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Joke
作者 alenfbi (古沐雲.)
標題 Re: 格鬥天王騙人啦!!!
時間 2013年04月26日 Fri. AM 11:49:05


※ 引述《sasha》之銘言:
: 剛剛我跟我家小安子突然心血來潮(!)
: 我:欸欸我們來學格鬥天王!!
: 小安子:好阿!
: 我:預備動作快點快點!!
: (兩人擺出雙手握拳開馬步動作 且身體微微擺動)
: 我:喝啊! (右直拳)

: 小安子:哈達! (上踢)
: 我:喝喝!! (向後滑步)

: 小安子:呀啊! (向前跳+下踢)
: 我:嘿呀.....喔啊啊好痛!

: 小安子:你怎麼了??
: 我:你試試看這個動作 (蹲下前踢)
: 小安子:喔好...喝呀! 幹好痛

: 我:對不對這個動作根本不符合人體工學腿超痛的啦!!
: 小安子:對! 幹! 格鬥天王都騙人的!!!
: ----
: 是我們姿勢不對還是內功心法不合這套武術請別太在意
: 我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好好笑啊XDDDD


[圖]


奇門絕技與秘籍

奇門絕技與秘籍(一)

陸地飛行術   

練法
1.腿上縛上沙袋,身上穿沙衣,在地上練習跑路之功夫,每腿帶沙袋1斤,身上沙衣裝2斤黃沙(要用好醋備好。把沙放鍋內炒熱以後,再放醋內浸泡一夜,取出晾乾再裝沙袋子,以免毒氣磨損潰爛皮膚),全身共裝沙袋4斤,每次跑30里路,每天跑兩次,共跑60里路,苦練一年半,漸漸增至全身40斤。

2.在山嶺上的崎嘔小道,曠野不平的地方練習跑,每天漸漸增加路程,直至一次跑40里,兩次跑80里。 3.在陡壁懸崖上,山路崎嶇的地方,練習跑路,沙袋、沙衣漸漸增加至60斤,能穿在身上,縛在腿上,運用自如,每天早晚兩次,每次50里路,全天跑路100里。連續不間斷跑四年半。能在凹凸不平之路上,爬上跳下輕如靈猿,要持恆苦練,但也不可過急,以免損傷身體。須下六年苦功夫、八年恆功,方一次可以疾行100里。
⋯⋯
[功法略解] 1.陸地飛行術,又名千里腿,飛毛腿,千萬追風等名稱,是少林正宗七十二藝中的軟功內壯功夫,是專供練習人身快速奔跑行走的功法,為少林寺武僧經常練習的傳統輕功之一種。

2.陸地飛行術,在少林武術技擊實用上也起著重要作用,如與敵搏擊,敵來攻擊,我可以迅速閃在一旁,敵如猛攻,我即迅速走開,如有機可乘,我即閃電飛躍過來進攻敵手,對手不敵想逃跑,我即快速追趕捉拿罪犯,制服敵人,是少林武術中不可缺少的功夫,少林寺歷代都有,武僧練習此藝術,如元代子安、覺遠,明代圓成、悟產、道時,清代靜雲、清飛、清白等高僧,苦練此功法,有深厚的造詣。

3.練習此功夫的要點:要有恆心,循序漸進,不可猛進,既不要疲勞,也不要偷閒,堅持不懈,長時期練習,方可以成功。

附:練功秘方 川烏15克、草烏15克、紅花15克、當歸15克、JI[黃連15克、川續斷15克、羌活15克、杜仲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硃砂15克、自然銅15克、麻仁15克、五加皮15克、劉寄奴15克、茜草15克、血竭15克、牛膝15克、陳皮15克、骨碎補15克、破故紙15克、紫背天葵15克、土鱉蟲15克、紫金丹15克、絲瓜絡15克。 以上諸藥物,共研細末,每服3克,練功前用黃酒送服。 功效:壯筋強骨,調和氣血,消炎去毒,退腫止疼,加速練功進展。 少林高僧貞緒大師曰: 「飛毛腿法快如風,疾如閃電箭離弓。日行路程八百里,白晝修煉苦用功。」

大力陰風掌  

大力陰風掌是百花門秘傳硬功之一。系吾門開山祖師蕭太享集內、外家之長,精研歷究的結晶。   

吾百花門之大力陰風掌秘功。內、外兼修,集內功,外功,硬功,軟功於一體,即可用於技擊防身,又可強身健體。   

吾師子虛,號汶河老人,所授大力陰風掌功法,為百花門一脈單傳的硬氣功絕技系列功法之一,世人知者甚少。現逢百花齊放之季,為濟福人類,完成先師之遺願,弘揚中華文化。今將師授之秘功公諸於世,讓有志於武道者勤習之,慎用之。不足之處,懇求同道斧正。 卷一《內功秘要》   

老子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以,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整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門內功以老子《道德經》為指導中心,以德為本,積小功為大功,修氣即修德,修德即修道,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法自然為準則。修練本大力阻風掌,必須以內功為基礎,由內達外的修練方可功成,否則自傷其身,望習本功者慎之。   

(一)引龍入海   
習者每天寅時(3:00-5:00)面南而立,兩腳開步與肩同寬,兩腿直立,五趾抓地,頭頂虛領頂勁,雙目微閉,舌抵上顎,含胸拔背,空胸實腹。雙手自然下垂於體惻,提肛提襠。調息。自然站立三分鐘,同時意想全身好似在水中一樣。然後雙手成八字掌,外旋,從體側上托至頭頂,同時吸氣,腳跟抬起。意想地氣與水一樣,從地下三尺入湧泉穴沿腿外側上行至長強穴,沿督脈上行至頭頂百會穴。然後,雙手由頭頂變掌心朝下,沿體前下按至小腹部。同時腳跟隨之落地,同時呼氣意想上動行至頭頂百會穴之內氣從百會至印堂穴、人中穴過鵲橋入任脈行天突,膻中,中脘至氣海再到關元穴、會陰穴,然後沿兩腿內側下行至腳心湧泉穴,注入地中。最後兩手回到原處,自然站立一分鐘左右,再按上述做法反覆練習九次。   

然後,腳不動兩手成八字掌。掌心朝上從體則上托至頭頂,變掌心朝下下按至小腹部。同時意想地氣沿雙腿隨上托之動作上行至頭頂百會穴(註:此動意想,不是意想某一線,或一片,而是沿腿之整體),然後又隨下按之動作下行至氣海穴(註:此動意想內氣所走路線為衝脈)。然後雙手外旋,掌心由下朝內,左手在內,右手在外重疊放於小腹上。吃氣,雙手內按,呼氣雙手放鬆。同時意想吸氣時天地混元之氣從四面八方采入丹田中.呼氣時丹田內氣由丹田向外擴散,如此練習三十分鐘左右接練下式。   

(二)金豹推山   
腳不動、雙手由腹部移至兩腰間,同時雙手由掌變拳。兩腿彎曲成馬步(註:馬步的高低由習者功力而定,不要太死板),身正,兩腳平行,頭頂虛領頂勁,空胸實腹,意想天地之混元之氣,如煙霧一樣從全身汗毛眼中采入丹田,呼吸自然,然後步不動,雙手變掌,由腰間移至小腹前且掌心潮上。如托物狀,雙掌由小腹托至胸部膻中穴齊,同時吸氣。腹部內凹。意想丹田之氣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然後雙掌外旋,變掌心朝前,雙掌緩緩向前推出,同時呼氣,腹部自然外凸,意想升至膻中穴的內氣。從膻中穴分兩股入兩腋下,沿兩臂內側,手三陰經注入雙手掌勞宮穴,從勞宮穴奔瀉而出。雙掌似推千斤重物前行。然後,步不動雙掌向外旋抓成拳回拉至腰際。同時吸氣,意想天地混元之氣,如煙霞一樣被自己雙手抓握手中吸進勞宮穴內,至內關穴,沿手臂內側至腋下,至膻中穴,沿任脈下行入丹田。如此反覆習練四十九次,接練下勢。   

(三)排山倒海   

接上勢,步不變.雙手由腰際至腹前,變掌心朝上,如托物狀至膻中穴,同時吸氣腹部內凹。意想丹田內氣從丹田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然後雙手外旋使雙掌心朝左右兩側緩緩外展推出,同時呼氣腹部外凸。意想升至膻中穴的內氣分兩股入腋下從手臂內側注入勞宮穴,從勞宮穴奔瀉而出。然後雙手外旋抓握成拳回拉至腰際。同時吸氣、意想天地之混元氣被采入勞宮穴入手臂內側從原氣路回歸丹田。如此反覆練習四十九次,接練下勢。

(四)百龍歸海   

接上勢.雙膝直立。腳不動雙手從腰際變掌自然下垂於兩腿側。然後,兩掌外旋變八字掌,從兩側上托至頭頂。同時吸氣,小腹內凹意想全身之氣上行至頭頂百會穴。然後兩掌從頭頂下按至小腹,同時呼氣,小腹部外凸.意想上聚百會之氣下行至丹田。然後雙手內旋。左手在內,右手在外疊按手左手背。左手勞宮穴貼於下丹田部位,意守丹田三分鐘,再細、長、均、深的呼吸、雙掌按順時針方向揉摩丹田九十九圈,速度均勻,意想把週身之氣都揉入丹田成團(註:此勢可將週身散亂之氣收集於丹田內)此勢也是本門內功中之收功之功。   

本門之內功是以靜為宗旨,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指導中心,大力陰風掌之內功雙掌運氣發功,力推九牛,功排華山,行氣似翻江倒海,內氣渾厚,外氣剛猛。練功時要柔中有力,協調自然,不可過於僵硬。

卷二《外功秘要》   

本門內功主練氣,外功主練力,氣與力合則成勁。但,習本門大力陰風掌之外功,無內功基礎者,請勿習此卷功夫。   

本門外功主要鍛煉手臂勁力、提高指力及腰臂力,大力陰風掌之外功全功共分五步,現分述於下:   

(一)鐵牛耕地   

雙手成掌,以掌著地,雙手間距與肩同寬,兩手臂伸直,雙腳略分,伸直,腳尖著地,然後腰、胯盡量向後方弓挫,臀部凸起,腹部內收。   
雙手肘關節屈曲,全身向前。向下探,以頭部接近地面為宜,隨之雙足後蹬助力j同時身體塌腰,並繼續向前向下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略近地面一滑而過、頭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向後弓挫臀部凸起,全身亦隨之後挫,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前探後挫,循環往復,力盡而止。(註:動作不要太快或太慢,應連貫協調,中間不可停頓)本勢練習三十分鐘左右則能改練下勢。   

(二)羅漢臥席   

將身右側臥,以右掌拄地,左腳於右腳前,雙腳交剪平放於地上,身軀伸直,雙腿亦伸直。頭不可耷拉。左手握拳置於左腰際。頭頂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雙目做閉。舌輕抵上顎,以鼻自然呼吸,此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自百會穴,右掌心及雙腳心湧泉穴進入體內,聚於下丹田,閉氣,此時意想丹田之氣,從下丹田至會陰穴,長強再沿夾脊上行至大椎穴,沿手三陰經,分達於雙手臂至雙手手心勞宮穴。此時呼氣。(將吸入丹田之氣從鼻中猛地用暗勁噴出,且出「哈」聲),在呼氣時、左拳變掌猛力向上衝擊出,右掌用暗勁向下擊按之。同時意想內氣從勞宮穴奔注而出。右掌之內氣注於地下,左掌之內氣奔注於天,而後手臂彎屈,左掌變拳回拉於左腰際,與此同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雙手勞宮穴、百會穴及腳心湧泉穴采入體內,進入下丹田。如此反覆練習,待一掌練至力盡時,再換左掌堅持練習,如此左、右掌交替練習,待一掌支撐身軀練功到三十分鐘左右時,則可改練下勢。   

(三)鴛鴦浮水   

先以兩掌觸地,身地下蹲,上體略前傾,雙膝跪於兩肘上,兩腳慢慢離地。成靜止勢,雙目微閉,舌輕抵上顎,收肛提陽,自然呼吸。成靜止勢後,吸氣時意想地氣從掌心勞宮穴入內,沿手三陰經至膻中穴,沿任脈進入丹田。呼氣時意想丹田之氣從丹田沿任脈至膻中穴,從膻中穴分兩股沿手三陰經奔注於勞宮穴。由勞宮穴奔瀉而出。如此練習,時向逐漸增長,力乏而止、如此能練三十分鐘左右,則可改練下勢。   

(四)倒拔楊柳   

找有二米高牆壁或大樹的場地.練功者面對牆壁或大樹而立,雙手臂自然垂於胯旁,自然呼吸三分鐘左右,然後雙手成掌,掌心朝下置於地上,手距牆壁或樹約四十厘米,成起跑預備勢。然後身體上翻,形成頭下腳上倒立的姿勢。身體伸直,且與牆壁或樹幹形成四十度角左右,只用雙掌拄地支撐倒立身軀。用鼻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勞宮穴及其腳心湧泉穴采入體內,而聚於下丹田,略閉氣。同時以意領氣,從下丹田進入中丹田,沿手臂而達於勞宮穴,這時呼氣,在呼氣時雙掌用暗勁向下按之,呼氣之時應用口發聲,但不可聲太大,同時意想內氣奔注於地下三尺,然後吸氣,如此反覆練習,當堅持用雙掌支撐身軀倒立練功三十分鐘左右時,則可改練下步功夫。   

(五)獨臂怫手   

練者先面對牆壁(或樹)而立,用鼻呼吸,凝神靜氣。雙目微閉,然後以右掌拄地支掌身體倒立於牆壁(或樹)之上,身軀伸直,左手成拳置於左腰際。雙腳交剪於牆壁(或樹幹)之上。(雙腳的交剪法與羅漢臥床的雙腳交剪法相同)用鼻呼吸,在吸氣時意念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右手勞宮穴,及其雙腳心湧泉穴采人體內,聚於下丹田。略閉氣,此時以意領氣,從下丹田至中丹田沿手臂,而達於右勞宮穴,此時開始噴氣(即將吸入丹田之氣,猛烈的從鼻中或口中呼出)。同時右掌用暗勁向下推擊,並意想內氣從掌心勞宮穴奔注於地下三尺,然後吸氣.如此反覆練習,當右掌臂力盡難撐之時,而換左掌練習,練法與右掌反之,如此交替練習,當能以一掌堅持練功三十分鐘左右時,則改練下卷之神功。

卷三《硬功禪秘》   

本門之大力陰風掌,卷一則以修練內功,卷二則是鍛煉外功,實際是以氣化力,氣力合一的內壯神功,本卷則是外壯之功,如果只修得前兩卷內壯之功而不修本卷之功,則全功只得十之五、六,故而欲習得上乘絕學,必須內功,外功,硬功,軟功合一方可。   

本門大力明風掌之硬功共分三式,現分述於下:   

(一)陰陽鐵掌   

先備好一個長四十厘米,寬三十五厘米的方形砂袋,砂袋內充填以五分之二的細鐵砂。五分之三的綠豆,花椒,龍骨,沒藥,乳香與赤豆(綠豆、赤豆為五分之二,花椒、龍骨、沒藥、乳香為五分之一)。置於一張高於腰齊堅固的木凳上。   

馬步站立於距木凳三十五厘米左右遠的地方,雙手握拳抱於腰際,頭頂虛領頂勁,雙目做閉,含胸拔背空胸實腹,採用順式呼吸(即歎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內四)鼻吸口呼。左手不動,以鼻吸氣,吸足閉氣,上身右轉,右手臂向後平直甩臂,右拳變掌、上動不停,上身向左擰腰旋轉,右手繼續向上、向前、向下以掌面拍打破袋,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同時口發「哈」聲助力。同時收肛縮陽,十趾抓地。同時意想丹田混元之氣沿任脈上升至膻中穴,並經右腋下入右手臂內側下注右掌,全身氣力集中在右掌面上,然後,以鼻吸氣,全身放鬆,松肛。松陰(睪丸),以意將右手掌上的氣沿右手臂內側入右腋下至膻中穴,沿任脈下降入丹田,同時上身向左旋轉,右手臂向左向後甩臂。上身再向右擰腰旋轉,右手繼續向上,向下以右掌背擊打砂袋,同時以口發「哈」聲助力,並收肛縮陽,十趾抓地,意領內氣從丹田沿任脈上升至膻中穴,再經右腋下沿手臂內側下注右掌,全身氣力集中在右手掌背上,如此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地反覆練至右手掌發熱,發紅。並覺疼痛難忍時即可停止。然後再改以左手掌如右手掌練法習之。   

(二)力劈華山   

練習此功,要先把上勢練功所用之鐵砂袋,平放在一米高的桌子或其相適應的地方,練習時,站於距袋三十五厘米左右遠的地方。雙腿屈曲成馬步,雙手抱拳干腰際。然後右手變掌上舉高於眼齊。同時吸氣,腹部內凹.意想丹田混元之氣。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經右腋下沿右手臂內側注入掌根部小魚際處。右手掌下落於右手掌根小魚際處劈擊鐵砂袋。同時以口發「哈」聲助力。然後右手掌上舉至眉高。同時吸氣,腹部內凹,意想掌根部小魚際處之氣沿右手臂內側經腋下至膻中穴,沿任脈下降至丹田穴。如此反覆練習至右手掌根發紅、發熱,疼痛難忍時即可停止,然後再以左手掌如右手掌練習之法習之。   

(三)鐵指鋼掌   

先做一個長五十厘米左右,寬四十五厘米左右,高五十五厘米左右的木箱一個。內裝滿綠豆(或黑豆。或赤豆)。   
練功時,自然站立於木箱前,兩手自然垂千體側,頭正,肩平,提肛提襠。用鼻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三分鐘左右,然後右腳虛立,左臂自然垂之,右臂提起於右腳上方,掌心朝體,指尖斜插入豆內約一厘米左右。吸氣入下丹田,然後意想丹田之混元氣沿任脈上升至膻中穴經右腋下,沿右手臂內側注入右手指尖,繼而發「哈」聲助力,同時雙腿蹬力下坐,擰身挫腰臂發力,使肩催時,以肘催腕,由腕催指向豆內斜力猛插。然後,右掌指抽回、恢復自然站立勢。同時吸氣腹部外凸,意想控於手指之氣沿右手臂內側上行經腋下至膻中穴,沿任脈下行入丹田,然後再按上述之法插之。練至右手指發熱、發紅,疼痛難忍時改左手掌練之。   

註:習練此卷神功.練功後必須以本門之洗手丹藥洗之,以免自傷其身,藥方見後。

卷四《混元陰風神掌》   經過上三卷功夫的練習,此時功夫已非常之人可比,但此時功夫雖已登堂還未入室,如欲達隔空打物,隔物傳功之玄妙絕技,必須要苦習此卷功夫。   

前三卷之玄功妙訣注重干實力之修煉,本卷則為講述由實化虛,由虛變透的不傳之密,此卷功夫歷來為本門掌門弟子所有,秘不外傳。故望同道珍識之。全功共分五步功夫。   

(一)玄空擊燈掌   

先點燃一支蠟燭,置於齊胸高的支架上,練習者距蠟燭一米遠處站立,雙腳開步與肩寬,屈膝下蹲成騎馬勢,雙手握拳於腰際,上身正直,頭頂要虛領頂勁。雙眼平視支架上的蠟燭。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用鼻自然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天地混元之氣,自頭頂百會穴,腳心湧泉穴采入體內聚於下丹田。略閉氣,同時以意領氣從下丹田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經右腋下沿右手臂內側注入右手掌勞宮穴。此時呼氣,右拳變掌,掌心朝燭焰擊去,意想內氣從右手掌勞宮穴奔瀉而出,擊向燭焰。然後吸氣,右手臂彎曲回拉,右掌外旋變拳置於右腰際,然後再擊左掌,左掌之練法與右掌同,如此交替練習.當能以一掌將一米左右的燭焰擊滅時,再後移步距燭焰一米五左右按上法繼續練習.當能再打滅時,再向後移步、繼續練習。當距燭焰八米遠之處,一掌將燭焰擊滅時,則可改習下步功夫。   

(二)隔物傳功掌   

此步功夫與前步練法同。不同之處則是特點燃蠟燭用一燈罩罩住燭焰周圍.繼續苦練,當練至距燭焰五米處,一掌能將帶有燈罩罩著的燭焰擊滅時,則此步功成。   
註:此功後面三步練法有待日後再行奉獻。   

附錄:   

洗手丹(1)   川烏、草烏、南星、蛇床子、半夏,部川椒各三克;   狼毒、透骨草、藜蘆、龍骨、海牙、地骨皮、紫花地丁、硫磺、秦九蒂各三十克;   
劉寄奴,丹皮各六十克,青鹽一百二十克。   
把上藥泡於酒中或水煎洗手,此方可連用三十三日。   

洗手丹(2)   
地骨皮、蛇床子、青鹽各三兩。   
用法同洗手丹(l)   

洗手丹(3)   
地骨皮三兩   
用法同洗手丹(1)   
注意事項及功效:   

1、習練此功,應選擇空氣新鮮、流通的場地內練習。   2、練習此功,應循序漸進,萬不可急於求成,以防造成損傷。

練習卷一《內功秘要》三個月後方可加習卷二《外功秘要》的第一步,一步功成再習下步,切不可忽失之。習練卷二《外功秘要)}時可加習卷三《硬功聞秘》中的任何一步,但注意,萬不可一齊都練習。練完後要用本門之洗手丹藥煎浸洗手,以舒筋活絡,以通氣血。   

3、過饑過飽,切不可習練此功,以防自傷其身。   

4、應戒煙、酒。在習練二百日內萬不可進行房事。

奇門絕技與秘籍(二)

錯骨分筋手

此功練指,提輔助擒拿術的獨特功法,技擊性極強。練法自成一家,此功是靠繩結來增強指力。   

功法共分兩式:

一練氣式:清晨起床,活動筋骨後盤膝面南端坐。脊柱伸直,頭頸平正,口眼輕閉,舌抵上顎。兩臂向前平行舉至肩平,臂直,立腕,雙手成虎抓狀--全身放鬆。   
按順呼吸法,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勞宮穴吸入,集於丹田。同時屈肘,雙手回收置胸前。呼氣時雙臂推出伸直。如此反覆練習15分鐘後方可進行下式練習。   
要領:呼吸要深長、緩慢,力求自然。   

二練指式:分三段,習者可循序漸進,依次練習。   
功前先準備一根直徑一厘米左右、長一米的麻繩或棉繩(繩必須結實)。在繩上排列整齊的打上八個死結(初習者可稍鬆),橫置於一張與肚子平高的凳上。   

第一段,下肢成四平馬步,兩手伸直抓住繩結。   
吸氣,以意領氣進入丹田;呼氣,將丹田氣貫注十指。而後可自然呼吸(不可引氣回歸丹田),用力解開繩結。崑
意想繩是人體,繩結是穴位、關節。解開後以意領氣回歸丹田。然後如上式呼吸運氣解完剩下的繩結。功畢後反覆運氣沖洗十指,再用活血藥水擦拭十指。至可一氣解開八個繩結後可進下一步鍛煉。   

第二段,運氣同上,只是將繩結用水打濕增加難度。   

第三段,運氣亦如上,此時必須將繩用植物油浸透。   
至此步功夫已不淺,為增強功力,應堅持不懈。   
注意:一、此功練氣時對呼吸法宜多練。二、此功必須每日練習,否則功效不大。三、練功場地必須空氣清新。四、練此功應適當增加營養。五、練此功兩月後便有功夫上手,此後切不可隨便以功傷人。

渾元鐵布衫

渾元鐵布衫為內家渾元門硬氣功絕技之一,此功內外兼修,陰陽並煉,式古古樸,功效神速,如按要領艱苦修習,百日即可見效。功成可練出鋼皮鐵骨的驚人功夫,全身堅硬如鐵有如身著一鐵布長衫,拳打無痕,棒擊無傷、且有健體養生之功。

渾元一氣 兩腳開立路比肩寬,雙膝微曲,膝蓋不超腳尖,手指自然分開,雙手置於體前,如抱球狀,掌指斜向前,掌心相對,斜照丹田。雙目垂簾,舌抵上顎,精神斂,呼吸柔和自然,全身放鬆。意念。吸氣時,天地之精氣從頭頂百會穴吸進了丹田,小腹凸起;呼氣時小腹微收、吸進之氣分作兩股流至腳心。如此反覆練習30~60分鐘。 外功修煉 力按千斤 兩腳開立比肩略寬,頭正項直,百會上頂,舌抵上顎,兩手下垂置於大腿外側,肘微屈,掌心向下,手指分開,指尖朝前。採用逆腹式呼吸法,以鼻緩慢吸氣,收肛,雙掌提至腰兩側小腹內收,意領丹田之氣升至百會;以鼻緩緩呼氣,雙掌慢慢下按復原,用暗勁按,即用意不用力。把胸腔之氣壓到丹田,頭頂之氣亦降回丹田,同時松肛,小腹繃緊凸起。反覆練習18次。

懷中飽月 兩腳開立比肩約寬一腳,下坐成馬步。兩手成拳置於腰側。用逆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吸氣,雙拳變掌提起至胸前,掌心相對,指尖朝前,閉氣提肛,用抖勁,雙手緩慢用力向前空插,力貫雙掌,氣運全身。插到盡頭,呼氣,再吸一口氣,雙臂向下劃圓弧朝左右分開,直伸成一字形,掌心向前。繼則雙手向內惻用力環抱,掌心相對,腳趾抓地用抖勁,雙臂緩慢地用力內收,意念杯中抱樹,一觸樹身即用手勁將其粉碎。雙手向內夾至胸前時變為掌心向下,用暗勁朝小腹下按,將氣貫到丹田,小腹隨之鼓勁外凸,按畢呼氣。反覆練習18次。

霸王舉鼎 兩腳開立比肩約寬一腳,下坐成馬步,雙手成掌下垂置於膝內側,掌心向前。用逆腹式呼吸法,吸氣,雙手握拳,屈肘舉雙拳於肩前,拳心相對,同時小腹內收;閉氣腳趾抓地,上下齒用暗勁咬住,雙手如抓千斤銅鼎,緩緩向頭頂上方托舉,同時意領丹田之氣上達於頭頂,頭部如頂有千斤重物,雙拳上舉時,眼珠上輪,意守百會穴。雙拳舉到盡處,慢慢下落至肩前,呼氣,放鬆全身,但頭頂千斤之意不可松。如此反覆練習18次。

金剛拍打 金剛煉丹 如前馬步站立,左手握拳於腰側,右掌上舉於右前上方。用逆腹式呼吸法,以齒縫吸氣,小腹內收,意想腹中之氣上提到胸;閉氣,以意將內氣貫入丹田,小腹自然繃緊外挺;右掌以掌面向小腹拍擊,同時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噴氣。鼓動於腹,意想丹田內氣從神闕穴(肚臍)進發,抗住手掌的拍打。可換左手如法練習。反覆練習15~30分鐘。

金剛撣塵 如前馬步站立,雙臂左右分開,伸直成一字形,掌心向前,手指併攏。採用逆腹式呼吸法,口吸鼻呼,以口之齒縫作深長緩慢的吸氣,小腹內收,將腹中內氣上提到胸胸部自然外挺;氣吸足後閉氣,意想胸中內氣充盈;接著雙掌同時向胸部拍打,用掌面拍擊胸部同時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噴氣,氣沉丹田,意想內氣從膻中穴(兩乳之間)進發,胸部肌肉暴發用勁,抵抗手掌拍擊。反覆練習15~30分鐘。肋部亦可如此拍打,練法同上。

金剛擊鼓 左腳向前跨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握拳置於腰側右臂朝體前平伸,掌心向上,掌指朝前。用逆腹式呼吸法,口吸鼻呼,以齒縫作緩慢深長吸氣,小腹內收,胸部外挺,同時以意領氣上達頭頂百會穴,眼珠隨之上輪,意守頭頂百會穴;氣吸足後閉氣意想內氣佈滿頭部;屈右肘,右掌以掌面拍擊頭頂部,同時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噴氣,胸腹部肌肉同時用勁,內氣上頂,意想手掌拍打在一彈性極好的球體上,可練頭頂堅硬且具彈性。左手拍打亦如此法進行,唯用右弓步而已。反覆練習15~30分鐘。注意:以上各式拍打力量要由輕至重,隨著功力提高,可逐漸換成拳、砂袋等物拍打。 遍身排打 直身站立,吸一口氣閉住,鼓氣運勁於準備排打的部位,意守該處,用掌、拳(功夫深了也可用砂袋、竹條把、木棒等)排打,排打過程都是閉氣,閉不住氣時停止排打,如此反覆習練。然打順序:先排小腹,再打胸部,然後到腰部及肋部再到頭部、背部(可直接用竹條把或木板排打),最後到四肢(打下肢時可站弓箭步)。排打完畢,揉摩一下受排部位放鬆全身即可。

三才指功

三才指功,向來秘而不宣,故知者甚鮮。此功練成後可以三指之力支撐起全身重量,與二指禪指倒立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功用於擒拿格鬥、抓筋閉穴威力甚大。今不揣淺陋,將此功法和盤托出,還望同道斧正!   

三才指功術內外兼修的上乘功法,習者必須嚴格按照練功程序進行。   

內功
  
一養
  
於子、午二時盤腿而坐,週身放鬆,頭頂虛領頂勁,雙目微閉,兩手拇指、食指、中指輕抵鼻尖下三寸處,舌頂上顎。   

吸氣,意念天地精華之氣自頭頂百會穴緩緩納入,沿中脈下行至臍下一寸三分處。略閉氣3至4秒,意守丹田。   

呼氣。意念丹田之氣沿中脈上行至檀中穴,分兩股沿兩臂內側行至指尖,有從三指沖溢而出之意。   

如此為一呼吸,至少練36呼吸,隨功夫增長還可逐步增加。   
二懸   

盤腿,雙手側平舉。姆、食、中三指微張,其餘二指屈,意守丹田片刻。   

吸氣。運丹田之氣至檀中沿兩臂內側至手指。   

呼氣。意守指尖。   如此練至雙臂酸麻為度,逐漸增加時間,30日後,三指之間置一石製健身球如上法練之。60日後則易石秋為鐵球練之。   

三轉   動作同上。手臂不動,以雙臂三指之力轉動兩球,動作不宜過快,防止球掉下。   

四固   盤腿,雙手輕合於丹田下(男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反之)順、逆時針輕揉丹田各36次。每揉一次意念皆有令丹田之氣固於臍下之意。   

外功
  
第一步   兩手三之分開撐於地面。雙腳併攏,直腰。如俯臥撐狀,意念引氣灌入三指,然後同時意守丹田及勞宮穴。   雙手不動,引體向前、向後反覆數次,力盡為止。練習時呼吸宜深長,引體向前時呼氣,引體向後時將氣吸滿並略閉。   
此法練習50日後腰上加50斤重物,至百日左右逐步增至100斤。   

第二步   上步80至100日後,去重物,腳下墊磚4塊如上法練習,以後每10日加磚一塊,至能依壁倒立為止。   第三步   雙手三指各捏一石球如第一步練習。   
注意練習時須心平氣和,以氣催力,貫達指尖。做前後引體時應緊捏石球而不可觸及地面,為防止因球滑動而損傷手指,此步應於較為鬆軟的土地上練習。   
此功雖簡易,唯每日刻苦法可有望成功,威力甚大,不可隨意出手,慎之慎之。

陰陽掌  

陰陽掌為一老人偶授,此老隨手運氣,即能兩掌一黑一白,故稱之為陰陽掌。

1、放鬆:盤坐於席,雙手合於胸前,中指稍對鼻尖。下頜微收,百會、丹田、會陰一條線,眼簾下垂輕閉,舌抵上顎。意想天空有彩雲薄如蟬翼,徐徐下降,入百會;緩緩至會陰帶濁氣而出(惟此時會陰松垂,余均會陰上提、百會上頂),所降似片狀物,鬆軟柔和。入百會則清爽,到眼則簾垂,至鼻則清,至頸則脹(如咽巨物),至肩則沉,至胸則寬,至腹則丹田暖,至手足心亦暖。自然呼吸。不追求效應。如此反覆3次。

2、煉丹:放鬆後全身舒適,默念口訣: 「一念無生,一念無奇;汝與自然,和諧一體。」念時體會此境,意想自身已客體化,與世界融為一體,高度入靜;即使有念頭也屬平淡無奇。如此反覆。累了可以換腳。每次練功三十分鐘以上。久之,遍體舒張安泰,飄然有成仙感,自覺身體渾然無存,惟丹田盈盈溫熱,真氣隨訣內收,此時丹田功即告小成。

3、練氣,坐同上。燃香一至三柱置身前近一米處,兩腳前置溫水半懷(約二兩)。左手豎掌胸前,中指微有屈意,如宣佛號。右手以掌心復扣杯口勿洩,此謂之一陽一陰。繼續默念口訣,徐徐暗示兩掌猶如磐石。久之,兩掌心發熱外散,與丹田之氣互貫,右手內氣層層壓向杯中之水,使之發熱膨脹趨炸。累則換左手。練三十分鐘。 [注意事項] 此三步功法是連貫一體的。練熱後也需要三十分鐘以上。收功時咽津,氣歸丹田,慢步活動即可。練功時當情緒平靜,一切順其自然。雷雨閃電之時當禁練。

奇門絕技與秘籍(三)

彈指神通功  

預備式:盤坐或騎馬樁均可。 功法:正身,勻息,靜心,意守下丹田,假以時日,待覺下丹田有很強氣感時(所需時日長短因用功勤懶和各人情況而異),然後以意導氣,使丹田之內氣沿手臂達於手掌(注意:不可使氣沿經絡而行,因氣行經絡必將遇穴阻留,使氣血不能快速順利完全地達於指端),屈中指,將拇指面壓在中指的指甲上,拇指用指力內壓,中指用力外伸,二指僵持不下,意守二指指端,至手指酸痛難忍之時,緩緩收功,屈伸手指活動一會,以防手指僵滯,不利氣血運行。休息一會後,如前法重新開始練習,週而復始,每日早晚各練半小時左右,閒暇時也可隨時隨地而練。

苦練半年之後,中指之力已經很強了,以後練時意守二指端約半分鐘後,將拇指從中指指尖滑脫,中指失去拇指壓力,勢將向外彈出,如此週而復始,每日早晚各練半小時左右,閒暇之時也可練,但早晚練完之後應以活血散瘀的洗藥泡洗物指,以利氣血暢通。

如此練半年之後,練習時在拇指面與中指指甲之間夾一扁圓小石子,意守二指約半分鐘後,將小石子向外彈出,練到能將小石子筆直彈出十米之外才開始下落時,再練石子的準頭,隨練功時日增長,功力自能越練越深,石子彈出的勁力自能越來越強,越來越準,以致能彈石落鳥。練到內氣不須意念異引,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收發自如之境彈指神通功的內勁就練成了。 然後練外功,其法是以中指指甲由輕及重地彈擊硬物,練到一指彈出可洞穿半寸厚的木板,彈指功的外功就算練成了。再精研廳經八脈之空道,丈餘外便可勝敵於彈指之間。此功可單手練亦可雙手交替練習,練時必須先修內勁而後練外功,次序不可顛倒,但如欲求速成,也可單練外功而不練內功勁,但威力不能相提並論了。

洗指方:細辛苦10克,硼砂25克,乾薑50克,防風10克,陽起石5克,白鮮皮10克側柏50克,黃柏5克,紅娘子25克,白信2.5克,蜈蚣5克,斑毛蟲15克,白朮10克,黑知母10克,元參5克,打屁蟲七個,皂角10克,指天椒200克,荊芥10克,紅花5克,白蒺藜10克。以上各味藥加清水5000克熬煮至極濃時去渣汁貯罐中備用,每次練功後交手指浸入藥汁3-5分鐘,然後用清水洗淨擦乾。

紅砂手  

紅砂手功法能使雙手力大無窮,有強筋健骨、流暢氣血、提高內臟的功能,卻病延年的功效。相傳紅砂手武術家運內氣貫於手掌後,擊掌時沒有什麼感覺,幾天後,傷處就出現朱紅色的手掌印,故有此名。   

預備式:直立,兩腳分開等肩寬,含胸收腹,全身放鬆,舌抵上顎,思想集中,鼻吸鼻呼。   
兩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方。吸氣,吸時要緩慢,進入丹田(臍下1寸3分處),同時,兩臂上收。呼氣時,腳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氣從丹田貫徹雙手掌,兩手掌慢慢下按復原。如此做四十九次。   
兩臂朝前平行伸直,掌與肩平齊,手心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氣時,兩臂收縮,意想貫氣到手掌慢慢向前推回原處。如此做四十九次。   
兩臂向上直舉,手掌托天,呼吸要求同前。吸氣時,兩臂收縮,意想貫氣到手掌後,手掌慢慢上推回原處。如此做四十九次。 兩臂左右平行伸出,成一字形,手心朝外,手指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氣時,兩臂收縮,意想貫氣到手掌後,手掌慢慢向外、左右推回原處。如此做四十九次。   
兩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吸氣時,以腰為軸,先向左轉,腳不動;左轉時,雙手向裡交叉貼身向上畫圓弧;當上身完全朝左時,雙手向上畫弧,交叉在頭頂,然後左右分開,掌心向外,同時吸氣變呼氣。呼手時,腳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氣從丹田貫到手掌後,手掌向外按,慢慢下落,身體逐漸轉回原來姿勢。然後,再向右轉,動作呼吸同左轉。如此做四十九次。   

注意事項:本功法運動量較大,要求練功者體質較好,最好沒有疾病。練功時間,最好安排在早晨,於公園、林間等空氣新鮮處,面向東方,吐出濁氣,吸入清氣。練功期間,要注間營養,保證睡眠時間,節制性慾。練功時手要圓活,用內勁,不要僵硬做作。這樣持之以恆,定會功到事成.

十八羅漢功  

十八羅漢功是少林絕技之一枝,其妙在於強身健體,力須千斤,開磚斷石。它的主要習練之法在於頂氣、噴氣、吞氣相互配合使用。練功者均須備上腰帶一條,長約6尺,寬約3寸許。練功前將它系圍於腰間,鬆緊適應,以能插入二、三隻指為宜。

第一步:頂氣之法。 人站立,直身挺胸,兩腳分開與兩肩寬度相等。一手叉腰,一手自然下投,舌尖緊抵上愕,目視正前方,排除雜念,思想集中。面向東方,徐徐吸入自然新鮮空氣,吸的越深長越佳。接著,全身之氣力集中於下垂之手及手臂之上。該只手緊貼於腰際,指尖朝前方,繼之將掌推移到腹下部,又沿腹中向上推移,直推向眼前,繼至推向頭頂處,同時手向上頂頭朝左右兩側搖擺,將氣念運諸於頭頂的百會穴位,便意守頭頂部。 此步專練一手也可雙手互練。

第二個步驟:噴氣之法。 兩腳分開站立,與肩等寬,呈內八字形,半蹲為馬步之式,兩手自然下垂,舌尖緊抵上顎。面向東方而吸氣,吸氣時收腹於內,挺直胸部,目規正前方,同時將雙臂左右分開,直成一字形,手指併攏,掌心向天。手臂朝內前方部位劃作圓弧狀,朝己腳前砍來,砍落之處一般在雙乳連線中點下寸半之處,初習之不宜過重,漸進之。砍胸前同時噴氣,將內氣從鼻孔中噴出,噴氣時亦將小腹向外挺出之。噴氣使全身肌肉運動而產生強烈收縮性,使之胸腔擴張,內裡氣血充盈,凝結神力。

第三個步驟:吞氣之法。 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寬,雙手手心緊緊貼於胸前,舌尖抵住顎緩緩吸氣,均勻入內,腹肌挺起,同時雙手貼身向腹部推移成撫摩狀。當雙手推到小腹肘,口腔喉頭相互配合,就如同吞嚥食物一般吞氣入肚。習練時,頭部與胸部自然放鬆,氣沉丹田,氣血下行,用意念行之,而不可以用力行之。同時注意全身肌肉放鬆,思想集中意守丹田,雙眼微微閉合。 習練這三招式,吞氣用意不用力,這與練習頂氣、噴氣時正好相反,那是要求多用力氣。三個招式習練時間應相等,每個招式10分鐘以上為宜,多練多收益,各人視身體與精神狀況佳否而自定時間長短。 前輩習統十八羅法動法還有諸多講究,但有些屬迷信色彩,或走過場式的花招繡套,沒有必要繼承之,故去繁從簡,依上述習之,已達目的。

但同時也應注意一些練功時的禁忌。 一是練功期間忌食辛辣刺激之食物,包括忌食味精、糖精等配料。 二是練功後身體發熱,哪怕是三伏盛夏之季,亦不可功後冷水擦汗、洗澡,或者喝飲涼水、冷飲。 三是練功期間特別講究睡眠和營養,睡眠時間起碼每天保證六、八個小時。 四是有遺精、滑精、性生活,以及情緒不佳時,應停練一、二天時間。

陰手一指禪功  

陰手一指禪為武林最高功夫練法之一,因其修成後用於技擊威力奇大,一指之力可透重壁,凌空點穴制人於無形,是以精此技者向來秘不示人。本功經歷代傳人的不斷提煉和完善,形成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功法,其練法內外雙修,陰陽互練,功禪合一。內練靜功養聚丹田強勁之內氣,通過各式行功修煉使之運貫於指端,氣、力、神合一,產生令人望而生畏的功力,功至極深更可達到於指端發陰柔勁力隔空擊人之化境。 練功手法 金針指:食指伸直,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拇指壓於中指指甲上。 金槍指:食指伸直,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二節指骨彎曲併攏,拇指內扣。 呼吸方式 鼻吸算呼,剛開始可用自然呼吸法,適應後改為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小腹內收,呼(噴)氣時小腹外鼓(崩)。

一、內功

1.渾元一氣 姿勢:盤膝端坐,雙手自然撫膝上。雙目垂簾,舌抵上顎,全身放鬆,靜心息慮。 行功:吸氣時,意念天地精元之氣隨之進入到胸部膻中穴;吸氣後稍閉氣一、二秒鐘;然後呼氣,意念天地精元之氣下沉至丹田並充盈其中,同時意注丹田。如此反覆練習,約練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要領及效應:意識高度集中,與呼吸之氣融為一體。當意、息達到高度統一時,丹田會產生一種真氣,繼續修煉,內氣至凝聚成團,飽實有力,能氣隨意至。

2.羅漢坐樁 姿勢:兩腳分開梢比肩寬,下坐成馬步。兩手成金針指向體前直臂抬起,與肩同高,掌心向下,食指尖朝前,如下行功。 行功:吸氣時,意想天地精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雙腳湧泉穴、雙手食指尖五個部位進入人體,在丹田處融為一體;稍閉氣一會;呼氣時意想內氣從丹田直達食指端,使手心發熱,手指發脹。如此一吸一呼為一次,反覆練習,約練半小時或更長時間。開始可先練5分鐘左右,盡量堅持,逐步延長至半小時以上。 • 要領及效應:氣貫指尖,勿用拙力,以意行氣,呼吸須自然,忌憋氣。此樁站至十餘天,會出現雙腿酸軟、全身乏力等情況,這是必經的「換力」現象,不必驚疑。過了此關,舊力漸去,真力萌生;全身氣力似有用之不盡的的感覺。

二、內外兼修功
1.羅漢運指 預備式:盤膝端坐,雙目垂簾,兩手指尖相對置於腹前,掌心向上。自然調息一會,心靜神凝,然後兩眼睜開,目光前視。如下行功。 行功:隨鼻緩緩吸氣,雙手向胸前提起至膻中穴,同時以意提氣至膻中;稍閉氣一會;然後兩手內旋變金針指緩緩向體前推出,掌心向前,食指尖朝上同時呼氣,意領內氣沿手臂內側達於掌指;隨後雙手緩緩收回至胸前,用內勁,雙食指如牽動千斤之物,同時吸氣,意引內氣沿手臂內側收回至膻中;稍閉氣一、 二秒;接著兩手外旋成掌,掌心向上,下按於腹前,同時呼氣,將內氣沉入丹田,恢復預備式。如此反覆練習,一般練36次。 要頂及效應:呼吸與發力相配合,吸氣時蓄勁,呼氣時勁力貫達指端。久練臂力、指力大增。

2.雙龍出海 預備式:兩腳分開約比肩寬一腳,下坐成馬步,雙掌十指相對置於丹田處,掌心向上。眼視前方,自然調息,凝神聚氣。如下行功。 行功:雙掌向胸前提升,同時緩緩吸氣,意念將內氣提上膻中穴,稍閉氣一、二秒;然後雙手成金針指迅猛向前插去,力達指梢,同時呼氣,崩發內氣至指端;意念內氣從食指尖向前方射出無限遠。隨後雙臂緩緩回拉,如引千斤重物,同時吸氣,意念內氣從無限遠處徐徐由雙食指尖吸入沿手臂內側至膻中穴;稍閉氣一會,呼氣時雙手成掌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上,恢復預備式,下按同時意念內氣隨之下沉至丹田。如此反覆練習,一般練36次。 要領及效應:雙指前插與回收動作與呼吸意念配合一致,做到形、氣、神合一,這有助於轉化成以內氣衝擊外物的功夫。

三、外功法(一指禪):分初級、中級、高級三步練法,循序漸進。

1.初級練法 身體俯臥,雙手直臂以十指指尖撐地,雙腳併攏以腳尖著地,身體及下肢保持平直,配合呼吸意念行功。隨著功力加深,可將觸地手指依次減去小指、無名指、中指、拇指,直至只以雙手食指支撐全身,則「一指禪」初級功夫已樹根基,再接練下式。 行功:吸氣時,意念引氣至丹田;稍閉氣一會,呼氣時以意導氣向觸地手指奔瀉,同時雙手指頭抓地,意念指堅如鐵。如此一吸一呼,反覆練習,力乏為止。 要領及效應:吸氣要深、綿、勻、長、呼氣可稍快,並以意導氣,使內氣蓄於丹田,發於指端,久練達到以氣化力之目的。

2.中級練法 身體側臥,右手直臂以五指觸地,左手貼放於腿側,雙腳交叉疊置,右腳在下,以雙腳尖著地。身體懸空,軀幹及下肢均保持平直,如法練功。當練至僅用單手食指可支撐全身五分鐘以上時,則「一指禪」中級功已建基頂。 行功要領及效應:均同初級練法,功中不能支撐時可起身休息一下,再換手行之。

3.高級練法 以一隻手五指著地,全身倒立,雙腳靠下牆或樹上,如法練功。此式亦循序漸進,當練至能以單手食指支撐全身倒立,則「一指禪」功夫已臻化境. 行功要領及效應:均同前兩式。 輔助功:立於牆壁前,兩手直壁以食指觸牆,身向前傾,軀幹與牆約成20度——30度角,行功及要領等均同前幾式,唯手指所觸之物為牆。此式日行數次,身體傾斜角度亦隨練功進展而增大。

四、硬功法

1.戳指功 預備式:馬步立於一盛滿綠豆的缸前,右手運氣提勁至有輕微觸電感時,則按行功要求向缸內綠豆插下,力乏換左手如法練習。隨練功進展,可依次減去小指、無名指及中指,最後使食指成金針指狀練之。缸中亦可逐漸拌入小圓石和鐵砂,最後全部改用鐵砂習練。 行功:深吸一口氣,意領內氣由丹田升至膻中穴,稍閉氣一會,然後手朝綠豆猛插,同時呼氣,以意將內氣崩發至指梢,形成爆發力。手收回時吸氣,同時意領內氣沿手臂內側回到膻中穴。呼氣時復如上插之。如此吸收呼插,反覆為之,至指尖發熱發脹,有微痛感時止。 要領及效應:排除雜念,意注凝勁於手指,不可用拙力。此式主練手指硬度,功深可達手指鑽磚之效。

2.點打功 預備式:面向牆壁、樹木或砂袋成馬步站立。要求氣沉丹田,心靜神凝,意念歸於所點打之物。靜立一會,右手食指成金針指狀提勁至氣感明顯後即可開始點打。 行功:深吸一口氣,以意將丹田內氣提至膻中穴:稍閉氣一會,然後以食指向所練之物點擊,力貫指尖,同時呼氣,意念內氣到達指端。再呼氣時將手收回,同時意領內氣回到膻中穴,呼氣時仍如上點打。如此吸收呼點,反覆練習,左右手輪流進行。至指尖發熱,有微痛感時止。 要領:點打之力由輕至重,逐漸增力,每次練功前後要用藥汁洗手。 藥方:川烏40克 草烏40克 半夏40克 天南星40克 象皮20克 枳殼20克 蛇床50克 百部50克 花椒50克 透骨草50克 紫花50克 地丁50克 藜蘆50克 羌活50克 地骨皮50克 肯鹽200克 劉寄奴100克 把上藥加水煎汁備用。練功前先將藥汁加溫,然後把手浸入,至極熱抽出,晾乾後即開始練功。功後亦如法洗浸雙手,同時反覆彎曲活動手指關節及指尖,並加以揉按。練戳指功及外功各式亦可用此方洗手,以起到消腫解毒、活血化瘀及強筋壯骨之作用。註:手有傷口時不可用此方洗手。 五、玄功 為陰手一指禪的至高內功心法,主練虛勁、透勁。分初級、中級、高級三步練法,循序漸進,功成可達隔空點穴之境地。

1.初級練法 懸掛一如拳大的棉球在身前,距離以伸直手臂相距極近,但指尖仍不觸及為度。姿勢可馬步亦可直立,凝神聚氣,如法行功。初習點打棉球,棉球不能隨指而動。習之日久,棉球可由不動到微動。久之,再到晃動、搖動。待練至棉球能應指宕出時,則逐步後退。至距3米餘食指憑空一點,仍能使棉球應指宕出,此步功成,改練下步。 行功:深吸一口氣,以意將內氣提至膻中穴;稍閉氣一會;然後以食指朝棉球猛力衝擊,同時呼氣,意念強勁的內氣從指端急射而出,擊動棉球。隨後緩緩收食指,同時吸氣,意念發出之內氣徐徐由指尖吸入體內,同時將棉球拉回;呼氣時同上擊之。如此反覆練習,力乏而止,左右手輪流進行。 、 要領:此步功重視意念而不注意其具體路線,要做精氣神,意氣勁高度結合,氣隨意至,勁由氣生。

2.中級練法 懸一銅錢於前,初時亦極近,如前法行功以食指擊之。練至距3米外仍能使銅錢應指宕出,則改練下步。此步行功方法及要領均同初級練法。

3.高級練法:燃燭一支於前,如前法以食指擊之。至相隔3米餘,燭火仍能滅,則在中間隔一白紙屏風如法練習。如距之丈餘,仍能使燭火應指而滅而白紙不損時,此步功乃成。行功方法及要領均同前。
奇門絕技與秘籍(四)

內功金鐘罩  

1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體側,準備練功(調吸六次以上) 2雙臂向胸部合攏,兩手胸前合十,而後十指胸前交叉兩臂上舉至前額處,逐漸向上翻轉手心,同時繼續上舉伸直兩臂(手臂想前額) 3然後上半身向左傾斜,面向左方與前方成90度角,兩手在面前,雙臂圍成圓弧,左大臂與左肩平,右大臂與右耳平,兩手,兩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圓撐力 4用右肋帶動右肩,右肘,將交叉的雙手拉回正前方(發動力在右側)兩手在正前方保持原交叉狀,高與眼平,身體正面而立 5用左肋帶動左肩,左肘,將交叉的雙手拉向前方,右臂輕輕向前推出,兩手至正前方,保持與眼平之高度,上半身復原,面向前方 6然後練習右側式,即從3-5節重做,唯左右相反而已,必須左49次,為一組,每日練一至二組即可

七仙形拳柔軟功  

七仙形拳的柔軟功是七仙形過的基本功。它簡單精煉,明白易懂,在文字解說,配圖所示,即可練習、柔軟功是以鍛煉人之筋骨,練拳如若未經柔軟練習,血氣不暢,關節不活,筋力微弱,澀滯不靈,其功夫必不能深進。柔軟功夫專事舒展筋骨,靈活關節,活脈通絡,流暢氣血。有了柔軟動作基礎,便可漸入化境。   

一、柔臂術   
柔臂之術,柔軟手臂,流暢血脈,強筋壯骨。此練習,可使雙臂松長、柔綿、活潑、靈敏。   
1.扭指術   
裡扭法和外扭法。練習時,一隻手握拿另只手的單個手指或整個指掌,往裡和往外漸加力握扭。練習手指關節之柔軟度和強化手指之柔韌力。   
2.活腕術   
裡活法和外活法。練習時.一隻手捉拿另只手掌.往裡和往外壓迫活動手腕筋。   
圓活法。練習時,單獨活動手腕,作圓活運動。練習手腕關節之靈活度和強化手腕筋韌力。   
3.彎肘術   
以肘彎為支點,肘作彎曲扭轉運動。練習肘關節之彎曲能度和強化肌筋。   
4.旋肘術   
以肘為支點,肘作旋轉運動,正反皆練、增加肘關節肘的靈活度和使用能力。   
5.開肘術   
兩臂從胸前開合擴臂,靈活臂根。   
6.壓臂術   
手拉伸直高舉。手掌放在一物體上,向裡壓迫臂根。   
7.輪臂術   
俗稱輪胳膊。單輪法和雙輪法。練習時,胳膊伸直.放鬆柔軟,以肩為支點作圓活輪動;前後輪轉不必用力,求其自然活潑,或單式或雙輪。   
初練之時,覺兩手好似與臂脫節,兩手血液驟增,膨脹感格當強烈,漲痛酸麻,觀察兩手掌顏色發紅,此乃輪臂的必然現象。練久自消,而功自得,為用也甚大。另外也可在練習時後揉手掌,活潑氣血以輔助。   
8.通臂術   
沉肩法。練習時,沉墜肩部,向下用力,使肩部松沉,柔軟和強化肩部關節筋脈,反覆練習,升降起伏,形如鳥之振翼。   活肩法。此法肩部自行作圓活運動,背後兩隻琵琶骨,隨之起伏。練習琵琶骨活如門扇,柔軟如綿,靈韌鬆通。在七仙形柔軟功夫中,極為重要,不可疏忽。   

二、柔腰術   
練拳之前.必先污問,柔軟腰節,此乃拳術之基本功。腰僵力拙,不通不靈,不能達到高深境界,練技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柔腰之術,練學腰節極度靈活,使之血氣流通,活潑舒暢,強化腰部骨質筋力,達到腰步合一的境界。   

1.前屈腰   
站立直身,向前向下屈壓腰部,或雙手樓緊雙腿,以腰腹貼往腿的內部,臉部向腿逐漸壓近,拉伸腰筋。   
2.後倒腰   
直身站立,兩手高舉伸直、回合腰部筋節向後展伸,倒壓腰部韌帶。屈腰倒筋,練習腰部韌帶,前後伸縮彈性,強化韌肌強度。   
3.折腰法  
向後倒腰,至於接地,凝住不動,成橋形。或雙膝跪地,向後倒腰。拆壓腰椎韌質,疊骨柔腰,手腳愈折愈近愈妙。   
4.斜腰法   
由正身向身體側面左右斜伸,展壓側腰部.舒鬆腰節,柔活疏鬆。   
5.旋腰法   
兩手臂伸直,配合腰部關節旋轉一周,左右練習,圓活柔軟,自然增力。   
6.翻腰法   
前翻腰。練習時,兩手向前撲地,猛然翻轉騰動腰部,懸空轉動一周.前翻站起。   後翻腰。此法乃兩手向後同時接地,猛然折動腰節,後騰轉空翻一周,後翻站起。   

二、柔腿術   
腿功之要,修長勁雄。各家拳功,均推崇腿功。抽筋拉腿為腿功之第一部基礎,不活不順,妄談七仙腿技。   
筋長一寸.勁長三分,由筋生力,筋強力足。由柔至剛,孕生剛勁,取決於腿之柔軟。   
1.活指術   
活指法和活腕法。活動腳指,腳腕,使其通順活潑,強化腳指腳腕力量。   
2.提腿術   
盡量提高膝部,同時用雙手抱膝使大小腿貼近。鍛煉膝部關節的靈活性。   
3.轉髖術   
腹部即胯部。前後左右轉動髖部,臀部也隨之轉動。使其圓活自然,提高出腿的靈活程度。此法用於腿功,最有大用,多多練習,受益必深。   
4.壓腿術   
前壓法。前伸手臂,腳尖或彎或直,手抓腳尖或垂放身側.向前伸腰拉伸壓迫腿部。   
後壓法。兩腿極度伸開,前腿彎曲,後腿腳尖點地,身體向後運動,用力壓迫腿筋。   
側壓法。兩腿左右極度伸開,前腿彎曲,一腿伸直,向下壓迫腿筋。   
高壓法。置放高物,適宜高度,伸腿其上,慢慢加力下壓,分正、側、後壓。   
叉壓法。壓迫日久,可以撲地,是為有功。叉腿分堅叉與橫叉兩種姿態。   
柔軟功夫,以慢練為秘傳修習門徑。另外再加以快練輔助.上功更快。練習柔軟功夫,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神力鷹爪功  

神力鷹爪功是一門武林瀕臨失傳的武功,歷來在民間單線秘傳,故知者甚鮮。   
相傳此功始於清代之火龍道長.其練習方法與傳統之鷹爪功既有相似之處,又有獨到之處.其特點是以神養氣,以氣化力,以意御氣.故而功效甚殊,一般勤修精進者二三年內即可獲得較大效果,可達以指力碎杯,擒拿點穴之功力。   
為使此門秘技不至埋沒民間,現徵得此功法掌門人許劍秋之首肯,公開其內力築基功法。   

一、培元練力式   
1、兩腿微屈,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目平視,意守丹田,全身放鬆。   
2、將雙手緩緩自身體兩側抬起與肩平,手心向下,手指微扣成鷹爪狀。   
3、意念身體周圍瀰漫重重白霧。吸氣,緩緩納入百會,再沿身體正中(中脈)納入丹田,形成一個雞蛋大的氣團。   
4、閉氣二至三秒鐘,放鬆,意念集中丹田。   
5、呼氣,將丹田之氣用意念領至膻中穴(沿中脈而上),分兩股沿手臂內側運至手掌、指尖。     以上1~5步為一循環,手臂酸麻難以堅持時,換練下步。   
6、雙手下垂至身體兩側,復原。而後手平行前舉,至於膻中穴持平,緩緩屈臂,雙手成環形,如抱大樹狀。   
7、雙手成鷹爪,吸氣,依照上述運氣路線貫氣於雙手,力貫十指。如開拉拉力器向兩側緩緩拉,體會雙掌之間巨大的吸力(若無此感覺,則需重新認真運氣貫力於雙掌)。   
8、呼氣,全身、十指充分放鬆,恢復第7步之動作。如此6~8步為一循環,至少練習6次。   以上為「培元練力式」,練時上半式(1~5步)和下半式(6~8步)應循環練習,至少在三十分鐘以上,功深後漸增至一小時。   次式為神力鷹爪功最關鍵的入門功夫,必須認真練習。一般每日不輟,則一至二月即感雙臂,雙手及十指力道倍增。改以氣化力之功也。  

 二、力拔千斤式   
1、動作與第一式之第一步相同。   
2、吸氣,右腳項旁小跨一步,屈膝,兩掌置襠下,指尖向前,用口將氣緩緩吐出,再吸氣,意念身前立有一塊三尺餘高,一尺餘寬之石碑,雙掌夾碑,閉氣,全身之力運於雙掌。   
3、繼續閉氣,全身肌肉緊張,意念「石碑」在雙掌夾力之下被緩慢抬起,注意腹肌緊收,牙齒緊咬,「抬」至胸前,停止向上,再緩緩將「石碑」放下,呼氣。此式至少練九次。   
此式之第三步閉氣要求時間較長,應加強呼吸練習,日久功深,不僅雙掌有千斤之力,且身體各部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抗外力衝擊的能力,可以練成所謂「金鐘罩鐵布衫」之入門功夫。  

 三、青龍探海式   
1、此式要求動作基本上與上式相同。唯易掌為爪,力凝十指。   
2、舉石時,意念十指扣住青石即可。   
注意:練習二、三式時雙掌不可相觸,否則徒勞無功。   

四、推波湧浪式   
1、於靜而通風處盤坐(無嚴格要求,雙盤、單盤、散盤皆可),雙手互疊,男左上置於丹田(女反之)。摒棄雜念,意注丹田,放鬆靜養。   
2、雙手十指成鷹爪置於腰際,蓄力雙手,將氣吸滿。   3、呼氣,雙爪沿身體抬至胸前向前推出,意念雙掌心各頂者一根長而圓的枕木,被呼氣時的雙爪一推之力推至天邊,以36次為度,多練恐過多喪失元氣。   
4、恢復第一步靜養15分鐘至半小時。

摧心掌  

(一) :淨化入「空門」(此系達摩心法)   

(1)隨便站立不 拘於形式,舒服就行。雙手自然下垂,雙目輕閉,面帶微笑思想上無所追求無所牽掛。   
(2)呼呼吸吸,任其自然,待完全放鬆後接練下一式。   (3)1。內視右腳新心湧泉穴,意念此處如嘴巴般開;半分鐘後,內視左腳心湧泉也如最嘴巴般張開。最後意念二腳心同張開一分鐘。     
2。再內視頭頂百會穴,想此處如天窗般打開,天上之清氣沿天窗直貫而入,逼盡體內污濁之氣,濁氣由湧泉穴下入「地獄」——地下極深處,永不回來,正氣充滿全身。如此3到5分鐘。接練下步。

(二)盤坐於地,舌抵上顎,雙掌向推出,掌指向上掌 心向外,拇制內扣。架勢擺好之後吸氣(要勻緩),緩慢提肛收腹,雙掌回收,意念氣自雙手如嘴巴般張開的勞宮吸入,沿手臂直接進入丹田。然後呼氣,雙掌前推,意念氣自丹田由手臂自勞宮向外釋放。如此一呼一吸,次數不限力盡為止。
(三)吊一拳頭大小之棉球於前,站立,作騎馬式,如前一步運氣,呼氣凌空距一尺之距以氣擊之 .吸氣時意念棉球隨吸回之氣被拉動回來。如此反覆力盡為止。開始棉球不動,久練之,必動。逐漸拉遠距離,直到離五尺仍可將其擊動。 (四)練法同(四 )惟將之換作同樣大小之鐵球,離五尺能動之則可。 (五)置一燃燭於前,以白紙隔之。離一尺運氣擊之,若滅之,拉至二尺,最後若能離三尺以掌滅燭火而白紙絲毫不損,則此功全盤告成。   
注意:第(三)(四)步練成後就不得憑空擊人,因發出的氣會擾亂或封住別人正在運行的氣血。第(五)步成後可五尺之內將人五臟擊裂而外表看不出任何傷痕,古此功多練左手(不常用的那隻手),但歸根到底須以武德為重,切記!!!

蓮花移魂掌  

移魂掌功乃系四川佛門養身、強身、護身武功。早在八百年前傳到家祖門庭,為了曾祖爺病體康復,收傳為徒。囑咐該門傳徒要擇其賢德,方不誤世。今破家規門牆,為我華夏武術繼承發揚再添一筆。   

禪坐求氣:盤足坐定,也可正坐;呼吸自然,心靜可口動,思維初練時不可勉強入靜,長久會自然入。為至靜極,可叨唸咒語。家傳咒語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諸生!」久之靜至靜處,氣游督脈,乃至全身各部,方為得氣。   

游息流氣:資式不變,呼吸稍求深長柔緩,以捻反指為標度,按現代程序可以數數,到一百零八時為極。然後流氣下丹田。接下來發氣轉肚臍一圈,上流腹部、兩面三刀上肢,再回歸丹田。如此連續不斷,循序漸進。   

對掌激氣:續資式不變,丹田混聚氣能之後雙手胸前對掌,以氣得上肢,真至掌心,意想一股熱氣積留兩掌,久運之後激發動氣,雙掌掌心乃至雙手發熱。此時不能停功,繼續練下下。   
移魂練針:上步功掌練至火辣處,立即開掌前推,以意同步領天地之氣從頭頂百會下降,至頸部變成殺氣針光朝掌前飛出。久後掌到之處,物遇必有印,人遇必傷亡。功力到家,摧毀一件東西,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擋。   

收功:走動散步,摩托車心叩齒,氣聚丹田,靜幾分鐘之後再做其它事。   

功成之後,可試功力,看到何等成果。但請習功者,不能惹事生非,方可為德賢之者。此功到高境界具有毀滅性高能量,用時慎之再慎。

奇門絕技與秘籍(五)

隱形術   

隱形術有二,一為障眼之術,即能調集宇宙之雲彩光氣遮人眼目。二為動用功力將自身淡化,化為無形。隱形之術實乃功力深厚的體現,非他也。功力的提高與自身之道德情操是一致的。隱身術的練成功即肉身成佛之證果也。提心有人利用隱身術做壞事,實乃多餘,因為道德情操低劣者是不可能達此境界。 正身端坐(或站立)收視返聽,雙手結隱形印(一)(左手拇食二指尖相抵,結環,余三指成弧形伸開,右手姆指插入左手環內,余四指包住左手,置於胸前),默誦大明神咒三密加持三十六遍。觀想五輪(頂輪、喉輪、心輪、臍輪、陰輪)發出白紅黃蘭紫五色光輪互相融合形成彩色光團環繞全身,成為彩障,外人只見一彩障則障眼隱形術成矣。 在前面練成的基礎上兩手分開結隱形印(二)(兩手拇指掐無名指根置於體兩側)觀想糾字圖,自身向宇宙擴散,默誦「啊」字訣,在三密加持作用下,肉體化作淡淡的白煙,化為虛空,隱於無形矣,隨著功力的提高,行、站、坐、臥皆可隱形於瞬間。

金甲蛤蟆功  

金甲背功和蛤蟆功是少林武術氣功之一 [功法] 1、金甲背功 所謂「金甲背」,乃形容功成後人背如穿金甲不畏重物擊打,全功共分七步,約窩10分沖可完成。

(I)吞氣左右腳分開略比肩寬,兩膝挺直,雙手自然垂於兩側。雙手向兩側上舉,掌心向上,至頭頂掌心相對.同時以齒縫吸氣,足踮起。氣吸滿,兩手心轉朝下,向腹前下降至丹田,同時吞氣一口,嚥下,以意導引至丹田。足跟落地如此共吞氣九口,接下式。

(2)同上,唯雙手十指交叉抱後腦。向前彎腰,意念集中後腰,覺命門、腎俞部向後突出。上身向左轉,拔右腰部,意念集中右腰部覺氣從命門注於此間。上身後仰,挺肚臍,意念肚臍部突出。上身向右轉,拉拔左腰。以上動作為一圈,實作時,應連貫一氣,且緩慢而行,共作九圈,再反向九圈。接練下式。

(3)站立同上,雙手握拳,拳眼貼住後腰腎俞。吸氣,意念氣從丹田注於後腰,兩拳相向環形貼腰按摩三十六圈,再反向按摩三十六圈。齒縫吸氣,意丹田氣注兩腎俞,噴氣,以拳輕輕擊打兩後腰,共三十六次。鍛煉時日久長,可重打。

(4)姿勢同上,唯兩手插腰,大拇指扣左右腰、余四指扣後腰。深吸氣,意念鼓腰部,呼氣,放鬆。如此九次腰功畢。

[5)姿勢同上,雙手十指交叉抱後腦。向前低頭,雙手配合下壓後腦。拔動後脊椎骨,從上向下一節節上拔,有時脊椎會咯咯作響,並有酸感一直拔到連尾椎也拔動時,再直立上體,放鬆全身。拔脊時意念氣從丹田貫命門上注脊椎兩邊,再向前彎腰九十度,伸出左手向前,盡量伸左手,牽動左背部肌肉,意念丹田氣注腎俞貫左背,收左手,伸右手拔右背。以上各動作為一遍,共三遍。

(6)用綠豆袋一個,長四十厘米,袋口周長三十五厘米內裝綠豆2公斤(剛好裝半袋)用繩紮住,雙手抓住袋口,舉過頭頂,向後背部打落。打的順序是:先從後頸沿椎骨,一直打下至命門,九次,再從左肩打下至後腰,九次以上為一遍,共三遍。注意打擊時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打前吸氣,打時噴氣。

(7)經過一定時日後,可加練:用背靠擊牆壁三十六次,請人用木板、竹片拍打背部。以上為金甲背功練法,須先練鐵肚功,再接練本功。本功完成後,可接蛤蟆氣功。

2、蛤蟆氣功蛤蟆氣功主練胸部與肋部的抗擊力,功成後,胸肋部可抗拳打足踢及磚拍棒打,肋部也可擊彎鐵尺,在散手實戰中有—定的作用。

(1)吞氣九口,同金甲背功吞氣式。

(2)蛤蟆壯氣式:兩腿分開略比肩寬,兩膝挺直,雙手垂於體前,手指向下,手背向前。齒縫吸氣,雙手腹前交叉,右手向左向上劃弧,左手向右向上劃弧。至右左手在左右肩處時,兩手改為水平劃弧,右手向右向前,左手向左向前,成兩手側舉。手心向外,手指向前,小指側向上,此時氣吸滿。猛噴氣,雙手變拳,拳心向上擊打兩肋部(與心口平齊之肋處),共擊打三十六次。註:此式以練氣為主.兩手擊肋不可過重,也不可過輕。

(3)蛤模披甲:站式同上,右手持綠豆袋(約重2公斤)一隻,左手高舉頭頂。吸氣,意念氣注滿左肋。噴氣,拍打右肋,從左腋處向下打至軟肋部,共九次。換打右肋,同左式,唯左右相反。再換右手持沙袋從左胸—直打到左下復,呼吸配合同上,九次。左手持袋打右胸腹,九次。右手持袋,從天突下沿任脈向下打至丹田,九次,再換左手再打九次,待一定時日後,改用窯磚拍打。

(4)蛤蟆練鐵:馬步站立,雙手胸前平舉與肩同寬同高,請人用木板一塊,著力拍打左肋,先吸氣,唯木板擊到時噴氣,意注,並肌肉緊張,爆發用力。拍打舒適為度,次數不限。左轉成左弓步,雙手抱於腰,露出胸部,請人用木板拍打胸部。左右相同。

(5)收功:按摩胸肋部,深呼吸九次畢,意念氣布整個軀體,人身如桶子。

百日速成鐵砂掌功  

一、鐵砂掌是一種什麼樣的功夫鐵砂掌,顧名思義,是用鐵砂練出來的掌功,屬於硬氣功範疇。在中國大地上流傳的數百個武術門派中,大多都有自己門派的鐵砂掌功夫,雖然名目繁多,但練法中卻大同小異,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總起來說。鐵砂掌就是用鐵砂、藥料作為練功輔助物,通過特定的練功方法修煉出來的一種可攻擊、可防守、可表演的掌上硬功夫,修煉日久,具有開磚裂石之功。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總認為只有外家門派才有鐵砂掌功法;實際情況是,不少內家門派如心意(形意)、八封掌、峨眉等派也有此掌法流傳;事實證明,不論修煉外家還是內家拳術,練習鐵砂掌之類的功夫,對技擊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好處的。

二、鐵砂掌人人都可練成許多青年朋友,一看到「鐵砂掌」三字,就退避三舍,認為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功夫,只有「大俠」 輩的人物才有可能掌握這項絕技。其實,這是對鐵砂掌的誤解,多是從武俠小說裡得來的朦朧模糊的概念。許許多多師傅們的教學實踐證明,鐵砂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藝(當然,我們不提倡14歲以下的少年習練)。因為,這項功夫不僅簡明易學,功效卓著(一般練習18天左右即可單掌斷磚塊),而且不用花費很多時間來練習,每日只練10分鐘即可,既不影響學習、工作、休息,又可在練功中不知不覺地使身體強健起來,真是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鐵砂掌速成原理鐵砂掌功夫為什麼能夠速成? 可以說,這是每一個讀者都很關心的問題。我們知道,人的手掌都是由皮膚、肌肉、血管、骨骼、神經等構成的血肉之掌,個體之間的差異微乎其微。在運用特殊方法練功的較短時間內,掌部皮膚、肌肉、血管、骨骼、神經等,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其排列向緻密方向發展,其承受衝擊的能力逐漸增強,骨骼趨向堅實,神經也不再顯得脆弱——令人高興的是,每個練習者都擁有這樣的「權利」與「幸運」,也就是說:人人都有這種在短時間內就可完成這個變化過程的「資格」——說白了,就是:人人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速成!

四、練功前的準備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練鐵砂掌之前必須具備以下幾樣東西: 1、堅實的方木凳或小方桌一張,高約2尺一2.5尺(稍高稍低均可,但不可過高或過低,以免影響勁力的順達),作擺放鐵砂臥袋之用。 2、雙層結實的練掌臥袋一隻,長寬各約6-7寸左右。內裝粗細適宜的鐵砂(比綠豆稍大)、花椒等;注意: 1縫製臥袋的布料不可太粗厚,結實就行。 9臥袋不必太寬大,最好縫雙路,以免脹裂。 3鐵砂不可太細,太細則難見功效。 1鐵砂不不可有任何尖利物在內,以免受傷停功。 3、藥物 1「易筋洗手方」:地骨皮250克,食鹽250克加水3—4斤共放砂鍋中煎開20-30分鐘即成。每次練掌前,應將湯藥放爐上加熱至燙手程度;練功前後均應將雙掌放入熱湯中充分摩洗。此藥湯每份可用100天,中途可加鹽、加水適量,以免乾涸。 因此湯藥具有消腫、止痛特效,有脫胎換骨之功,故名為「易筋湯」。 2用銹鐵釘500克(或純鐵銹250克)、食用「醋精」500克(註:不是普通的低度糧白醋)共放入一個較大的瓶中 ,密封放置15天後即後使用,這時已成為一種曙紅色的特殊藥液,消腫止痛神速,每次練掌後倒出十數滴塗摩掌指3-5分鐘即可。使用時不必加熱,攜帶、使用兩便。以上兩種藥物配製辦法,都是鐵砂掌一代宗師、現代國術大師顧汝章先生傳出的,功效非凡,學練者只備一種即可。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練鐵砂掌必須靠藥物作保護來輔助行功。按照前人的說法,不用解毒、消腫、止痛之類藥物練功的話,毒氣就會深入肌體,同時也會導致落下病根,不利健康。好在上述兩種藥物所在皆有,且價錢不貴,請學練者有備無患。

五、練掌注意事項 1、凡不能保證每日練功10分鐘者,請勿學練本功,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初練本功百日內應戒除性生活、手淫、遺精(附《固精秘功》),否則,損功傷身傷掌,後桌自負(警告:失精一次退功十日!)。 3、練功後一小時內勿下涼水,以免風濕內侵。 4、飯後一小時內不可練功,以免傷身。 5、忌惡念、大怒、酗酒等不良現象,否則必損功德。 6、功成後切不可挾技凌人,否則,作人害己必遭法律嚴懲。以上六條,學練者務必遵守執行。

六、特別警告如果您現在或將來的練功過程中,手掌、指上有傷口的話,請切勿練功,應待傷口完全癒合後才可繼續練習。否則將有可能引起感染。造成不良後果。切記!

七、秘法鐵砂掌正宗練法細則 (初級) 馬步站於凳前,全身正直,兩膝屈,肩放鬆,腰松,胯坐,不可突臀,以得勁自然為準。為什麼要採用馬步呢? 歷代氣功家認為,在養生健體方面,馬步是壯腎腰、強筋骨、補元氣的最佳步法;在技擊上,常練馬步的人穩定、平衡機能特好,下盤穩固,不易為人所制,手、腿上發出的攻擊力量強大、乾脆、快速。可以說,馬步樁是養生、技擊必修的法門。武術界流傳了千百年的行話就是「入門先站三年樁」、「要學打先扎馬」;甚至有的功法全是以馬步為步法的,如「少林內勁一指禪」等。馬步有高、中、低之分,難度依次增大。初練鐵砂掌應由高而低地站馬練習,可以很快地收到健身、強腰、增力之功效。

要點:學員不論練習以下的哪一種方法時,手掌都是不用力的(即不緊張、而是放鬆的),也就是說:讓手掌自己掉下去(自由落體)的重力(即重量)擊打砂袋。否則,將影響功效。這就是人們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的地方!許多「用力擊打砂袋、力盡為止」的說法,是極不利於練習者身心的。此外,練掌時還必須將全副注意力集中在雙掌和臥袋上,不可心猿意馬。 1、拍法:即用手掌的後部肌肉丘擊打臥袋。左右掌交替 2、切法:即用小指一側攀部側面擊打砂袋。左右掌交替 3、印法:即用手掌的根部擊打砂袋,左右掌交替以上三法,在第1—10天時,只練拍、切法,以後再加入印法,總時間為8-12分鐘,切不可操之過急,貪功冒進,以免受傷。切記!

八、練功中的反應在每個人的練習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反應,應區別對待。本功不是氣功,無所謂「入靜」,亦無所謂「偏差」』更無「走火入魔」之虞,只要學者循序漸進,完全可以避免停功。 l、每次練功幾分鐘後,即感雙掌發熱有如火燒,這是內部氣血充盈的好現象。 2、每次練功中感到雙掌、手指(尤其是大拇指橈側)疼痛,也屬正常範圍,馬上用藥洗、擦、按摩後即消失得無影無蹤。 3、每次練功後感到手指變粗、掌部變大變厚、發脹,都是好現象。 4、練功十數日後,掌部脫皮、長疙瘩、肌肉增厚而有彈性,都是好現象。脫皮、長疙瘩現象以後會逐漸增多,直至最後會自然消失,雙掌自會柔軟如女人之手,不必介意。 5、站馬步練功時,雙腿酸痛也是正常的,這是「換勁」、「過疲勞關」的必由之路,一般二三十日後即「樂此不疲」,越站越想站了,切不可放棄。 6、如練功太過太重而導致掌指骨疼痛難忍,則應停功,並多用藥水洗摩,待改善後再按規定時限練習,不可貪功。

九、鐵砂掌試劈法練習初級功20天左右即可試劈。可以先試數片瓦塊。再試幾枚核桃(胡桃)。後試一塊燒得不太老的紅磚(兩頭架起)。有的練習10天左右即能斷磚,有的則需l5、18、20、25天才能斷磚,都屬正常範圍,切不可性急過早試劈而受傷停功。試劈時還應把握—點法則:心理上要藐視被劈物,應該把它看成脆弱的東西,不能再用原來未練鐵砂掌前的眼光來看待它,不能老是想「不知我行不行呢?」而應該有必斷的勇氣。這條原則相當重要。它可以使您逐漸練出一顆虎膽,在對歹徒的實戰中發揮鐵砂掌應有的威力!以後試劈可在第40、60、80、100天時進行。

十、固精秘功 (必讀) 本功能壯腎補精、益氣健齒、對痔瘡及牙齒冷熱過敏、陽萎、早洩等疾患有立竿見影之效;還可防止練功過程中不利的「元精」走漏,對鞏固練功成果,加快練功步伐大有好處。已婚、未婚學員均可練習,每日練習至少1—2次,多多益善。姿勢不限,隨時隨地均可練習。 • 方法—: 1、端坐、站立、行走、仰臥、側臥均可,雙眼可睜可閉。 2、鼻吸氣(緩慢、均勻、細長),引入小腹丹田內,然後收縮肛門(即提肛,如忍大便狀)、上下齒用力咬叩(即叩齒,不可出聲),意想小腹內。注意:提肛、叩齒須同時進行各49次。 3、收功:口呼濁氣,拍打小腹9次即可。方法二: 1、仰臥、站立、端坐均可,先除下褲權。 2、一手食、拇、中三指輕捏睪丸81次,另一手掌在下腹部作順時鐘方向按摩81次;然後換手再捏、按81次。此即古人所謂「一兜一擦,左右換手,九九之數,真陽不走」的神奇功法,號稱「鐵檔功」。 3、用食指尖點按會陰穴49次。每天可行2—4次。 鐵砂掌高級內功:混元掌功大凡稱得上「高明」的功夫,都是內外兼修的。少林、太極自不必說,大成拳(意拳)也不例外;截拳道除流汗苦煉外,也有一聲不響的精神訓練;日本空手道功夫也包括高級的螟想訓練(實即精神訓練)……這些名稱不一的精神訓練法可以說就是「內功」訓練法。正如我們每一個人的軀殼(外)與其靈魂(內)不可以分開一樣(萬一分開了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外功與內功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光有外而無內,則失之於剛、露;光有內而無外,則失之於柔、蓄。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修煉,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功法簡效宏,肩靜功,隨時隨地可行,無任何偏差。在修煉秘法鐵砂掌初、中、高三級功夫的過程中都可加練本功,時間不限;在外出或其它特殊情況下便攜帶砂袋、不能練習拍打的時候,可修煉本功予以彌補,防止退功。修煉本功有素者,可在實戰中發出強大掌力,且力透敵背,故使用時須小心在意。注意:本功純係用「思想」(即「意念」)行功,無任何動作,姿勢不限,學者自選自定均可,但必須集中思想,切不可三心二意。列如:站式,雙腳平行站立,全身充分放鬆,雙目微閉,雙肘微屈,雙掌向下(向前、向前下方、向左右方向均可,十指張開,意想掌下有兩塊堅硬磚塊或石碑,意想我雙掌切下、拍下,意想磚塊次次斷裂(向前、向前下方、向左右方時相同)。坐式、臥式、行走式均同。因此,本功在您走路、坐車;開會、聽課時均可行之,效果不減。養成習慣後,一想即雙掌有勁、發熱、發脹,實戰應敵時,呼之即來(不必「運氣」),觸敵即發,威力自顯!並可培養出一副大無畏的豪肝俠膽1 注意:練功期間;應戒惡念;發怒、酗酒、失精。凡此種種,皆有損功力進展!戒之!慎之!

奇門絕技與秘籍(六)

凌 空 點 穴 術  

凌空點穴術,精微奧妙,凶狠凌厲,非有德者不傳。此術因殺人傷人易如反掌,故師傳弟子時必命其立下重誓,不至危及習者性命之地步,決不使用此術,故歷來知者習者甚少。 凌空點穴之術,要循序漸進。初習百日,以指觸人,無不痛入腠理。至此以後,切不可輕與人試功。至大成境界,則不須以指觸敵,距敵丈外運氣於指,指至氣亦;凌空而至,頑敵立倒。若外再加修子午流注之技,則無論何種護身功夫,遇此技必氣破中穴,死傷只在俄頃之間。 此術相傳從空門傳出,習者宜體佛門強身禦侮之旨,不可好勇鬥狠輕傷人命,否則,害人即害己,切切慎之! 此凌空點穴術分內功、眼功、外功三部,現分述於下。 內功: 一、習者於每日清晨5至7時起床,先到室外空氣清新之處站立。雙腳與肩寬,雙手叉腰,沉肩墜肘,以鼻勻、深、長地吸氣,然後盡力以口吐出。如此呼吸三至五度,回到室內,進入內功訓練。 習者盤雙腿於床上,如不能雙盤,則單盤、自然盤,甚至坐在椅上雙腳垂放地上均可。挺胸豎脊,使頭頂百會與會陰穴成一直線,但不可生硬勉強。雙手重疊手心向上,右手放在左手心上,兩大拇指輕輕相抵,沉肩墜肘,全身放鬆。然後意念下照小腹丹田穴,吸氣時意想宇宙中之真氣如氣柱般進入丹田小腹,呼氣時意想小腹中之氣由大團而凝聚成雞蛋大小之氣珠,此珠潔白而發出強烈白光。呼吸均須柔和緩慢,否則,過快而難以入靜。按上法練習半小時至45分鐘後,下床輕輕活動手腳,使全身慢慢活動開來。 活動至身體微微發熱後,再習運氣之法。習者雙腳分開約兩尺寬,雙膝微屈成高樁馬步站立(不致浪費體力),雙手握拳,拳心向上,抱於兩腰側;沉肩墜肘,頭正身直,百會與會陰仍成一線,全身放鬆。然後身體微向左轉,右手臂內旋,食指伸出指向前方,同時鼻勻、深、長地呼氣。意念氣自丹田經膻中至肩井,再經肘部曲池穴運至食指。開始宜慢,熟練後可適當加快。吸氣時也宜勻、深、長,同時右手臂外旋收回於腰間,意念氣由原路線返回丹田。然後呼氣,左手內旋伸出、氣運左食指,各要點與右側同。如此運氣15分鐘,氣沉入丹田,自然收功。 以上為清晨練習之內功,習者另須每日下午習指功之硬功。其法為用指由輕至重,由少至多點打木樁或木板,左右指均練到。練至半年之後,可點打石碑石塊,不可急於求成,以防受傷。點石塊時宜再點砂袋,以收剛柔相濟之效。 眼功: 習者於每日空氣清新之時,於光線明亮處自然站立。先閉目,頭不動,只以眼珠在眼眶中活動。雙目按左上一上中一右上一右中一右下一下中一左下一左中 ̄左上之路線轉動七圈,然後按此八個點反向又轉動七圈,緊閉目幾秒鐘,然後忽然盡力睜開。再睜眼進行上述功法,開閉目共為一次,行七次。 轉睛之後,眼睛休息片刻,再續行下面功法。習者遠眺十米開外之樹葉,細細數清,不求快速,只求準確。此步功法練熟,則不數樹葉,改數石子。習者手握數顆指頭大小之石子,一把撒在地上,要求一眼數清石子之數目。練至一下能數清49顆,則改數郊外之活動物體,如雞群鴨群。此步功夫稍難,循序漸進自可達到。至一眼數清雞鴨數目後,習者再改數地上之螞蟻。因螞蟻密集而小,又時時爬動,故此步功夫更難。當數至一眼看清49只螞蟻(或稍多)則此步功夫已成。 外功: 外功者,非指前習之指力硬功。習者於高處垂下一棉線,線頭系一小團棉花,比指頭稍大,高與習者高馬步站立之胸口齊平。習者高馬步站於前,距棉球一臂長,然後以食指刺擊之,務必以指頭擊中為準。然後不待棉球靜止,雙手食指互相擊刺,於棉球動盪中點刺之,練習十五分鐘。 然後習者以木棒制一木人,大小約與其人相同。下端固定,木人身上相應標出穴道。死穴用紅色,傷殘穴用藍色,小穴用黑色,如此了了分明,便於習練。如無木材,則用白布繪一人之正、側、背三面,仍標上穴道,掛於牆上擊刺之。 上述擊刺木人功夫純熟後,習者須將木人(或人體掛圖)移至暗室之中,依法勤習點打功夫。習者認穴點穴須了了分明,一絲不苟,功夫才可日臻深厚。 以上三功練熟後,一般武林人士均非敵手。然此功之所以命名「凌空點穴術」者,實功外有功,方可凌空點穴制敵,否則,仍須觸敵而收制敵功效,故此三步功熟練後,習者欲求凌空之效,須加習下步功法。 習者於前所習之擊棉球功稍加改變。即站立姿態仍同前,但須站至伸食指離棉球尚有一掌長度之處,以食指憑空點擊棉球。意念丹田中之內氣由小腹經膻中肩井曲池至食指,並從指尖發出擊刺棉球。開始時棉球靜止不動,但習者堅持習練,則棉球由微動至大動。當習至一指擊去,棉球陡然向後飛蕩時,可習下一步功法。 習者於無風之靜室中置一蠟燭,高度同前之棉球。按擊棉球之法凌空擊之。初時蠟燭並無動靜,習久之後,蠟燭微微晃動。學者認真習練,至一指擊去蠟燭應聲而滅時,則制一透明紙罩罩在蠟燭外。仍按前法習之,漸可達於燭滅而紙罩不破之地步,習者技長距離,若距一丈開外擊滅蠟燭,則凌空點穴之術成矣。 注意事項: 一、初功一百天戒房事,以後也宜節制。 二、內功應從頭至尾習練,功成後也須每日練習。 三、習者宜注意用眼衛生、不宜看字小之書,以免眼力受損。 四、內氣強大後,不必步步意念膻中,肩井曲池,而是按此大致路線快速運氣至指。 五、練習指力硬功時,須於習後以藥水洗指。其法以食鹽、地骨皮等量和水煎熱,將二食指放人藥水中互相摩擦,至水漸冷時將指拿出用於毛巾拭擦至千。 六、子午流注之法,近來已大白於天下。習昔可於它書求之,此不贅述。

千佛降魔手

千佛降魔手,又稱大金剛手,是流傳於民間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簡明易學,長功快、效果好,且陰陽並練,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練功一年後功力驚人,實為自衛防身之法寶。功法: 一、預備勢(含光靜立) 雙腳分開與肩等寬,兩膝稍微彎曲,身體正直,微含胸撥背,頭頂勁直,雙臂下垂,左右手五指微撐,自然散開於體側。放鬆自然,心靜專一,舌抵上顎,逆呼吸,呼氣時氣沉丹田氣達雙手掌。如此反覆十二次。注意:意守雙掌勞宮穴,呼吸要均勻細長。 二、左右推山(平分秋色) 接上式,兩手臂提氣緩慢側平舉至與肩同高時,現回收至肩旁,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左右兩側,兩掌放鬆,同時吸氣。然後兩手掌快速向兩側推出,氣隨動作從鼻腔中噴出,意念氣達雙手掌,掌心向兩側,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到四十九遍為宜。注意:推掌時雙掌要用爆發力快速抖發,一定要放鬆,用手腕彈抖,掌心處挺。 三、馬步推掌(霹靂手) 接上式,兩腳開立,成馬步勢,雙手臂曲肘提至胸前內旋,雙掌於肩前,手心向後,手背向前,放鬆,同時用鼻緩慢吸氣,承上式,雙掌平行向前快速推出,意念氣達雙掌,掌心向前,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至四十九次。要領同上式。 四、臥虎勁(阿難拜佛) 接上式,雙掌按地與肩同寬,兩臂似直非直,略曲,雙腳尖著地,伸直。然後雙臂緩緩彎曲,身體下沉,同時用鼻吸氣,雙臂伸直,身體上升。初練九次,逐漸增至八十一次。注意:伸時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要略彎;曲時肩手之間空有拳距離。動作速度要均勻、緩慢,此式不同於俯臥撐,增可是臂力效果顯著。 五、操手(羅漢練掌) 將鐵砂袋放於比腰略低的地方,身體自然起立,兩腳前後站立,大於肩寬,下頰內收,兩臂自然下垂,目視砂袋。以右掌操功示之:(1)右腳在前,成右弓步。右掌由下向後再向上向前劃弧,向下拍擊砂袋,掌心朝下,左掌不動,目視右掌,此式為拍掌。(2)砍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側擊砂袋,拇指一側朝上。(3)印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根擊袋。注意:掄臂拍擊時手臂要放鬆,以肩為軸,全身放鬆,拍擊時快速用鼻噴氣。左掌同樣操場練,只是左腳在前。初練每種掌法拍擊十八次左右,逐漸增至四十九次。操手前後須用中藥洗手並按摩,不可輕視。用藥方法如下:以半斤地骨皮及食鹽,加水5斤煎二十分鐘即可使用,每付藥可用一月。 六、揉球(如意手) 備一石製或鐵製的圓球,初練時用十斤左右,用手掌按在牆上轉動,待自如後可模仿書法形式在牆上運行,至五十斤時已功力驚人,若用八十斤球能在牆上上下左右隨意縱橫運行時便大功千成,用於技擊,如秦山壓頂般,無人能受。 注意事項: 1、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2、不能過度疲勞,但運動量也不能太小,應以第二天不感疲勞為準。 3、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注意加強營養和睡眠。 5、練功有成後,萬不可隨意出手傷人。 6、早晚各練一遍,第六式沒有時間規定,空閒時練習即可。

七步玄風掌

據傳,七步玄風掌系由明代峨嵋高道隱月道長編創,相傳於其弟子明月道長,後經明月道長悉心研練,使之更加完善。此後,歷代單線秘傳,並被各代傳人視為絕世珍寶,從不外露絲毫。因機緣所至,敝人巧遇此功傳人:隱心道長,井得之一、二練之。今恐因敝人靈性、悟性有差,難取真諦、妙境,故決定將其特絕手部分功法首次公開披露,願與武林同道及前輩共同研習,旨在光大我中華武功。 七步玄風掌功法共分七個步驟層次。各層次間都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井有五行相生、相剋之玄機暗藏其中。故要求習練者必須按其層次要求逐層習練,不可越級練習。據師尊言明,此功大成後,七步之內可隨意傷人、毀物,無堅不摧,即用「內氣」隔空顯神威。 這裡暫介紹此技的前二個部分(層次)習修之法,如習者得法,苦練270天後,即可初步達到用內氣隔空傷人、毀物之能(約2米內)。誠望習者能重武德,練修養,千萬不可逞強鬥狠,以防不測。慎之!慎之! 第一層次(須練習120天後,改練第二層次)第1式:盜精結丹 習者每天夜裡子時(23:00-1:00)面北而立,雙腿自然向下盤坐於一特製青石板上(面積約為50CM*50CM,厚約5CM),雙掌心向上,十指相對捧於下丹田處,要求上身端正,頭頂百會穴與會陰穴的連線須與地面垂直。雙眼先觀看八斗眼片刻(陰天可向意念觀看)後,輕輕閉上雙眼。意念八斗星辰之精氣呈白霧狀自百會穴螺旋進入下丹田沿任脈路線,自然呼吸,如此反覆練習30分鐘。 第2式:接上式,雙眼慢慢睜開,右掌緩緩抬起,掌指朝上,同時將右掌內勞宮穴對準八斗星,左掌掌心朝下,掌指向右成定式不動。意念:八斗之精氣自右掌內勞宮穴呈螺旋狀進入,沿右臂內側至右肩井穴,乳中穴、膻中穴、中院穴收至下丹田;接著再由下丹田引精氣上升至膻中穴,在乳中穴、肩井穴,沿左手臂內側呈螺旋狀從左手內勞宮穴放出,衝至天際邊,並有摧毀萬物之急。如此反覆循環練習30分鐘。 第3式:接前式,雙手掌心相對,掌指朝上,稍稍放鬆,緩緩提起放於膻中穴處不動成定式,雙手掌間距離約為五寸。吸氣時(鼻吸氣),意念雙掌內勞宮穴將八斗之精氣吸收聚集於下丹田。呼氣時,意念右掌勞官穴釋放出一團紅焰烈火,左勞宮穴釋放一塊凍冰,當二者相碰於中間距離時,冰塊立即被火團熔化成一股水霧狀熱氣將練功者托上半空。如此反覆練習60分鐘,註:收氣、放氣路線同前。 第二層次(練習150天後改練第三層次,也可續練下去) 第1式:(練功方向,時間同第一層次) 自然盤坐於青石板上,雙掌捧於下丹田處片刻,然後雙手緩緩上抬至頭頂上方後,再變掌為虎爪式慢慢下拉,直至下丹田處止。意念左手抓一團焰火,右手抓一團凍冰,並將此兩股陰、陽、寒熱之氣收至下丹田集聚。稍停片刻後,雙掌用力快速前推,用意用兩股陰、陽之氣推送天際邊,並擊穿所有阻礙之物。如此反覆練習30分鐘。註:自然呼吸。 第2式:接上式稍息片刻後,面對木球盤坐,距離約1.5米。左手成掌心向上,掌指向右,放於下丹田處;右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左放於左手上。吸氣,提下丹田之陽氣運達掌心勞宮穴,同時右掌緩緩平捧至膻中穴前。當氣吸滿後,右掌用內力、內氣緩緩向木球推去;意念內氣象熱火一樣向木球襲去,井將其燒焚。然後,呼氣,右手變掌成虎爪抓回,收至下丹田處,還原,同時用意將八斗之精氣收聚下丹田。如此反覆練習30分鐘後,改練左式。左式練法同右式,唯有意念有改變;當左掌向木球推去時,意念左掌內勞宮穴內氣象滾滾寒流湧向木球,並使之凍結成冰球。收氣、聚氣等同右式。 註:木球製作方法:用桐木一塊,將此做成圓球狀,直徑約為5公分;做好球後,用一小釘釘進一點,留出釘帽,然後用絲線拴牢後,吊於房頂上,要求此球高度為平齊於習功者盤坐後的胸部即可練習。

升天入地抗寒秘功   

此功又名凝神沖漲功,練法上屬於意定派功法。據稱功成後能抗寒助眠。   本功習練時分兩步進行。   1、凝神。   包括聞息、聞動:躺式入靜後,心神收斂仔細聽呼吸聲.再轉入聽心跳動聲。接著會覺得心跳聲越來越大,以至各血脈都隨心臟一起跳動。   2、沖漲。   意想心臟血液像洪水一樣衝向全身各處。意念應與心跳配合。收功時意想心臟將全身血液收回。   本功可配合手掌導引。出拳意想氣血像洪水般至肩腋而來,直貫掌心;收掌時則有膨脹之感覺。

奇門絕技與秘籍(七)

五毒梅花針   

五毒梅花針又名雲夢五毒梅花針。傳說由四川峨嵋山餘者道長獨創,是生死關頭的防身暗器,可連續傷人。如遇成群歹徒,發此暗器,中者立即昏倒,須兩小時後方可行走。此技乃防身秘技。   1、梅花針的製作:針的大小、長短根據需要自制,在根部相連,待打出針後,擊中人身,五枚針刺在五點,形如五瓣梅花。   2、梅花針練習方法:梅花針是用指法將針甩出,持針的方法是食指與中指相並,把針夾在二指中間,拇指壓住針。出針手法有正出、反出。反出時,手心朝下,為陰手,正出針時,手心朝上,為陽手。出針勁力講究用小臂甩腕,不甩大臂,腕不鬆軟。先在靶上貼大目標、短距離練習,日久可將目標縮小,距離漸遠練習。   3、藥物配方;麻醉乙醚50克,95度酒精200克,紅花油50克,川烏15克,草烏15克,天盤草15克,拉沙15克,石灰適量。   4、製法:以上藥物缺一不可,浸泡七天後將上層液體倒出,用玻璃瓶裝好,把做好的針放入藥液中浸泡3小時後,拿出晾乾即可使用(註:練習時不要用藥泡的針)。   5、解法:凡被以上浸過藥液的針擊中後,即刻昏倒,不用解藥約須兩小時後自醒。使用解藥 15分鐘可全解。解藥:樟腦、金銀花、蘇子葉、淡竹葉、海沙各15克,共研碎沖鹽開水口服,15分鐘後方可行走。不擊中血位、死穴不傷性命。   6、注意事項:(1)藥液殘渣不能混放在其它東西之中,以免藥著誤傷自己或他人。         (2)拿針時手最好不要直接與藥劑接觸,否則誤傷自己。         (3)因針尖易扎入人體與血液接觸,為防傷害自己,使用時需自服解藥。         (4)請事先用動物試驗後再使用。         (5)練武之人必須嚴守武德,本防身秘技只准防身,不可違法,不到萬不得已時(即不到自己性命危險時)不能使用,否則國法無情。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銷魂五毒梅花針是為自身安全和不受他人侵犯的防衛

寒冰烈火掌   

本文所記載的是鐵板門陳新元大師傳授的鎮門絕技——寒冰烈火掌。   也許有的讀者說:「寒冰烈火掌」這可能嗎?這種武功我只在武俠小說中見過。對此疑問筆者不想作過多的解釋。有道是:「口說無憑,修練是實」。此功修練得法者,雙手可釋放出陰陽兩氣,陰則寒冰之氣,其寒可令清水結冰;陽則烈火之溫,其熱不亞於爐中火炭,可隔空擊敵,數米之內可憑意毀物。因其功效甚大故歷來不外傳,因而世人知者寥寥。筆者徵得陳師同意披露此功,旨在為家貧而有志習武者創造一點條件,不致因無錢習武而左惱。螢蟲獻輝,不乞名利,望各位同道、武林前輩不吝指正。   寒冰烈火掌功法圖解   第一式:習者每日子時而北背南、曲膝盤坐於地,雙手上托至丹田部位,腰挺身直,頸正頭直,自然呼吸,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頭頂百會穴吸進,下沉丹田,如此練習30分鐘。   第二式:習者姿勢不變,雙手由腹部前伸,手心向上,手背向下、吸氣、以鼻吸氣,腹部鼓起,意想天地之精氣自右手勞宮穴吸進,沿外關、曲池、肩髁至左肩過肩髓、曲池外關至左掌勞宮穴透出熾熱之氣升上天空,將一切阻擋之物擊個粉碎,練習15分鐘。   第三式:姿勢與上相同,雙手前伸手心向下、吸氣、意想氣自左手勞宮穴進入,經外關、曲池、肩髁至右臂,從右掌經肩髁曲池外關、勞宮穴透出,釋放出陰寒之氣,將地面一發生物凍結練習15分鐘。   第四式:姿勢同上,手臂由折,雙掌相對距肩寬,手心相對,指尖朝上,自然呼吸,意想左掌釋放出熾熱之氣,右掌釋放陰寒之氣,兩氣空中相遇化為霧水消失,如此練習30分鐘。   第五式:姿式同上,雙掌分護於兩肩,掌心朝前,手指朝天,吸氣小腹澎起,呼氣小腹收縮,雙掌同時前伸,意想左掌釋放熾熱之氣,右掌釋放陰寒之氣,將地球的一半燒燬,另一半則成為寒冰,如此練習30分鐘。      寒冰烈火掌選自《鐵板門功法寶典》,現將其修習指要敘述如下:   1、此功必須在子時(11時——1時)一鼓作氣練完。   2、修習此功必須收心靜性,意氣相隨。   3、修習此功必須順其自然,切勿強求,強求者無所成。

六 脈 神 劍   

本功出自逍遙秘笈,為神道劍者之武功。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其做架簡單,功效卓著,感應強烈,均為首屈一指。久習可得奇效。達到指劍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無形的劍。無論是橫掃或虛指,均可傷敵。在此載出其功中之初級部傷,非內功,但其運用人體自然采收氣能力,可迅速開發人體潛能。治病療疾,增長人體內力及耐力,亦為內功打下深厚基礎。 功架一:顫氣。馬步、不用意,但最好能在靜中進行。兩手前提至體前與肩平,兩手平行,手指向上,手心向前,吸氣,屈五指,以食指、中指尖與拇指尖相對,但不相接,呼氣時微顫雙手,每習呼吸三十息。 功架二:拉氣。馬步,雙手平胸,手心向胸,打開左手,使右手與左手成拉弓姿式。再變為右手在前左手在後,手指只伸拇、復、中三指,或可以拇、食、中三指一指一指的作拉弓式,做四十九次。 功架三:采氣。直身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身正眼平視,雙手上舉過頭頂,掌心向天,手指夾向後,伸中、食、拇三指,雙手向兩側下移,同時收氣,至肩平再上移,呼氣,重返頭頂,如此做七十二次止。 功架四:采氣。直身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向上,手心向天,中、食、拇三指打開指向後,接著呼氣,上身前府,腰腿均盡力直,手向下移動,使手心向地面,手指不變。再兩手從兩側上抬,至與肩平時吸滿氣,呼氣時向下放下,如此做七十二次止。 功架五:收氣。直身,雙手上舉,五指向天,劃園,先順時針方向,次逆時針方向,共劃108園。 功架六:收氣。俯身,雙手下垂,五指向地,劃園,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方向,共劃108圈。 功架七:收氣。直身,雙手前指,劃園108次,先順後逆。 功架八:收氣。直身,雙手側指,劃園108次,先順後逆。 功架九:收氣。直身,雙手向後指,劃園108次,先順後逆。 功架十:劃氣。直身,雙手上托,至頭頂相對,五指成虛爪形,即五指尖在一平面上,下移雙手,指不動,至移至腹前時,氣吸滿,加乎盡濁氣,開始緩慢呼吸。意念依次寧雙腳湧泉,頭頂百會,大腿風市,胸口膻中,最後意守丹田,想著手印,呼吸三十六息。 下面的十個架專習力功 穴指:虛步站立好後,呼氣,如左腳在前則從右手二指向左腳尖前端疾點,但需注意手臂放鬆。每次習72次呼吸後,換腳行動如數。 拿手:馬步站立,雙手前伸,掌心向滅,虛抓一次後翻,腕再抓,如此不停的翻腕,不停虛抓,做108次至360次止。 穴指:僕步站立,呼氣時二指疾點向所伸之腿側,如此72次。 穴指:弓步站立,如左腿後伸,則以右手之二指疾點向後左腿根邊。如此做72次。 甩腳:直立,提左腳,盡力上提,而右手五指在同時疾向地指去,如此做108次-360次,再換腿行動。 抵力:以食、中、拇三指抵牆,身體後退,然後屈肘,使身前俯,再直肘撐起身體,如此做36次,可逐日加一次,至180次時亦不費力時改為俯地做,亦無吃力之感,則背加重物,直至背拱百斤而做108次亦不吃力時功成。 拉架:以身體躺在兩凳上,只許頭腳有落,其他部位均虛,手放於腹背上,俯仰二式均練,感氣竭止。日久可加重物於腹背。 倒架:即倒立,氣竭止。 虛指:掛重物於樑上,或沙袋、或鐵錘、或鐵球,以手指點擊使之搖動,再以指抵擋,日久指力可佳。則掛棉球,以指虛點,棉球搖晃佳,再後退,直至距球七米亦能使之劇烈搖動時,則改為遙點沙袋或硬物,但均先練習集氣、破氣。 常時以手指末點水、沙、鐵沙、木板、牆壁等物。 或可常空彈五指,一般做72次一組。 本功尚有陰功習法,暫不述。陰功成後可傷人不知,本功習成,可遙指傷敵並可使用指橫掃敵者,令人生威。但與傳說不同的是本功不能以氣劍打出明眼。習練本功非常勞累,功後習靜功並擦熱雙手摩全身骨節,輕扭腰。 六 脈 神 劍 這是中級階段的幾個架,以為進一步練習。 收氣秘訣 收氣法架。由於脈輪內功的練習,人休內部經絡得已很快開通,則采氣很易了。現將主要方法述於下:本派所採之精,主要為天之精,即日、月、星、雲、霧,變之精,即風、雨、雷、電,地之精,即霜、露、花、樹、氣乃地陰之精,水之精,木之精,火之精,因其方法注意事項很故一般習功者最好只採天地之精,即日之精、月之精、星之精、地之精氣即可。采其它的精氣沒有切切可行之方法容易使人步入魔障,習者小心。 收氣方法有十一種之多,除以雙手收氣之外,尚有穴位收氣,全身收氣,目耳收氣,口鼻收氣,毛孔貫氣,病灶收氣,雙合收氣以及兩種器械收氣法。這裡介紹雙手收氣。 意念所需收之精氣向已靠攏,在身體四周籠罩成一個霧狀精團。伸雙手向上,順逆劃圈各3次,意想精氣成旋狀。吸氣時想精氣旋轉而入兩手,呼氣時意想氣由雙手出。本法不一定從勞宮入,只需想著從手掌出入即可。 破氣秘訣 破氣法架:本法主要習內氣的外出入,使得內力得以外出,達憑空打人之力。現介紹其幾個基本法:直身站立,雙腳開與肩同寬,兩臂上舉,五指伸直在肩上屈兩肘,使兩手拿包成個園,指不相接,手心向前。逆式呼吸。意念吸氣時氣上升至右臂,從指出,沿兩手指之間意想中的線由左手指尖進入左手,隨呼氣下降沿肩過吸氣再上,如此循環,做18次呼吸即可。行功三月後,再在意念的基礎上在兩手之間多加個圈,使氣的運行路成「8」字形。 破氣法架第二:這個方法比較重要,但沒有功力基礎容易出錯,故習者鑒之。站立姿勢同上,兩手先自然垂直於體側。順式呼吸,收氣時意想臍中發出一股力在腰間旋轉,呼氣時口呼「嘿」聲抬左手甩向前,伸直意想那股按由命門開始向左旋再向右這個方向旋轉的力隨呼氣上升至肩,經左手臂由五指尖向前衝出。如此習三個次法後,習右手。 回氣秘訣 這裡介紹簡單的回氣法,也要等內功深厚時方可習。回氣法架見於下: 盤坐式,身正頭直,兩手上下相對於胸前,手心相對。呼氣時意念內氣由勞功衝出達於兩手之間。吸氣時兩手互後,意念內氣因收到擠壓返衝回兩手臂,一直衝到兩肩。本功循環習練五次,即需平氣一次,即意引內氣返回丹田,三口呼吸後再接練上法。日習五個五次。 本法在六脈神劍一功中極其重要。因六脈神劍功法後階段是集氣要訣,習者如不習此功,會因經不起自己練出的無形劍氣的反衝擊而使雙臂殘廢,習者鑒之。 六脈神劍(內功第一架) 大八字站立,雙手前伸,放鬆全身,掌心向下,身正頭直,開始動作,先吸一口氣,用鼻吸,再身體慢慢下落,並非跪下,而是以兩小腿仆地,雙手在同時向身體兩側下按,意在勞宮,口中需發出「霍」聲,是用喉嚨擠出來的,呼氣完後上身上抬,全身重新站起,同時雙手翻掌上抬。吸氣用鼻,意在印堂,習此功時,下落時需用勁於雙掌,上身時意勁於兩大腿,這種勁並非力,而是氣,是一種看似微小實際極強大的內力,一般人僅能感覺到而已,長久習練此功的人,這種勁會極大,初時較死,後則活。至時,全身靈活無比,軟綿如絮。當然,所配合整個六脈神劍的各架習練方可達此步。此功上下升落12次即可收功。即合雙掌於胸前,收左腿,蹲下成半馬步,雙腿是併攏的,體會兩腿與腰間的內勁。三口呼吸即可。 本架名莫那架,是一奇門功架。世無見,為六脈神劍功法中的較為重要的功架。六脈神劍功夫中的各架各式均有特殊呼吸及意守的地方,但它在無意念修煉時也可有相當的收穫,只是無法進入高級境界而已,陰功到了第三步上就需努力修習意練及內氣的運發之法,硬軟功夫後來也有內外應合的運氣法。這才是萬法歸宗的主題意義。

凌波虛度   

大凌波虛度者,實乃馭氣飛行之術也。絕非一般輕功乃至上乘輕功可比擬也。輕功者,乃是指高彈跳能力,借助反彈之力向上竄縱,並以嫻熟的技巧以減輕落地時的重力聲響者是也)所以一般輕功實乃竄縱之術也。輕功至上乘者,配合了一定的提氣技巧,跑更快。跳得更高更遠,即所謂「踏雪無痕」「陸地飛騰」「草上飛」者是也。而凌波虛度之奧妙則可騰空馭氣飛行,飛行之距離遠近則由修煉者自身之功力程度而定,功力高深至極者可以飛越江河山谷乃至更遠,其飛越時可全身不動馭氣飛行,亦可兩足踏空行走如履平地,神態瀟灑似凌虛而行,是謂之日「凌波虛度」也。凌波虛度飛行之機理者,實乃慘煉者之內外功夫均至高乘,能隨時知當時當地的靈氣性質,從而發出與之性質相同之外氣,同性相互排斥,故身體能騰空而懸浮也。再向後發出外氣,似游泳一樣,身體自然向前飛行矣! 修煉方法: 一、 外煉法,即兩足綁上沙袋(或錫瓦),從晨起床至睡覺前,一刻不離,日常行走、早晚奔跑縱跳,沙袋(或錫瓦)從不離腿。注意每隔一月鬆綁取下沙袋(或錫瓦)三日,以適應及平衡身體。一年後,爬山跑跳,可與猿猴迢逐。第三年穿上特製的舟形木板鞋在水上跑,最後取下重物,赤足履水如平地,即煉成了水上飛之輕功矣! 二、 內練法、按前述之內功心法勤奮修煉配合外煉(即大小周天之練法),內煉也逐步提高,至第三年以後即進入到上乘輕功境界,一般十年左右可煉神返虛,出現神足通,即俱有了察知當時當地靈氣的能力及能發出強大的外氣。運用之法如下: (一) 觀想下丹田之內丹急速沿小周天法輪運轉二十四圈。 (二) 觀想內丹沿大周天法輪運轉三十六圈。 (三) 將內丹沿中脈提運至頭頂百會,並收腹閉息。 (四) 兩手由側面上提至略高於肩,手心向上。 (五) 隨著呼氣兩掌緩緩下按,由四心,(即兩掌心兩足心)發出強大外氣壓向地面。 (六) 由地面性質相同之靈氣產生的斥力作用,身體騰空而起。 (七) 飛行的方向或前或後,或左或右以及飛行的快慢皆可由心意而定。 (八) 在飛行的過程中,意念一定要隨時守住頭頂百會穴之丹珠,這是根本,功高者丹珠可出頭頂一尺左右,大放光彩。 (九) 功力至爐火純青時,無須任何準備功,可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騰空馭氣飛行。

奇門絕技與秘籍(八)

縮骨神功   

夫縮骨神功者,井非真的將骨頭縮小也,乃是運用內氣內功縮小了骨之間隙,全身之骨頭有順序地疊排緊密,人的身體自然就小了,故稱之日縮身法更確切也。 (一) 外煉法:每日早晚擇空曠無人處,於芳草地上鋪上棉墊作盤腿、下腰、屈身等各種柔功修煉,使全身的筋骨關節達到柔軟如棉,這是縮骨神功之基礎。 (二) 內煉法:每日子、午、卯、酉按四正時內功心法勤煉,達到氣行周天之後又行肌肉、皮膚。之後氣行臟腑。最後氣穿全身骨髓煉成混元金剛不壞之身。達到上述混元金剛不壞之身,再修煉縮骨神功則易矣!即可隨心所欲地收縮筋肉,將骨骼收攏重疊,則身體各部或全身均可收放自如,則所謂縮骨神功成也。

閉穴大法   

閉穴大法者乃是一種保護自己穴道不受點擊的方法,進者還可利用穴道反擊點穴者。其一為換穴封穴法,即煉成混元金剛不壞之身後,能隨心所欲地肌肉移動一定距離以蓋住附近穴道口,亦即將原穴道口向上下左右移動一定距離,故在原穴道部位被點擊時不受損傷。其二為封穴反擊法,即意領丹田之氣至全身重要穴道中,氣聚穴道,結成金剛珠,穴道向外鼓出如算盤珠子,堅硬如鐵石,使敵擊點之手指受傷,此其一也。在敵擊點之手指欲上身時,突然由穴道發出強大外氣反擊此其二也,在其點擊之手指將上身時以內功之力將其吸住,此其三也

乾坤罡氣   

乾坤罡氣乃修煉之護身真氣也。即修煉成混元金剛不壞之身後,必須在身體之周圍自然環繞著一層真氣,經過一段特別修煉之後,這層真氣即可煉成至陽至剛的乾元罡氣或至陰至柔的坤元罡氣。乾元罡氣修煉法: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擇一僻靜之處,面朝南方盤坐,五心朝天,靜心絕慮,到物我兩忘之境,然後意采南方天陽之氣,收聚至丹田,以文火烹煉約一柱香時間。將此陽剛之氣呈球形放射至身體周圍,約在身體四週一丈左右佈滿陽剛之真氣,意想真氣似一道堅若鐵石的牆,護住自身,一切入侵之異物到一丈左右即彼阻隔,若硬性闖人,似撞在鋼板之上,乾元罡氣修煉成功也。坤元罡氣修煉法: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擇一僻靜地,面朝北方盤坐,四心朝地意念湧浪泉朝地,靜心絕慮,到物我兩忘之境。然後,意來北方及地陰之陰氣,收聚至丹田,以文火溫養約一柱香時間,將此陰柔之氣呈球形,放射到身體周圍一丈左右,使身體前後左右佈滿陰柔之真氣,觀想此真氣似一道橡皮牆,護住自身,一切人侵異物到身體一丈左右即被一無形的陰柔勁力阻隔並反彈出去,入侵力量有多大,反彈之力亦有多大,坤元罡氣修煉成功也。乾坤罡氣神功即金光元氣護體神功也。

火龍神功   

火龍神功乃吾國丐幫歷代心傳口授秘傳之暖身功也。夫丐幫弟子飢寒交迫,衣不蔽體,無家可歸,常依廊簷之下,破廟之中,寒冬即至,凍餓之情實堪可憐矣!為此丐幫祖師創造火龍神功法傳與弟子,既可暖身,亦可同時使內功修為更上一層樓也。所謂火龍者,比喻人身也。人頭即龍頭也,人嘴即龍嘴也,人脊柱乃龍脊也,人之尾骨即龍之尾也,人之下丹田亦即龍之下丹田也。 修煉方法: (一) 地點:擇一清淨之處絕對不許有人打擾。 (二) 時間子、午、卯、酉四時正 (三) 正身盤坐於蒲團之上,調息至極均、深、細、長。觀想下丹田處有一雞卵大的火珠,初時為黃色,繼之轉蘭色、再轉紅色。此刻火珠急速旋轉,跳躍,熱力增長。再繼之由紅轉紫色,熱力變成火由丹田衝向氣陰尾骨,整個脊柱由下向上一節一節燃燒,直至龍頭。此時龍身,人的全身,處處如在濃烈的火焰之中,寒氣盡除。火龍功矣。若功夫深厚者,可結成火龍丹,由口噴出,使周圍的寒冷空氣變成溫暖,再進一步,亦可燃燒山石林木。但達此境甚難。歷代丐幫弟子達驅寒暖身者不少,更進一步者尚少見也。

陽光手   

夫陽光手者即紅陽掌也,其修煉方法至簡至易但亦至難至苦矣!故右仿之有成者亦如鳳毛麟角。 修煉方法: (一) 內功修為見內功心法。 (二) 每清晨面對東方剛升起(出)地平線之紅太陽深呼吸三十次。 (三) 站好低馬步樁,雙手握拳於腰側,向紅陽推掌,一左一右,亦推亦收,由初兩百次,三個月後達兩干次,一年後達兩萬次。 (四) 變馬步推掌為閃電掌,次數亦由少到多,一次練功達兩萬次以上,此時陽光手已成,發掌時陽光一閃敵已中掌倒地。 絕技各派均有、吾國各門中並非一門獨派。各門派是歷代先賢從學於各門派武學,集成本門絕技,其中,含有少林秘學,有武當絕技者,並奉勸肖小匪類之徒不可妄學,否則後果堪慮也。

赤陽神功   

赤陽神功者,乃修煉者之三味真火與宇宙之純陽真火相熔合,收歸於下丹田,煉成赤陽珠。功成之後能隨心所欲發出赤陽珠,此珠之威力大小皆由本人之意念力控制,大可化為百丈烈火小可縮成米粒之珠,但熱力奇大,可穿山破石,瞬間可使一盆清水沸騰氣化。 修煉方法: (一) 選擇一奇熱之處,一般乃大沙漠之深處。最好選擇大地的子午線處。 (二) 時間應為午時,烈日正當頂。 (三) 正身盤坐於蒲團之上,先兩手放在膝頭上,垂簾閉目,默念:「老子十萬眾,吾師在其中,道法三干六,赤陽正當空,烈火吞宇宙,吾身在當中,存想觀師像,法力無邊功。」默念三十六遍,觀師像即觀想授功,書之師像也。 (四) 兩手翻掌,掌心朝天,觀想自己天目穴及兩手掌之勞宮穴與空之赤陽之光分三道被收入天目及兩手勞宮穴內。呼氣時觀想夭目及兩手勞官凝成了三顆赤陽珠。共呼吸三十六次。 (五) 意念導引天目之赤陽珠進入體之中脈,下沉至下丹田,兩手勞宮之赤陽珠由手三陰經脈至任脈,下至「丹田。此日「三珠歸田」也。在下丹田形成一顆煉陽珠,隨著功力的深化,下丹田之赤陽珠可隨心所欲地在身內遠行,繼之可發於外,所到之處林木灰燼,清水沸騰。至此赤陽神功成矣!

定身術   

正身盤坐,收視返聽,雙手置於胸前,結大蓮花印(十指朝天,掌根及小指第一節外沿相抵,呈開花蓮花狀)靜坐片刻,默誦「D奄」字真言,觀想宇宙之靈能化為白光自頂輪入體內,繼默誦•『嘛」字真言,觀想白光入喉輪化為紅光,繼默誦「呢」字真言,紅光入心輪化為黃光。繼默誦「叭」字真言,黃光入臍輪。化黃光為蘭光,繼默誦「彌」字真言,蘭光入陰輪化為紫光,最後默誦「牛」字真言,觀想紫光由體中線直衝向上至頂輪,復默誦「勃」字音,引紫光下降至小腹腔中心。反覆進行三十六遍,復觀想紫光膨大,充塞全身,氣感強大,繼之接天鼓雷音佛印(兩手十指尖井攏指尖向前掌心虛對)意念全身真氣集於丹田、眼睛和指尖。待真氣運集充足,猛然大喝一聲「』阿」(聲音短而猛烈),以氣發聲,氣發丹田,觀想聲音如雷,直擊對手心田,同時將天鼓雷音佛印變為實心合掌印,觀想十指尖射出十道白光刺入對手將台、血侖,膻中,肚臍、章門、氣海,關元,中極,十大穴內。同時雙眼猛睜激射出兩道金光,似繩索,如匹練,將對手全身捆纏結實。以上乃一瞬間之「三密相應」。熟練後,並可將念力同時分散作用於多個目標之上,將目標定住。此謂「定身術」也。


九陰真經〔正本〕(轉)

上卷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其案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人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手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陰極在六,何以言九。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第一重訣曰:子午卯酉四正時,歸氣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盤,意隨兩掌行當中。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旋轉貫其中。氣行任督小周天,溫養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陽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找一陰氣重的地方,最好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任脈下歸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氣歸丹田後,雙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氣行兩掌。雙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對準氣海穴,右手掌心對準命門穴,真氣隨手式成螺旋狀貫入氣海、命門兩穴。匯於丹田內。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時間。待此功練有一定功力,能收發自如,有抗寒之功時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訣曰:極寒午時正,獨坐寒冰床。裸體面朝北,氣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開丹田門。寒氣螺旋入,收發當自如。合和匯丹田,落雪雪不化。縮如一寒珠,雪落無化雪。擴為霧環身,九陰第二重。每日午時,找一極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寒冰床上(一種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樣)。今人練習可在冰或雪上練習,靜心絕慮,啟動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分別成螺旋狀入寒氣,吸一柱香的時間後,關閉以上兩穴,丹田內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轉,越轉越大,至到隔體三丈遠,收回。如此反覆八十一次,練到雪花落體而不化,放氣時雪花距體三尺不落為功成。

  第三重訣曰:法如第二重,陰陽互相剋。意在修罡氣,熱火不侵法。陽中求真陰,九陰第三重。每日子時,找一極熱之地,坐於火鼎之上(今人練習坐在鐵板上,下面加火,應慢慢加熱,以不能忍耐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靜心絕慮,起動丹田寒氣防止熱氣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練寒氣用以抗熱量。此乃「真陽中求真陰」。

  第四重訣曰:法如第三重,陰合陰為生。同為修罡氣,靜流極之法。以陰練真陰,九陰第四重。不拘時間,找一靜止不動的水池,五心朝天,坐於湖底,靜心絕慮,水位不過脖子,運行丹田真氣用以抗水之壓力,其方法與第三重相同,待體入水,而衣不濕為成。然後找有流動河水中練,急流下練,而衣不濕為成。到此《九陰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氣放出擊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采氣**訣曰:采氣不在氣,口閉雙目開。玄機在於目,神氣乾鼎聚。此法為增進內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內的精氣,主要是修煉雙眼,使雙眼在對敵時能求察分明,並有攝取敵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陽將出之際,站於高處,雙眼平視太陽,帶雙眼發熱時,意念太陽之氣由雙目吸入匯於上丹田,吸匯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雙眼收回,如此反覆。

  橫空挪移,螺旋九影,左右挪移,其聊不為,以氣行之,可幻化九影誘敵。如加九陰白骨爪其威力可增十倍。如何橫空挪移可據個況自定,今公之二法以參考。

  訣曰:左轉一,左轉半。右轉一,右轉半。左右轉一為不一,橫空旋較為太一。

  訣曰:左旋右旋天地旋,左踏右空平地旋。合手陰陽為上旋,右踏左空旋不為。雖為身法,實含玄理。須參照「九陰行功訣曰」進行,以防走火。習此功主要為子、午兩時,其它時間亦可。必須選一處絕對安靜,空氣必須流暢。此功中的呼吸均為鼻吸鼻呼。習此功貴在持之以恆。功中會出現各種幻境,千萬不可懼怕,順其自然。練功中出現自然騰空,應順其自然,千萬不可妄加意念。

  《鬼獄陰風吼》

  此功屬音波功,以音傷人,以音索魂,亦可以音布罡氣,其威力無比,其音如地獄鬼吼,陰風陣陣,使人不攻自退,不寒而慄。

  第一重:面北而坐,取五心朝天式,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顎,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雙手於下丹田處成托式,即掌心向上,掌指相對,意守丹田一柱香,引真氣自督脈、任脈行到中丹田,並在此匯聚成乒乓球大小的真氣球,其色赤。口中默念,意念中丹田之真氣化為波圈,若水紋之狀。碰膚彈回,須反覆重陽之數。

  第二重:意大波圈,自內向外旋為散,自外向內旋為聚,散聚合適為陰陽平衡,陰陽平衡,萬物之本。漸如虛空,與宇共振,法同上。

  第三重: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於兩腿外側,百會上頂,舌放平,雙目平視,調整呼吸,意守丹田一柱香的時間,然後點頭,吸氣、收腹,口發鬼怪連音,同時意引丹田真氣隨聲音向外擴散;抬頭、呼氣、口閉,意收回真氣歸中丹田,如此反覆。一點一抬,一上一下,上下起到,喉輪自開,開通喉輪魔音自現。

  第四重:無相音罡

  無相音罡,即音罡無形。其秒音無窮,可防敵護體,亦可以音控他人或給他人治病。其練法很簡單,只需把「九陰神功」的「先天真氣」與「鬼獄陰風吼」之音合二為一就可,具體練習方法可參照以上兩法自悟,此不詳述。

  下卷

  九陰白骨爪

  爪力無比,鬼氣迴盪,不攻自懼。其爪可使頭骨成孔而不碎,爪心有強大的吸力可隔空取物或吸取他人功力,爪指有強大的透勁可隔空傷人。一收一放,一開一合,合乎武學大道之理。

  第一重金絲手訣曰:面北背南朝天坐,氣行任督貫大椎。意聚丹田一柱香,分支左右聚掌心。打開氣海命門穴,氣滿沖貫十指爪。旋入陰氣一坤爐,放收來回金絲手。凡習九陰白骨爪需先習九陰神功百日,於極陰之地,谷地為佳。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低處。雙手放於膝上,手心朝下,意守丹田。開氣海、命門,旋轉吸入陰氣匯於丹田。氣順任、督兩脈上行匯於大椎穴,於右肩井穴入掌心,氣滿鼓支,掌起平胸。五指下垂,氣貫入指,十指內扣、回拉,手絲為一。回氣丹田,溫養柱香。

  第二重攝魂**訣曰:打開丹田前後門,三昧磷火化無形。吸進鬼獄陰鬼精,陰功在此更為進。此法是一種極秘之法,可開通人的死生之謎,吸取鬼魂之氣,同時亦可用此法吸他人功力元神。找一墳場,在半夜無人之時,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左掌心向上,大拇指扣小指其它三指伸直。左手立於胸前,掌心朝左,大拇指、中、無名、小指內扣,食指伸直,口唸咒「探地達摩,無相無上,攝陰攝魂,無畏無懼,陰陽合和,人鬼交戰,嗎咪唄咪『口奄』」三十六遍,一遍過於一遍,到最後一遍,只需「嗎咪唄咪『口奄』」。然後雙手抬到頭上方,合掌,指尖朝天,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從兩穴內射出陰氣,成螺旋型由小到大,如龍捲風一樣把野魂陰精捲入兩穴匯於丹田,練習一柱香的時間後,開始煉熔。雙掌放於膝上,掌心朝上,意守丹田中的無數陰魂陰精被丹田陰氣形成環狀,封閉在內不能出來。意念丹田封魂球開始旋轉,同時意念墳場突然起了無數磷火,用同樣方法把磷火吸入丹田封魂球外圈,燃燒煉熔陰魂,由慢到快不停旋轉,火由小到大,直到化盡為止。收功,溫養丹田一柱香。如果用來吸取他人功力或元神其方法於上面同理。

  第三重白骨練爪訣曰:白骨頭上懸,幻化為二骨。陰精懸九穴,左右手中擒。合和為陰珠,吸陰吸精鬼。齊匯坤爐內,回返丹爐內。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墳場中,意守丹田片刻,意守自身前後有九座墳,突然裂開飛出九個頭骨,這時意念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射出旋轉真氣由小到大,把九個頭骨給懸起來,位於本人頭頂上方左右,緩慢旋轉。從每一個頭骨的兩眼射出一條紅氣線,分別射入百會、玉枕、膻中,左右肩井穴,靈台、氣海、命門九大穴道中,並且在每個穴道中漸漸匯聚成一個球,然後這九個紅球同時從任督兩脈匯於丹田,意守丹田使之氣化合。然後運氣兩掌貫足真氣,由於反向力,雙掌抬起平胸,在貫入十指,十指突然變爪,這時意念那九個頭骨互相幻化,變為兩個頭骨於胸前方。掌心外突把兩個頭骨吸入掌中,隨後十指內扣抓住頭骨,放出真氣把頭骨抓成十個小孔,然後吸回真氣,同時吸取頭骨內的陰精歸於丹田。收功,溫養丹田一柱香。至頭骨隔空襲來抓成孔而骨不碎,九陰白骨爪成矣。練之此境界需配合外功練習即第四重。

  第四重外功訣曰:氣至丹田貫十指,倒行古樹狸貓功。抓石打鐵練指力,內外合修白骨功。平常把內氣貫於十指用以隔空取物,在以十指抓,練硬物,所用之物應由輕到重,由近到遠。在者可以倒立於樹旁,雙腳依樹,然後用十指抓樹緩緩上行,以練指力。此重應與第三重同練。

  第五重練到第四重此功已成,此第五重為加深功夫,其陰毒程度更甚。用古時棺材、蝙蝠血、砒霜三種物體加水加熱後,用以漫手,再練內外功,這樣手上有劇毒,以此手傷人無救。

  《螺旋九影》

  《螺旋九影》為武林上乘輕功,集身法、步法、罡氣於一體。可平地拔起數丈,亦可平空飛行萬里,身體周圍有一層自然罡氣,可攻擊外敵。練之上乘可幻化出九個身影,於佛門無上神功「蓮台九現」有相同的功效。

  第一重:室外練功,不准迎風,鬆去身體裹纏之物,活動一下全身關節,用意念放鬆全身筋、骨、肉、皮等。然後面北取五心朝天或盤坐,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顎,下微收,雙目平視,雙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對,捧放於丹田處,意守丹田一柱香,接著雙手輕輕向上捧,沿任脈路線至膻中穴處,雙手變為捧蓮花狀即雙手心相對,掌根相抵,掌指朝上,雙手十指自然張開,接著上捧至頭頂,同時緩慢吸氣,意念隨上捧之勢,將大地之陰氣由會陰穴成螺旋狀吸入,經中脈上升以頭頂百會穴成螺旋狀射出;然後雙手變掌心向下,並向下壓到丹田處,同時呼氣,意念隨雙手下壓之勢,將天上之陰精螺旋狀吸入百會穴,經中脈由會陰穴成螺旋狀射出,如此反覆。

  第二重:第一式:面北而坐,功接上重,五心朝天,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顎,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雙手輕輕提起,掌心朝下,掌指相對放於中脘穴處,雙手中指間距離約為一掌寬,雙肩下沉,雙肘下墜,雙臂要「圓鼓」。意念會陰穴射出螺旋狀陰氣把身體旋入地下,至到地極處。突然螺旋陰氣收回,身體如彈簧一樣被彈回地面。

  第二式:要領同。輕抬雙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對,高舉至頭上方,雙臂微曲,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意念百會穴射出螺旋狀陰氣,如飛機之螺旋槳,把人身托起,飛到九重天方為極限。此時人體在天空飄浮,突然陰氣收回,人從天空掉回地面。

  第三重:

  在第二重第一式的基礎上打開氣海穴,命門穴射出螺旋狀真氣,環繞身體自左到右,意念身體隨螺旋真氣之力上升,或平空飛行。同時在練功中加入有外敵入侵,不能入或擊傷之意,可同時練習環身罡氣。

此乃天璣不可洩漏,各路俠士謹慎修練切勿走火入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路上看到的 看看就好千萬別認真 XD


--
※ 作者: alenfbi 時間: 2013-04-26 11:49:05
※ 同主題文章:
※ 看板: Joke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84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3-04-26 12:06:44 (台灣)
+1 04-26 12:06 TW
我都已經練一半了 你才跟我說是騙人的 你現在當我們鄉民都是王八蛋啊!!
2樓 時間: 2013-04-26 12:20:58
+1 04-26 12:20
  我褲子都脫了 你竟然讓我看這個?!
3樓 時間: 2013-04-26 12:41:10 (台灣)
XD
  04-26 12:41 TW
一樓練功之前有沒有先自宮啊?二樓為啥可以看功夫秘笈要脫褲子?
4樓 時間: 2013-04-26 16:32:55 (台灣)
  04-26 16:32 TW
二樓打算先自宮吧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