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ott (寶貝)
標題 當「兩兆雙星」遇上了「三星」,Survivor Takes all !
時間 2012年06月03日 Sun. PM 05:59:35


   
 

http://kinopio.pixnet.net/blog/post/22000588-當「兩兆雙星」遇上了「三星」,survivor-takes-

Nov 15 Sat 2008 23:00
當「兩兆雙星」遇上了「三星」,Survivor Takes all !

 
[圖]
 


「兩兆雙星」計畫是行政院於2002年所提出的產業發展計畫,其中兩兆指的是半導體及影像顯示產業,雙星則是指生技製藥與數位內容。在過去的幾年裡,雖然「兩兆」產業確實在台灣創造了許多的就業機會,但也燒掉了許多投資人的血汗錢,至於「雙星」則是看不出有什麼具體成效。而現今這「兩兆雙星」遇上了「三星」,一場國家間產業發展的生死存亡之戰似乎正在上演。

韓國自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其實做了很多的改革與發展計畫,雖然他們的世界觀有點奇特,但在這次的金融風暴中卻是突顯了計畫性財閥經濟的可取之處,其中又以三星(Samsung)這個Dram全球市佔率第一、面板全球市佔率第一、手機全球市佔率第二的巨型集團最為驚人,更恐怖的是,截至2008Q3為止,三星在這三個主要領域都還是賺錢的。

從三星的態度來看,這次是狠下心來決定要淘汰後段的Dram以及LCD業者了。這也無可厚非,這種重大資本支出的景氣循環產業,只要有後段班茍延殘喘的活下來,整個產業就會陷入無止盡的無間道循環。而以三星目前的集團規模與營運實力來看,確實是有這個本錢來跟台灣業者打這個消耗戰,而勝負就在接下來的1~2年之間。

Dram,Just Let It Be!

近期市場有許多政府到底要不要救Dram的討論,其實從產業的結構與發展來看,應該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Dram當然要救,但是請先等1~2家倒了以後再開始。」。這理由其實很簡單,台灣Dram業者技術母廠來源都不相同,而且沒有特別突出的集團,就算勉強續命個一段時間,同樣的狀況還是會一再發生,現在砸錢去普渡眾生,也只不過是幫國外母廠作嫁罷了。

此外,更重要的是,台灣過去為了Dram產業的競爭消耗了太多的人力與財力,一座12吋晶圓廠加上相關設備大概要新台幣1,000億左右,如果拿來拍電影,都可以從「海角七號」拍到「七千號」了,而這些Dram廠在台灣持續的利用各種工具籌資造成資源的排擠,但台灣實際上獲得的呢? 從2006到2008年為止,台灣所有Dram廠所繳的營業稅大約只有新台幣70億左右,這個數字還不及於一家廠商單季的虧損。

有專家表示說,Dram倒閉會影響台灣的銀行業,這是必然的,但是台灣的銀行似乎也有點太多了,不是嗎? 與其拿錢直接丟給Dram,不如讓後段Dram業者跟後段銀行一起退出市場,把這筆錢留起來,給失業的員工更好的安置,我相信這樣所要花的金額應該是小得多,而且也能更直接,有效率的運用這個資源。

既然Dram產業如此不堪,那就全部放任自生自滅不就好了? 為什麼我還是認為至少要救一家呢? 理由很簡單,其實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說明了,這是一個國與國的戰爭。試想,如果Dram只剩下三星一家,除了買記憶體變貴之外,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很簡單,他一定會拿Dram賺到的暴利來補貼集團其他事業繼續焦土策略,而兩兆的另一兆-LCD,就會是他的下一個獵物。

LCD,Too Big To fail

相對於Dram產業而言,LCD對於台灣的重要性就高得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台灣整個LCD產業鏈太長而且規模也太大,從最上游的各種光學膜、CCFL、驅動IC、LCD設備到下游的背光模組、LCM以及各種終端產品,對於台灣整個電子產業的發展影響甚遠。因此,就如同美國對於AIG集團的態度一樣,LCD之於台灣也是Too Big To fail。

但從台灣五大LCD業者的財務狀況來看,除了一家大型業者岌岌可危以外,其餘的應該都可安然渡過接下來這一年,而報紙也揭露了可能的合作方向,從雙方的產業鏈佈局而言,這個動作其實是合理的。而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沒有任何一家業者將會退出市場的前提下,LCD產業如果想要迎接好日子,比起Dram來說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時政府的角色就很重要,是要再讓大家經過一輪景氣循環去自然淘汰呢? 還是要以Dram產業為鑑,先行介入整併? 我認為應該是要以後者為優先考量。韓國政府在97亞洲金融風暴就進行了計畫性的財閥產業分配制度,而近期又讓三星與LG由水火不容開始轉為互相採購面板,台灣應該也要去思考整個國家的資源分配與產業發展,來扶植一個全球級的產業龍頭才是。

Survivor takes all

這波金融海嘯之下,能夠活著度過的業者,將會成為下一波經濟復甦的最大受益者。從Dram產業來看,未來上游業者的整併與退出將創造出更健康的產業環境,所以如果看到有Dram業者倒閉,反而是進場買進競爭對手的最佳時機,但將對於下游的封裝及模組業者就比較不樂觀了,因為買賣雙方的議價力互換,當上游掌握絕對主導力時,就該下游吃苦了。

LCD產業如果是傳言中的合作組合成真,雖然大家都還活著,但至少一年內不用再去看這個族群,因為絕對是哀鴻遍野,生不如死。其中,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零組件業者,沒有選邊站的,很可能就在這一波會退出市場,能夠活下來而且選對邊的,將會在下一波的景氣翻揚之下,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其實,國家間的產業競賽也是如此,之前的一篇文章「繼追殺比爾後,Google將開始追殺台股」已經點出台灣在軟體與網路產業的薄弱,相對而言,韓國則是在2002年開始推動所謂的「e-Korea計劃」以及「IT839計劃」,致使韓國成為全世界寬頻網路滲透率最高的國家,其線上遊戲、網路產業以及文化內容也因此得以快速發展。

也就是說,韓國人的產業發展計畫已經看到了下一世代的位階,從硬體到軟體,從代工到品牌,從電路到網路。如果我們的政府沒有看到這個層面,沒有果決的集中資源並淘汰後段業者,沒有去思考台灣接下來有什麼新興產業可以接續發展,那這次就會跟97亞洲金融風暴一樣,韓國雖在風暴中垮了,但風暴之後站的更穩更挺; 台灣在風暴中茍活,卻活得相當辛苦。

如果你也認同這篇文章的看法以及對於台灣發展的重要性,請將這篇文章轉寄給您的朋友與家人,用輿論的力量讓政府正視資源的分配與產業的發展,別再為救而救,而應是讓該倒的倒。

圖片來源: Survivor Series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後續各段節目內容:2 3 4 5 6

今日Call-In主題:DRAM若倒,台灣會受重傷嗎?全民該買單嗎?

來賓: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 羅懷家

資深媒體人 阮慕驊

今周刊顧問 林宏文

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梁彥平



救茂德與否,今日攤牌

官股銀行今天不出手相救,茂德就倒定了?究竟官股銀行是真心想要控管風險,還是做樣子?而日前經濟部長與茂德有關的發言,是否有失於輕佻之虞?



DRAM產業從兩兆雙星的天堂掉進谷底,政府究竟該如何思考救或不救的決策?而DRAM是什麼?這個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究竟為何?DRAM產業由盛轉衰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另一方面,茂德若是撐不過這波危機,真會在台灣社會引爆系統性的連鎖危機?失業問題會因而急速加劇嗎?




DRAM整併就有救嗎?

同是DRAM廠的德國奇夢達,因為巨額虧損而倒閉,茂德的處境似乎也相去不遠;但德國政府為何不救奇夢達?德國社會有因為奇夢達的倒閉而發生系統性危機嗎?DRAM產業竟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救?




究竟市場機制與政府產業政策之間,孰輕孰重,又該如何平衡?道德風險,還是系統危機?兩手一攤見死不救,還是圖利財團?怎麼做似乎都不完全正確,政府該如何下這一步棋?而曾經是眾望所歸的明日之星,如今卻成為公眾爭論紓困與否的對象,兩兆雙星產業還有明天嗎?



 
 








※ 編輯: ott 時間: 2014-01-29 17:06:09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5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uefangsmith 說讚!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