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ozac作者 kuca (acuk)標題 [資訊] 名詞-共依存時間 Mon Oct 24 12:03:25 2011
文字來源: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 第八章 (湯瑪斯史考夫荷特 著, 張老師文化 出版)
共依存(Condependency)
─此概念是用來說明或模糊焦點?
當高度觸及人心的實務工作者,努力調節關懷他人與照顧自己之間的界線時,共依存
(Codependency)這個概念,則提供一種了解此過程的管道(Beattie, 1986)。儘管這個概念
有助於澄清此過程的來龍去脈,「共依存」本身卻也充滿疑惑和矛盾。它是什麼意思?衝突
的地方又在哪裡?首先,對於共依存這個概念,我是站在有異議的一方(同盟者如,
Collins, 1993)。
這個名詞對於闡述諮商、治療、教育或醫療專業裡自我關懷的論點,很有幫助。在這些
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以他們高度觸及人心的能力著稱,也就是我在關懷的循環圈所描述的
過程:同理心的融合→積極投入→情感分離。基本上,
「共依存」這個概念是用來敘述過度
自我犧牲的現象。不過問題是,什麼是過度?於是從中衍生出一堆疑惑。助人專業裡的工作
人員,因關懷他人而與眾不同,但這也是一種自我犧牲的表現。第一章裡,當我討論到關懷
他人對自我保護這個普遍的人性難題時,曾經提出這一點。本書的主題之一是在關懷他人與
照顧自己之間,謀取平衡點,而自我犧牲對助人者跟他人來說,都是一項危險的因素。
對於在高度觸及人心的專業人員來說,一項歷史性的因素是,個人過去的成長背景與他
/她在職業上的抉擇,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有時候服務於助人領域的工作人員,在童年或青
年時期,照顧他人跟自我犧牲是支持他們生存下去的主要力量。因此,他們選擇加入關懷他
人的行業不足為奇。過度關懷他人,對個人而言代價很高,符合共依存的定義。
威爾斯、葛莉考夫跟布萊斯(Wells, Glickauf-Hughes&Bruss, 1988)這麼形容:
共依存說明了個人在自我以及關係發展上發生障礙......它的特色是「陷網的照顧型式
」(enmeshed caretaking patterns),這種型式是委屈自主性的自我發展,以維繫安全的人
際關係發展出來的......已經成熟的成人......[自我犧牲的特質]容易在成人的親密關係中
,發展出惡性的共依存特質。(pp, 26, 29)
威爾斯跟他的同事,在他們的研究結論裡這麼說:
這些結果支持作者的論點:共依存反應出自我異常以及人際關係的傾向,在這份關係中
,共依存者自我犧牲到難以承受的地步,而他們的付出是為了「控制」對方(譬如,藉由讓
自己在對方生命中變得不可或缺而避免被拋棄)。(p.34)
我認為思考這些觀念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助人及相關專業裡的工作者,其專業活力的韌性
,是件很有價值的事情。我對這個名詞的異議涉及兩個方面:不公平的批評女人以及文化封
閉。關於女人,這個名詞傾於醜化女人,這一點,身為女性學者如柯琳絲(Collins, 1993)
等人也持相同看法。自我犧牲通常被認為是女性生命中的一部份,而「共依存」這個名詞,
則用一種批評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另外一種角度則是將自我犧牲是為女性最令人欣賞的特
質之一。一個最能表達女性這種自我犧牲價值的詞便是「母性」(mother)。試問,對於人類
的健康和演化。有什麼比母親的工作跟付出更重要的事?有什麼比每天在世界各地,成千上
萬的母親對於家庭的照顧,更有價值的東西?從我的觀點看來,「共依存」這個大刷子,不
公平地刷髒了主要、正面、傳統的女性特徵。
其次,從美國文化的觀點來看,由於文化的偏見,共依存本身並不公平,美國的社會過
度強調個人的需求。任何阻礙個人發展的事情都會被視為負面。我懷疑擔任這個名詞的啦啦
隊隊長們,是否真的意識到文化偏見的問題。當一個人生活在自己文化的泡泡裡從未離開過
,對於我的疑惑,答案似乎絕對而肯定。
在美國,重視個人的需求跟權利的程度,比起其他國家高出太多。我在中東跟亞洲工作
的時候,特別能體會到彼此的差異。在這些國家裡,他們強調的重點通常是團體,譬如家庭
而非個人。一個小例子便能看出端倪。美國人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他們傾向各點各的餐,然
後各吃自己的那一份。然而亞洲人就不會光為自己點菜;他們會為所有共餐的人點餐,然後
大家一起享用。
當一個人在文化上封閉的時候,很難看出美國社會反應出的一種不健康的偏見。這樣一
來,由於美國社會把個人捧在手心,於是產生過多的「個人主義」,進而導致自戀與孤獨的
現象。有兩本探討這些議題的書,書中對於美國這種自我為中心的現象,予以強烈的批評,
它們是《自戀的文化》(Culture of Narcissim, Lasch, 1978)以及《追求孤獨》(Pursuit
of Loneliness, Slater, 1980)。因此,重視個人以及批評自我犧牲的結果,便造成社會問
題,譬如忽略老人、離婚跟青少年的叛逆。
大致上,我認為「共依存」這個名詞,有助於諮商師、治療師、老師跟醫療人員了解過
度自我犧牲的原因。然而這個名詞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在助人專業裡,許多自我犧牲跟付
出的行為,在助人工作裡相當重要,並且對施予者而言,意義重大。
因為過度的共依存行為而處於危機狀態的助人專業人員,對於過度照顧他人的傾向,分
析其短期的誘惑以及長期的危害,相信會有相當的助益。「共依存」的中心地帶是一種自我
放棄,最後這會產生許多嚴重的後果。儘管如此,自我放棄像是誘惑力極強的物品一樣,有
強烈的吸引力。通常,這種吸引力可以幫助自我逃避,忽略自我的成長。也許是未解決的悲
傷,強烈的矛盾,或是巨大的危機,透過自我放棄,共依存者得以免於面對。如同一塊引力
威猛的磁鐵般,人們受到它的深深吸引。
嚴重的共依存情況,像是自我放棄,是高度觸及人心的實務工作者必須注意的行為。幾
年前,我有個案主。在她丈夫被殺之後,她將全付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經過一段長時間之
後,她停止奔波,轉而面對悲傷的事實,並且開始治療跟繼續向前走的過程。然而,對我們
助人者來說,從我們的自我以及需求上逃跑可能很吸引人,因為否認事實可以解決短期的問
題。海杜弗(Helldorfer, cited in Robinson, 1992)敘述很多神職人員,一種助人專業,
有這種「關懷上癮症」。
在助人專業裡工作的女性,也許大部分都會扮演「另外一個人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other),這是借用喬治哈伯麥茲(George Herbert Mead, 1934)的詞。女性在書寫女人
的生活時,當描述到女性的社會化,通常會把焦點放在「照顧的倫理」(ethic of care)以
及孕育人類的生命上,並且認為關懷他人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以此為主題的書包括及琳根
的《不同的聲音》(Gilligan, In Different Voice, 1982),魯迪克的《母性的思考》
(Ruddick, Maternal Thinking, 1974),以及喬多若的《母愛關懷的再現》(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曼塔吉(Montagu, 1974)在《女性自然的優勢》(The
Natural Superiority of Women)一書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照顧的倫理」也許是一
樣非常正面的特質;畢竟,助人的專業人員哪個不認同它呢?但是對於原本就強烈高度關懷
他人,低度照顧自己的專業人員來說,將人格、性別以及助人專業裡的成員三者結合起來,
擁有這種特質可能會更加危險(譬如,擔任國小或中學老師、社工、護士、復健諮商師、心
理治療師或身體治療師的女性)。
與上述相反的情況──關懷他人太少,自我照顧太多──也會顛覆平衡。雖然可以理解
人有自我優先考量的傾向,但若傾向過度,也會失去平衡。譬如,遺棄個案;只滿足自己的
需求;自我保護過度;傾聽個案的問題跟解決方法,然後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或是運用「
烏龜的硬殼」部分,避免融入個案的情境中等,都是自我照顧過多的例子。我們可以傾聽個
案、學生或病人的問題──他們的掙扎跟因應策略──並且運用它們把我們帶回自己的生活
中。譬如,一名個案丟掉工作的反應是不敢相信跟坐以待斃。我們可以對自己說,如果這件
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處理事情的方式會比這個更好。藉由個案的行為,反觀自照,在沒
有察覺的情況下,我們正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
我們必須記住,這種自然地將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的能力,對我們服務的對象來說,其
實是非常有益的一項特質。諮商師、治療師、教師以及醫療人員反方向的焦點──損害他人
的利益來照顧自己──是不道德的,並且會傷害本已十分脆弱的受助者。不道德、剝削服務
對象的專業助人者,通常只顧滿足自己的需求。有個例子來自於十幾年前的會心團體,當時
那些魅力四射卻自我中心的團體領導員,反而傷害到團體的成員(Lieberman, etal., 1973)
。第二個例子是那些不道德、剝削個案的治療師,違反專業的準則,只為滿足個人的私欲
(Pope&Vasquez,1991)
--
如果有一段時間做什麼都不順,別勉強自己去改變,
試著休息一下,什麼都不做,就當做是老天爺給的長假吧!─日劇〈長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35.145
推 kimogii:小推一下....有點專業,有些看不太懂@@1F 10/25 03:23
→ kuca:謝謝kimogii大大 ^^2F 10/25 0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