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NTKingsman (宇智波草屯人)
標題 [新聞] 弓三增程1型飛彈作戰測評失利要補測 增程
時間 Thu Aug 25 10:32:44 2022


原文來源:

自由時報

弓三增程1型飛彈作戰測評失利要補測 增程2型射高目標為100公里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36634
弓三增程1型飛彈作戰測評失利要補測 增程2型射高目標為100公里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中科院近期密集進行新型防空飛彈系統作戰性能測試,內部傳出消息指出,測試的飛彈為射高可達70公里丶天弓三型飛彈的增程1型飛彈,但因為日前在實彈射擊測試時曾有作戰測評失利情形出現,現正規劃進行補測,由於發射失利技術問題屬可克服的項目,預期年底前即可通過補測,並且排入飛彈量產流路。此外,消息人士今天也透露 ...

 

原文摘要: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科院近期密集進行新型防空飛彈系統作戰性能測試,內部傳
出消息指出,測試的飛彈為射高可達70公里丶天弓三型飛彈的增程1型飛彈,但因為日前
在實彈射擊測試時曾有作戰測評失利情形出現,現正規劃進行補測,由於發射失利技術問
題屬可克服的項目,預期年底前即可通過補測,並且排入飛彈量產流路。


心得感想:

前一陣子有到試射現場拍攝的民眾拍到中科院試射失敗的畫面,不過就火箭來說即便發射
失敗也還是有相關的參數或者是流程問題可以供檢討,實驗時失敗也可以避免實戰時無法
順利發揮的窘境。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7.136.19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1jzE7R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1394766.A.1DB.html
pf775: 放空飛彈技術還是要靠美國或俄羅斯
看中科院能不能再拿到美國的技轉了1F 08/25 10:34
mmmimi11tw: 增程一型這名詞聽起來很奇怪3F 08/25 10:35
LI40: 期待4F 08/25 10:35
pf775: 防空飛彈5F 08/25 10:36
cpblgu 
cpblgu: 別人的飛彈炸魚 我們的飛彈直接餵魚 哀==6F 08/25 10:37
FF16: 哇,弓三要上100公里了喔7F 08/25 10:42
onekoni: 按照樓樓上邏輯不測就不會失敗8F 08/25 10:42
thejam: 又不是在演習或實戰喂魚 酸啥9F 08/25 10:43
afv: 區分不同射高吧:增程一型70公里、增程二型100公里10F 08/25 10:43
FF16: 我之前聽過中科院很早就有入軌的能力了,這是真的嗎11F 08/25 10:44
moonrain: 入軌的技術沒有很難吧13F 08/25 10:45
BlueSausage: 防空飛彈難度比彈道飛彈難很多,勿做不倫不類的對14F 08/25 10:45
roy2142: 不用理會那種覺得事情都只能成功的言論. 測試會失敗本來就是可能的 持續改善就好. 台灣就是太多這種覺得事情只能完美只能成功不允許任何失敗的人, 才會變成怕事不敢冒險創新,  因為不做沒錯 做了失敗還要被民眾罵16F 08/25 10:46
mmmimi11tw: 只有不拿出來試射的飛彈才不會失敗
中科院以前很常用天弓二型飛彈在尾部多一節火箭助推器然後把他當成一種大型的探空火箭
所以以火箭本身來說是有能力的
當然還需要一些改良
http://i.imgur.com/E9aQPGA.jpg21F 08/25 10:51
moonrain: 話說探空火箭是不是彈道飛彈的技術儲備27F 08/25 11:11
black82465: 某樓 呵呵28F 08/25 11:13
emptie: 你把火箭多接幾節,有效載荷能多低就多低,入軌相信是辦得到的
只是你在現代不太可能這樣重新發明輪子了29F 08/25 11:14
jabari: 不就中職菇32F 08/25 11:14
emptie: 畢竟跟冷戰時期摸著石頭過河的情境不同了33F 08/25 11:14
GaryMatthews: 至少不会像俄軍的 S-300 一樣迴力鏢 180度大迴轉打中發聲車
*發射車34F 08/25 11:16
likeyousmile: 發展科技本來就是要多失敗找原因呀37F 08/25 11:17
hbj1941: 馬賽克太空火箭都失敗多少次了,你以為不試射就可以找到問題?
馬斯克38F 08/25 11:23
yenjtr: 要看這次測試目的是啥了 如果是測推進段那這次失敗41F 08/25 11:27
rtwodtwo: 中職菇跑到這來了 來猜多久會領10年機票42F 08/25 11:27
yenjtr: 的價值就很大 但是如果是測尋標或戰鬥部 那這次失敗還是有價值但是損失就比較大了43F 08/25 11:28
kevin020792: 某些族群:成功了就暗指案子有B、換算營養午餐、窮兵黷舞……etc,失敗了最好,除了上面這些還可以再加一條無能來說嘴。45F 08/25 11:31
chyx741021: 上次的測評是發射2枚一枚落海,一枚有命中目標48F 08/25 11:31
mmmimi11tw: 不太算彈道飛彈的技術儲備,探空火箭不需要攜帶太精確的導引系統49F 08/25 11:36
bankk: 測試失敗有什麼好嘴的51F 08/25 11:41
SIL: 中職菇是棒球板混不下去要跑來軍武亂了嗎?52F 08/25 11:52
LastAttack: 樓上 是53F 08/25 11:57
BurgessFu: 研發攻擊北斗衛星的飛彈才是重點54F 08/25 12:00
asmp: 重點應該在於有無姿態控制系統,否則純靠氣動力控制面,在70公里的高空機動性會受限。
另外射高如果要到100公里,就要考慮將目前的微波尋標頭換成影像紅外線尋標頭。55F 08/25 12:15
kuma660224: 增程一型記得是已通過初步測評
這次失敗應該是之前測太少 動力轉換不夠可靠
現在才發現 得解決可靠度問題59F 08/25 12:19
mmmimi11tw: 要結合側向噴氣跟尾部的響亮推力在接近太空的環境才有效果
*向量
一般的翼面控制,大約在30公里以上開始就會受到影響62F 08/25 12:26
Erichartman: 第一節都還沒燒完就掛了  要測甚麼動力轉換啦66F 08/25 12:29
asmp: 這次同時有發射兩枚飛彈,沒提前墜海的那枚就是最好的測試。67F 08/25 12:31
mmmimi11tw: 不是有第二枚
這一次是同時發射兩枚69F 08/25 12:32
LiamTiger: 有測試給推啦,不要裝作一定過71F 08/25 12:36
Erichartman: 有影片應該是兩枚都有拍到的   一起比最準72F 08/25 12:43
ice4564: 某些樓一定每一次都考一百分不出錯的73F 08/25 12:53
Joannashinn: 有檢討改進推,在做實事不是做做樣子74F 08/25 13:01
imvh: 研發過程本來就會歷經一連串的嘗試和失敗,沒什麼75F 08/25 13:02
Erichartman: THAAD在展示確認階段也是很慘 工程發展之後就穩多了76F 08/25 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