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作者 PTTHappy (no)
標題 [問題] 道教、佛教認為跟自己聊天的本靈是什麼?
時間 Mon Aug  7 22:52:42 2017


經過網友大大的親身體驗,在文章與推文中說明:

1.本靈深藏自己心中
2.本靈要靠自己發現
3.本靈已累世修行
4.本靈會帶領發現本靈的自己繼續修行
5.本靈會跟自己聊天、開導自己
6.本靈跟自己的識神有關

請問版上分別專精道教或佛教的大大們,
對於具有上面六種性質的本靈,

道教的老君及前輩祖師從道法的看法是?
跟自己聊天的本靈屬於自己的識神(或元神或陽神或?)
道教這麼認為嗎?

佛教的佛陀及前輩祖師從佛法的看法是?
有另外一個深藏自己心中等自己發現後會跟自己聊天的靈我?
佛教這麼認為嗎?

我不清楚。請大大們指點吧。以幫助大家修道與修佛。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6.221.67
※ 文章代碼(AID): #1PY7wz8g (sou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502117565.A.22A.html
tempter999: 佛教沒有本靈玩意兒1F 08/07 23:31
Mian1997: 這個詞是哪個派開的頭?(搔頭2F 08/07 23:31
AaronEckhar: 。。佛教說連這個"我"都要看破不是真實的,哪來什麼本靈。
附著藉口說話那個,楞嚴經有呀,有一大段,飛精附人,口說。。。不說了,自己小心。3F 08/07 23:32
whathefuc: 佛教有本靈一說,稱為阿賴耶識,不過學派眾多,各個解釋也不一樣,小弟也還在摸索,更深入的理解目前說不出7F 08/07 23:44
AaronEckhar: 啥?啥時佛教變成阿賴耶識會不時跑出來跟自己聊天了??10F 08/07 23:49
swanper: 都觀空了,還有本靈是滿奇怪的11F 08/07 23:50
enoch1217: 佛教沒有本靈這一說喔12F 08/07 23:51
Mian1997: http://www.godway.bobi.tw/qi-ling-di-yuan-li/
說藏在如來藏裡面呢13F 08/08 00:03
geshimi: 怎麼感覺佛教分派那麼多...我是看大家講本靈我才跟著說@@15F 08/08 00:06
BRIANERIC2: 佛教不講本靈 而且講本靈我們也要定義是講元神還靈體我認知佛教講的覺性就是道家講的元神 就像海水的本體而那些各層次的靈體訊息,就像各種波浪的軌跡
這一道浪可能是這個波形 下一道又是另一個波形
這些種種波形的連續現象 就是靈體各層次的訊息
就像我們現在的思想生命 也不過是個波形 掛了就沒了16F 08/08 00:09
geshimi: ......我還是喜歡把本靈稱作「我」22F 08/08 00:13
BRIANERIC2: 所以佛道的重點都在從這些生滅的現象中解脫 證入空性就像從浪濤起伏中進入海的深處,所以才說「圓覺澄海」23F 08/08 00:14
swanper: 圓覺澄海出處是?25F 08/08 00:19
BRIANERIC2: 楞嚴經「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26F 08/08 00:30
swanper: 南師解釋真好,我找時間拜讀一下27F 08/08 00:41
VanDeLord: 阿賴耶識為染,末那為執, 怎麼會是本靈呢?
佛教沒有本靈的說法
眾生有覺性,無始便具足,因貪而有染,隨染堅成執,執有迷五蘊,色受想行識,層層貪瞋癡,迷罔復流離,顛沛生死苦
每個念頭都是"染"會隨因緣成熟合和而成"我",當因緣滅散這個"我"又沒有了,隨著因緣合和又生起另一個"我"
有些人害怕或說執念堅強,就會說這個我和前一個我是有連接續生的,而有所謂靈魂(由假我所生,假我滅後而存),這是和佛教因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的基本概念不同
靈魂說感覺是恆有一個我存在,這在佛教是屬於"常見",常見和斷見都不是佛教認的說法,佛教講無常
                     \同
佛教在因緣聚散的認知基礎下,講無常、講無我
所以佛教非常注重當世(人身)的修行,也只有在獲得無暇人身,才具備修行的基礎條件,而這樣的條件,在三千大28F 08/08 01:28
Murster: 道家講求三魂,即身心靈,整合身魂身識與心魂心識來保持協調運作、修身養性,即所謂的尋求明心見性通往靈性。所謂的靈性,為第三魂-元靈,與天道唯一,死後可藉靈性返回天道法界。 身心識死後幻滅,而靈識不受身心限制,恆久存在且不受控制,簡單來說就是單相接收體,透過明心見性開悟,覺察世界萬物。道家所謂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一為道,道為本,元識為本,即為道,既為道,何來識?所以道家沒有"本靈"這事情,至少道德經的靈不是如此解釋,至於道教....我就不知了@@43F 08/08 01:59
VanDeLord: 千世界中是非常難得希有,如大地土中得指縫土的數量差人身難得,所以很多都想藉人身修行啊,這麼珍貴的人身下一世再得到如指縫土沙量比上大地土沙量,機會非常少既然已得此身,何不好好把握今世? 因此佛教也重當下
雖然我過去世輝煌,但是這一世修不好也是無法得人身,持戒行善是可以讓自己再得人身的妙法,非常重要52F 08/08 02:00
Murster: 抱歉V大,剛剛斷到你的發言了><58F 08/08 02:05
VanDeLord: 不會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很多不同層次的生命存在,都在幫人向善,但是這些都是他力,佛教講自力,只要老實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夠去執淨染,離貪脫生死。自力雖好,但現已無佛可親授,只能從前人文字經教摸索,這是難處。59F 08/08 02:06
wugilin: 推V大,M大,末學目前也在佛家和道家的元神本靈不同觀點中想一探究竟呀!佛家講求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故應無一個確實的本靈或我,存在著64F 08/08 02:50
Murster: 簡單補充一下大概好了,道家的元靈是"存有宇宙意識的無自主意識體",單純算是一個載體,如果識神是開機狀態能自主活動,那麼元神就算是類似關機狀態在恆動著,與天道合一且不生不滅的載體。而連結元靈須透過調身心息,開悟者此時會呈現入定忘我狀態,虛無寂靜,與道合體的"無為"狀態,自然跟"本靈"什麼的有為狀態不同了。
http://i.imgur.com/YGbdzN8.jpg68F 08/08 02:55
 
Murster: 故得出,道家的"根本"靈為元靈,屬無為狀態的大智慧體,與坊間所謂的本靈那些開導聊天帶領修行或發現之類的識神有為狀態是相衝突的。所以並無本靈一詞,頂多能稱它為識神,並非真我。 而元神為體,識神為用,少了識神,元神形同虛無,修行的目的是淨化識性見靈性,那些自稱本靈的究竟是在擾人識性還是...就見人見智了。至少我是道家,我沒有會跟我說話的本靈或另一個意識@@
而且道家的識神是所謂自身意識,出現第二個自稱本靈的識神實在讓我很納悶,自己跟自己聊天,自己跟自己出意見或開導帶領...真的是黑人問號@@...75F 08/08 04:04
swanper: 魯賓遜漂流記主角把識神移植到排球當本靈也算一絕,不過不叫帝君,叫威爾森,以上是調皮話呦85F 08/08 07:09
yeats0114: 佛教是沒有「本靈」,甚至不接受「靈魂」的觀念,即如VAN大所言的生滅無常,講這些我想非佛教徒不容易聽得懂。佛教講「理即佛」,即眾生本來就具有的佛性,這是我覺得較接近「本靈」的名詞。一切眾生皆有如佛陀ㄧ般圓滿無礙的心智,只是我們流浪太久而迷失忘失本有的佛性,修己修心了解諸法實相,對人生能有明顯體悟,而對佛性有較深的感應層次,開悟即智慧。開悟了,心清淨了,所有一切妄想、邪知邪見不能進入,自然恢復到自性,找回佛性,「明心見性」啊。87F 08/08 07:35
enoch1217: 圓覺經: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
Mu大能接觸到道家正統思想很難得,尤其在現在的世道...96F 08/08 07:46
swanper: 如來慈悲授記,眾生皆可成佛,只是每個人都出家,出了自性老家。99F 08/08 07:51
lld33821: 若以心理學而言,人的一些深沈想法,歸類為潛意識,可用催眠找出過去,所以潛意識不會跟自己聊天,至於聊天,醫學叫多重人格
,但多重人格,只會切換,單一存在,不會同時存在,更不會知道身體外的世界
,就像照片,還是可以分辨出自拍或男友角度自拍的差別http://i.imgur.com/xBRNGwJ.jpg101F 08/08 10:06
 
lld33821: 有興趣的可以查關鍵字,  容格、集體潛意識、阿賴耶識108F 08/08 10:17
swanper: 請問多重人格是不是可以相互對話?我看電影好像可以。109F 08/08 10:25
cld123: 多重人格可以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嗎??
例如他會跟我說要如如不動..但我根本沒學過這句話
上網查才知道如如不動的意思110F 08/08 10:26
BRIANERIC2: 如果科學界對多重人格的探索打破了物質界的看法
就像現在探討的 意識如量子一樣 那麼本靈的確就是一種多重人格 意識就像一個廣大的資料庫 又叫阿賴耶識
當頭腦想要什麼資料 就可以從這個資料庫中去查詢113F 08/08 10:41
swanper: 所以多重人格者看到如如不動一詞時做人格切換了,另一人格其實不知道,然後對話了,我又調皮了。117F 08/08 10:50
VanDeLord: 我自己在前面的描述輪迴轉世概念中仍有"恆我"的影子,這個要特別提出說明,以免不明者誤解。 下一世是由因緣合和(業力成熟)推動至下一世,這裡的業力有很多因素相互影響者,自力善業力量大,就會促進善業熟成快,反之。在未破除末那恆執有我的情況下,會不自覺執我為有。
但依我解經的兩分錢(MY TWO CENTS)來看,是剛好相反,反而是執有(染)為我,展轉堅固。119F 08/08 12:41
yeats0114: 請教何謂恆我?指第八識嗎?萬事萬物緣生緣滅,變化無常,一切是暫有幻有的,不是永恆實在的即證明一切皆空,所以稱「緣生性空」。佛教不看重自我的永恆價值,但肯定自性的昇拔價值,這是佛教殊勝的地方。佛教不信靈魂觀念,但說六道輪迴和超凡入聖解脫生死的本體,以第八識(前推文所說的阿賴耶識)作爲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現世的因果對流和無數世的因果迴還,是第八識的本質,而第八識即存在於業因業果的連續之間;佛教教人修己修心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截斷第八識這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等第八識的作用完全消失,存不進什麼,也拿不出什麼,就成了「空性」,即爲「轉識成智」,不受生死支配,而自由於生死之中。所以佛教的第八識,不是永恆的,佛教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識,唯有否定由煩惱無明接連假現的第八識,才是徹底的解脫。126F 08/08 13:37
VanDeLord: '末那'恆執為我
Y大,請問是'什麼'成就空性呢?
不過對於細節,就不在此討論
我自己也還在驗證的路上,所以細節不再討論140F 08/08 15:49
yeats0114: 成就空性,我段文字已提到了144F 08/08 17:23
Uguar: 佛教的無我就是無本靈的意思
還有跟本沒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佛滅後一千年的理論
佛教修到後面自己最大
不會接受認任何自稱指導靈或本靈的影響了145F 08/08 22:46
yeats0114: 佛教的「無我」是種境界,指一切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當中沒有任何獨立自存和永恆不變的實體。 但明白這種道理,不等於就能夠達到「無我」,我們要修行以除去「我念」,體證佛性的「無我」境界。而所謂「我念」,即是自我中心,以自己為大為重的心態。 以這種觀念出發,會衍生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的俗情和妄念。所以,U大的自己最大的結論,與佛教剛好相反。
我所認知的佛教,不承認靈魂,而是以「識」來解釋輪迴與解脫。大乘有八識,U大指沒有阿賴耶識,指的是沒有第八識,抑或沒有全部八個識?若沒有識的概念,單純好奇依照U大所學,是如何解釋輪迴呢?150F 08/08 23:52
airlow: 一邊說無我一邊又說自己最大,難怪是玄學161F 08/09 09:59
Uguar: 呵呵~~~~
無我不是搞自卑~~
什麼人講什麼就跟著去了~~這是無我就杯具了
佛教的無我就是中心教義
阿賴耶識的問題很大~~為了虛設這麼個東西後面要花更多
篇幅去圓說
中國佛教繼承印度佛教後來產出的理論
認為有阿賴耶識不奇怪
唯識學與很多佛教更早的教義有衝突,有心的話可以研究看看162F 08/09 21:19
VanDeLord: 我研究過,我不認為有衝突,個人見解171F 08/10 00:02
Uguar: 還是說根本沒人跟你說衝突在哪裡?172F 08/10 00:29
fck302: 唯識學是印度來的,其次是阿賴耶識的概念在一開始發展時也是為了解釋為何業力會傳承而出現的概念,南傳佛教也有為了解釋此事而出現有分識的說法。
說到底,佛陀當初傳法專注於務實技,但對於輪迴現象還是留下了一個空白,讓後人疑問為何業力會傳承?如果沒有主體,為何一個人的業力不會分散成兩個人?為何兩個人不會輪迴成一個人?畢竟以緣起理論,前者會更合理,而且如果沒有一個承載體,業力要怎樣才會千百劫不亡?173F 08/10 15:05
Uguar: 業力如果說有一個乘載體
那阿羅漢的業又是如何? 菩薩的業又是如何? 成佛後又是如何?而且業力何必需要一個乘載體
業不是只牽涉到自己,還牽涉到接觸到的其他眾\生
我覺得不設這個乘載體其實對修行一點影響也沒有
設了它,就要去解釋它
很麻煩的~~
就算對唯識學有了整套的解釋方式,終究會與初期的理論分岔搞懂整個唯識複雜的學問以後,也只是搞了一個學問而已..181F 08/10 23:36
fck302: 對修行沒影響,但對傳教有影響,而且業力沒有承載體,或許能解釋眾生的相互作用,但如何解釋過去世個體的業力習性會只傳承到一個人身上?
另外,南傳佛教也是發展了各種理論,包括十六階觀智和其他的心路理論。
佛陀就只是講四聖諦十二因緣而已,或許後來發展的理論有複雜化,但從佛教的傳播來說,是必然的事。190F 08/11 07:47
Uguar: 應該是沒那麼必然197F 08/13 16:20
tomwu1993: 佛陀可能會把這個歸類在無記吧,祂只重視從痛苦中解脫,靈什麼的他不關心。198F 08/14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