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saufu08 (saufu)
標題 [心得] 爸媽能守得住台北市房子也很厲害吧
時間 Fri Jan 28 13:50:18 2022


民國七十幾年,爸媽輩的賺錢一樣很辛苦,雖然當時台北市的房子幾百萬就有了,但想買
房也很不容易,

如果只是自住的家庭,大多買一間就很強了。

然而中間歷經了房價高漲期,當初買的幾百萬,現在早就變成了幾千萬起跳了。

可是爸媽有可能生涯中會轉職、會失業、會有投資不順被倒帳、甚至是會想要享受、或是
想要換新車等等等事由…

也不用等到房價高漲的今天,可能只要在十幾年前,台北市房子有漲到一倍以上,

說不定心癢癢的,早就禁不起誘惑賣掉,把貸款還一還,還多拿到好幾百萬現金開心的很


也許你會問,賣掉了要住哪裡呢?

可能會先租房吧,反正有幾百萬現金在手,還愁買不到其他便宜一點的地方嗎?

所以,有時看到現在台北市一堆老公寓,華廈,可能住著全家一家大小,

但至少還能保留房子沒有變賣,覺得還算滿了不起的

各位會否覺得,其實爸媽輩的,能擁有台北市房子這麼多年,中間能禁得起大漲價的誘惑
,而不拿去變賣換幾百萬、甚至千萬元現金…

還是滿厲害的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35.230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yuGSvb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43349020.A.E65.html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3:50:51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3:51:33
hsnu90542: 如果只有一間房,會守著不賣的人還是大多數吧1F 01/28 13:51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3:51:56
OHHEEEEEED: 賣掉台北破公寓 去中南部買更多間破公寓不就好了2F 01/28 13:52

對啊,所以我才說,能禁得起大漲價的誘惑,而始終保留住台北市的老房子,還滿厲害的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3:54:01
dir2007: 看是民國70幾年,北市不用幾百喔3F 01/28 13:55

哈那更厲害啦,當初如果只買200萬不到,如果中間有漲到一千萬

居然還能忍住不賣,更厲害啊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3:57:44
bboywhite: 所以才會有 自住沒差 這種說法吧
只有一間的話管他漲跌,有能力買第二間就不一定了4F 01/28 13:59
Yishanhuang: 自住根本搞不清楚房價6F 01/28 14:02

怎麼可能,至少我說的是台北市,每天總會看新聞吧,民國七十幾年買的200萬不到,但
在十幾年前,台北一堆早就破千萬了,自住的早就知道自己的房子很值錢吧


bboywhite: 跌的時候 出租,反正沒看過住宅租金降多少的,芭樂價店面除外,漲的時後可以賣7F 01/28 14:02
※ 編輯: saufu08 (223.137.35.230 臺灣), 01/28/2022 14:05:15
Yishanhuang: 兼職當NPC,見到新鄰居就說你買貴了9F 01/28 14:03
ceckyo: 無殼蝸牛運動時不是漲到均價24萬?應該要破千了10F 01/28 14:06
aloness: yes,守成不易啊,"今年"美股投資人,吐回一大堆獲益11F 01/28 14:09
bogy26: 房東不是不租老人嗎12F 01/28 14:09
fish770130: 值不值錢是相對的 雖然自己的房子漲到千萬 但是看到附近的房子也都變千萬就不會特別想賣了13F 01/28 14:09
weekman: 觀念老舊才不會賣房子,留現金要幹嘛?又不會投資15F 01/28 14:10
stopdog: 因為賣了就買不回來了,直接睡公園16F 01/28 14:15
s26492755: 我爸就沒守住….17F 01/28 14:18
j87891015: 其實很多,因為地段吧,太稀有捨不得賣,而且住習慣了也不太會搬18F 01/28 14:21
Ferrari360: 想想我爸媽真的屌,完全的白手起家,信義區一間一樓的平房,中正區一間五樓公寓的二樓,土城一間電梯社區的兩層樓,還有一棟土城的廠房,我現在45歲20F 01/28 14:23
bboywhite: 羨慕樓上 可以躺平沒問題23F 01/28 14:24
Ferrari360: 我爸媽就是那種拼死也不會賣房產的老一輩,不然他們真的可以很早退休去環遊世界了,結果現在70幾歲了還在工廠上班
中正區的公寓,在30幾年前才買不到400萬,我們大概在25年搬走到現在,一直有人開價要買,從1200到前幾年的3500,我爸媽只有聽了覺得很爽,然後沒了24F 01/28 14:26
zard1983: 難怪樓上暱稱是法拉利 XDDD
老一輩會想要留一些資產傳承吧 沒留住的也是一堆案例30F 01/28 14:30
bboywhite: 現實就是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女最有資格躺平,但他應該也不會選擇躺平啦,搞不好比父母更強..32F 01/28 14:32
reil: 靈活操作的人有可能就賣了34F 01/28 14:44
fedona 
fedona: 不想被洗出去阿35F 01/28 14:53
IBIZA: 創業維艱, 2020年7月喊崩盤的,要是玩真金白銀早就破產了36F 01/28 14:54
Ferrari360: 賣不賣房很難說,我一個朋友45歲,大二時候因為爸爸過世,然後繼承了一間房,他馬上賣了拿到800萬左右,被家族人罵死,罵他不孝,然後他現在在雙北大概有40間小套房和10間左右的公寓或是大樓的房子
他買房子的策略很簡單,只買不賣,然後看地點37F 01/28 15:08
IBIZA: 我同事爸媽就是在2003年後不久, 房價稍微有彈就賣掉行天宮42F 01/28 15:14
iamala: 忍住不賣不厲害,忍住住破房才真厲害。43F 01/28 15:14
IBIZA: 後面的公寓還債改租房, 然後就再也買不起44F 01/28 15:14
labell: 沒有就只能買桃園了
北市只適合 小換大 或有錢人
隨便2000多太貴45F 01/28 15:14
IBIZA: 我同事他家大概是沒辦法了..現在爸媽也退休沒收入 更不可能48F 01/28 15:15
Ferrari360: to 43樓,我家在信義區的一樓平房就是破房,小時候蜈蚣老鼠蛇常在家看到XD50F 01/28 15:16
lain2002 
lain2002: 拿去貸款出來玩就好拉、幹嘛賣?52F 01/28 15:16
yiliang1107: 25年前的800萬53F 01/28 15:17
Ferrari360: to 53樓:我也很佩服我朋友那時候沒有把錢拿去花天酒54F 01/28 15:19
IBIZA: 我倒覺得房子要不賣不難, 賣通常也只是換56F 01/28 15:27
abyssa1: 繼承的比較會賣 老一輩不缺錢很少賣房子 稅制也不鼓勵57F 01/28 15:28
IBIZA: 自住就只能換不用講, 出租的很穩定, 也是除非有更好的不然幹嘛賣58F 01/28 15:28
ianpttptt: 民65買的大安區30 坪左右123萬60F 01/28 15:29
abyssa1: 缺錢有收入有現金流其實貸款就好也並不一定要買61F 01/28 15:29
IBIZA: 嗯 繼承是比較可能賣 尤其是共有  非持份的也比較有可能
因為不瞭解房子的穩定收入 所以賣掉62F 01/28 15:29
KrisNYC: 是 賣了跑去外面退休的也很多的64F 01/28 15:30
abyssa1: 自住的賣了還是要買 非自住的有租金收 土增稅也高
算一算就不賣了65F 01/28 15:30
IBIZA: 出租的通常是換報酬更高的  不然真的沒甚麼理由賣67F 01/28 15:31
lovemost: 你不如問問現在竹北和青埔的想賣房嗎68F 01/28 15:33
iamala: 我奶奶也是阿,快一百歲了住在蛋黃中的蛋黃透天...但是採光有夠爛,現在也爬不動樓梯了,一樓直接放電動床,送醫超方便。真的厲害...69F 01/28 15:35
physicsdk: 多數人才不像你文內這樣想,有自己的房子住比什麼都重要,要享受等多存到錢才享受;為了爽一時賣房子增加不確定性是傻吧72F 01/28 15:36
R3hab 
R3hab: https://i.imgur.com/2UlzWN8.jpg75F 01/28 15:38
lazarus1121: 大坪數賣了換小坪數要幹嘛,放著等都更都爽76F 01/28 15:40
Anyotw: 甩下車的一堆喔77F 01/28 15:42
lazarus1121: 老房子會賣大概就是小孩被洗出去了
繼承後子女一個人吃不下來  只好賣了分錢78F 01/28 15:46
frank111: 賣?為什麼要賣?賣了錢要幹嘛?反而是存錢就買下一間
賣了錢完股票嗎?大部分的老人應該都被80年的股災掃過
買房是他們唯一會投資的方式,非到生死關頭不會賣的80F 01/28 16:03
niko0202: 我姨丈前年還在哭他阿公當年把北市土地賣光了 日據時代人喔……活在當下啦 ccc83F 01/28 1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