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redmaple
作者 ga037588 (丹楓)
標題 [專文] 行善是一門大學問
時間 2015-09-14 Mon. 08:47:13


以下是一篇多年前寫的文章,偶然翻出來,應該是適合貼在版上。



這幾年看過太多案例,關於行善這部份我有些心得想寫篇專文,

現在先把想法架構試寫下來。


台灣是一個宗教與同情心普及(泛濫)的地方,在許多宗教團體的努力下,

因果業力善惡報應概念更為深入民間,尤以功德觀念更是如火如荼。

然而有些人的功德觀念在功利主義下漸漸偏移,不幸走樣成利益交換的贖罪券心態。

捐獻與助人成為了一種買賣型的付出,漸漸扭曲了善有善報的出發精神,

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


關於行善與功德的概念與運作原理,在許多不同宗教的經典已有明確的記載,

然而近世隨著鸞堂與善書大肆興起,大眾傳播普及與某些宗教團體的努力,

似是而非的價值觀結合了不求甚解的迷信,造成許多人知道並相信善有善報,

卻不甚明白,善何以有善報之根本原因。


善惡報應用最簡單的模型作討論:

業果的運作原理可以用動機心念,還有質與量作為考量的三大因素。

以行善得善報而言,動機心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類化為心念的純度高低作區隔。

質講的是善行的本質與發揮的作用是否得宜,可以用得宜與否的程度高低作分別。

量講的是在此善行所運轉的資源多與寡,資源的定義是廣泛的,

可以是勞力,錢財,或時間甚至場所。


根據以上的基本架構,

只要動機與心念愈純粹,這個善的出發點愈圓滿。

只要質運用愈為妥貼,這個善的發揮著力處愈顯著。

只要量愈多愈大,這個善的運作力道愈強勁。


這三者都非常重要,

但如果探討條件只能滿足三者取二的話,量應當是首先被放棄的那個。

然而,現在世人往往最重視的是量的問題,甚至以量作為區隔善行大小的條件,

這是十分嚴重的錯誤迷失。而在錯誤的迷失之下,即使表面是行善,

可能稍有不慎,行為的影響力變成實質在造惡,因此不可不慎。


現在分別為這三者的影響作更為進一步的探討,

第一個所謂動機心念的純粹:

許多人行善的目的其實是交換買賣,而行善的確是可以透過交換買賣得到成果,

如果交換買賣得不到成果,那簡直是被搶劫了。

動機心念的純度高低,有時可以從期待所得的回報,其交換比值的大小來衡量。

有些人丟點香油錢就希望能夠金榜題名,有些人廣印經書希望事業能夠順利。

有些人捐助許多物資給貧困弱勢,看到被協助的人安樂自在,自己也很快樂。

有些人把善行作為自己的義務,見人有難必定協助,不僅是不求回報,

即使被幫助的人不知感恩,助人者心裡甚至也不以為怪罪,反而檢討自己是否協助得宜。


純度講的,可說是無私的程度,純度愈高的動機是愈純粹的善行。

這種純粹性到了某一程度,得到的是真正的功德,也可說真正的慧德。


過低純度的行善,有時候只是貪欲的反映,純度太低則較為有風險,

一個不小心可能造的惡反而更多。一來一往之下是造惡還是行善都理不清了。

為什麼會說惡造得更多呢?因為私心養大了。私心愈熱熾,在面對關鍵判斷時,

愈容易被欲望牽著走。欲望容易遮蔽客觀的理智,這是很須要留意的地方。


佛家講,六度波羅蜜,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能夠對治的就是貪欲,

人到無求品自高,修行可以從布施下手,一步步放淡欲望,慢慢修為自然會增長。

如果欲望與私心不能透過布施的行為慢慢放淡,得到的只有善功而已,

而非心性上的慧德。


另外有一句古語是這樣說的:

行惡掩飾,惡行中尚有善念。施恩求報,善功內尤存惡思。

也是在講這個道理。



第二個講善的質,是在善的作用上所言的質,

也就是運用的手法,過程,妥貼或適當與否。

這個質也是個相當難把握的東西。要提升質,須要智慧,也就是判斷力。

判斷力的大小可能是對事物認知的通達,或者是專業能力的高低。


舉個例子來說,想捐千萬元給貧苦國家,

作為發展當地落後的教育環境為用,這千萬元可以直接捐給該國政府,

也可以捐給該國的教育基金會。

然而該國政治黑暗,捐給政府無疑羊入虎口。以質來說,捐給基金會想必是較高的,

因為這善款的用處較能發揮,而非進了貪污的官員口袋。

再舉一個例子,家裡附近有兩作孤兒院,

老孤兒院成立的時間久,知名度高,許多善心人士長期捐款,運作無礙。

新的孤兒院剛成立不久,僅鄉里聞名,財政困窘,假設這兩院的運作效率,

還有經營組織的愛心與付出條件都一樣,無疑的捐助較缺錢的那間較能發揮這善款的質。


質的高低是可以相差甚大的,以第一個例子而言,

如果不明所以地捐給了該國政府,結果該政府把錢拿去買武器侵略鄰國,

那麼這是在造惡,只是惡業擔當由該政府承擔罷了。

可惜的是捐助人就較無善功可言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捐贈者在此事的心態上,善的純粹度上夠高,

多少還是會有點小慧德。


以另外一個放生的例子而言,如果花了大筆錢買了一堆生物,

忘了作環境調查而造成放生生物破壞生態,甚至大量死亡,這一樣無善功福德可言,

活動發起的主事要擔大多的惡業,不知情的親身參與者要擔少部份的惡業,

然後花錢買生物的在善的純粹度上若夠高,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或許還是會有點小慧德,

但無善功所立之福德可言,甚至也有可能背上殺業的風險。




最後講的是量,量其實沒什麼好解釋的,就單純是資源的多寡就是了,

一般而言,資源愈多發揮的力道愈強,但如果質沒控管好,

行善變造惡,那傷害就更大了。


有一種情況值得探討,就是量引起的質變,

例如我們要援助貧生唸書,每月固定給適當的金額,助其能度過難關即可,

量如果過多,被援助者錦衣華食,反而不懂得珍惜,最終耽於豐富資源帶來的逸樂。


有些貧困家庭經報後得到各方援助,大量善款湧入戶頭,

如果沒有基金會或慈善機構控管,有些許家庭反而因此墮落,這是十分可惜的。

在這個例子中,行善是有善功的,接受資源的那方反之墮落,行善方無罪過,

但未免不美。若量裁適宜,善更為善,善功更圓滿。


行善的質與量之交互關係,可用藥物醫人為比喻,

醫藥之目的在於治病,高名的大夫下藥處一針見血,

藥不須多,在於必要的量,藥多反而有礙。


以質御量,就事談事,方得善功之圓滿與否。

善功愈圓滿,回饋自然愈大,然而善念愈益純粹,這回饋就難以計量。

這種回饋不是用量可以衡量的,其中妙處,重在心領神會。



前面談過善行意義上,可以用動機心念,質與量等三大因素建立基本架構,

只要動機與心念愈純粹,這個善的出發點愈圓滿。

只要質運用愈為妥貼,這個善的發揮著力處愈顯著。

只要量愈多愈大,這個善的運作力道愈強勁。

細節的說明已寫在前文,這邊不再多作解釋。

因此由這三個因素作探討,善行具備層次的分別。


自古以來,一直都有許多宗教團體,用功德觀念鼓勵人行善,這本身是一件好事,

然而卻產生了許多似是而非的假行善真造惡的悲劇。

或是善惡相互參雜,令人判斷無所適從的渾局。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必須明白,功德觀念並非錯誤,產生瑕疵的部份是功德觀念的詮釋者,

或者是其聽眾不甚明白真義而產生的偏離或誤解。

勸善是一件好事,但面對不同層次的群體,

必須要用不同格局的方式鼓勵與說明:

比如說,想要勸化一個惡人向善,

用基本的業報概念說服他,是最簡便的方法。
(當然這是他也相信這理論才行得通。)

對大部份的惡人來說,或者不要說是惡人,說是一個不善不惡的普通人也可以,

人的行為多半是出於自利的心理,當這個自利行為產生對他人的損害時,

我們說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叫做惡行,當然,有些情緒化的行為,損人損己也是惡行。
(惡行的定義細節不在此篇討論。)

面對這樣的一般人,說服他行惡會造成自損,

行善得以給自身帶來利益,用這種基於欲望的勸誘,

即使這是一種買賣的心態,甚至只是欲望的投射,

告訴他行惡得惡,行善得善,是一種最沒有辦法之下的辦法。

如果這個人得到了些體悟,開始養成行善的習慣了,

這就是一種進步,至少減少了他造惡的機會。

然而,如果只停留在這樣的層次,是很可惜的。


另一方面,如果行善的出發點,基於自利的買賣心態很強烈時,

一旦這買賣交易出現問題,或投資報酬率不如己意時,

或者在有些例子裡,對善報的依據三要素有著基本的錯誤理解,

以為是自己的量投入的不夠,更努力地投入大量資源,

最後如果依然不如己意,那產生的衝擊與痛苦是更巨大的。

往往會產生困惑,內心惶惶不已,甚至善心退失。


人只要自利與欲望的心境愈強烈,主觀性所發揮的作用會愈明顯,產生盲點的機會愈高。

看不清楚客觀狀況的機會也愈高,對善的質的掌握就愈乏弱。

當這個善的質出錯的離譜,善功幾乎是徒勞無功的。

極端情形下,甚至還會造成嚴重的負面性,變化成惡行。

前文談到放生的例子即是一例。

要讓善行的格局提升,首先要懂得時時自我檢討,

並且要放淡施恩望報與功德報償的心態,

放淡並非代表放棄,而是一種基於自信與責任感的心態上,

用現代公民觀念的責任義務觀來看待善行。

我們取之用之於社會,取之用之於親朋好友,

自然該有所回饋,那是義務與責任,沒有作到是不應該的,作到只是本份而已。


基於這種心態的行善,才有辦法真正作到捨己為人,

也是因為基於這種心態,善舉遇到負面回饋與阻礙時,

也較有可能基於客觀的心態去檢討自己,是否在善的質上面出了問題。

也較有可能不因此而喪失了行善的動力,甚至最終養成與吃飯喝水一樣平常的習慣,

行善於無意與隨性間,對於善質的掌握上也會隨著不斷的自我檢討而提升,

如果能養成這樣的習慣,善的純粹與質都會逐漸深化,

經年累月下來是非常驚人的。


百藥經裡所寫的"施不望報是一藥"即是此意。

金剛經裡所說的無著相布施,亦是此意。

這種真善的回饋是不能用量來思量的,

真正的捨一得萬報,講的就是這種善,

但如果存在捨一得萬報的心,這種善就不成立了。

--
※ 作者: ga037588 時間: 2015-09-14 08:47:13
※ 看板: redmaple 文章推薦值: 16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871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npiemi, vick753, philos, cses90319, seretide, ilovezoz, gillowish, tim19910225, gotop_hsu, MKBF 共 10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5-09-14 09:32:27 (台灣)
  09-14 09:32 TW
頭推
2樓 時間: 2015-09-14 10:13:39 (台灣)
  09-14 10:13 TW
頸推~
3樓 時間: 2015-09-14 10:38:20 (台灣)
  09-14 10:38 TW
好棒的文章 值得反覆消化
4樓 時間: 2015-09-14 12:07:56 (台灣)
  09-14 12:07 TW
寫得非常好阿!
5樓 時間: 2015-09-14 12:44:21 (台灣)
  09-14 12:44 TW
推~
6樓 時間: 2015-09-14 12:48:44 (台灣)
  09-14 12:48 TW
推一下~
7樓 時間: 2015-09-14 12:51:58 (台灣)
  09-14 12:51 TW
推~
8樓 時間: 2015-09-14 13:52:16 (台灣)
  09-14 13:52 TW
推~
9樓 時間: 2015-09-14 14:39:38 (台灣)
  09-14 14:39 TW
推!發人深省…
10樓 時間: 2015-09-14 16:03:52 (台灣)
  09-14 16:03 TW
不過古人真的比較提倡為善不欲人知
11樓 時間: 2015-09-14 17:08:13 (台灣)
  09-14 17:08 TW
推~  要學習放淡施恩望報與功德報償的心態
12樓 時間: 2015-09-14 18:59:45 (美國)
  09-14 18:59 US
13樓 時間: 2015-09-14 22:44:40 (台灣)
+1 09-14 22:44 TW
從PTT追到這~~推推推,自己有時覺得大災很可憐會去ibon捐點小錢,希望幫自己積德,但真的會擔心會不會反而這種想法沒辦法積德呢
14樓 時間: 2015-09-14 22:52:32 (美國)
+3    (編輯過) US
這無妨,人之常情,有什麼不好呢?功指得是實際的好處,德是心靈的高度。兩者不太一樣,現在人名詞上多混用。功德兩字大多指功,修養與內在提升,我個人習慣喜歡用德稱呼。
15樓 時間: 2015-09-20 10:22:05 (台灣)
  09-20 10:22 TW
推~  讓我想到席曼寧某篇文章說的 :累世不布施,轉身不見貴人影 當然並不是為了貴人 而行善~ 而是當下 法喜充滿~ 這樣的感覺
修福不修慧,白象飾瑛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16樓 時間: 2015-09-21 08:52:12 (台灣)
  09-21 08:52 TW
哀 最近又看到某佛教慈善團體在大肆宣傳,這讓我想到我小學時有去過他們的精舍,裡面的典籍不是佛經,而是上人的語錄集,我都不確定他們還算不算是佛門子弟了...
只要符合佛家的精神教育,都可以稱得上佛門弟子。禪門不立文字,一樣是佛法。所以重點是教義與教育的內容,至於適用甚麼教材,那就是另一回事。有許多宗派的典籍也是用正宗佛說之法,但講經與修持的內容遠離了教義,這是相當可惜的事。
17樓 時間: 2015-09-23 08:49:14 (台灣)
  09-23 08:49 TW
我推丹楓大大的理論啊~~相對於外財佈施行善,我更推無畏佈施,也就是助人安心...
18樓 時間: 2015-11-23 12:12:43 (台灣)
  11-23 12:12 TW
推推推
19樓 時間: 2016-04-07 22:14:35 (台灣)
  04-07 22:14 TW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