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olmtw (olmtw)
標題 [新聞] Lyft 將自動駕駛業務售予 Toyota
時間 Tue Apr 27 16:41:37 2021


Lyft 將自動駕駛業務售予 Toyota

原文連結:https://engt.co/32OJ8D5

原文內容:

作價 5.5 億美元。

自動駕駛市場又少了一個玩家。早些時候 Lyft 正式宣佈,將會以 5.5 億美元
的價格把旗下的 Level 5 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出售給 Toyota。據悉 Toyota 會先
向 Lyft 支付 2 億美元,之後在未來 5 年內補上剩餘的 3.5 億。如果一切順
利的話,這筆收購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完成。


在賣掉 Level 5 之後,Lyft 的研發開支將會大幅下降,而這也會有助於其實現
盈利。「假如交易能在預期的時間完成,同時疫情也能有所緩解的話,我們認
為 Lyft 有望在今年第三季達成調整後盈利。」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 John
Zimmer 這麼說道。


實際上,Lyft 並非第一家出售自駕業務的共乘服務商,在此之前 Uber 也已將
自駕部門賣給了初創公司 Aurora。有意思的是,Toyota 原本就已經在和
Aurora 合作開發自駕計程車。如今在引入 Level 5 後實力應該會繼續增強,日
後推出成品時與不同共乘服務合作的潛在機會也將進一步增加吧。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Lyft也是自駕兼共享計程車的重要業者,現在把研發團隊賣給Toyota
對於Toyota來說應該是如虎添翼吧,在自駕場域上也要佔有一席之地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4.145.10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Xyv4-6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9512900.A.F86.html
s973311 
s973311: 賣給Toyota才能普及全世界 讚1F 04/27 16:49
dslite: 豐田自己沒有?2F 04/27 16:52
joiedevivre: 樓上邏輯有點怪 你有車了 難道就從此不買車?3F 04/27 17:15
segio: 豐田有的東西還不如直接買比較快...Q4F 04/27 17:18
rtoday: 管你多牛b,現金砸下去5F 04/27 17:28
dslite: 科技樹長出去就很難再併了 跟買車有甚麼屁關係6F 04/27 17:32
wellkom: 把買技術跟買車相提並論,很明顯兩樣都沒買過的鍵盤仔 XDD7F 04/27 17:37
l79cm: 原本旗下Woven Planet就是自駕部門再併一個自駕是買雙保險概念吧,不然就是原本團隊遇上瓶頸了9F 04/27 17:40
chandler0227: 大集團吃小集團 這在車廠和供應鏈很常見啊 有啥奇怪11F 04/27 17:50
wellkom: 技術這種東西要嘛你做不出來要嘛知道自己爛藥嘛就是對手太強大怕他以後長大,不然就是專利授權
真他媽以為是像買車買消耗品一樣喔12F 04/27 17:52
chandler0227: 所以ZF收購TRW是因為自己爛? 怕對手之後太強?
車廠和車廠聯盟 車廠和Tier1策略合作甚至併購 這在汽車產業最近幾年是常有的事見怪不怪 誰才鍵盤仔?15F 04/27 17:56
sazabik: 豐田自我覺醒,光靠日本人的死腦筋團隊你要他開發出什麼鳥還真困難。看看那兩光的TSS/LSS,導入外國團隊才是上策。
在軟體這一塊,日本人真的被老美屌打18F 04/27 18:22
s0991192568: 我猜是怕卡專利吧?買下來以後才不會礙手礙腳22F 04/27 19:26
moboo: 就算買到重複的也沒差啊,團隊更大
這領域燒錢就是人才貴,得到人才也很重要23F 04/27 19:44
ciswww: 若Lyft把部門賣掉後,仍可使用該部門的研發成果,就是個乳牛給Toyota養的好條件25F 04/27 19:54
TaiwanNeko: 財大氣粗,做不出來就買別人的技術27F 04/27 20:21
wellkom: 我講的是買技術的出發點,錢德勒你拿一個N多年前
為了整合業務的收購案,484閱讀能力有問題?28F 04/27 20:32
MartyFriedma: 原來LV5自駕研發只值5億鎂30F 04/27 20:34
ciswww: 世界有很多團隊在做,某個團隊價值多少錢的問題31F 04/27 21:35
p581581: 主要是卡位專利吧32F 04/27 21:51
min86615: Lyft很有名但其實Toyota 自己的research team也是滿滿頂會論文33F 04/27 23:04
chandler0227: Bosch併購EM motive,Borgwarner併購Delphi
,難道都只是業務關係沒涉及技術,車廠/Tier1抱團哪裡少見了,這樣也可以被解讀成豐田要嘛技術爛要嘛怕Lyft壯大35F 04/27 23:16
xsoho: 應該是研發遇到嚴重瓶頸,不如趁現在正夯趕快賣個好價錢,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39F 04/28 00:39
Barolo: 小公司完成階段性任務後被大公司收購這不是很常見的商業模式了 不懂有些人在那陰謀論什麼?41F 04/28 00:47
xsoho: Amazon,google,tesla,apple的確都是靠併購,但toyot的軟硬體開發能力是最差的,這樣發展的起來嗎 XD43F 04/28 01:12
chandler0227: 豐田自己就有Woven Planet了,集團養一堆自己的供應商,說軟硬體能力差是不是搞錯什麼45F 04/28 08:10
sazabik: 日本人的軟硬體技術被受限的,是日本人運用技術的商業頭腦
有強悍的供應商,沒靈活的商業決策都是白搭47F 04/28 08:15
xsoho: 供應商沒鳥用,這樣就不需要自己買團隊阿
收購主要都是要人才,所以主導的人很重要
若供應商強到時跟intel、nvidia或tesla買就好,他們不夠厲害嗎?你可以觀察過去光是氫燃料發展就知道裡面效率多差,結果帶頭的人被砍頭打掉重新調整方向但未來開發時程已經落後市場一大截50F 04/28 08:57
thigefe 
thigefe: 該不會有人又要說油車沒辦法搞自駕?56F 04/28 09:26
l79cm: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230353
看來原本的Woven Planet要走車用作業系統,方向雖對但還是起步太晚,希望能趕上程度良性競爭
https://kknews.cc/tech/6r9yjb3.amp
軟體分拆出去是正確的,待在原本大集團內很難發展57F 04/28 09:38
xsoho: 我是看企業DNA,若比較福斯跟豐田現有產品整合能力一個原廠一個車仕美,我是不知豐田執行力是能有多強62F 04/28 10:59
chandler0227: 你拿台灣車美仕看全球豐田? XDDDD64F 04/28 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