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CINA (50cents)
標題 [轉貼] 國共兩黨都不會告訴你的事
時間 2014年12月14日 Sun. PM 09:08:59


文長注意,很精采的歷史故事,原作者不可考,只能貼出連結

原文並無圖片,由我補充,圖片都是網路找的


[圖]
 

[圖]
 



1、竊國大盜的傳奇愛情:民國第一傳奇的愛情故事既不是蔡鍔與小鳳仙,
也不是孫中山與宋慶齡,既不是老毛和藍萍,也非徐志摩和陸小曼,而是洪憲國
王袁世凱和他的第二位皇后沈玉英。

  沈氏,袁世凱的大姨太太。

  袁世凱年輕時曾先後應過兩次「童子試」,但都沒有考中。

  盛怒之下,他燒掉讀書時所作的全部詩文,決心放棄科舉,前往上海流連於
煙花之地。

  在那結識了蘇州名妓沈玉英,兩人一見鍾情,愛得難解難分。

  袁世凱所帶錢財花費一空後,每日均由沈氏供給,後被老鴇知曉,老鴇要趕
袁走,沈氏怒道「袁爺天生出將入相的命,你們也配說,就是秦瓊還有賣馬的時
候,楊志也有賣刀的時候。」

  沈氏慧眼識英雄勸袁世凱不要灰心喪氣,國難當頭大丈夫當振興天下為己任
,並變賣首飾資助他盤費及打點所需費用。

  袁世凱為沈氏的一片真情所動,答應離開上海。

  行前,沈氏備酒送行。

  在酒桌上,沈氏說:你走了以後,我立刻拿自己的私房錢贖出自己,搬出妓
院。

  希望你努力功名,不要相負。

  袁世凱聽了以後,十分感動,指天發誓,要好好做事,功成名就之後,馬上
來接她,離別時感慨寫道「英雄落魄,一曲琵琶知音少;商婦凋零,百年歲月感
慨多。」

  之後慈禧太后全責授予袁世凱在小站練兵後,袁世凱的心腹趙秉均和孟恩遠
兩人在一處鄉間別墅找到了等待多年的沈姑娘,袁世凱力排眾議將妓女出身的沈
氏列為首席夫人,自此後袁沈兩人再沒有分開過,雖然沈氏始終沒有為袁世凱生
個一男半女。

  時光荏苒,一下子就到了袁世凱下令退皇帝位,四面楚歌的前一夜。

  袁世凱著皇帝裝,沈氏著皇后裝,兩人還像年輕時那樣依偎在一起。

  世凱問道:「你想當皇后嗎?」

  沈氏:「想,憑什麼不想?」

  世凱大笑。

  沈氏:「你笑什麼?」

  世凱:「一個婊子都想當皇后。」

  沈氏大笑。

  世凱:「你笑什麼?」

  沈氏:「一個流氓不也能當皇帝。」

  兩人同笑。

  袁世凱問:「而今天下已經非我所能控制,你後悔和我在一起嗎?」

  沈氏:「我這輩子就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才沒有了一絲絲的遺憾。」

  話畢,沈氏戴上當年那個世凱書寫衷心情語的裹頸,兩人抱頭痛哭。

  就這樣,沈氏用衷心和蜜圞意陪伴著這位竊國大盜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旅
程。

  

[圖]
 



2、中國歷史上有那麼一位總理: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總理,不僅沒有
一分錢存款,還因為無法償還債務被人告上了法院,他就是段祺瑞。

  1881年,段祺瑞懷揣一塊銀元赤腳徒步行走數十天二千餘里的路,來到
山東威海學習軍事。

  1888年冬,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獲准與其它四位同學到德國留學,
後德方看重他的才華將其獨自留在埃森克虜伯兵工廠深造。

  半年後,段祺瑞學成準備歸國,德方希望將他留下,他因希望報效祖國而毅
然離去。

  回國後投入新軍,後因表現出眾成為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左膀右臂。

  八國聯軍殺入北京,慈禧逃到西安。

  庚子賠款後,慈禧返回,沿途迎接的大小官員及士兵,都跪下迎接。

  慈禧御駕路過小站,段祺瑞及手下士兵站立迎接。

  載灃喝令:「跪下!」

  段祺瑞及士兵依然挺立。

  載灃大怒,拔刀要砍段祺瑞的腿;段祺瑞扛槍昂然而立,怒目而視,捲出凜
然不可侵犯之氣勢。

  當時守衛京城的清廷禁軍被八國聯軍消滅,要靠新軍;慈禧害怕激起兵變,
做出寬宏大量狀,不追究。

  慈禧死後,載灃成為攝政王,段祺瑞依然不跪,因此受到清貴族的排擠,被
解除兵權,任保定軍校校長,在此期間培養出了一批傑出的軍事人才,直到袁世
凱重獲重任才重新被重用。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準備稱帝,北洋將領見袁跪拜;唯獨段祺瑞不肯下跪


  馮國璋勸段,段不滿:「已是民國,為何還行跪拜?」

  馮說:「民國的大總統與皇帝沒區別。」

  段慨然:「我是軍人,只行軍禮!」

  然後直接進總統府勸說袁世凱不要稱帝,共和已經深入人心,民心所向,否
則必將導致天下大亂,袁虛與委蛇,表示不稱帝,次日革去段陸軍總長職位,削
去兵權。

  後袁稱帝,蔡鍔護國軍連戰連捷,北洋軍分崩離析,袁在內憂外患中重病不
起。

  當年勸其稱帝的人都避而不見袁,撇清關係,唯獨段每日前去照看,關懷備
至,袁唏噓不已。

  後段任總理,革除袁所留下的封建陋習。

  1926年3月18日上午10時,國民黨與學生聯合會等團體共約500
0多人在京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遊行中國民黨激進派人士對段祺瑞的執政府衛隊開搶,造成三名軍士死亡,
現場負責人員擔心局勢失控,命令預伏軍警以武力驅散遊行隊伍,結果造成當場
死亡47人,傷200多人的慘劇。

  段祺瑞在得知政府衛隊打死徒手請願的人們之後,匆忙趕到現場,面對死者
長跪半日不起。

  次日自己向國會主動提出引咎辭職,表示從此再不過問政事,並從此終生食
素,以示懺悔,一個月後國會接受辭職,從此段過起了隱居生活。

  1931年9月日軍侵佔東北,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曾經數次到津密晤
段祺瑞,請段出面組織華北政府,日願以全力支持,段祺瑞堅持不與日人合作,
悄悄離開天津移居上海。

  蔣介石通令所有少將以上的軍官一齊到南京浦口車站迎接,有記者採訪他為
何來滬,他鏗鏘作答:「日橫暴行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唯有
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全國積極備戰,合力應付,則雖有十個日本,何足畏哉
?」1934年春,段祺瑞胃潰瘍發作,引起胃部出血,被送進醫院,體質日衰
,家人勸他開葷,以加強營養,但被他拒絕:「人可死,葷不可開,我已承諾終
生懺悔,不可變改。」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發作,急送上海宏
恩醫院救治,2日在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死時,因其一生廉潔樸素,身無
餘財,還留下一大筆的欠款,被人告上法庭。

  後青島將佛海路按他的字改名為芝泉路,以紀念他在一戰中出兵擊敗德軍收
復青島的功績。

  段祺瑞信佛吃素,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
房產,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因致電逼迫
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凱稱帝和討伐張勳復辟這三件事,被時人譽為「三造共和」。
  

[圖]
 


3、善良惇厚的賄選總統曹錕:曹錕從小賣布為生,性情豪爽,愛交朋友,
喜歡武術,好酒貪杯,喝醉了便席地而臥,有時街上一些頑童就趁機把他錢袋裡
的錢偷走。

  當曹錕酒醒後發現錢沒有了,只是一笑了之,從不追問。

  所以大沽一帶的人們給他起了個「曹三傻子」

  的綽號。

  20歲的曹錕應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他既無背景,又老實巴交,時常受人欺負。

  但他的一大特點,憨厚,喜怒不形於色,好處都讓給別人,自己則吃苦耐勞
,千依百順,從無怨言,久而久之,甚至頂頭上司袁世凱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個與
眾不同的人物。

  曹錕發跡後好奢華,但並不強取於百姓,所有修建曹家花園戲院等工程的百
姓皆必須是難民,給予高於一般工人雙倍的工資,即解決了流民問題也滿足了自
己的享樂,曹錕還喜歡與民同樂,個人的戲院花園不設衛兵,百姓可隨意進入觀
賞。

  美國時代報刊報導的480名參會議員收受了曹錕的賄賂也就是他賄選總統
,讓這個曾經叱咤風雲的人物,最終卻被定格在了恥辱柱上。

  他的賄選是鐵證無疑,但其中的兩個細節卻值得人們深思。

  一方面他沒有採取任何暴力,有的人拿了錢不投票,他知道後也不曾採取報
復手段。

  這對一個大軍閥來說,並不是最壞的表現。

  因此,曹錕的部下王坦就曾說:花錢買總統當,比之要了錢得貪污之名的人
強多了,也比拿槍命令選舉的人強多了。

  當年袁世凱選總統,是不投我票的就殺掉,而我們是願意投我們票的就給錢
,其實受不受賄賂是他們的自由,我們沒有任何脅迫。

  另一方面有不服的代表在選舉現場用墨硯砸擊曹錕的腦袋,曹錕只是自己擦
乾了頭上的血跡,說大家不要激動不要激動。

  同時曹錕並不嚴厲禁止各種學術政見傳播,甚至對1921年某黨的建立也
沒有多問。

  後曹錕由於被最信任的部將馮玉祥出賣,慘遭囚禁,獲釋後隱居保定,蘆溝
橋事變後拒絕日方出面組織新政府所請。

  曹錕的一生脾氣一向隨和,對待家人和侍從們很少發脾氣。

  據曹的孫女回憶,其保姆戴媽曾對她說:「總統在世時,不管有多少大官等
著見他,只要聽說我來了,就要先召見我。」

  每到夏日的傍晚,曹錕院子裡常常有些窮鄰居來閒聊。

  這些人中有拉洋車的,也有賣菜的,還有賣大碗茶的。

  大夥坐在小板凳上,喝著茶水,聊著天。

  曹錕不讓家人給他擺躺椅,也坐在小板凳上,光著膀子,揮動著大蒲扇,和
大夥聊年景、聊行市、聊政局,談笑風生。

  

[圖]
 



4、愛兵如子馮國璋:馮國璋字華甫,河北河間縣西詩經村人,明代開國勳
臣馮勝的後代。

  馮國璋年幼聰穎,心寬志遠,性情豪放。

  童年在家鄉私墊讀書,邊謀生計,最後因貧困難支而輟學。

  清光緒十一年進北洋武備學堂學習,由於刻苦好學,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1890年畢業時因成績優異被留校充當教習,頗受學生敬佩。

  1893年投聶士成軍中當幕僚,忠於職守,甲午戰爭中,隨聶轉戰東北前
線,屢為聶出謀劃策,後因功勛卓著被調任清禁衛軍總管,因目睹日明治維新後
的迅速崛起,向慈禧提出著名的「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

  的前瞻性奏摺。

  清禁衛軍在近些年來的清宮劇中可謂是風生水起,各種血滴子大內高手等說
法神乎其神,當時的清禁衛軍雖然未必有傳說那般,但都是精挑細選而來,個個
武功高強,馬上能砍殺陣地能射擊,是清朝的核心部隊,共一師二旅,計1.2
萬人。

  除步兵第三標是漢人外,其餘各部官兵全系滿蒙精銳,歷來只由清世襲貴族
擔任,馮國璋一個漢族明臣後裔,被委任此職,軍兵大都不滿。

  馮國璋上任後,與禁衛軍官兵出則同行,寢則同眠,訓練時也一起進行,沒
有半點官架子,還經常與所部官兵聊及家常,誰家有喜必登門送上紅包,誰家有
喪事必親自戴孝,僅僅2年時間,他居然不僅可以隨口叫出這1.2萬士兵每個
人的名字,甚至能叫出不少人親人的姓名,大受官兵愛戴。

  後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遭到禁衛軍官兵的反對,以致議和條件遲遲不能發
表,袁世凱也顧慮這支軍隊可怕的戰鬥力,派遣馮國璋前往勸說。

  馮親赴禁衛軍總部召集全體官兵,高聲宣佈大清皇帝辭位後之優待條件,對
于禁衛軍額數俸餉亦仍維持不變,聲言非此不能保全皇室。

  馮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尊號仍存不廢,讓權不讓位,兩宮保全及禁衛軍待遇
皆擔保到底,無論個人調任何職,必仍以禁衛軍自隨。

  禁衛軍官兵仍痛哭不已,馮走到其中哭得最凶的兩個人面前,將配槍放到他
們手中,說「若華甫(馮的字)有愧諸位弟兄,爾等可持此槍殺我」,並將這次
在場哭泣的所有人編為自己的親衛隊,毫不設防,於是一場企圖阻礙清帝退位的
禁衛軍風波被平息下來。

  後來馮國璋卸任總統隱居後這支禁衛軍的大多數也隨其歸隱,只留下其中最
精銳的一個常備連作為馮府衛隊。

  馮國璋死後數年,日軍侵華,當日軍一路順暢來到馮府門口時,驚訝的發現
1萬餘名工匠農人保安等自發手持各式武器守衛在馮府門口,這些人都是當年的
禁衛軍人,聽說日軍到來,怕劫掠馮府,原已經各做各行的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前
往保衛,足見當年與馮的情誼之深。  


[圖]
 


5、乞丐總督孫傳芳:孫傳芳,歷史書上寥寥數筆,一句北伐對象4個字概
括的人物,卻是民國歷史上雄踞一方的五省聯軍總督,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乞
丐到一代名將,從五省總督到被刺死佛堂,連東條英機都聽說過他的威名,岡村
寧次是他的結拜兄弟,民族資本家張騫是他的顧問,他在江南不僅分毫未取甚至
將自己的軍餉發放給窮苦百姓,他以一人之力阻擋了張作霖一統天下的步伐,他
以自己的計謀贏得了全天下的讚許。

  許多年後,北伐軍打到江蘇時,李宗仁答應給部下月餅,派人前往杏花樓催
問,杏花樓老闆說一個也沒了,全部要給我們的子弟兵留著,李宗仁的副將氣得
拔出槍來,因為這位老闆口中的子弟兵,卻是被國軍宣傳成魔鬼的孫家軍。

  孫傳芳,家境貧寒,早歲喪父,其母被迫攜同子女四人去濟南乞討為生,後
將女兒賣給富人做妾後生活才略有改善,後孫傳芳經姐夫薦入營當學兵,他天資
聰敏,且知用功,所有軍事課程,一讀便通。

  畢業後經馮國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後被北京練兵處考選派
往日本留學。

  在日訓練時因日方學員岡村寧次侮辱其為支那豬而與其對打,一個多時辰不
分勝負,兩人氣喘吁吁坐在地上時,岡村推開眾人,對著孫傳芳伸出巴掌拍著他
的肩膀:「喲希,喲希!孫君,你的膽量大大的!是一條漢子!」

  不打不相識,從那以後,孫傳芳和岡村寧次結為異性兄弟。

  後來東條英機召見岡村寧次,問他如果侵華有何人可擋,岡村說「沉潛莫如
山,機智難比孫,閻錫山孫傳芳2人是我國無法踰越的障礙」。

  後來的侵華戰爭中日軍果然如岡村所說,在與閻錫山的交鋒中全部落敗,無
力跨越山西攻打其後的延安和重慶,晉綏軍成為了日軍無法踰越的鴻溝。

  孫傳芳的軍隊進入江南時,雷峰塔轟然倒塌,百姓都以為是預示凶禍加上聽
說孫傳芳的部隊均需困難士兵都穿著破爛而被稱為乞丐軍而害怕孫掠奪殺戮,紛
紛不敢出門。

  孫入城前給官兵每人發了一本《入浙手冊》,無論是行軍途中還是宿營,連
、營長官都要高聲朗讀,保證紀律嚴明。

  入城後他宣佈治浙方針,「全省預算決算概准十二年成案,不更增加人民負
擔,實行軍民分治,浙軍與中央軍一視同仁,免除苛捐雜稅」,同時從自己的軍
費中撥出40萬用於扶助貧困人口,深受當地百姓歡迎。

  後被北伐軍白崇禧李宗仁部擊敗失勢,晚年的孫一心向佛,後被仇家的女兒
刺殺於廟中。
  

[圖]
 


6、登上時代雜誌的吳佩孚:1924年9月8日,新鮮出爐的《時代》週
刊讓美國人大吃一驚,這期的封面人物居然是個黃種人!照片下的說明是「Ge
neralWu(吳將軍)」

  和「BiggestmaninChina(中國最強者)」。

  「吳將軍」

  就是吳佩孚。

  那時,他被北洋政府授予將軍府孚威上將軍稱號,手握重兵,出任直、魯、
豫三省巡閱使,駐軍於京漢路,是當時實力最強,控制地域最廣,最有希望統一
中國的軍閥。

  這大約是吳佩孚一生最為煊赫的時候。

  頂峰過後,便是江河日下。

  登上《時代》封面一週後,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吳佩孚把奉系打回關外,大獲全勝。

  而這一次,由於直系大將馮玉祥10月22日發動北平政變,吳佩孚一敗塗
地,只得浮海南逃。

  雖然中間曾短暫再握重兵,然而,北伐一起,直系潰敗,這位昔日「中國最
強者」

  身邊只剩下自願追隨的衛隊,四處流寓。

  吳佩孚本是一介書生,22歲考上秀才,會寫詩、繪畫,字也寫得好,熟讀
《易經》、《春秋》,有「儒將」

  之譽。

  上海《民生》雜誌曾在1939年創刊號上專門描述過吳佩孚的日常生活:
他雖身居要職,無奈賦性剛毅,廉潔自守,與其部屬同甘共苦,所以說到他的衣
服方面,當在職時除了數襲必備的軍服外,西裝和華服一件也沒有的。

  ……他的衣料全系國產所制,絕無一襲非國貨之物,即家中眷屬亦然如是,
至於西服則吳將軍終生並未穿過。

  關於他的食物嗜好,倒可把「節食淡飯」

  來形容他。

  他權勢雖然煊赫,為了杜絕任人唯親,曾下過一道手諭,蓬萊吳姓五世之內
不得依傍他為官。

  由於從小受到相對良好的傳統教育,秀才從軍,在國家大義上,吳佩孚比許
多純粹的只為保存和擴大自己的實力,只為陞官發財的軍人要旗幟鮮明得多。

  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不降日本人。

  「九· 一八」

  事變後,吳佩孚結束流亡生涯,遷居北平。

  然而,他手無兵權,縱然滿腹抗日之志,亦有心無力,只得寓居什錦花園,
靠研究陰陽學說,與舊部對聯唱和度日。

  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謂華北自治運動。

  上門來拉吳佩孚下水的日本特務、漢奸一撥接著一撥。

  吳佩孚一直不為所動,他告誡自己的舊部:「若另組政府,實國家不幸中之
尤不幸矣。自治者,實自亂也,自治者,人治也。治其所治,非吾人所謂治也。


  「七七」

  事變後,北平危急。

  吳佩孚拒絕南逃,在客廳的牆壁上掛上了關羽和岳飛的畫像,設置香案祭拜
,以示自己以忠義的關羽、岳飛為榜樣,誓死不與日本人合作的決心。

  在淪陷的北平,無論日本人和漢奸們怎樣利誘威逼,吳佩孚都不改其志。

  為明志,他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裡。

  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1940年1月24日,吳佩孚發喪。

  送葬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吳佩孚的同窗摯友李際春的輓聯:不愛錢,不
蓄妾,不入租界,執簡以書,是為真不朽;同投軍,同就學,同拯國難,扶棺痛
哭,豈獨念私情。

  在他逝後,中共發言人董必武向記者發表談話,評價道:吳佩孚雖也是一個
軍閥,他有兩點卻和其他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
物是關、岳,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矢。

  表現了他不願意依靠外國人討生活的性情,他在失勢時還能自踐前言,這是
許多人都稱道他的事實。

  第二,吳氏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的大兵,他沒有
私蓄,也沒置田產,有清廉名,比較他同當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是難
能可貴。


[圖]
 


7、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自幼家寒,父親在他尚未成年時被人打死,由寡
母含辛茹苦地拉扯成人。

  張作霖是在一無學歷、二無錢財,三無背景靠山的情況下,由流浪兒到清兵
,再由清兵到地方「保險隊」

  頭目;最後接受清政府的改編,又做了地方巡防營的統領。

  他是通過參與鎮壓辛亥革命,乘機進入統治中樞省城,並很快轉身成為民國
的新貴。

  此後,因緣際會,一躍而為民國師長、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成
為掌管東北軍政的邊疆大吏。

  隨後,他以東北為基地進而稱兵關內,多次問鼎中原,幾度操縱北京政權,
左右全國政局,最後居然成為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

  張作霖苦孩子出身,親身經歷的貧困生活和殘酷的戰爭使他深深懂得老百姓
想什麼、盼什麼,他提出需要治理的三件大事,即剿滅土匪、治理財政、整頓吏
治,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他不止一次對張學良、對部下說,不要想著糊弄老百姓,你糊弄老百姓,老
百姓就糊弄你。

  晚年張學良作口述歷史時,也說過:「我和我父親從來不刮地皮。」

    比喻貪官污吏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的財產     


    張作霖親自在樓前的假山石壁上方寫了「天理良心」

  四個大字,以使自己每天進院抬頭就能看見這四個字。

  邊業銀行開業,張作霖在發行的鈔票上印上「天良」

  印跡,明白昭示,不能坑害老百姓,辦事要對得起良心。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大獲全勝之後,段祺瑞執政府任命奉系將領楊宇霆為江
蘇軍務督辦、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

  當時孫傳芳正盤踞浙、閩兩省地盤,唯恐奉軍對己不利,決定先發制人,突
然率部向奉軍駐地猛烈襲擊。

  奉軍因事前毫無防備,楊宇霆倉皇出走,總算逃得性命。

  一年之後,孫傳芳被國民革命軍打垮逃回南京。

  不得已掉頭來,想乞援於張作霖。

  當時張作霖正駐在天津蔡家花園,孫傳芳見張時行晚輩大禮,連說對不起。

  張作霖撫慰說:「過去的事不要提了。」

  楊宇霆當時也在蔡家花園,極力勸張作霖殺了孫傳芳,以洩舊恨,根絕後患


  張作霖對楊說:「你的氣量要放大些,過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提呢?歷史上的
人物,多半由於利用降兵降將,才能夠成其大業。現在馨遠(孫傳芳字)因九江
失敗,力弱勢孤,來投靠我們,我們如果懷念舊恨,乘機殺之,這不等於拒絕賢
路嗎?」

  此事傳到孫傳芳耳中,孫傳芳被感動得幾乎落了淚,從此對張作霖感恩戴德


  張作霖知人善用,他有一個航運公司,多年來經營不善,一直虧損。

  後來有一個小職員給張作霖寫了一封信,提了些建議。

  張作霖看信後,對這個小職員大加讚揚,並且隨即將這個小職員提為總經理
,委他全權管理航運。

  身邊人勸說:「這個人咱們不瞭解,能不能辦事不好說,僅憑一封信就委以
如此重任,辦砸了咋辦?」

  張作霖說:「我看這小子行,我看準的人錯不了!」

  果然,一年後,航運公司扭虧為盈,小職員帶著一年掙的十萬大洋面交張作
霖。

  張作霖說:「好小子,我沒看錯你,這十萬大洋就獎給你了,好好幹!」

  張的愛將郭松齡反叛被殺後,與郭有關係的人人心惶惶,生怕張作霖追究。

  有人乘機把一些人與郭松齡來往的信件拿給張作霖,張作霖看也不看,當著
眾人面把信全燒了,還是那句話:「過去的就過去了,以後大家好好幹!」

  在張作霖執掌東北軍政的十餘年間,國家內憂外患日趨嚴重,作為封疆大吏
,他能在日俄兩大強鄰覬覦間,苦於周旋,竭力保國為民,維護主權,他常常說
「我張作霖唯一志向,就是把國家治理得好好的,使能立於世界國家之林。」



[圖]
 



8、收復外蒙的北洋名將徐樹錚:徐樹錚(1880-1925)北洋皖系軍將領
,字又錚。

  1905年被保送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回國任段祺瑞部第六鎮軍事參議及
第一軍總參謀。

  1912年任陸軍部軍學處處長等職。

  袁世凱稱帝時,力勸段抵制,被袁免職。

  1916年袁死後,任國務院秘書長。

  1917年策動張勳趕走黎元洪,事後又參與討平張勳的軍事行動,任陸軍
部次長。

  積極主張武力統一全國。

  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徐樹錚把目光投向了長期分裂的外蒙
古,計劃將其收復。

  自古就是中華領土的外蒙古卻在沙俄的威逼利誘和極少數賣國王公的唆使下
,宣佈獨立,脫離祖國。

  孫中山、徐樹錚等對此都表示強烈的憤怒!儘管後來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
力,外蒙古取消了獨立,實行「自治」,但中國在外蒙的主權幾乎喪失殆盡,外
蒙已淪為沙俄的殖民地!這是中國人民及中國北京和南方政府所不能容忍的。

  徐被段祺瑞任命為參戰處參謀長兼西北國防籌備處處長。

  徐從日本借款和武器,編練參戰軍。

  1919年,德國戰敗,參戰軍被改為西北邊防軍,徐樹錚任西北籌邊使兼
西北邊防軍總司令,為徹底解決外蒙問題作準備。

  由於俄國發生「十月革命」

  而全境赤化,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外蒙王公貴族失去了靠山,又害怕俄國的
赤化運動波及外蒙古,因此決定回歸中華祖國以維護自身利益。

  於是,北京政府駐庫倫(今烏蘭巴托)都護使陳毅總督與外蒙王公經過艱苦
的談判,終於達成了《改善蒙古未來地位六十四條》,但立即遭到了外蒙「議會


  的否決。

  這使北京政府意識到必須加快速度解決蒙古問題。

  1919年10月,37歲的徐樹錚率領一旅邊防軍,揮師出塞,向庫倫進
發。

  徐樹錚一到庫倫,立即讓陳毅回內地,也否定了《六十四條》。

  他把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

  巴德瑪多爾濟「請」

  到了自己的司令部,並將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活佛加以軟禁。

  在威風凜凜的祖國軍隊面前,外蒙古偽政權的高官們頓時沒了威風。

  1919年11月17日,歷史永遠記住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
總統,呈請取消「自治」,廢除中俄「蒙」

  一切條約、協定,回到中華民國懷抱!同時為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徐
樹錚將軍隊派駐外蒙各地,如買賣城(今恰克圖),烏里雅蘇台、科布多、唐努
烏梁海,完成了對外蒙古的統一!尤其是唐努烏梁海,被沙俄侵佔達七年之久,
終於回到祖國懷抱,這也是徐樹錚一項偉大而短暫的功績!徐樹錚最難能可貴之
處,是收復外蒙後回北京述職時,不但向大總統匯報,還向在上海的孫中山先生
去電匯報。

  孫中山收到來電後異常喜悅,立即不顧國民黨內某些人的反對,回電對徐樹
錚收復外蒙予以很高的評價!徐樹錚在外蒙古做了許多有益於蒙古的事,如引種
蔬菜、修建公路、開辦銀行、創刊日報、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等。

  在離開外蒙而外蒙又再次分裂的日子裡,他與孫中山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並積極促成南北和解。

  1925年,他被馮玉祥殺害,英年43歲!徐樹錚是段祺瑞的靈魂,有極
強才幹,但鋒芒畢露,過於驕狂,膽大敢幹,樹敵太多,結果在1925年12
月30日在直隸廊坊車站被馮玉祥安排的人刺殺,當然有政敵的原因,但更重要
的是徐樹錚當年殺了馮的舅舅兼大恩人陸建章,也為自己埋下禍根,更有人推斷
後來與蘇共關係良好的馮玉祥很可能是有蘇聯在背後支持下進行的有計劃刺殺,
徐死之後外蒙歸於蘇聯控制之下。

  

[圖]
 



9日本畏之為軍神的小諸葛白崇禧: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
6年),字健生,中國廣西臨桂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有「小諸
葛」之稱。

  屬國民黨「桂系」,名作家白先勇之父。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

  二人是國龘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
作無間。

  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合一起驅趕廣西的舊軍閥


  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

  北伐成功後,和蔣介石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
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並屢有勝果。

  戰後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李宗仁獲選中華民國副總統,桂系的實力得到局
部肯定。

  國共內戰戰局轉趨有利共軍,蔣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繼任代總統。

  然而國共和談失敗,桂系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璧江山,本身勢力亦無法維
持。

  李宗仁先赴美國治病,1960年代回大陸。

  白崇禧則前往台灣,卻未能擔任要職,抑鬱而終。

  白崇禧是回民,祖先可能是移居中國的阿拉伯人,祖居於南京一帶。

  1907年,白崇禧考入陸軍小學,後因病退學;另說為白之祖父為廣西武
宣縣、太平軍天京武科考試冠軍之覃貴福。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當時在廣西省立初級師範讀書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開赴湖北,隨後
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6年,白崇禧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第三期。

  之後在廣西陸軍第一師任營長。

  1921年,白崇禧代表當時已是旅長的同學黃紹竑,到廣州見孫中山,要
求參加革命。

  孫中山任黃紹竑為廣西討賊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

  二人與李宗仁合作,於1924年分別打敗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鴻英。

  白崇禧在統一廣西的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他的計謀和軍事能力,被稱為「半個
小諸葛」。

  同年,「李白」

  加入國民黨。

  李、白、黃三人的合作使廣西納入國民黨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國民黨內桂
系的骨幹。

  北伐及抗戰前期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

  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總長。

  1927年初,白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從江西攻取浙江。

  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滬衛戍司令,配合蔣介石在上海清黨。

  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戰役中,白崇禧戰勝孫傳芳。

  孫傳芳部下唐生智被迫在1928年初在湖南投降國軍。

  桂系多次以軍事和蔣介石對抗。

  1929年3月,桂系先在蔣桂戰爭中敗於蔣介石,白崇禧被迫逃到越南。

  同年11月,李、白、黃回到廣西,聯同張發奎進攻廣東。

  1930年,李、白又在中原大戰中出兵支持馮玉祥和閻錫山反對蔣介石。

  抗戰期間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白崇禧任國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
部長,成為蔣介石的謀士之一。

  白崇禧提出了「游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的策略。

  八年抗戰期間,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揮各場大小戰役,包括:*1938年李
、白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國軍抗戰中的首勝。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揮桂南會戰,在崑崙關兩度挫敗日軍。

  *1944年10月底,桂系軍在黃埔系私心拒絕支援重兵器苦境下,單憑
輕兵器締造日軍侵華作戰平均單日最高戰亡兵數,可圈可點,青史留名,日本驚
呼其為中國軍神。

  1946年,國共再次開戰。

  6月,白崇禧到東北督戰,指揮國軍在四平擊敗林彪的共軍。

  白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林彪所部共軍,但由於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連續
三次給蔣中正發電,並以斷絕援助相威脅,令蔣停止在東北的軍事行動。

  蔣中正在萬般無奈之下,遂電令前方國軍原地待命,暫緩追擊。

  此舉使林彪殘部得以喘息,導致東北大局糜爛。

  1948年底中共發動遼瀋戰役,奪取戰略重地東北,國府最終迫遷台灣。

  同月,白崇禧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調離東北。

  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白崇禧受命率蔣經國等前來調查安撫,會
見台灣省主席陳儀等人,並向台灣居民廣播。

  其間文電顯示,白崇禧被矇蔽、並未釐清真相,其報告建議處分柯遠芬,嘉
獎彭孟緝。

  同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揮部指任,負責圍剿大別山的共軍。

  1948年5月李宗仁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一個月後,白崇禧離國防部長
職,改任華中剿總的總司令(華中剿匪軍總司令)。

  同年年底,國軍在徐蚌會戰中失利,蔣中正嫡系中央軍基本損失殆盡。

  1948年12月24日、30日白兩次給蔣中正發電逼宮,在李、白的施
壓下,蔣介石被迫在1949年1月下野,由李宗仁任代總統。

  同年4月,國共和談,白崇禧極力反對接受和談結果。

  1949年白崇禧策畫在湖南進行防禦計畫,因湖南省主席陳明仁降共而失
敗。

  10月至12月,白崇禧指揮的國軍被渡江後的共軍消滅。

  解放軍於12月14日佔領了中越邊境鎮南關,原來的20萬兵力,只有殘
部2萬餘人退入越南,其餘全部在廣西及湖南被殲,白崇禧在12月3日乘飛機
去了海南島,蔣介石於12月10日派專使到海南請白去台北歸隊,白崇禧遂於
12月30日率軍民十餘萬人退往台灣。

  台灣時期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從海南島赴台。

  李宗仁說白崇禧是受蔣介石承諾委以國防部長職務而赴台,先前他曾警告白
「桂系到台灣無用武之地」。

  白崇禧到台後,僅被委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以及「中國回教協
會理事長」

  等閒職。

  據程思遠憶述,周恩來曾經這樣評價白崇禧:「白健生頗自負,其實在政治
上無遠見,竟聽信蔣介石的話,給騙到台灣去了。」

  李宗仁回到大陸,白崇禧牽制李宗仁的價值消失,白崇禧很痛苦地對身旁的
人說:「德鄰投匪,我今後在台灣,更沒有臉見人了。」

  晚年白崇禧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陳存恭訪問,1984年出版《白
崇禧先生訪問紀錄》。

  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的妻子馬佩璋病逝,不久其子白先勇赴美唸
書。

  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於台北逝世,死因懷疑是被蔣命人毒殺。



原文

http://site.douban.com/121747/widget/notes/4867507/note/244203540/

  

--
※ 作者: CINA 時間: 2014-12-14 21:08:59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5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841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neetarashi, s6568634, fasd72, c9774, et79210 說讚!
1樓 時間: 2014-12-14 22:19:57 (台灣)
  12-14 22:19 TW
「三一八」慘案發生後,有說法認為段祺瑞隨即趕到現場,向死者長跪不起,並決定終身食素,至死都沒有違背這一決定。根據當時新聞檔案,段祺瑞根本沒有去「三一八」慘案現場,也沒有出現在「悼念三一八慘案死難同胞大會」[3],並且段政府稱示威學生為「暴徒」[4]。段祺瑞長跪不起之事是否確有其事?仍待提出具體證據支持,段祺瑞悼念遇難學生的史料有明顯謬誤(這段回憶中「三一八」慘案發生的時間與公認的發生時間不符)。有回憶者稱段祺瑞在三一八之後在家中也吃葷,在其他場合吃素只是與信佛有關
2樓 時間: 2014-12-14 22:27:24 (台灣)
  12-14 22:27 TW
3樓 時間: 2014-12-14 22:30:35 (台灣)
  12-14 22:30 TW
少見的文章
4樓 時間: 2014-12-14 22:38:58 (台灣)
  12-14 22:38 TW
比歷史課本上寫的,精彩多了!
5樓 時間: 2014-12-14 23:19:14 (台灣)
  12-14 23:19 TW
標記一下明天上班看
6樓 時間: 2014-12-14 23:25:36 (台灣)
  12-14 23:25 TW
歷史真不真實是看人信不信.
將介石是世界的偉人.你信不信.
7樓 時間: 2014-12-15 10:34:22 (台灣)
  12-15 10:34 TW
如果可以將這些將領全都納為部下,中國應該就不會那麼亂了,可惜各有各的志向,想要他們服從也要有能力,亂世出英雄阿
8樓 時間: 2014-12-15 10:42:18 (台灣)
  12-15 10:42 TW
標記一下!
9樓 時間: 2014-12-15 13:40:43 (台灣)
  12-15 13:40 TW
歷史都是勝利者注解,就算裨官野史也許反而是真實
10樓 時間: 2014-12-16 10:39:20 (台灣)
  12-16 10:39 TW
平常學的歷史真的缺了好多好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