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berliner01 (winter is coming)
標題 Re: [新聞] 稅收超徵八成來自營所稅!台積電五大企業
時間 Sat Jan  7 12:37:36 2023


沒人發現未來稅收大減的嚴重性嗎?
去年營所稅前五大繳稅王,未來繳的稅都會減少7成以上
台積電適用產業創新條例研發費用、機台費用抵減
去年的研發費用1250億,等於今年少繳300多億營所稅
貨櫃三雄運費崩跌7成
壽險業淨值大減
稅收超徵的主要來源營所稅腰斬,加上證交稅也大減
到底哪來的本錢發1400億現金啊

※ 引述《Kingjames66 (Messi)》之銘言:
: 原文標題:
: 稅收超徵八成來自營所稅!台積電五大企業繳稅貢獻 1,165 億元
: 原文連結: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3/01/06/business-tax/
: 發布時間:January 6, 2023
: 記者署名:姚 惠茹
: 原文內容:
: 全台稅收超徵 4,500 億元,行政院宣布「還稅於民」,規劃 1,400 億元普發每人 6,000
:  元現金,不少人好奇稅收超徵來自何處?其實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超徵的 4,500 億有
: 八成來自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台積電、陽明、萬海、長榮、國泰金前五大企業就貢獻
:   1,165 億元。
: 台灣政府稅收的項目包羅萬象,主要三大項為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還
: 有細項如證券交易稅、遺產稅、贈與稅、貨物稅、牌照稅、燃料稅、菸酒稅、關稅等等,
: 最常見的就是消費索取的發票也是稅源之一,因此常被戲稱為「中華民國萬萬稅」。
: 財政部數據顯示,稅收超徵的 4,500 億有八成來自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繳稅冠軍貢
: 獻約 550 億元,占全國營所稅總額的 8.4%,而且 2021 年上市櫃公司的獲利,相較 202
: 0 年大增超過七成,更是稅收大幅超徵的主要原因。
: 根據台積電財報顯示,2021 全年合併營收 1.58 兆元,年增 18.85%,創歷史新高紀錄,
: 當年度營所稅申報金額為 550 億元,年增 10%,占全台企業營所稅自繳稅額 6,524 億元
: 約 8.4%,連五年穩坐台灣「繳稅王」冠軍寶座。
: 前五大繳稅企業中,第二是陽明海運 2021 全年合併營收 3,344.75 億元,年增 120.22%
: ,創歷史新高,當年度營所稅申報金額為 270 億元;第三是萬海全年合併營收 2280.14
: 億元,年增  178.47%,當年度營所稅申報金額為 150億元,第四是長榮 120 億元,第五
: 是國泰金 75 億元。
: 前五大企業貢獻  1,165 億元稅收,財政部指出,稅收的超收短徵,代表當年度國家經濟
: 表現,2021 年的稅收是預估經濟成長率 5.08% 來編列,但實際經濟成長率達 6.53%,而
: 且上市櫃公司當年度的獲利成長達 72.17%,顯示為政府行政效率及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 。
: https://i.imgur.com/9ttTbHG.jpg
: 心得/評論:
: 各位的6000元大紅包,貨櫃三雄貢獻良多,不過長榮獲利在三雄中最多,繳稅金額卻是最
: 低,這點倒是蠻有意思的。

-----
Sent from MeowPtt on my iPa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61.40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kFSIj-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3066258.A.B7E.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稅收超徵八成來自營所稅!台積電五大企業繳稅貢獻 1,165 億元
01-07 12:37 berliner01.
fenix220: 台灣刁民說有啊1F 01/07 12:38
stocktonty: 就口罩股啊啊 連政府稅收也要加入口罩一族2F 01/07 12:39
m4vu0: 經濟不好再減稅。然後東西愈來愈貴3F 01/07 12:40
lovekyoko: 問國民黨阿 幹 死要錢 不發民進黨還要選嗎4F 01/07 12:41
panzerbug: 一堆OO,超徵退稅只有智障5F 01/07 12:41
jacky7294: 我沒搞錯的話 現在發的錢是2021的稅收,2022年的稅收要2023年才繳喔6F 01/07 12:41
a9564208: 今年徵的是去年的稅,海運發的年終有變少嗎?沒有8F 01/07 12:42
GarritCole: 你問狗黨 是狗黨說要發的9F 01/07 12:42
zzzerok: …..10F 01/07 12:42
a9564208: 2023產生的營收是2024才要繳,所以這是下一任的事11F 01/07 12:42
jacky7294: 台積電&貨櫃 2022比2021還賺 估計5月繳稅也會比去年還多
是不是太緊張了...沒把時間軸搞清楚了12F 01/07 12:44
fbtm: 大減好啊,明年就不會靠腰又要還稅愚民15F 01/07 12:45
a9564208: 明年靠腰也是年底的事,到時候總統不是蔡英文了16F 01/07 12:47
rayisgreat: 那是2024的事,你知道2022三熊比2021更賺嗎17F 01/07 12:49
sanwan: 杞人憂天就疫情紅利而已,你不要請轉給我18F 01/07 12:50
swingman: 沒事兒19F 01/07 12:50
drraujn: 沒辦法.縣市長選成那樣.明年肯定一堆立委瀕臨失業要救選情也沒好方法(有的話就不會選成那鳥樣)
只好一起喊發錢,選舉咖重要,到時沒錢再說囉20F 01/07 12:50
SantaNM: 藍白昨天還提案預算要再加四千億 就問你怕不怕23F 01/07 12:51
fuyu1112: 今年收的是去年獲利的稅 所以應該不會太差 是明年可能估計要保守一點24F 01/07 12:53
lonelyQQ: 你可以自主課稅捐給政府啊  這麼愛繳稅不會自己出26F 01/07 12:54
bndan: 照今年這幾家的營收來看 明年稅收預期更高合理..XD27F 01/07 12:54
a9564208: 又有學日本故鄉納稅了嗎?28F 01/07 12:54
iamten: 發錢沒屁用 有本事發錢完 蛋能還3塊30F 01/07 12:56
frozenmoon: 6000塊可以買100盒全聯一盒$60的洗選蛋
後世稱發錢買蛋黨爭31F 01/07 12:58
babguo: 2024就不關我的事情啦~33F 01/07 13:00
OFETMAN: 對 反正明年選舉執政黨基本上放棄了,也不用收
太多給下一任爽34F 01/07 13:04
leon1757tw: 2024是下一代的事36F 01/07 13:05
whk1895: 台電虧損2600億的洞怎麼辦?37F 01/07 13:06
good5755: 就刁民太多
藍綠兩黨都有人說要發錢 你還能怎麼辦38F 01/07 13:07
yeay: 還好,想到原本的錢是要補助房貸,就覺得怎麼發都還好。40F 01/07 13:08
a9564208: 台電就要增資了還問,台電又不是經濟部100%持有42F 01/07 13:08
f204137: 發是發去年 今年上半年衰退還有人不知道嗎 股市已開始反應下半年了43F 01/07 13:09
whk1895: 原本還能挖東牆補西牆,現在東牆也沒了45F 01/07 13:10
wald5566: 2024 乾我闢事46F 01/07 13:10
gladopo: 是發去年的稅啊..47F 01/07 13:12
rahim: 選民就是要發現金,不發你明年就不用選了好嘛48F 01/07 13:13
wintxa: 不然想每年發嗎= =49F 01/07 13:14
cleanx: 公家機關一到快年底錢都是亂花,省下來會被罵50F 01/07 13:14
DCARDNOBRAIN: 想也知道台灣人愛現金51F 01/07 13:15
whk1895: 台電增資還不是拿政府掏錢補的,問題台電還是每天繼續虧損,賣一度電虧一度,增資有屁用52F 01/07 13:15
PoloHuang: 超徵發有差嗎54F 01/07 13:15
cpz: 下一代的事,在那叫什麼?55F 01/07 13:15
a9564208: 台電虧2600億政府這不就拿1000億出來補了嗎?
如果問剩下1600億怎麼辦,那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了56F 01/07 13:17

-----
※ 編輯: berliner01 (36.224.161.40 臺灣), 01/07/2023 13:18:46
fanlander: 時間軸搞清楚好嗎?58F 01/07 13:18
berliner01: 時間軸修正到2024年一樣發生問題啊59F 01/07 13:19
a9564208: 原PO要不要看一下你最後是在問什麼問題?60F 01/07 13:20
HGT7473: 這問題不大,台電虧損會越來越大還缺電比較嚴重61F 01/07 13:23
a9564208: 缺電比虧損嚴重很多62F 01/07 13:25
jorden: GDP預估可能要保守一點的  這樣比較不會有短收情況63F 01/07 13:32
a82412: 糟糕,第一次繳稅64F 01/07 13:33
chillybreeze: 要花兩百多億發展太空垃圾,我寧願發錢65F 01/07 13:35
kanehhh: 舉債不就好了,欠債越多越有錢66F 01/07 1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