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標題 Re: [請益] 為何從小接觸佛法,好像沒有比同學更強?
時間 Fri Mar 17 12:00:40 2017


上一篇回文大德的觀念很棒,小弟我隨喜贊嘆。
學佛法必定要持五戒修十善,因此佛弟子必定要是善人。
行善業得福報也是正確的,只是福報不一定是得現世利益,
可能福報會在未來世成熟。

不過只求得福報或是升天享福,只能算是學佛法的最低標準
而不是最大目標。所謂人天乘,就是讓我們未來世能當人或天人
而得以繼續學習佛法。這需要持五戒修十善。

能持五戒十善之後,可以再修持四念處,時時保持正知正見,
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六度法門累積波羅蜜(美德)。
長時間下來,身心清淨自然能離欲破我執。
離欲破我執後,就是一個接近解脫的佛弟子了,就算現在世還無法解脫
以後未來世解脫的機會也是很大。

小弟我也是還在修行,佈施捐錢、捐血,對人和顏悅色有禮,不和人計較。
處處忍人讓人,這些都是修行,真要做到身口意三業皆善其實不容易,
真的做到連心念皆善,不起貪嗔癡的念頭,我想應該也悟道解脫了。
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調伏內心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離欲破我執需要有自制力和正見正念,有時我們會因爲人生不如己意
而生怨懟之心,也有人今生享受福報人生順遂無比,這會生起貪愛之心。
佛陀的教導是,不貪愛也不怨恨,兩種處境都不執著。
諸行無常,苦樂都是一時的感受不需執著,順境逆境也不是永遠不變。
諸法無我,我們的身心還有世間的事物都只是因緣和合而成。
並沒有完全的自主性,我們只是剛剛好身處在這世間而已,並沒有一個
永恆不滅的我存在,生死不由己,一切只是因緣聚而生,因緣散則滅。


成住壞空,變化無常,無主宰者就是宇宙的真理,心中常常保持如是正念

真的心情輕鬆,能遠離煩惱身心得以清涼,我想才是學佛法的最大利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42.182
※ 文章代碼(AID): #1OorzhKS (Buddhis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9723243.A.51C.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為何從小接觸佛法,好像沒有比同學更強?
03-17 12:00 redbalon.
Bonaqua: 隨喜分享。阿彌陀佛1F 03/17 13:37
creative88: 不要執著於不執著了 隨喜
提起正念或佛號 不要提起世界真理或是心情好 阿彌陀佛2F 03/17 14:21
redbalon: 要藉由念佛來放空心靈,也是很好的方法,可以培養高深的定力,但是我沒辦法放空太久,心裡妄念很多,頭腦不斷運轉從沒停過,阿姜查尊者說時時刻刻如實觀察身心及外在世間ㄧ樣得以見佛法。我學佛法就是求個心靈平靜輕鬆,別無他求。4F 03/17 14:46
creative88: 莫著空 念佛不是在放空心靈 喜歡如實觀察 如實觀察好求平靜輕鬆還是在求 此念一起就不是在如實觀察了
隨文贈言 還請勿怪9F 03/17 14:54
redbalon: 不會啦,就是討論佛法而已。等到我不用求平靜的時候,應該是煩惱漏盡,心得解脫的時候。我自認我層次沒那麼高,當我會意識到我在佈施或是忍辱或是產生貪瞋癡煩惱時,我知道修行之路還沒慢長,調伏內心不是簡單的事。12F 03/17 15:05
creative88: 還不是層次的問題 當煩惱起來的時候 您會如實觀察還是希望煩惱熄滅呢?16F 03/17 15:09
redbalon: 那我如實回答:看到大德您的推文我覺得您有些我慢,您覺得自己修為境界較高,而認為我只是個執著的癡人。而這讓我起了ㄧ些瞋心,其實完全沒必要生氣,因為網路論壇本來就是這樣子,所謂的文人相輕吧。18F 03/17 15:17
creative88: 不是這樣子的 我問的問題有指出一個命題 如果已經摸過這個命題的話 會知道我在問的是什麼 您會起瞋心是因為有地方被我戳到了 但是這個地方其實是理路還有地方沒過去 所以我來戳戳看 看您有沒有反應 生氣是正常的
希望能從生氣的緣份下去看我說的點在什麼地方
還是一樣只是隨文贈言而已 還請勿怪22F 03/17 15:20
redbalon: 大德您有好東西不要藏私吧,回文到板上和大家分享比較好28F 03/17 15:30
creative88: 沒有我已經說完了 如果還是不太清楚 要再回去看南傳系統對於如實觀察以及熄滅貪嗔癡的描述 他們描述的細節有他的意義在 被戳中會生氣的 我以前被老師戳的時候發脾氣氣到一個禮拜不跟他說話...
還是一樣還請勿怪...感謝...30F 03/17 15:35
yogi: 瞋要到三果才能斷 慢要四才能斷  一個凡夫有這些不善心都是35F 03/17 15:53
redbalon: 可惜言之無物,您還是自抬身價好為人師的我慢心態,那這樣我戳到您的痛處了嗎?36F 03/17 15:53
yogi: 很正常的。對如實觀照四念處的禪修者來說,一個很大的考驗就是要“如實接受自己的身心現象”這包含了各種可意不可意的所緣,對一個長期接受佛教價值觀的人來說,要在見到慢心 瞋心妄想等等不善心升起的時候都能保持平衡的態度,不管對自己或對別人都一樣,而這是非常難做到的,可以說整個四念處禪修的修證歷程都不斷在練習這個態度。38F 03/17 15:53
redbalon: 我完全贊同yogi大德的意見,調伏內心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念念覺知其實也不容易,所以才能轉凡成聖。44F 03/17 16:05
creative88: 我好為人師是壞習慣啦.. yogi是好人 他的話要多看一下再看的慢一點 他的意思跟你的意思有地方不一樣
另外雖然這樣聽起來慢心很重 但是還是想說 關於如實觀照 這件事如果沒有真的跟過南傳系統的老師學過
只讀文字上的描述基本上很難弄懂 有緣份還是需要上課46F 03/17 16:17
yogi: 先別想那麼遠到成聖吧。禪修中如果能夠做到念念覺知,就會發現自己內心那麼多不善心不斷隨著所緣境冒出來,初學者開始在禪修中觀察到自己的慢、瞋、散亂等等的時候常常會對自己生起批判的瞋心:「我怎麼那麼差勁」之類的,這種心態唯有靠不斷練習才會減弱,當開始克服這樣對自我批判的心態的時候,會發現對別人表現出的瞋、慢等等態度也更能接受..大概4這樣。還有不要亂發我好人卡QQ51F 03/17 16:23
creative88: 說了這麼多可能會讓瞋心慢心再燒起來 我回去反省 合十sorry~please dont mind~~58F 03/17 16:23
flyaway2100: 隨喜讚嘆三位大德的討論,收穫頗豐60F 03/18 09:51
redbalon: 唉,讓大德您看笑話了。對方隨便講話戳我故意貶低我,要當我師父教訓我,我居然還和他認真起來了,這表示我瞋心還是太重,忍辱法門要更精進才行。不過學佛法能拜師學習真的比自己土法鍊鋼來的好。61F 03/18 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