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dinhan (ChuChu)
標題 [請益] 台灣為什麼特別喜歡將子公司獨立上市?
時間 Tue Oct 24 11:39:11 2023


乳提

為什麼台灣特別喜歡把原本同一集團內的子公司分開獨立上市?

像是富邦這種分拆富邦金跟台灣大還可以理解

但像台積電分世界先進這種業務類似的公司就很難理解

還有像台塑拆南亞 台化 福懋等

像是美國這類的案例就比較少

譬如MSFT不會因為Azure是金雞母業務就把Azure拆出來獨立

或是Tsla也不會把儲能能源業務跟電動車業務分開

想問為啥就台灣特別愛這樣搞?

有沒有八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6.185 (臺灣)
※ 作者: dinhan 2023-10-24 11:39:11
※ 文章代碼(AID): #1bDpnX2O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8118753.A.098.html
※ 同主題文章:
[請益] 台灣為什麼特別喜歡將子公司獨立上市?
10-24 11:39 dinhan.
pttstock: 炒股阿1F 10/24 11:39
loat: 內部人可以低檔認股 高價賣2F 10/24 11:40
awss1971: 印股票換鈔票呀~~3F 10/24 11:40
Tigerman001: 就自備印鈔機啊4F 10/24 11:42
qa1122z: 這樣才有經費給黑熊5F 10/24 11:43
ab4daa: $$$$$$$$6F 10/24 11:43
Tigerman001: 母公司持股5%當高層,運用影響力割肉喂小雞,然後小雞持股五成,你說勒7F 10/24 11:44
TIouChen: 壞的時候可割可棄 ,好的時候可以認列營收。9F 10/24 11:44
ntnuljg: 一個便當100元,滷蛋拆出來賣30、排骨賣60、飯賣20、菜拆出來賣40,嘻嘻炒股就是這麼簡單,到處都是小金雞10F 10/24 11:44
TIouChen: 加上有戰績的員工拿不到錢只好拿名或是拿持股13F 10/24 11:45
Smile365Day: 老闆們的致富秘笈被你發現了14F 10/24 11:45
deann 
deann: 分拆再分拆才是撈錢的方法15F 10/24 11:45
ntnuljg: 整家公司看起來平凡無奇,PE只有15,好的部分包裝一下估值就能噴很高,小金雞PE100大割特割16F 10/24 11:47
henry3182001: 股票換鈔票 懂吧18F 10/24 11:48
ricky77525: 拆開撈錢 沒毛病19F 10/24 11:48
stlinman: 套現啊! 不過說真的不同性質公司上市市場給的估值不20F 10/24 11:49
stocktonty: 比較好炒啊21F 10/24 11:49
stlinman: 同阿。22F 10/24 11:50
lee198218: 沒看過食神喔23F 10/24 11:52
y1c6: 有限公司呀~ 進可攻退可守,你懂的24F 10/24 11:52
ck326: 炒股25F 10/24 11:52
doubleyellow: 股票換鈔票啊!26F 10/24 11:55
ledmstony: 炒股啊27F 10/24 11:55
cl3bp6: 推文列舉優點那麼多 美國人比較笨?28F 10/24 11:55
qwe22992168: 淺碟市場錢不夠多 不像美國錢一大堆 股本大照樣炒作29F 10/24 11:55
help1268: 小時候課本有教雞蛋不能放同一籃30F 10/24 11:56
pisu: 等我有公司再跟你說啦 吵殺洨31F 10/24 11:56
etop: 炒起來32F 10/24 11:56
jerrylin: 分拆業務很常見好不好33F 10/24 11:57
nocash: 炒股啊,你看那些什麼什麼集團的,子孫公司股價遠比母公司高好幾倍34F 10/24 11:58
newton000: 台灣上市櫃條件很鬆啊 一堆中小企業也能上36F 10/24 11:59
callTM: Spin-off 很多啊…美國有些是母公司扶持 拆不了37F 10/24 11:59

不一樣啊
台灣這狀況是普遍到幾乎每家公司都有分拆的子集團或是是被分拆的子集團欸
美國沒有那麼普遍吧
※ 編輯: dinhan (1.200.26.185 臺灣), 10/24/2023 12:01:07
bnn: 美國習慣被告壟斷的時候拆38F 10/24 12:00
Jeff1989: 股票換鈔票39F 10/24 12:00
f204137: 分拆出來換錢啊... 可以變市值呢40F 10/24 12:02
chanel1259: 一門牌拆成20份還是一門啊41F 10/24 12:02
idlewolf: 很簡單 $ 好的時候當收入用 壞的時候切開來看
更不用說有些是拿來炒的42F 10/24 12:04
lmc66: 小金雞 當然是要來生金蛋啊44F 10/24 12:05
VVVV5555: 方便炒45F 10/24 12:06
kenro: 分拆再轉一次46F 10/24 12:06
f204137: 拿三商來講好了 子公司市值 全體都比母公司巨大XD要不是被三商壽拖累 現在三商市值 就是被低估啊...拿坡里 三商巧福 三商餐飲 要準備掛牌換市值了47F 10/24 12:07
livestock: 聯家軍 賺錢的都切出去老董持大股50F 10/24 12:08
BlueBird5566: 賭俠開頭都教過了51F 10/24 12:08
changmary: 食神也教過了 分拆上市 靴翻了52F 10/24 12:10
dream1124: 美國人不會比較不愛炒股發財,我好奇他們怎麼不分拆53F 10/24 12:12
changmary: 財務部門可能都還相同54F 10/24 12:12
BruceChen227: 嘻嘻 你覺得呢55F 10/24 12:13
pponywong: 其實美國大公司也很多子公司 不過通常不是內部分拆美國子公司通常都是收購產生的56F 10/24 12:14
PINKMAN: 不分出來怎麼炒58F 10/24 12:15
changmary: 一家公司營收100 分拆上下游公司營收變15059F 10/24 12:15
jfw616: 不同業務...60F 10/24 12:15
pponywong: 就台灣特別喜歡搞金雞母61F 10/24 12:15
eyb602: 也有稅率的問題吧62F 10/24 12:16
Gipmydanger: 公司的品格 有兩冊 可以去看63F 10/24 12:16
pponywong: 而且還可重複抽插 分拆上市賺一筆 然後之後再合併說加強業務整合 1+1>2 股價又up up64F 10/24 12:16
changmary: 通常毛利高產品會分割 有更高本益比 籌措資金更多66F 10/24 12:17
pponywong: 過幾年改個名字又分拆上市 又撈一筆
比如說 達發 他本來就是聯發科子公司雷凌
當初發哥並雷凌 又up up 現在又把他割出去變達發
又賺一筆 誰知道會不會過幾年 又被併入聯發科下市67F 10/24 12:17
kevin28: 節稅 炒股 不相互影響 然後營收可以再往上推71F 10/24 12:20
Lhmstu: 炒股72F 10/24 12:21
FlynnZhang: 小金雞73F 10/24 12:23
lionboy530: 炒股 分散風險74F 10/24 12:24
lluunnaa: 看看中美晶集團75F 10/24 12:25
Tigerman001: 雷凌跟達發是兩家公司 ralink 跟aloha76F 10/24 12:25
champion0922: 避稅77F 10/24 12:25
leveger0903: 企業有更多管道可以取得資金 還可以搞集團股78F 10/24 12:26
abel0201: 很多好處啊,有的賺錢的切出去,有的切出去多很多高階職位79F 10/24 12:26
Phineas2635: 炒股無誤 台股韭菜多81F 10/24 12:29
enso: 世界先進不是分拆,最早要做記憶體82F 10/24 12:29
blue820117: 史蒂芬周不是教過83F 10/24 12:31
ysya: 達發不是雷凌 不要誤導…84F 10/24 12:33
pponywong: aloha是洛達 達發是雷凌+洛達85F 10/24 12:33
ce0336ce: 用比較少的錢控制母公司86F 10/24 12:34
ysya: 達發是絡達+創發+原睿,沒有雷凌87F 10/24 12:35
Tigerman001: 雷凌在併進去發哥前就有aloha了88F 10/24 12:35
Kydland: 美國投資機構也常常在講要AWS從AMZN切割上市 台灣的問題是人謀不臧 不是切割上市的問題 一個賺錢又有未來的部門/事業體 埋沒在巨型企業下 本來就是一種浪費 更別說 這會導致巨型企業的估值很難計算89F 10/24 12:35
pponywong: 創發的前身是聯發科早年併購的誠致 雷凌
所以現在是數學推導是嗎 XD93F 10/24 12:36
Kobe5210: 一門牌拆成16份,還是同一門啊(同一個老闆)95F 10/24 12:37
achangfree: 炒股+容易用小資金就可以控制集團 參考三星96F 10/24 12:37
Kydland: 然後上面也有人說了 美國子公司併購來的不少 例如Google就是這樣 蘋果也收購了不少公司 美國企業收購公司常常是為了拓展業務或是增強內部戰力 這和台灣的生態不同97F 10/24 12:39
pponywong: 另外雷凌被併購是2011/3/5 絡達成立是2011/8/14
沒有併購雷凌時就有絡達了101F 10/24 12:39
abel0201: 沒同一個老闆啊~拆一間出去多一個董事長一個總經理很多高層 多分很多紅利103F 10/24 12:40
watertip: 美國CEO 的績效與獎金跟公司市值高度連結,所以要全力衝高股價跟市值,分拆是反人性的
台灣不用作市值管理,當然就往別的有利可圖的方向105F 10/24 12:40
a26893997: 巧立名目 拉攏豪紳 懂的就懂 掙錢嘛 不寒酸109F 10/24 12:44
ohlong: 節稅+左手進右手出作帳
左手跟右手買膨脹兩倍的標的 左手沒虧 右手跟銀行增貸兩倍 玩法太多了 更不用說炒股110F 10/24 12:45
asubelieve: 炒股印發票113F 10/24 12:49
k798976869: 炒股114F 10/24 12:54
IDF5566: 炒股票115F 10/24 12:55
dtarc: 缺資金啊…..116F 10/24 12:57
hsu0612: 賺錢啊117F 10/24 12:57
f99999993: 發大財啊118F 10/24 13:00
TcuBingo: 台灣大不是富邦金分出來的好嗎!世界先進也不是台積電分出來了!119F 10/24 13:04
leveger0903: 最經典的例子應該是威盛養出紅茶店121F 10/24 13:04
TcuBingo: 你舉的例子都有問題122F 10/24 13:05
leveger0903: 台灣大富邦金那個主要是產金分離條例123F 10/24 13:06
TcuBingo: 你要舉的例子應該是像聯電分割獨立出來許多上市子公司;或是像英業達集團分割出去英華達又再合併回
台灣大和世界先進都是被買下來的,不是本來就在母集團裡面的,要搞清楚耶!124F 10/24 13:08
k85564:  jnj之前不也將消費健康拆出來129F 10/24 13:12
edgefish02: 一時分裂一時爽 一直分裂一直爽
無限印鈔之術130F 10/24 13:12
k85564: wolf也把led賣掉132F 10/24 13:13
OvOa: 賺錢的分拆出來給自己,剩下的渣渣留給韭菜133F 10/24 13:18
FncRookie001: 我認真說啦 你不分拆就是大公司一手遮天
有分拆對產業跟就業市場都比較好134F 10/24 13:19
jialin6666: 在意的不是公司賺多少,是股票能賺多少。136F 10/24 13:21
ocis: 責任有限 獲利無窮 懂?137F 10/24 13:25
alphish: 賺錢就是這麼簡單~138F 10/24 13:26
wind2k: 台積拉1塊容易 還是世界先進拉1塊容易哩139F 10/24 13:28
madeinheaven: 三星拆一堆公司140F 10/24 13:28
AIRWAY1021: hTc拆出來直接股王,不拆嘛?141F 10/24 13:28
xxgogg: 說三星的是不懂美國吧142F 10/24 13:28
dufflin: ???? 魔戒抄天堂嗎143F 10/24 13:35
luhulord: 感覺文144F 10/24 13:38
tnw: 台灣大本來是富邦的嗎145F 10/24 13:38
powerpaul: 印股票換鈔票呀!!146F 10/24 13:41
siki588: 比較好說故事147F 10/24 13:52
realbout: 賺錢分拆上市再賺錢 不好嗎?148F 10/24 13:56
abyssa1: 因為你不懂其他國家吧,台灣並不特別
AbbVie就是Abbott spin off, Agilent也是分出來的149F 10/24 14:00
allenstock15: 一堆不懂的也講的口沫橫飛,台灣大哥大前身是太平洋電信,掏空名人孫道存創的,最好是富邦分出來的,還金金分離咧151F 10/24 14:01
abyssa1: GE 2021才拆成三間 能源/醫療/航太
https://bit.ly/46KiQRW154F 10/24 14:05
kducky: 台灣上市櫃的條件應該沒有美國某些交易市場鬆0.0
不過不要以為台灣玩法很創新… 證交法幾乎抄美國的0.0156F 10/24 14:11
KID0924: 經營權吧,母公司的50%子公司的50%股東
只要子公司不倒,小槓桿奪得經營權159F 10/24 14:29
NEX4036: 方便炒股161F 10/24 14:39
Wolverin5566: 避稅162F 10/24 14:45
five07: 拆開有什麼壞處嗎?一個集團大包裹你覺得比較好?163F 10/24 15:40
furnaceh: 分出去股價幾千幾百 馬上財富自由 不做嗎164F 10/24 15:45
frontseat: 炒股市值增加 集團滿手籌碼165F 10/24 15:56
rbelldandy: 等你當資方就知道股市多好騙錢了166F 10/24 16:18
banbantone: XDDD167F 10/24 16:19
horb: 聯電 vs 聯發科?
拆出去可能是下一個聯發科。也有可能變壁紙168F 10/24 16:46
Armag: 可以去看小林說討論三星李家是怎麼把持三星還可以傳承給下一代,就會發現有錢人玩財務真是夠騷170F 10/24 17:02
godchildtw: 大股東持股多,灌業積給子公司,上市後高價賣股票,無限迴圈172F 10/24 17:27
PTTpeter: 這樣股票才可以從幾十支變成快2000支,加權指數才會一直漲啊!!! 切記!!股市長期是上漲的174F 10/24 17:40
Tigerman001: 我以為我搞錯了,其實是你搞錯了,絡達成立於2001年,請詳見 aloha官網
歹勢 把人家名字寫錯 是airoha176F 10/24 17:41
honeypeanut: 炒股啊 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要發廢文啊179F 10/24 18:50
laechan: 子公司可以找銀行團弄聯貸案,銀行團看在母公司不會倒的面子上多半會讓聯貸案過關,說不定還不需要擔保,而哪天子公司倒閉,母公司可以完全撇清關係
https://i.imgur.com/Y6e1b97.jpg180F 10/24 19:51
JKjohnwick: 炒作啊184F 10/24 20:03
alex00089: 外國也是割一堆啊遊戲規則就是會這樣185F 10/24 20:23
leveger0903: 好像momo跟富邦才是產金分離186F 10/24 22:22
traz04067: 炒股187F 10/24 23:40
km612tw: 食神教的:上市后再集资!跟著炒股票!再分拆上市188F 10/25 00:03
marshmallowH: 大立光把持股公司弄成閉鎖性其實很厲害189F 10/25 0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