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作者 redfire ()
標題 Re: [求助] 小孩接送問題
時間 Thu Sep  3 00:48:02 2020


因為原po直接考慮到的是高中問題,所以我就針對高中升大學的部分給一些意見。

現在的大學取向已經是「申請」取向。許多好的大學和科系都是在學測時入學名額就分配
的差不多了,只留一小部分收指考生。

而學測這個東西是PR80左右的學生就可以考得十分高了。再來比的就是平時在校的學業跟
你平時特殊鑽研的興趣和學習。

如果父母能早早幫孩子找到興趣和能力所在,平時累積參賽、表演、部落格的建立....等
等等,要做出優秀的入學申請作品集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進入理想的大學就不是那麼
的困難了。


現在的升學和我們以前不一樣了,等到樓主孩子要上大學,到時候的入學方式相信一定有
更大的不同。只是教改的方針就是將大考弱化,讓孩子有多餘的心力放在自己的軟實力上
。其實這樣的方針沒有不好,但就是需要爸媽更用心栽培,跟以往的只要好好讀書考大學
模式差很多就是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7.184.73.233 (美國)
※ 文章代碼(AID): #1VJyp4qt (marriag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599065284.A.D37.html
※ 同主題文章:
09-01 21:49 ArrancarnNo4.
09-02 13:06 elite9q.
09-02 17:55 sherryliuliu.
09-02 23:33 fixpoint.
09-03 00:11 ArrancarnNo4.
Re: [求助] 小孩接送問題
09-03 00:48 redfire.
09-03 15:15 lazycowbay.
09-05 00:43 loveFigo.
09-05 21:05 sasamos.
09-11 10:47 joycemou100.
ArrancarnNo4: 我知道,還在持續瞭解中1F 09/03 00:50
cheetah0: 參賽表演部落格,四大可能戲劇系會參考一點,理工文法商學院看也不看一眼。
還是幼稚園的小娃娃就計畫考大學,太沉重,小學生玩得開心最重要。世事多變化,十幾年後變成什麼樣兒,沒人說得準。2F 09/03 01:19
miruw: 推,好友目前在大學系所負責招生業務,看到的趨勢確實如此
即使是工學院,參加過大型比賽或在校成績優異也能大幅提昇申請優勢。大考的重要性日漸減少。
原po說的是提早發現興趣和能力,不是小時候就強灌一堆東西給孩子學7F 09/03 06:58
aimlin: 滿級分是頂大科系基本條件…
第二志願高中很難考到
國立醫 台大電資幾乎還是看成績為主 甚至還有筆試跑
同樣學習履歷 建中還是大於社區高中啦
大企業都看畢業大學決定要不要面試新人了13F 09/03 07:21
doa2: 台大目前二階還是筆試為王,備審根本贏不了幾分19F 09/03 08:31
redfire: 其實大家不要把教育的終點線設在「上台大」。能上台大當然好,但是能在高中時就能找到自己所長而且開始鑽研的孩子,大學的所學只是他們通往想要邁進的目標的其中一個助力,而不是全部。20F 09/03 08:52
djboy: 就我聊過的台政大,基本上是只看「聯考」(現在叫啥學測指教之類),然後按分數排下來錄取。那種收集獎章是不太看的。
高中現在朝向大學方式走,變成"非明星學校"反而有更有可能上建中北一,因為只要你考全校前五就進去了在金華考前5容易,還是民族前5容易……我親人的朋友要把孩子從民族轉走時,該校長就直言此事,要他多想想。另外的角度是,真的開始打破明星高中。
我送孩子去私校,其實是為了「同學」;在私校,就是遇到"品格差異太大"的同學的機率很低。24F 09/03 08:53
redfire: 台灣現在很多走在教育前線的改革者,都在推動這樣的觀念。沒有不好,但是要拔尖很考驗學生的家庭資源。歐美的家庭也是要有錢有閒的家長,才能讓小孩參加各種義工(要接送!)、鑽研某種才藝或技藝(要學費)和四處比賽累積戰果(要接送和報名費)34F 09/03 09:01
djboy: 美國白人家長也是擠破頭進常春藤
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不錯,但是有個好學校對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有幫助。39F 09/03 09:06
aimlin: 現在備審那些資料 大家真的都差不多 不管是升高中還是大學
“正常” 願意配合的學生跟家庭 學校都會做的好好
結果還是看成績 尤其是考高中 幾乎跟聯考時代一樣 只是分數級分化 中後段學生很難填志願42F 09/03 09:52
cjepj: PR80就能”十分”高 到底是多高?頂大還是要拼成績吧?特殊鑽研的技能要多特殊 到頭來會不會拼高分比較簡單?48F 09/03 15:07
redfire: 我比較著重在討論教育方向,而不是升大學。目標是在國高中時段就找出孩子的專長項目,協助他們找資源和舞台。這單純是我和先生的教育理念:)我們未來會走體制外教育
我理解每位父母都有自己對教育的一些藍圖。我提出的這些想法只是我在體制內、外都擔任過老師之後,和先生的共識和子女教育規劃。我們的想法和作法不是會教育的唯一解,只是提供不同的參考:)51F 09/03 15:24
djboy: 有一派教育學家認為,十幾次的孩子,怎麼可能確定他的志向。多方嚐試是好的,但是走一條多數人的道路也是正常。
                    十幾歲的孩子59F 09/03 17:51
redfire: 這個我也認同你,但凡學過的都會留在身上不是嗎?斜槓人生其實很普遍了,誰不是身上都有個18般舞藝呢?培養出的能力都會陪著他們,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63F 09/03 22:42
dodoru: 私人經驗是成績資質相對優秀的人,往往斜槓的能力也較佳應變力適應力,因為學習好領悟力好又有毅力的人,跨足其他方面是比較容易成功學習到一定程度。
所以有時候家長為什麼會希望小孩學科底子打得紮實,是因為學習得好且願意深入困難精深處,態度正確,同樣觀念的去學習其他方面的東西也會不錯,對未來的工作方式和做研究也是有幫助的。
才藝方面我從小就見識到那些學科菁英的驚人才藝能力,一方面他們學習頂尖的人,也真的比較有餘裕學習其他東西,而且有毅力持續力去學到一個程度。
有些平常學習不太好的人,學習其他東西容易走向十八般武藝樣樣稀疏的路,而且一個顧不好再學其它頗吃力。有些如果本來就是主攻音樂/舞蹈/戲劇系之類,本來就是花八九成心力在這上面的除外,那本來就他們主科這些備審資料類的東西,至少以台灣來說啦
那些成績優秀的菁英反而準備這些是更輕鬆的67F 09/04 06:51
djboy: 以前聽過一個說法,「大腦發達是整個都發達」。83F 09/04 09:28
bluevillage: 看完覺得現代家長壓力也很大,小孩還沒讀國小就要想到考大學,是要超前部署到什麼程度囧84F 09/04 1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