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作者 okplaymayday (星期天的歷史家)
標題 Re: [問卦] 古時候的人是怎麼散熱的呢??
時間 Tue Jul 22 01:07:06 2014


※ 引述《ppu12372 (高能兒)》之銘言:
: 有時候真的超級熱
: 根本就無法專心念書
: 現代至少能到圖書館去吹冷氣
: 那古代的讀書人或工作者呢??
: 不可能天氣熱就不讀書不工作吧?
: 還是說就是在天氣特熱時全地區效率降低呢??

    古代中國沒有像現在這麼熱,而且16到18世紀進入小冰河時期,所以又更冷一點了。
但是相對的,古人也沒有像現代人一樣耐熱,散熱的方法當然就是跑去避暑,不過能夠長
距離移動的人,大多是富有的人家,或是經商的人。


    一般人的消暑方法可能是用冰塊,中國的華中、華北等冬天能結冰的地區,都有設置
冰窖,夏天就可以把冰塊拿出來用,多數的冰窖都是官方設置的,官方藏冰的目的是提供
皇室解暑、保存食物所用,清代的藏冰平均有兩萬噸左右,其中沒用完的會釋出至市場。
此外,也有少數的民營冰窖。關於江南地區製冰情況,請參考拙作,〈Re:[問卦] 古代皇

帝想吃海產要怎麼辦?〉 #1JdnDbea (Gossiping) ,以下只介紹冰品的使用情況:

一、吃冰

    乾隆58年(1793)英國使者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的秘書巴若(John Barro
w) 在北京附近就看到很多人在吃冰,所以他就在遊記中寫道:「在首都附近,即便是最
窮的農民,也可以享用冰;雖然他們習慣喝熱茶及其他溫過的飲料,但各種在冰塊上冰鎮
過的水果,還是他們的最愛。」嘉慶21年(1816)年,跟隨英國使者阿美士德(William
 Amherst) 來中國的醫生阿裨爾(Clarke Abel)也看到天津、通州地區的商人們賣冰鎮
水果,且常常有百姓手拿冰塊邊走邊吃。


    天氣更熱的時候,冰塊就特別搶手,賣冰的商人還會漲價,文人嚴我斯還寫詩抱怨三
百銅錢都拿去買貴貴的冰了,翟灝也有一首詩說價格漲太兇,怎麼昨天賣一錢,今天貴十
倍,太坑人。李慈銘的日記也寫說他想吃冰鎮西瓜,但是冰越賣越貴惹,哭哭喔。


    吃冰真的是全民運動,北京的官員要集會時,朝殿下也會放冰水、冰桶,提供他們解
渴用。皇帝關心的不只是官員,清高宗乾隆皇帝就怕歪國人熱到啦,還叫禮部官員多送一
些冰。最有趣的是清聖祖康熙皇帝跑去避暑山莊,突然想到,在這裡都覺得熱,北京一定
更熱,所以就跟刑部說,給監獄的囚犯一點冰湯喝,此後還變成定制。至於一般百姓,在
京城的各大門口掛有「皇恩浩蕩」旗子的地方,每年暑期都有放冰水提供行人飲用。一些
有錢的士紳也會比照辦理,也開辦施捨趴,旗子則寫「普結良緣」,大家交個朋友吧!


    如果只吃清冰就遜掉了,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夜市的冰販就有賣荔枝雪糕、綠
豆冰,元代的馬可波羅遊記也提到大都有牛奶冰。至於明清時期,當然就更加豐富了,《
北京歲華記》提到差不多清明節過後,就有小販們搖著鈴鐺兒開始賣冰,大多是混著冰的
酸梅湯。另外,清朝晚期還流行一種叫「冰果」的冰品,大概像現在的四種挫冰一樣,可
以加很多料,包括水果、杏仁豆腐、蓮子等,混著冰粥一起吃。因為冰比較貴嘛,所以是
配角,主體還是湯、粥。李慈銘的日記也提到,他早上起來喜歡去奶茶舖吃冰奶酪。不過
,古代人相信食物有溫、寒的屬性,所以常常是小朋友吵著要吃冰,讀過書的人則認為吃
太多恐會嘔吐、腹瀉,有一些詩詞諷刺愛吃冰的人,說他們吃完會澇賽。


二、吹冷氣

    冷氣當然還是用冰做的,皇帝賞賜大臣冰塊是一種傳統,明清時期也延續賜冰的制度
。當冰窖打開時,外面已經有很多車在等了,宦官就會派人把這些冰塊載到官員的家裡面
,當然是先送給皇帝的親戚、勳臣,然後才是官員,不過魏忠賢這種大咖,自己還改裝了
一臺可以裝冰的冷氣車,夏天出去的時候可以搭。此外,清朝比較好康,公務員的辦公衙
門、監獄也會發派。


    一般官員收到的冰都是比較小塊,也有直接就拿去吃掉的,通常是放在大廳用盆子裝
起來,或是裝在餐盤裡放在書桌上消解暑氣,嘉靖末年的文人方弘靜還寫詩說,天氣太熱
,雖然桌邊都放冰了,還不如躺在石室看書來的涼快。不是每個人都這麼不知足,另一個
文人沈德符就寫詩說,一進門就有涼涼的冷氣,超爽的啦。清朝的怡親王弘曉也寫一首詩
,說夏天那麼長,還好有裝冰的盤子,吹著涼涼的風,聽冰融化滴滴答答的聲音,也是一
種小確幸。


以上是我亂說的,欲知詳情,請參考:邱仲麟,〈天然冰與明清北京的社會生活〉,《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50(臺北,2005),頁55-113。

--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05962431.A.950.html
Atwo:皇帝不是都跑去熱河避暑嗎1F 07/22 01:08
l983:         我還以為是民明書房呢2F 07/22 01:08
DRIariel: @@3F 07/22 01:09
d59203z:推 長知識了!!4F 07/22 01:09
imdai:推5F 07/22 01:10
vividcat46:好有趣喔!  難怪我今天看的歷史劇裡面有 XD6F 07/22 01:10
panfin:好像看過這篇7F 07/22 01:10
milk0513:侯抓到了 反核吹冷氣!!! 優文給推喔!!!8F 07/22 01:11
vividcat46:我還想說戲是不是在唬我 原來是真的古人也有冰吃9F 07/22 01:11
DRIariel:臺灣在日治前不知怎解熱的?日治時有引進冷凍技術10F 07/22 01:12

當代的製冰技術在清朝末年就已經引進中國了,冰淇淋也是在清末就吃的到。日治時期還
滿流行吃冰棒的,至於日治以前怎麼解熱,我也不知道,臺灣屬於亞熱帶地區,好像沒有
天然冰窖,如果查到相關研究再告訴你。

flydragon198:推知識11F 07/22 01:12
Atwo:不就華妃叫甄嬛在烈日之下跪著 跪到小產 他在門口吹著冰塊
扇出來的冷風12F 07/22 01:13
lockbolt:沈德符就寫詩說,一進門就有涼涼的冷氣,超爽的啦 XDD14F 07/22 01:16
fakeimage:長知識推15F 07/22 02:16
m524009917:好厲害16F 07/22 02:18
DRIariel:一直在想是不是日本人覺得臺灣太熱才引進的XD17F 07/22 02:47
popclick:推18F 07/22 03:31
Comebuy:猛19F 07/22 05:47
cattie0709:長知識20F 07/22 05:57
ppu12372:推推21F 07/22 06:00
TheM9dada:好文22F 07/22 06:22
arihanta:推23F 07/22 07:57
kdash:專業24F 07/22 08:05
jehow:冰淇淋不是二戰才發明的 記得是空軍載牛奶 天空製冰25F 07/22 09:01

二戰的時候,用飛機在高空中製作冰淇淋這一個故事特別有名,但冰淇淋不是那時後才發
明,差不多在16世紀從義大利傳入法國,甚至有一說,是馬可波羅先從中國傳入義大利的
,不過這個說法太豪洨了,所以學者已經有專文駁斥。去年出版一本文化史的書很有趣,
專門討論冰淇淋,請參考:蘿拉.魏斯(Laura B. Weiss)著;楊詩韻譯《冰淇淋:吃的
全球史》(臺北:衛城出版,2012)。

Zuen449:好酷好有趣XDD26F 07/22 10:06
ghyt11:讚27F 07/22 10:21
j31712:推28F 07/22 10:29
Iamidiots:叫"熱河"確有避暑山莊29F 07/22 10:50
okplaymayday:熱河是蒙古語直翻過來的,跟當地的溫泉有關。30F 07/22 11:02
Galm:這篇很有趣XD31F 07/22 12:00
AAPL:有趣32F 07/22 12:00
dqIpb:冰菓33F 07/22 13:45
play23:想知道 「吃完會勞賽」的詩詞!!!!!!!!34F 07/23 13:18

李虹若,〈都門吟詠‧食品‧梅湯〉收入《朝市叢載》:「不擔挑子不推車,冰水梅湯味
有餘。怪得京師誇道好,飲來學會猴拉稀。」再來一首佚名,《燕市百怪歌》:「冰水盛
碎冰,大口喝的兇。若要身體弱,遺滿廁中坑。」
※ 編輯: okplaymayday (111.252.8.77), 07/23/2014 13:4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