後,能有「如果我上完課,現在帶孩子,一定會比以前帶得更好」的想法,我的確也有這個想法了,但是我的孩子已經大了也來不及了。所以個人經驗拙見來說,政府或許可以支援家長都去上托育課程,了解嬰幼兒和托育是怎麼一回事,各方面的優缺點,各方面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托育這件事,是父母和托育人員要合作接力,而不只是一個付錢一個收錢,孩子是人,而不是只有交易,托育裡面,有父母和托育人員情感上各自對孩子的付出,對孩子才是好的。57F 04/03 19:43

同意育兒就是馬拉松接力賽。
那又何必在乎送托發展比較好這個觀點呢?
也許還有我們沒有看見的其他重點吧?

Kukuxumusu: 我就是送托嬰 因為我發現(以前我成長的時候就有發現)我他媽根本不會教人 幸好我沒有從事教職69F 04/03 19:50
Kokowaah: 推M大 這件事情沒有正解 但這篇滿滿說教感71F 04/03 19:50
Kukuxumusu: 所以你很會教我給你拍拍手啦 (我就真的很不會教)送去上托嬰我在日誌跟接送觀察模仿他們的教法互動法 我才好一點72F 04/03 19:52

妳讓我想起以前在國外,英國國際學校的校長說的那番話。
「我們用的教法不是你們熟悉的教法,但把孩子教到我們手上。給我們一年的時間,她他
在這個年齡該會的,都一定學得會」。

一年後檢視,孩子還真的都學會了。

「妳不會教,並不代表別人也不會;只是方法不同、是不是妳熟悉的那套而已......那又

必在乎呢?」

就像歐美學生可能沒辦法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贏過亞洲學生,但有妨礙他們發明出高鐵、
火箭、特斯拉這些東西嗎?


chaoyiho: 推75F 04/03 20:03
benson502: 推實話76F 04/03 20:07
lattebear: 各種崩潰77F 04/03 20:12
szuchi0912: 我覺得太糾結這件事情了,想怎麼做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就好。我已經媽寶版畢業很久了,小孩都小三小一了,兩個孩子幼兒時期不同帶的方式,長到現在,甚麼發展超前身體好不好,我個人覺得沒甚麼差......78F 04/03 20:16

謝謝妳的現身說法,希望能給更多焦慮的新手媽媽一點鼓勵。
Neji: 我覺得你講出我心坎話82F 04/03 20:17

其實,我只是希望「要對自己誠實而已」。

synytc: 因為大家潛意識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 被抨擊就會覺得你不懂亂講83F 04/03 20:18

好像是這樣耶......囧

luelue: 說實話真的是這樣… 有好有壞 就看自己相信什麼85F 04/03 20:20
Neji: 推carolroom大,如果不講更新病毒碼雙薪無後援家長可能罪惡感會更重...在工作與家庭照顧間掙扎86F 04/03 20:20

罪惡感是不管哪一種選擇都會有的。
就好好評估,心平氣和地接受就好了。

momo4571: 大家有疑惑也只是對於自己選擇的育兒方式想確認狀況,就像是托嬰各家就是不同但可能有較為統一評估標準,保母一定更發散一些,自己顧就看個人罷了88F 04/03 20:22

應該吧......

Neji: 而且托育環境普遍低薪過勞的確品質不會好到哪,從業人員都要被榨乾了光靠愛心耐心怎麼過活呢91F 04/03 20:23
natsuya77: 前半部的優缺整理OK 後半部的說教就真的不必惹93F 04/03 20:23

嗯......其實我只是想說「父母要對自己誠實就好」。
每個選擇都有好、有壞;人生就是取捨罷了。

szuchi0912: 我覺得到了我小時後太在意媽寶版某些言論會讓自己壓力很大,現在我兒已小三,覺得自己以前那些煩惱很多餘,孩子不會因為你怎麼選擇而發展落後之類的,總之選一個適合自己,小孩可以平安長大就好,那些甚麼育兒理論聽聽就好。94F 04/03 20:26

對啊!往回看真的是這樣。

AppleAlice: 這篇真的滿滿說教感+199F 04/03 20:28

natsuya77: 也是有很認真用心的托嬰或保母啊 這些用心的老師保母們都被那些虐嬰事件害得受累 所以真的不用講什麼人生沒有全拿這種話100F 04/03 20:28
szuchi0912: 我老大給阿公阿嫲帶,小時後餵飯那種阿!我那時候看媽寶版超級打咩呀!甚麼講一堆德國小孩幾歲自己吃飯,壓力山大,但是現在都小三了,沒甚麼影響...想想當時煩惱根本太多餘,103F 04/03 20:29
cici950630: 沒後援3m就府托了還是好好也是運氣好請到好保姆107F 04/03 20:30
szuchi0912: 我老二送去給人家帶,很早會自己吃飯,很早會說話,但是時間拉長到現在小一小三,老大老發展差異幾乎說是沒有...甚至我老大學業體能上表現比老二優秀,我覺得根本是天生的108F 04/03 20:33

所以還是基因加自身的天份和毅力決定一切。

delight21: 這些問題真的是每個新手媽媽的最大煩惱~謝謝原po的分享~112F 04/03 20:34
nlevta: 版上之前的風向幾乎一面倒的推托嬰中心,其他都不推,多虧前幾篇才提出托嬰中心的問題114F 04/03 20:45
sunshowerain: 講的很好啊116F 04/03 20:47
LauraRoslin: 其實就是權衡自己適合的方式,然後好好的生活育兒下
沒有任何一種選擇是100分的117F 04/03 20:51

就是這樣沒錯!
父母只要「對自己誠實、對孩子負責就好」。
因為最後只有妳和妳的孩子要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mystarrain: 覺得分析的很好 現實就是錢決定及考量現實綜合取捨做選擇 沒有哪一個比較好120F 04/03 20:54
teleoldmom: 有看親子書的應該都知道推薦都是三歲以上才融入團體生活,這個是專家學者研究出來大抵上的結論。而事實台灣來說雙薪很難這樣,退一步來說就是二歲以下保姆,以上托嬰或者幼兒園,二歲以下需要的是細心照顧跟盡量減少接觸。
但是保姆其實也是一帶四,托嬰也是一帶四,而且台灣保姆水準不一,各有莫名學派,托嬰制式化但是照顧上也不可能盡善盡美,書本上也有寫,既然避免不了就是要自己帶的時光多增加親子關係
吵這個話題的建議可以多看看書本 就不會想要來爭了122F 04/03 20:54
chucky: 什麼都看書,你要討論區幹嘛 笑死132F 04/03 20:59
szuchi0912: 我覺得不需要說甚麼多看書,本來就是評估自己適合的方式,既然做不到,何必讓那些育兒專家寫的增加父母的罪惡感?133F 04/03 21:03
sashababie: 不管誰帶都有認不認真研究嬰幼兒發展和教養的差異,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用不用心」而不在於「誰」帶136F 04/03 21:05

這也是重點!

teleoldmom: 不看書就是以管窺天啊!樓上也不用裝的高人一等啦139F 04/03 21:05
momo4556: 覺得真的是這樣 給推140F 04/03 21:05
archieli: 每個家庭經濟狀況後援評估,本來做出的選擇就得不同,就這樣而已,講那麼多的意義在哪有點看不太懂141F 04/03 21:09

我只是對於最近版上的文章突然有感而發

szuchi0912: 看書就是一堆自以為的專家告訴你該怎麼作,然後你會發現無法實現,增加罪惡感,譬如三歲前才去參加團體生活,請問台灣目前育嬰留停是三年嗎?144F 04/03 21:10
fishyz: 不懂哪裡說教 事實就是如此 每種方式都是有捨有得147F 04/03 21:10
shaoean: 看不懂這篇想說什麼?各種選擇當然要承擔它的風險,滿滿的說教意味148F 04/03 21:11
szuchi0912: 各種方式有捨有得,然後等到小孩長大了,你就會發現根本沒差
不同帶的方式說真的時間拉長來看,差異性真的很小。不用太糾結不用罪惡感,選擇父母雙方可以的方式就好150F 04/03 21:12
sv1723: 戳到點的就會覺得說教?我是自己帶 我也常常自我懷疑是不是沒出去工作賺錢很沒價值 但我就是比較想要自己帶孩子啊 這也是一好沒兩好 反正就堅定自己的選擇 給予孩子自己最能給的 就好啦154F 04/03 21:15
kengiku: 就像上面參觀托嬰不滿意後選擇褓母那篇,下面很多推文說「你以為褓母就沒有鬼故事嗎」但其實那篇原po也沒說褓母就比較好啊,就只是說她最後選褓母而已158F 04/03 21:17
AppleAlice: 我自己送托嬰,沒有覺得版上一面倒推托嬰耶,都一定會講到容易生病、人數比多、時間沒彈性等等問題阿161F 04/03 21:18
tallshorter: 推這篇~托嬰發展比較好這真的滿頭問號,好的定義是什麼,以後就能上台清交成嗎XDD還是會跑的比較快163F 04/03 21:32

tallshorter: 目前自己帶沒特別教什麼倒是帶回婆家學會好多東西,也有一派覺得長輩帶發展會遲緩的,但給公婆帶了三週我自己都驚訝寶寶會好多有的沒的165F 04/03 21:37
chenpatty: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168F 04/03 21:39
jane80289: 同意前面推文看帶的人用不用心 沒有絕對阿
朋友公婆帶到上小班 國語台語英文都教 這
例子也不只一個 規矩也沒特別不好 有親戚
媽媽本人帶也是電視零食吃到飽 很難說啦
大家評估自身能力條件和喜好就好了169F 04/03 21:48
gtoldbig: 我是自己帶的,但就是有很多需要托嬰的父母啊…..提供好的托嬰環境是這個國家該做的,不然大家都育嬰,現行失去的勞動力呢?更不用說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問題了174F 04/03 21:52

北歐國家會給父母超長的育嬰假是用國民繳70%的税換來的。
居住正義是「租得起房」。
台灣的國情不同,要達成目標的難度可能還要好幾代人。

在夢想成真之前,還是只能自己自立自強;畢竟生小孩也是自己的選擇。
我們也有不生的選項,但沒有去選擇而已。

h2238lady: 所謂的發展,是指短期的還是長遠來說?並不覺得自己帶的發展會比托嬰差耶178F 04/03 21:55
waynoct: 我贊成給長輩帶耶 至少長輩可以給小孩滿滿的關愛
加上我蠻幸運遇到能溝通又超會煮飯帶小孩的公婆
我是在托嬰 保母 長輩中選一個自己評估風險最低的180F 04/03 21:58
h2238lady: 我自己帶到目前10個月,寶寶幾乎每天都開開心心跟著我到處玩,大動作發展也超前5個月會爬、9個月會走,而且重點是親子間的親密感~但是自己很累是真的。183F 04/03 22:04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22:43:07
gtonfire: 太多刻板印象..187F 04/03 22:05
SBLsosweet: 妳的結論有講跟沒講一樣,每個家庭遇到的難題不同這不是成年人應該要能想到的常識嗎
就是帶的人用不用心而已啦
板上那些惡質托嬰/保母的文章主要是給大家一個警惕,也要從另一個觀點思考避雷之餘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認真付出的育兒人員一定有188F 04/03 22:16
xavier0802: 這篇很多刻板印象+1 不知道想表達什麼194F 04/03 22:33


只是突然有感而發。
「那是妳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我說了什麼就能讓你妥協。」
「妳的妥協,是妳的決定,所以也是自己承擔。」

BLUEJOANNE: 自己帶也會進度超前…其實說托嬰進度超前根本呵呵發展根本就是看自己本身 不要再說去托嬰的會進度超前這種安慰自己的話了…不然托嬰就不會叫人去評估195F 04/03 22:34
heygirls: 覺得這篇寫的很好啊,就是歸類比較,我其實也發現板上一面倒托嬰,只要有人提出關於托嬰的問題不外乎就是被嗆「你適合一對一保姆」或是「給保姆顧發展不好」「保姆很多鬼故事」,然後謝謝kengiku大,我就是參觀托嬰的原po,老實講一堆人說保姆沒有比較好我也是滿臉問號,我到底哪裡說保姆就不會有問題了...199F 04/03 22:36
retriever33: 兩種都送過,都有遇過問題,最後是換到不錯的保姆,沒有自己帶的選項,成本太高205F 04/03 22:45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22:55:48
littleyu: 不知道這篇要講什麼+1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過了嬰兒期,以後還有公幼私幼之爭,國小期有公小私校雙語小實驗小自學家庭之爭,比不完的好嗎?207F 04/03 22:46
findbasic: 推實話211F 04/03 22:49
tallshorter: 原po沒有要比吧XDD 他只是流出來刻板印象是什麼,他不也說了嗎很多優點可能只是自我安慰,這就沒什麼好比了212F 04/03 22:53
BLUEJOANNE: 常生病也不會更新什麼病毒碼 長大了身體比較強壯
才比較好抵抗病毒 早生病真的很不好…所以醫生都建議大一點再送幼兒園啊 但是就有人會跳出來說一些來安慰自己的話了 而且原po真的沒有要比較什麼啊…只不過把常見的大家常講的寫出來而已吧215F 04/03 22:58
lizbabe: 保母我覺得沒有發展落後耶,也有其他小孩一起玩啊220F 04/03 23:00
kwinner: 窮人就..221F 04/03 23:09
Lotso0217: 推,願意說實話的人不多,我也聽過同事跟我吹噓她兒子送托發展很超前,但事實是我兒子自己帶發展也沒有輸她的小孩,不過我沒說破~222F 04/03 23:17
milkyogurt: 我是新手媽媽,謝謝本文和推文版友們的討論,我一直糾結在要選哪一個,因為自己帶到有點崩潰,原本以為托嬰比保母好,但看到提早更新病毒碼是自我安慰的說法以及前幾篇文後,讓我重新思考送托或找保母這件事。突然又鼓起勇氣覺得可以繼續帶下去XD225F 04/03 23:23
sweetolive: 說教就誰不想住台北市蛋黃區無房貸電梯大樓三房兩廳的意思啊。送托嬰單純只是朋友少,若沒有口耳相傳推薦的保母不願冒險而已。身邊雙薪家庭也蠻多請長輩幫帶的,送出去好處主要是避免教養衝突。230F 04/03 23:25
sakuralove: 不懂這裡為什麼一面倒推托嬰+1234F 04/03 23:31
sweetolive: 自己帶就主導性較高+成長回憶無價,但真的不是每個家庭或每個家長都可以有這個條件235F 04/03 23:32
QoChi: 推這篇!工作關係傾向不請育嬰假,剛好看到版上最近托嬰中心的文章也是很擔心,但思考請育嬰假對個人職涯的影響後還是決定送托~每個方式都有優缺點,真的就只是自己的選擇罷了。237F 04/03 23:35
swoodstock: 真的是自己的選擇 我也是沒有請育嬰假的,大寶保母+托嬰 二寶托嬰
生病我覺得每個來源都可能
家長自己做的決定 相信是最好的安排
每個人的考量點和實際生活狀況都不同
每個考量都有利弊 取自己認為較輕的弊 就去做就對了沒有絕對好壞 我遇到的自己帶的家長 有能力非常好的 也有......的 所以每個家庭個體差異大241F 04/03 23:39
ninedreamer: 覺得能有這個討論很好249F 04/03 23:45
maddercat: 完全同意你,另外,更新病毒碼真的是自我安慰,我也是小孩生病跟醫生談過之後才徹底認清,放棄托嬰250F 04/03 23:47
keizeo: 就是各有利弊 還是要看家裡需求 每家狀況都不同252F 04/03 23:49
Qimagine: 謝謝這篇啊,原來更新病毒碼是個迷思…253F 04/04 00:02
UnaC: 這篇整理有點60秒等於一分鐘的意味254F 04/04 00:07
kilumira567: 小朋友遇到願意用心的家人是很幸福很幸福的事
願每個小朋友都開心快樂成長255F 04/04 00:12
lulu9604: 推實話257F 04/04 00:17
crecia: 自己帶也不見得就比托嬰、保母好,爸媽本身缺經驗、兼顧家事經濟疲憊之餘無法專心育兒,放養或3C也有之不管用什麼方式,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是高品質的比較有用258F 04/04 00:20
chi0313: 推實話262F 04/04 00:32
liveinhome: 會托嬰很多人根本是因為情勢所逼,然後一堆人自我安慰洗腦自己說原來托嬰比較好,我的選擇是對的,殊不知根本是因為自己沒得選擇263F 04/04 00:42
SBLsosweet: 噗,話不用說的太絕對啦,我不是推崇托嬰的人,但我也不是情勢所逼送托嬰,就是到府保母我們找的幾位都覺得不合適,長輩有他們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老公育嬰假請完剛好問到托嬰有名額罷了。我可以當全職媽媽啊,但我才不要,誰說陪孩子就是24小時綁在一
但其實我這樣看下來也沒有一片倒托嬰欸,是有幾個帳號完全覺得托嬰就是母湯而發文好嗎,底下的推文比較像是平衡報導。可怕的托嬰避雷文底下很多推文也是覺得托嬰令人不安啊
而且托嬰歸托嬰,回家後爸媽還是要有陪伴孩子的高質量才行啊
不然這跟只想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的恐龍家長有啥差別266F 04/04 01:03
pearlwater: 做什麼決定自己想清楚就好279F 04/04 01:43
shiningwine: 事實就是薪水不夠啊,人人年薪100鎂大家都單薪家庭自己帶啊280F 04/04 05:53
as4723903: 有時候是有錢了才有選擇,盡力而為就好,爸媽本身也要顧好自己,只要不是太偏差的觀念,不必太在乎別人吧…282F 04/04 05:55
mirage18: 更新病毒碼真的是自我安慰而已。我兒子滿3m送公托不到4m得到RSV,真覺得奇怪不會爬也不會拿東西放嘴巴怎麼這麼容易被傳染。到台北馬偕給黃富源看,他們納悶家人都沒感冒怎麼這麼小的小孩被傳染,一問之下托嬰不意外,馬上在病歷上標示「托嬰」,還問我說能不能短期不要去?因為去也只是反覆感染,要一個月才會全好。回家果斷退托,真的一個月才痊癒...285F 04/04 06:07
ann7773631: 我也很同意真的選每個家庭適合的就好292F 04/04 06:14
lolovero: 身邊很多親友覺得提早過團體生活是練習社交,我還是堅持自己帶,孩子目前一歲半很會社交xD
孩子的成長階段捨不得錯過293F 04/04 06:27
candra: 托嬰保母自帶,就各取所需吧。不過生病這回事也很看體質,我家族最大的孩子剛開始托嬰的頭一年,每個月都至少發燒一次需要請假在家,第二第三第四個孩子就很少發燒,去的都是同一家托嬰中心;所幸都沒因為感染住過院。最小的時逢疫情,得到COVID是長輩帶回來傳染給全家的= =296F 04/04 06:52
lovewinds007: 其實就是每個人的選擇啊...302F 04/04 07:40
kitten631: 上來問的人通常也會提供背景再尋求建議,簡單粗暴的結論duck不必XD303F 04/04 08:16
chienshu: 讓自己育兒生活保有多點選擇的情況 就是好選擇305F 04/04 09:06
xiaochuang: 整理的內容看似持平卻有偏見,會上來請教的通常是遇到困難的人,這是偏頗的結論。不管是幾萬塊的托嬰或保母都應該要求品質,這是兒童福利發展的方向,一切都歸咎於個人選擇才是阻礙發展的心態。306F 04/04 09:23
karenlo: 沒像妳想的這麼深遠,出生率倒數第一沒想過到滅國這種事,是針對育兒不友善這件事,當然以某網紅而言,有錢就友善。當父母後可堅定自己信念很重要,不要路人說什麼就被影響,也超討厭動不動沒什麼就說別人小孩可憐的人,誰比誰可憐都還未知310F 04/04 09:42
ballskill: 讀後感︰原來更新病毒碼只是一個安慰自己的笑話...相信這個笑話後,背後付出就是小朋友引發其它併發症315F 04/04 10:23
cynthiachen: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1317F 04/04 10:45
judy2r3: 不認同318F 04/04 11:23
aloofcat: 推這篇太誠實XDDD319F 04/04 11:28
retriever33: Shi 此言差矣,如果你是產生年薪100萬鎂的人,你在家帶小孩嗎?
抑或是,你跟先生都各賺100萬鎂,你在家帶小孩嗎?320F 04/04 11:31
paypig: 前面很贊同你說的 但後面提到花多少錢那段就偏激了在台灣生活並沒有那麼容易想多賺點就有吧
且全職媽媽還要考慮到孩子大了回到職場的問題323F 04/04 11:42
cajunlove: 完全不覺得說教只是講話比較直白,但父母心很多很脆弱受不了,畢竟潛意識會覺得自己選擇最好。也同意人生沒有全拿,想全拿就是要有超鈔能力。我和老公就是有幸公婆願意帶,不然我完全不敢送托我們又不想自己帶肯定只能花錢請到府保母,就會拿到了安心但損失金錢。326F 04/04 11:48
giselaa: 的確各種選擇都有其風險,也要認知到生了小孩勢必(至少在小孩三歲前)要犧牲很多自己原本的生活模332F 04/04 11:55
kaitlync: 推335F 04/04 12:25
z2374z: 推這篇很直白啊!誠實的說出現實就是如此336F 04/04 13:04
qq1217: 很直白337F 04/04 14:41
carina0728: 說得好!338F 04/04 15:26
mhmichelle: 推整理優缺,評估完選能接受缺點的囉
我也覺得沒有說教耶,很棒的整理339F 04/04 17:06
delight21: 我也喜歡粗暴式結論:)謝謝原po 我會繼續帶寶寶到幼幼班的!341F 04/04 17:10
sheepsheep: 是說以前我們那個年代可能托嬰沒有現在風行(以前大部分同學都是家人or保姆帶)幼兒園大班才去的大有人在。
可能就長遠來說怎麼帶大的小孩都不會差太多,不過新手父母會比較關心不要輸在起跑點這樣343F 04/04 17:21
ningko416: 你的論點也不無道理,但整篇都有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348F 04/04 17:33
tallshorter: 太真實所以有說教感吧XDD350F 04/04 21:17
retriever33: 到底為何一堆人覺得有說教感,我怎麼不覺得351F 04/04 21:58
nananeko: 我覺得說的很好呀,爸媽對自己誠實選擇了就好好面
說教感完全感覺不出來352F 04/04 22:00
wing74714: 自己帶就要看媽媽育兒能力啊 不是會讀書考試就擁有好的育兒能力 如果育兒能力很強 那自己帶當然是最好的囉355F 04/04 22:00
tinacha: “選擇送托,用發展很好來提升自信心,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這沒貶低托嬰和說教喔XD 然後保母在
台灣其實價錢也沒差那麼多,拿買房來比很奇怪,拿醫牙小時候給誰帶更神奇,小時候是有托嬰中心嗎?有現在普遍嗎?確實大家各有選擇和考量,你不喜歡托嬰我尊重,但不用貶低成這樣358F 04/04 2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