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新聞] 福特野馬EV電線比預期需求長了1.6公里
時間 Mon Feb  6 09:09:53 2023



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bddzh8xx
Ford Mustang Mach-E has a mile of wires it didn't need. That's a big deal | CNN Business
Ford showed this week that it's not going to be as easy for traditional automakers to catch Tesla in the race to build the better electric vehicle, de ...

 

原文內容:

節錄翻譯,有興趣者可以點進去看原文

Ford CEO Jim Farley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

- 傳統車廠要趕上Tesla這座山頭是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製造方面

- Mach-E和F-150 EV兩者訂單排隊都很長,但他們生產問題還是很多

- Mach-E平均每台車使用的電線都比預期長1.6公里,電池每單位成本額外多了300鎂

- 福特目前對於制動系統回收研發不足,所以無法節省電池空間去延長續行

- 福特目前在EV上面大概有20億鎂的成本改善空間

業界/金融界feedback

- Tesla目前毛利率都在25%以上,輾壓傳統車廠賠本賣的狀況

-  The Patriarch Organization CEO認為傳統車廠終究會追上,但他們目前還在學習

   而Tesla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摸到2000萬輛/年的數字

   (該私募基金並無持有任何Tesla的股票,也沒有做空Tesla)

- 傳統車廠目前還是靠著傳統內燃機有良好的現金流去投資EV未來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Ford算是EV在美國賣很好的傳統車廠了,而他們的生產經驗也是頂尖的

當然可靠度一直是Ford的痛點,然而他們直接承認Tesla本身的技術其實還是領先很多

這似乎跟一般人想的不同 - 很多人認為Tesla在製造上面完全沒優勢

目前只靠著軟體技術和產品推出時間優勢去佔領市場

然而這似乎不是實際狀況,Tesla在生產上面有其獨到且暫時難以跨越的know how


至於Mach-E多出來的電線,我覺得可能可以分成很多個方向探討

1. Mach-E大概是有很多運用現有油車模組和機構套上去的零件,所以無法簡化

   剛上市時就有老歪發現Mach-E的冷卻系統...非常的不俐落

2. Tesla大概大量使用CAN總成去操控一堆零件,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拉線可以超省,透過簡單的檢測就可以知道問題在哪然後換掉整組

   壞處就是大量軟體操控總是會有bug,當bug發生的時候就會發生一堆靈異事件

   很可能就是連簡單的窗戶升降、電動椅或是空調風量大小都無法操作

3. Mach-E拆解後發現電池組裡面的主要電線口徑不夠

   在長時間下坡時3mm的線徑容易過熱無法回充,而變頻器本身限制也是

   變成可以大量回充的狀態會因為過熱而效率降低

   據說雙馬達的性能款GT更會有這個問題

4. Ford EV成本似乎還可以最佳化,但20億鎂真的是說的比唱的好聽

   Mach-E第一代Ford砸了很多好料,也屬於那種不計成本開發生產的車型

   當你納入成本分析進入第二代,是的可能設計上會更成熟

   但整體用料水準是否能相同,這就沒人知道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9.131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3-02-06 09:09:53
※ 文章代碼(AID): #1Zu5Daua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5645796.A.E24.html
keineAhnung: 626屌打1F 02/06 09:12
lef1986: 毛利率25%賺到流湯2F 02/06 09:12
maniaque: 2000萬輛? 未來幾年?? Are U kidding ??
世界第一二的造車集團,也最多沾到一千萬台/年
而且這是 "所有車種" 歐......豐田不是只有小客車3F 02/06 09:22
TSLA好像也有準備要進軍商用車市場
不過要跟BYD之類的拚也是場硬仗
maniaque: 假設全世界車輛年度需求不變前提下,哪來的配額給
2000 萬台/年???
2000萬台分給全世界所有造車廠,或許還說得過去6F 02/06 09:24
LeeAnAn: 樓上你不懂,Ford CEO Jim Farley說給你聽,你閉嘴9F 02/06 09:31
不是Ford CEO說的,是私募基金CEO說的XDDD
他本身的私募基金沒做多/空在TSLA
maniaque: 2022 全世界賣了"800萬台電動車"10F 02/06 09:31
LeeAnAn: 就對了。全世界一年的汽車需求量有8000萬台上下,也會持續成長,2000萬台當然有可能11F 02/06 09:31
maniaque: 笑死,樓上,醒醒好嗎???
去年賣了八百萬台,特斯拉賣多少 ?? 131 萬台13F 02/06 09:31
LeeAnAn: 笑死,瘋雀跟Ford CEO Jim Farley反駁什麼,週一就犯傻15F 02/06 09:33
maniaque: 要是特斯拉賣2000 萬台,那敢問全世界要賣幾台電動車17F 02/06 09:33
LeeAnAn: 你不會寫email去問Ford CEO嗎?你有比人家厲害嗎?18F 02/06 09:34
maniaque: 笑死了,本篇樓主都在指正你了錯誤引用了,看一下吧你要這麼愚昧,那也只是被大家看笑話而已19F 02/06 09:35
ilovedirk41: 我比較好奇台灣會賣多少錢?21F 02/06 09:36
我之前文章就說過了,Tesla Y降價大概讓台福很難開
Y是市場訂價者,同時台福沒有任何Hybrid/BEV車款可以去賺積分
所以台福售價必須要參考CAFE稅來定價,而且不能距離Y太遠
lll156k1529: 結果都在講摳死當 這年頭廠商摳死當消費者還算的很開心 難怪賓士品質直直落22F 02/06 09:41
LeeAnAn: 我更正是私募基金CEO說的。瘋雀你是有人家厲害是不是?閉嘴聽就對了24F 02/06 09:41
ilovedirk41: 可是 mach-e在美國比y還貴啊26F 02/06 09:43
QuentinHu: 笑死 特黑見獵心喜
不cost down你買的起哪台27F 02/06 09:45
ilovedirk41: 可是除了特斯拉的別家車廠 電動車都是限量銷售29F 02/06 09:49
LeeAnAn: 就算再降價他也買不起的,有些人窮酸是人格上的問題,根本的問題是改不了的30F 02/06 09:49
ilovedirk41: 那兩台韓國的都漲價到220萬了
CAFE不是要看銷量嗎?32F 02/06 09:50
福特一年在台灣幾萬輛 CAFE積分就算10倍好了,BEV也要賣個千輛
chungj: 賣多賠多 不限量會虧死 而且傳統車廠沒在做充電站的根本就是應付一下法規 玩票性質的34F 02/06 09:55
QuentinHu: 傳統車廠跑得快的是在做Tesla 5年前的事情
除了電腦進步讓自動駕駛跟上以外,在車體本身 電池模組 產能堆疊都輸到脫褲36F 02/06 09:59
bio5chris: 我特威武39F 02/06 10:01
ilovedirk41: 照別牌的銷量 看不出來 CAFE 在哪裡  哈哈40F 02/06 10:01
T牌有Hybrid,剩下就是跟Tesla買積分阿XD
QuentinHu: Tesla會持續衝量打到其他家很痛苦,因為持續賠錢但是又不得不做
沒有在幫吹Tesla但這是事實,Musk在電動車投入多久了,很早就認清純電車要衝電池產能跟銷量,還有布建超充站,可以持續好幾年的競爭優勢
25%毛利碾壓其他牌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41F 02/06 10:01
NagaeIku193: 特斯拉的成本是從各種地方一點一點摳出來的,很多新技術的目的都是在原先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省成本47F 02/06 10:09
QuentinHu: 結果還有人在那邊笑車廠講究cost down 笑死,整車載著一堆無用電線 該用粗電線的地方沒用 難道要開49F 02/06 10:10
NagaeIku193: 這摳出來的毛利就變成對付其他車廠最強的武器51F 02/06 10:10
QuentinHu: 心嗎?電動車除了Tesla BYD領先,其他歐美牌子優化空間都還很大啦52F 02/06 10:11
exojin: 喔,少了變速箱的福特,似乎沒有弱點了。54F 02/06 10:15
ilovedirk41: 坐等豐田把電動車加上變速箱55F 02/06 10:16
DYE: 私募 又看好 怎麼不買?
看好看壞是每個人的自由,這無所謂。但是私募或是投資銀行說的話就牽扯自己利益。說出來跟心理想不一定一樣。56F 02/06 10:34
2000萬我也覺得豪洨啦 就算1/3的700萬台其實都是很驚人的數字了
d147258: 年產2000萬台用嘴巴講比較快60F 02/06 10:40
hanchueh: 福特在美國有做充電站 只是當然比特少很多
而且剛出來的時候狠被酸抄襲特斯拉
https://i.imgur.com/pAV7TiY.jpg61F 02/06 10:50
atlaswhz: 很多時候初代的over engineering帶來的可能是其它方面的side effect,2代肯定是最全面的64F 02/06 10:53
※ 編輯: zzahoward (150.116.9.131 臺灣), 02/06/2023 10:55:07
geniusw: 哪些白痴認為特斯拉生產沒優勢啊? 2023 年了66F 02/06 10:54
mingdao: 太早了  特黑公務員還沒上班67F 02/06 10:55
lll156k1529: 成本管理很正常啊,特本來就是摳死當最兇的一間
福特也差不多,人家預期到哪個水準你怎知道,搞不好是預期車主返校上課68F 02/06 11:03
KBchen: 假設特斯拉成長率不變 2029 年會超過 2 千萬輛71F 02/06 11:06
syterol: 能賣到2000萬輛的意思就是同尺碼的生產成本已經低於豐田油車至少一成吧72F 02/06 11:16
dslite: 傳統還有太多油跟電共用件 無法像特這麼精簡74F 02/06 11:17
Uingu: 知恥近乎勇 敢承認給推75F 02/06 11:41
LeeAnAn: 敢承認才能進步,福特是相對電動化發展較好的車企76F 02/06 11:52
QQ5566: 福特在這點走得比豐田快77F 02/06 12:25
iMANIA: 推整理78F 02/06 13:31
aggressorX: 比豐田好多了 至少知道問題在哪79F 02/06 14:09
good5755: 去年汽車銷售量排名 1.豐田1000萬台 2.福斯800萬台你要賣到2000萬台等於是豐田+福斯的銷售量 乾無摳能80F 02/06 14:22
maniaque: 說真的,當出現這種不符合常理的數字預測,不是先懷疑可信度還是翻譯出錯,而是堅信無疑,還要別人自已查我是不知道這已經是宗教領域還是科學理性思考判斷了至少以我來講,這種數字我是不會像白癡智障深信不疑以為造車這麼簡單歐??? 每年估30% 十年就完成歐???要蓋幾間Giga 工廠?
特斯拉年產兩千萬台? 那其他車廠要造幾台了???
全球電動車產量要幾台??? 七千萬台?? 五千萬台???拜託,有點常識好不好,不是什麼病吃香灰都會好....2022 年增率都翻車了.....才有今年年初的降價大促銷800萬台過七年變2000萬台,合理
2022產,130萬台,過七年變產兩千萬台,哪個合理???82F 02/06 14:41
LeeAnAn: @瘋雀 你不要再胡言亂語了好嗎?什麼理性思考、什麼常識?特斯拉要造幾台車跟別的車廠要造幾台沒有直接關聯好嗎?94F 02/06 15:06
maniaque: 對對對,您最聰明您最懂,開了號稱智能的電動車
吃啥補啥
還叫別人去查哩,還叫別人去寫信給 CEO 哩
還有什麼可以演給大家看的,show us , ok ?
當年宋七力也是一堆教徒對於分身深信不疑97F 02/06 15:13
KBchen: 補充一下年增率翻車的資訊 預估50% 實際47%
有可能每年都維持這個成長率嗎 不知道
補充一下七年前特斯拉的年銷量 7.6萬輛
7年前 Toyota 賣了1,020萬輛
請問M神特斯拉多賣了130萬輛其他車廠有多賣嗎?102F 02/06 15:45
a9564208: 現在買華新還來得及嗎?107F 02/06 15:53
ap521125: 特斯拉和傳統車廠不能放在同個基準線比較,包袱完全不一樣,真的打起價格戰時,傳統車廠只會被壓在地上摩擦
電動車越普及,特斯拉的優勢越大108F 02/06 16:55
LeeAnAn: @瘋雀 完全不懂電動車,一週七天每天對電動車說三道四,通篇錯誤,一堆人糾正你,你也只會硬凹、死不承認,你到底要當多久的笑話?
如果我講錯,我就是大方承認並更正錯誤,我上面就已經示範給你看了,這也是我跟你的差別,你的面子不值錢,你卻視之如命,所以永遠扶不上牆112F 02/06 19:15
whitecow: 2000萬什麼唬爛文118F 02/06 2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