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tompi (大波動)
標題 Re: [請益] 現在是買入債券的好時機嗎?
時間 Thu Oct 12 11:40:04 2023


※ 引述《intela31077 (江小魚)》之銘言:
: 目前美國利率來到接近5%
: 如果以投資級公司債ETF來說,配息殖利率大概都在5-6%
: 以00720B來看,32塊差不多就有6%殖利率
: 這樣是不是就直接勝過大盤???
: 就算之後利率再往上升,只要放著不賣穩穩領息就好了吧
: 更不用說如果幾年後降息還能賺到資本利得
: 風險大概只有倒債跟利率一直維持在高檔,不過應該不太可能
: 所以現在是不是很適合買進債卷的好時機?


現在是不是買債券的好時機? 先暫且按下.

放假的時候看到這篇,想說找個機會把公司債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首先買債券一定要認明
1.是政府公債還是公司債,這兩個差很多
2.債券的存續期間,長短對於不同市場利率環境也差很多,甚至會走勢相反

想清楚後再下手。


一、債券存續期間
  以下兩個例子,避免廣告嫌疑,我把一支 1~5年 ETF遮住,都是還原息走勢
    1. xxx 1~5 年投資級債券 ETF
       https://imgur.com/0aNfCDn

    2. 00720B 元大20年期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券ETF基金
       https://imgur.com/EyMAqtg

  兩個是台灣投信發的 美國 公司債ETF,但從2021年以後,走勢是相反的。

  短天期的公司債持續走高,但長天期卻走低.

  這兩個指數編製都沒有問題,也沒有誰比誰好的問題

  純粹是商品的結構(存續期間)決定了在不同市場利率環境的走勢.

  簡單說,存續期間愈長的 利率對債券價格愈敏感,當市場利率上升

  則價格下跌幅度愈大。



二、信用風險

    美國公債幾乎被認定為0風險,這裡的0風險其實指的是"信用"風險.

  但只要是公司債就會有信用風險,只是分高低而已。評級愈高的,被要求的

  風險溢酬愈低,反之則愈高。

  所以當看到30年期公債利率是 4.8%,公司債是6%多,先別急著高興

  因為這是正常的,在相同存續期間下:

  公司債殖利率=公債利率 + 風險溢酬(信用+市場風險)

  這裡的風險溢酬又會與不同風險評級的公司債高低不同.

  **所以當市場風險升高,則公司債殖利率會升高,公司債券價格會進一步下跌。

    存續期愈長跌得愈慘。

    但相反的,當市場風險下跌,則債券價格會上漲,存續期愈長則漲的愈多。


三、00720B的殖利率簡單模型

    00720B追蹤的指數為 BCBLTRUU
    Bloomberg US 20+ Year BBB Corp Bond Liquid TR Index
    https://imgur.com/NgMQKbu

    從2008/1~2023/9 該指數殖利率與 30年公債殖利率走勢比較
    https://imgur.com/AiEKFgc

    資料期間:2008/1~2023/9 月資料
    模型變數
     US30:      30年政府公債殖利率
     US20BBBYR: BCBLTRUU 殖利率
     VIX:       VIX指數

     US20BBBYR = C(1) + C(2)*US30 + C(3)*VIX
     結果
     https://imgur.com/43YrkDd

     預測、實際、殘差
     https://imgur.com/7hdBiJn

     假設市場VIX=15%,US30=4.7%,則該公司債殖利率預測為 6.73%

     因此若VIX上升 到30%,則該公司債ETF預估殖利率會變成 7.5%,跳升80bps

     如果搭配長的存續期,則債券價格會下跌很可觀.


四、 BCBLTRUU與SP500 報酬指數累積報酬比較
     2008/1~2023/9 月資料

     年化標準差:
         公司債 13.3%
         SP500  16.3%

     年均報酬率:
         公司債 5.2%
         SP500  9.7%

     報酬率相關係數:0.515
     累積報酬比較
     https://imgur.com/YbiUYe2


結語
   "以00720B來看,32塊差不多就有6%殖利率
   這樣是不是就直接勝過大盤???"

   從SP500 E/P比較,BCBLTRUU 該指數殖利率有贏過SP500 目前盈利率(4.9%)

   但要注意的是:
    1.該指數的波動僅略低於SP500,且與大部分的低波股票ETF相當

    2.該公司債ETF會受到30年期公債殖利率影響,30年債殖利率走勢要注意

    3.該公司債ETF會受到VIX市場風險升高影響,當風險升高該公司債也是會跌的

    所以買公司債勿僅以單純 殖利率角度 就評估 要不要進場

    就如同一開始比較的 1~5年 公司債與 00720B 走勢就相當不同.

   基本我認為一般投資人 若要股債平衡配置,用股票+"公債" 就差不多了

   公司債扮演風險分散的能力其實不高,如果沒特別需要,我覺得不用放在

   投資組合裡。


末祝
   大家賺大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1.151.146 (臺灣)
※ 作者: tompi 2023-10-12 11:40:04
※ 文章代碼(AID): #1b9sgNQo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7082007.A.6B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現在是買入債券的好時機嗎?
10-12 11:40 tompi.
moustique: 厲害1F 10/12 11:43
MakeTheMoon: 聽君一席話2F 10/12 11:43
Naomasa: 推3F 10/12 11:44
leo668063: 推專業4F 10/12 11:51
SteveYoung: 感謝分享~5F 10/12 11:52
obey1110: 短債要注意匯率!長債好像就沒什麼差6F 10/12 11:52
 長債晃起來比較大,但匯率風險還是有的,只是相對波動來說
 匯率佔比比較低一點.
KrisNYC: 常駐股板的少數老好人神獸7F 10/12 11:55
 真的是老了
qa1122z: 缺惹最重要的一張圖,就是你的單?(誤8F 10/12 11:55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2:00:32
stlinman: 其實買債的人,多少有在預期經濟會進入衰退 ...9F 10/12 11:58
avmm9898: 聽君一席話 獲益良多10F 10/12 11:58
desireu: google一下2樓id,發現又買債又酸債是賠到失智?11F 10/12 11:59
Jeff1989: 感謝分享12F 10/12 12:00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2:01:20
stlinman: 債券公債或A級還可以,BBB真的就不推了!13F 10/12 12:01
lalalahu: 感謝分享14F 10/12 12:02
a2080259: 推分享15F 10/12 12:04
hihjktw: 公司債 是在供三小16F 10/12 12:05
CKHomo: 謝分享17F 10/12 12:09
xxxxsheep: 那請問過往回測A債+跟BBB的績效相比如何?就退休現金流的考慮 公司債依舊是不好的標的嗎?謝謝18F 10/12 12:11
 拍謝,我比較不重視現金流 所以無法回覆您的問題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2:18:19
jyan97: 就公司債沒什麼值得買的吧,冒著公司的信用風險,但是比股市的風險溢酬低,不如買股市20F 10/12 12:12
Justisaac 
Justisaac: 股票估價比債券難啊......22F 10/12 12:15
Justisaac: 公司不是只有大賺跟倒閉兩種耶XD
 我覺得股票跟公司債都一樣難ㄟ

perryppo: 差別就是領息不用繳稅,嘻嘻24F 10/12 12:18
hihi29: 推這篇 買公司債的保重@@25F 10/12 12:1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2:19:57
weekman: 買公司債就等下一次QE阿XD26F 10/12 12:20
Justisaac 
Justisaac: 都很難,但股票比公司債更難篩選容易判斷的對像27F 10/12 12:21
Justisaac: 多數狀況下股票我已經放棄靠鑽研基本面賺錢XD
Kobe5210: 做股票基本面是第二第三順位
要考慮的第一順位是產業題材面29F 10/12 12:25
sanfan: 很多人拿歷史報酬來說債券報酬低 但利率環境不一樣買6%債券到期不違約就有6%報酬 不能只看歷史報酬率31F 10/12 12:27
fisher6879: 推33F 10/12 12:30
lesbian5566T: 感謝分享34F 10/12 12:30
cpjxxx: 推35F 10/12 12:33
herculus6502: 推36F 10/12 12:33
CORYCHAN: 謝謝分享37F 10/12 12:39
obey1110: A級以上公司債風險也很小吧!跟VIX有很大關聯嗎?39F 10/12 12:40
 這要算,我另外有空再研究看看
StarYao: 噓的人是幹嘛 講很好啊 整天噓 最後就沒人分享 還是你想來分享?40F 10/12 12:41
Ebergies: 公司要存續 30 年光想就覺得難42F 10/12 12:42
horseorange: 推43F 10/12 12:42
AlexLeee: 看ID先幫忙推44F 10/12 12:44
obey1110: 公司債標的會常常換阿!降級肯定被剔除45F 10/12 12:44
doogie: 股版也是有好人的46F 10/12 12:44
necrophagist: 推47F 10/12 12:45
icelaw: 只看回測數據 目前回測績效最高的BB級 ANGL 是垃圾債喔,然後接下來是整體的垃圾債 JNK
到目前垃圾債回測的長期績效是碾壓投等債的
哼哼 先說好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報酬喔,我也沒有推薦要你買垃圾債喔48F 10/12 12:45
Gipmydanger: 厲害53F 10/12 12:46
icelaw: 然後債券不是股票,不是公司越好 就代表報酬越高,太好的公司就代表較低債卷報酬率
然後各種債券的績效比較起來包含垃圾債 投資等級公司債 美國政府公債 小,
其中 績效最爛的就是 辣個最穩 最不可能倒的,也是債息最少的美國國債喔
然後一堆人在現在這個高利率的時代,
拿過去大QE時代的數據,選績效最差的美國政府公債來嘴債券就是鳥 我也是醉了 CC54F 10/12 12:46
popolili: 謝謝分享63F 10/12 12:52
icelaw: 還有不要小看國債4.5% 跟公司債6% 只差1.5%的報酬
實際上可是差了 1.5/4.5=33%的報酬喔,很多啊64F 10/12 12:52
meander: 感謝分享67F 10/12 12:53
icelaw: 債券投資哲學跟股票完全不一樣,
如果要債券報酬率要極大化的話,反而要在違約率 跟配息率的利益曲線找出平衡點,
簡單講 債券要選那種有小缺點,但還不爛的公司,
反而在債券的世界才是王道
所以我只愛買BBB級到A+級債,
AA級以上的太完美 報酬率不美麗, BBB-以下開始偏爛 我也不想買68F 10/12 12:56
abs5252: 公司債在真正股災發揮不了穩定的機制 2020年公司債跌到要政府出來救 美國公債才有納入平衡的功能76F 10/12 12:59
cospergod: 上禮拜攤的50張現在都有8%了 太少了鄉民看不上78F 10/12 13:02
icelaw: 我上面講的不是用股債平衡那派的觀點來看,
我是用現金流派的觀點來看,講白點就是買了就不要賣了,死抱到底的領息流派
如果你會擔心個別公司的風險,那你可以買債etf 就這麼簡單79F 10/12 13:02
linlpc: 推好心人84F 10/12 13:03
andy905241: 878+720B+764B月月配 配息再買6208這樣怎麼輸85F 10/12 13:04
adearlover: 推 海爾佛隆格86F 10/12 13:05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3:07:39
icelaw: 結論就是股票未來的報酬最好的狀況就是跟過去差不多,
反觀 現在的數據回測是絕對測不到未來債券的報酬率
反而很明顯因為這兩年的大升息 ,只看回測會的低估債券的未來的報酬率,不信你就等著看87F 10/12 13:08
JKjohnwick: 股版程度跟同學會差不多,你這樣說多了啦93F 10/12 13:12
icelaw: ps買長期投資等級公司債的風險真的很高嗎,
其實也沒有,實際上長期投資等級公司債etf VCLT的績效是碾壓 短期投資等級公司債etf的VCSH94F 10/12 13:17
arashivivian: 還不都是看操作,股市比較好賺,問題有人漲一點就抱不住賣了,後面再追高結果套牢。說不要低估債市未來二年高獲利的可能性,還不也是一樣嗎?誰能精準出場獲利在最高點,降息殖利率低誰還買債,流動性也會有一定影響~結論賺錢各有方法,凡是賺到錢就是對的投資:)97F 10/12 13:19
gwendeck: 戰爭 高油價 通膨 明年還會再升息 現在還不是買債時103F 10/12 13:22
icelaw: 猜不到底的,所以我不猜底,只要債息的殖利率滿意我就會出手104F 10/12 13:24
 HI
 青菜蘿蔔各有個人的喜好,
 我去了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VCLT/history?p=VCLT
Vanguard Long-Term Corporate Bond Index Fund (VCLT) Stock Historical Prices & Data - Yahoo Finance
Discover historical prices for VCLT stock on Yahoo Finance. View daily, weekly or monthly format back to when Vanguard Long-Term Corporate Bond Index  ...

 
 抓了 VCLT 跟 SPY 比較一下
 資料 2009/12~2023/9

 分享一下我計算的數據
 年化波動部分
  VCLT:10.83%
  SPY: 14.84%

 年均報酬率     累積報酬
  VCLT:4.16%       75.0%
  SPY: 10.27%     283.6%

 MDD
  VCLT:-31.9%
  SPY: -24.8%

 報酬率相關係數:0.382

 如果以夏普比率來看,SPY 投資大勝VCLT
 也許您會覺得拿股跟債比 有點不倫不類 勝之不武
 可是買這兩個標的相同都要花錢

 小弟的建議是,如果債券可以相對股票有 低到負的報酬相關係數
 是值得投資的
 但是VCLT與SPY 的相關係數為0.382,不夠低
 且相同期間MDD 比SPY還大。
 報酬率品質其實不夠好

 股票與債券不同的地方是 股息與票息的不同
 債券票息變動不大,但股息變動比較大,且EPS受到GDP、CPI正向影響
 看看2009年 SPX EPS為53,現在為200 放大了3倍,
 在E/P 相同的環境下,P自然也長大

 但公司債 的票息變動就很小了,不會有通膨效果。
 一點淺見


資料價格如下 adj price
Date    VCLT             SPY
09/12    40.5668         111.4400
10/01    40.9427         107.3900
10/02    41.4148         110.7400
10/03    41.4022         117.0000
10/04    42.7218         118.8100
10/05    42.0262         109.3700
10/06    43.9047         103.2200
10/07    44.9845         110.2700
10/08    47.1128         105.3100
10/09    46.2276         114.1300
10/10    46.0479         118.4900
10/11    45.1599         118.4900
10/12    44.8259         125.7500
11/01    44.5943         128.6800
11/02    45.3741         133.1500
11/03    45.0453         132.5900
11/04    46.3026         136.4300
11/05    47.5782         134.9000
11/06    46.5999         131.9700
11/07    48.4048         129.3300
11/08    49.0183         122.2200
11/09    50.6757         113.1500
11/10    52.3947         125.5000
11/11    50.6668         124.9900
11/12    52.8658         125.5000
12/01    53.7488         131.3200
12/02    54.4515         137.0200
12/03    52.3854         140.8100
12/04    53.5550         139.8700
12/05    55.1461         131.4700
12/06    55.6895         136.1000
12/07    58.7252         137.7100
12/08    58.6237         141.1600
12/09    58.6177         143.9700
12/10    59.5993         141.3500
12/11    58.7449         142.1500
12/12    58.4506         142.4100
13/01    57.2648         149.7000
13/02    58.2531         151.6100
13/03    57.6117         156.6700
13/04    60.2040         159.6800
13/05    56.7160         163.4500
13/06    54.1938         160.4200
13/07    54.7226         168.7100
13/08    53.9089         163.6500
13/09    54.2263         168.0100
13/10    55.6055         175.7900
13/11    55.0726         181.0000
13/12    55.5418         184.6900
14/01    57.7981         178.1800
14/02    58.3625         186.2900
14/03    58.8660         187.0100
14/04    60.3811         188.3100
14/05    61.5207         192.6800
14/06    61.5745         195.7200
14/07    61.6198         193.0900
14/08    63.6300         200.7100
14/09    61.7466         197.0200
14/10    63.1615         201.6600
14/11    63.5473         207.2000
14/12    64.4460         205.5400
15/01    68.5687         199.4500
15/02    66.1877         210.6600
15/03    66.2823         206.4300
15/04    64.9130         208.4600
15/05    63.0546         211.1400
15/06    60.7311         205.8500
15/07    62.4008         210.5000
15/08    61.0894         197.6700
15/09    61.9455         191.6300
15/10    62.5384         207.9300
15/11    62.3809         208.6900
15/12    61.3124         203.8700
16/01    61.5643         193.7200
16/02    61.9902         193.5600
16/03    65.9133         205.5200
16/04    67.4820         206.3300
16/05    67.2564         209.8400
16/06    70.4369         209.4800
16/07    72.2465         217.1200
16/08    72.3667         217.3800
16/09    72.0448         216.3000
16/10    70.2453         212.5500
16/11    66.8102         220.3800
16/12    67.9484         223.5300
17/01    68.5723         227.5300
17/02    69.6069         236.4700
17/03    69.1027         235.7400
17/04    69.9410         238.0800
17/05    71.6666         241.4400
17/06    72.4963         241.8000
17/07    73.0683         246.7700
17/08    73.9190         247.4900
17/09    73.9281         251.2300
17/10    74.4480         257.1500
17/11    74.5793         265.0100
17/12    75.9431         266.8600
18/01    75.6432         281.9000
18/02    72.5280         271.6500
18/03    73.2111         263.1500
18/04    71.3498         264.5100
18/05    71.7466         270.9400
18/06    70.9282         271.2800
18/07    72.4925         281.3300
18/08    72.2400         290.3100
18/09    72.0596         290.7200
18/10    69.4669         270.6300
18/11    68.8693         275.6500
18/12    70.5369         249.9200
19/01    73.9639         269.9300
19/02    73.3462         278.6800
19/03    76.6756         282.4800
19/04    76.7817         294.0200
19/05    78.6389         275.2700
19/06    82.0033         293.0000
19/07    82.7435         297.4300
19/08    87.4336         292.4500
19/09    86.5074         296.7700
19/10    86.7685         303.3300
19/11    87.6422         314.3100
19/12    87.5396         321.8600
20/01    91.4683         321.7300
20/02    92.4242         296.2600
20/03    84.6713         257.7500
20/04    89.3313         290.4800
20/05    91.2092         304.3200
20/06    93.5128         308.3600
20/07    98.8997         326.5200
20/08    95.1017         349.3100
20/09    94.7984         334.8900
20/10    93.9780         326.5400
20/11    99.6998         362.0600
20/12    99.2919         373.8800
21/01    96.9793         370.0700
21/02    93.4846         380.3600
21/03    91.1950         396.3300
21/04    92.6588         417.3000
21/05    93.3313         420.0400
21/06    97.0685         428.0600
21/07    99.2140         438.5100
21/08    98.8027         451.5600
21/09    96.5845         429.1400
21/10    98.2501         459.2500
21/11    98.6189         455.5600
21/12    97.5655         474.9600
22/01    93.1383         449.9100
22/02    89.9605         436.6300
22/03    87.0303         451.6400
22/04    78.3355         412.0000
22/05    79.7185         412.9300
22/06    76.0077         377.2500
22/07    80.1615         411.9900
22/08    75.7799         395.1800
22/09    69.3295         357.1800
22/10    67.8854         386.2100
22/11    74.6060         407.6800
22/12    72.4939         382.4300
23/01    78.6649         406.4800
23/02    73.8117         396.2600
23/03    77.2093         409.3900
23/04    77.7380         415.9300
23/05    75.5227         417.8500
23/06    76.8836         443.2800
23/07    76.6667         457.7900
23/08    75.0847         450.3500
23/09    71.0108         427.4800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3:43:52
AJE: 謝謝分享106F 10/12 13:28
littenVenus: 謝謝大大分享 超佛心開釋107F 10/12 13:30
cmshow: 推108F 10/12 13:36
Delisaac: https://i.imgur.com/WAInH1B.jpg
跟某人反著做就對了109F 10/12 13:40
icelaw: 哼哼 歡迎反指標對做,上週有聽我話去買債的 本週全部大賺
哈哈
ps 我也有加碼 500萬買債 爽111F 10/12 13:43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2/2023 13:46:11
icelaw: 上週本版一堆反指標瘋狂臭債 黑債,我就覺得債的底部要到了,果然,我就進入狂暴購債
笑死 反指標還真的有夠準,笑死
還有啦,你們這些反指標 年初二三月 台幣29左右的時候 在我的推文旁邊 瘋狂黑美金 臭美金,
現在美金也是跑到32.1了 笑死
真的笑死
不怕被嘎死的,盡量跟風這群股版黑粉反指標 笑死
真的笑死115F 10/12 13:47
hcwang1126: 抄底看口袋 有部位的就是少賺少賠 不一定要加碼124F 10/12 14:02
hebeisme5566: 太強了  大冰綠根本股神 正2賣最高點 債券買起漲點125F 10/12 14:02
hcwang1126: 我真的是想到萬一跌20-40%的風險 所以縮手
不過大大分享還是不錯的126F 10/12 14:03
sky22485816: 低到負的相關性才值得有,否則就是Sharp R要打敗股128F 10/12 14:08
icelaw: 我當時賣正二 只要籌資金買債券,
當下我並不確定股市之後的走勢,至於賣了之後就開始下跌,我只是運氣好
但我買債需要資金,所以我就把正二賣了,就如此
至於當初會買正二 ,就年中債券殖利率跌到只剩3.3%,沒有吸引力 不香了,年中買股的預期報酬比較高,所以我年中就開始買股,
但現在年底,債殖利率又跑回4.6% 竟然變更香了,
所以我就把年中買的股賣了,拿資金回來買債 就這樣129F 10/12 14:09
hcwang1126: 感謝分享 我買進也只是覺得可以買 也不是用自己的錢 加碼的部分就要想很多 有朋友也是抄底成功
他是買直債 不過我覺得大方向上背後的邏輯應該是一樣的138F 10/12 14:17
icelaw: 我最近買的幾乎都是A等級的長債,YTM在6%左右,鎖30年以上,
能低價收購這樣的資產 我很滿意,也買的開心,抱的也很舒服
ps 我買的是直債,最近加碼買的直債 其中不是A級債的是 BBB+等級的麥當勞的長債 到期日2052年,YTM
也有6%
至於為什麼我對麥當勞有信心 麥當勞不會倒,我敢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就BJ4
另外也推原po找資料 整理的很用心 也很認真,感謝你用心142F 10/12 14:18
xoy232: 推153F 10/12 14:35
mackdaddy: 三重冰綠直債是要吹幾篇啊,不就無腦入金買債154F 10/12 14:38
icelaw: 好笑 你以為買直債這麼簡單喔,
買直債可是要面對上萬家各種行形色色 不同產業 不同評等,在不同時期還有不同投資報酬率
你可以不要用這麼高傲的態度把買債券的人 都看這麼扁嗎
難道你真的以為買直債就是可以無腦亂買嗎
我直債之前最起碼會做好產業研究的功課,也觀察該公司相關的利空跟利多的新聞,還有該公司財報也會看過,這三關都過了,我才會下單買直債,
你真的把買直債的人看的很扁啊155F 10/12 14:39
addy7533967: 推推166F 10/12 14:50
icelaw: 簡單講上半年3.8%的時候,我有買了,年中3.3%不香我不買,
現在年底4.6%更香 我沒有理由不加碼 當然現在更要加碼買
因為年中3.3%不香,所以我才跑去買股 買正二,
但現在,年底了 債券變超香有4.6%,我就把買股的資金抽回來買債 就這樣
我正二是從五月開始買的 所以我才能只損1.1%出場,講什麼我萬七才跑去買正二,虧爆了, 全部都是抹黑 造謠167F 10/12 14:55
j0588: 樓上正2的操作我覺得沒問題,原本的獲利變成虧損先出場停看聽很正常
但在市場浮沉不要太過鐵齒固執,多聽點不同的聲音,應該也是有益無害
回測分析有其價值,但要問自己的是,如果回測績效代表未來,為什麼市場上80%的投資者賺不到錢177F 10/12 15:07
SilverRH: 回測2009到2023不就測利率低到高...先射箭再畫靶
每個都在喊利率比照石油危機,那就從那時候來測到08183F 10/12 15:28
sky121: 覺得冰綠講的有理的地方在於 這兩年大幅升息債券價格跌爛後 還拿過去2009~23的回測來看績效 會有偏誤185F 10/12 15:46
Radiomir: SHYG呢? 回測會不會比較好?187F 10/12 15:47
icelaw: 可是你可以換個角度想, 你現在就是站在2023年十月,目前有 4.6%的利基點啊,
等於說別人已經付出這兩年債券價格跌爛的代價,
但你現在就是有機會站在他們這些人的屍體上往前進,這擺明有現成的便宜可以檢,就只看你要不要踩而
2009到2023回測的數據也是債券的實質報酬之一沒錯
只是現在買的利基點就是已經閃過這些債券淨值的虧損往前走啊,
我打了打算盤,我覺得目前債券這個風險報酬比是很划算 所以才決定做這樣的投資188F 10/12 16:01
hikingu: 推tompi大200F 10/12 16:05
icelaw: 舉例的話,就像半年前 5月的時候, A級債的YTM不到5%阿 ,不香 我就不想買,現在有6% 所以我現在會想
YTM從5%到有6%可是增加了20%很多啊
更不要講2021年 A級債券的報酬率只有2.5%左右
就算把債券的長期違約率算入,你就是穩穩的踩著保底5%以上的報酬率,不香嗎
A級公司債 每年平均違約率約0.1%
https://tinyurl.com/4zw3x82j201F 10/12 16:08
近30年違約率僅0.05% 美元A級債還有5%以上殖利率 - MoneyDJ理財網
研究報告提供各類型包含台股、美股、港股、滬深股、全球股市、國際期貨、基金、外匯、債券等報告,讓您洞悉市場。 ...

 
darren40119: 希望能早一年看到這篇QQ210F 10/12 16:43
j0588: 我是覺得在這裡吵架很無聊啦,吵贏了也不會多賺一塊
投資本就有不同流派,能賺錢就是好方法,不需要和別人比,那麼愛比為什麼唸書時不努力點上醫學系,為什麼不去台積電當輪班星人?
真要吵的話,就說你的策略就是比回測更顛撲不破的真理-低買高賣就好了啊
回測有用但不代表一切,搞回測的就絕不會在去年低點大量買進幾百萬的高股息然後今年賺到笑呵呵211F 10/12 17:08
hcwang1126: 搞回測就不會有航海王了220F 10/12 17:12
adearlover: 會不會A級公司債在違約前就被踢到BBB去了,所以違約率這麼低221F 10/12 17:46
ntnusleep: 冰律心理素質很好223F 10/12 18:09
hahahalalala: 公司債的確是沒有什麼避險效果224F 10/12 18:33
icelaw: https://tinyurl.com/r72evpz7
你可以參考以上歷年各評級的違約率
即使打到BBB級 甚至垃圾等級的BB級的違約率都算低只有到垃圾級的B級才變比較高,但也沒有很高,
只有最低等的垃圾債 CCC的違約率才很高
簡單來講就是算我抱的A級債一路打到BB級 我也是繼續抱不會動 沒在怕的,除非打到B級我才會考慮止損出清
但債券的降級也是沒這麼容易的,因為有一定規模的公司的財務狀況也很少短時間就會大幅改變
而且少面講的變動率 不一定是降級啊,如果公司表現變好也是變動啊,比如說微軟也不是一開始就拿3A的評價,我記得前幾年 微軟也只是跟蘋果一樣只拿2A的評價,後來財務狀況變得更好才升到3A的,
也有很多債券本來是投資級債,後來降評打入垃圾債,之後再升級回來的 也很多啊,又不是降評後就代表之後只會越來越懶 然後就一定倒閉 並沒有喔
6%債息*16.6年 就能拿回本,買A債撐過16.6年就可以拿回本金 這看起來都不會是難事啦
我以上講的這些我在投資直債前,早就全盤想過了,我是做出的十足的準備才做這樣的投資
包含很多在2008 或 2020的被降評等的公司,等到景氣回升 或 疫情解封後 公司營收逐漸回升,就升回投資等級的,這種的也很多啊225F 10/12 18:40
債券違約率是什麼?債券違約率如何影響投資報酬率 - Mr.Market市場先生
所有投資債券的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債券違約(default)。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整理關於債券違約率的資料,列出各種評等的債券違約率統計數據(1982~2018年的數據),讓你對不同評價的債券的風險高低有更進一步認識。 ...

 
startken: 謝謝分享249F 10/12 19:01
icelaw: 如果投資等級長債券很容易降評或違約的話,那長期公司債的etf vclt的績效一定很爛 甚至越買越賠,但實際上就是沒有
只是績效沒像股票那樣好而已
如果你的投資目標是績效第一 或 本還很小的話,那我也建議買買股票大盤會比較好
然後就算打BB級也是繼續凹 ,只要凹到期 拿回本金我就贏了250F 10/12 19:40
ERIC4268: 推258F 10/12 20:59
KrisNYC: 一出手都是要花錢買的數字連發 真的是做功德259F 10/12 21:24
mdkn35: 好人推260F 10/12 23:49
IanLi: 推認真統計文261F 10/13 08:03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10/13/2023 08:21:35
starsunny: 推262F 10/13 0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