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63.20.160.14/~word/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3/53

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傳說

提交者: admin 日期: 2009/11/23 9:02 閱讀: 3695

摘自網路...還蠻有趣的

《書到今生讀已遲》

黃庭堅,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黃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親自為母洗滌溺器,就是後來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

黃山谷在中進士後,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時他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當他正在午寐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直來到某處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其門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類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黃山谷趨前一看,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麵,香味飄溢,黃山谷不自覺的端起來便吃,吃完後就走回衙府,等一覺醒來,夢境仍甚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裡還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雖然納悶,但並不以為意,只覺得是做了一場夢。

等到次日午寐時,夢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齒頰還留有芹菜的香味,黃山谷不禁甚感訝異,於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行去,令他詫異的是,一路行來,道路的景緻竟然和夢中的情景完全一樣,最後終於來到一處人家門前,但門扉緊閉,黃山谷便前去叩門,一位白髮的老婆婆出來應門,黃山谷問她,這兩天是否有人在門外喊人吃麵之事。

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時,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麵,呼喊她來食用!」

黃山谷問:「妳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說:「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谷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歲嗎?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更進一步問這婆婆,有關她女兒在生時的種種情形。

老婆婆說,她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女兒在生時非常喜歡讀書,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後來在二十六歲時,生了一場病死了,當死的時候,還告訴她說一定會回來看她!

黃山谷進到屋裡,老婆婆指著一個大木櫃告訴他說,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鎖在裡頭,只是不知鎖匙放到那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奇怪的是,黃山谷那時突然記起了放鎖匙的位置,依記憶果然找出鎖匙,等打開木櫃,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文稿,黃山谷細閱之下,大吃一驚,原來他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裡,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黃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瞭,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親,於是將老婆婆迎回州衙,奉養餘年。

後來黃山谷在州衙後園,建造一座亭園,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並且自題石碑像贊曰:「似僧有髮,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文學家袁枚,在聽聞這個故事後,不禁發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嘆。

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讀了。






     ※黃庭堅名句

     1.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理義不交於胸中,便覺面貌可憎,言語無味。
                                        (明‧何良俊‧世說新語補引)

     【釋意】黃庭堅強調讀書可使人免於鄙俗,士大夫更須常讀書,
             如此方能心胸常存理義。

     2.春歸可處?寂寞無行路。(清平樂詞)

     【釋意】感嘆春光悄悄地離去,沒有留下行蹤。正所謂「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去向春夏之交時的黃鸝打聽。

     3.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鷓鴣天詞)

     【釋意】在那黃菊開滿枝頭的秋晨裡,一片冷寒,可不要空放著酒杯不喝啊!
             黃庭堅自慨人生之無常,而有正宜及時行樂、縱酒高歌之意。

     4.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閣詩)

     【釋意】此寫閣樓上所見。由於秋天高曠,使人感到身心舒展,飄飄然有高
     蹈天外之想;而月映澄江的夜色,更表現一種寧靜澄明和溫馨的境界。

     5.出門一笑大江橫。(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詩)

     【釋意】黃庭堅原是在門內被花所惱,後來走出大門,看著門外風景,為之
     一笑,因為廣茫大江就在眼前橫流。此句頗有悟道意味,也很有海闊天空的
     豪情。

     6.靈丹一粒,點鐵成金。(答洪駒父書)

     【釋意】
     好像用一粒靈丹,就能使鐵變成金子。黃庭堅擅長借用經過精心選擇的一些
     典故、詞句,以雄健的筆力把它們貫串起來,鎔鑄點化,使其另有新意妙用
     ,而且更加精鍊警策。

     7.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詩)

     【釋意】意在說明人才到處都有,只是善於識別人才的人很少。
             九方皋,春秋時代善於相馬的人。

     8.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戲呈孔毅父)

     【釋意】黃庭堅自嘲作品無經世之用,與蜘蛛網中綴上露珠無異。其實是流
     露出安貧樂道,不汲汲於個人名利的精神境界。







                 黃庭堅詩詞選


     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一味涼。

     主旨:描寫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

     語譯: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杆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十里
     的荷塘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沒有人看管的清風無處不在
     ,無人看管的明月無處不照,山光水色、荷香風月,都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
     愜意。



     登快閣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主旨:詩人寫自己了卻公事後快樂的詩。

     語譯:我這獃子辦妥了公家事,在雨後的晚晴天,在快閣東西倚欄遠眺。只
     見葉子落盡的秋山,天空更顯闊遠,澄澈的江水在快閣下流過,映著一輪明
     月,更覺晶明亮潔。



     題竹石牧牛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小崢嶸**1,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菙,御此老觳觫**2。

       石吾甚愛之,勿遺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鬥殘我竹。

     主旨:題圖畫詩,並委婉表達詩人在朋黨互爭上的不平心理。

     語譯:郊野間有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旁邊長著翠綠的幽竹。牧牛童手拿三尺
     長的鞭子,駕馭著這匹老牛。這塊怪石我很喜歡它,但叫牛不要在石塊上磨
     它的角!牛磨角還算好,要是牠們鬥起來,那就會傷害我的竹子。

     ( **1崢蠑:本形容山的高峻,此處形容嶙峋的怪石。
        **2觳觫:形容牛恐懼顫抖的樣子,這裡代指牛。)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主旨:寫暮春時節的傷春及惜春。

     語譯:春天到底去了什麼地方呢?它來去匆匆,無聲無息,沒有留下回去的
     行蹤。如果有人知道春的去處,我真想把它請回來相聚。
     但春天一去無蹤,無跡可尋,有誰能知道它去了哪裡?除非去問那在暮春時
     節,高聲鳴唱的黃鶯兒!可是黃鶯兒千唱百囀的鳴聲,沒有人能聽懂,只見
     它趁著風勢飛過了薔薇花叢。


     鷓鴣天 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主旨:為作者自黔州移戎州時,席上所寫的感憤詞。

     語譯:清晨,黃菊花枝頭上泛出陣陣寒意,人生應盡情歡樂,不要讓酒杯乾
     了。對著斜風細雨吹起笛子,喝醉時,不妨頭上插朵花枝,倒轉帽子來戴。
      當身體健壯時,努力加餐飯,看舞聽歌盡情歡樂。就讓我這白髮皤皤的老
     頭子手拿著嬌豔的黃花舞弄,即使世人冷眼相看我也不在乎。


     ※黃庭堅名句

     1.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理義不交於胸中,便覺面貌可憎,言語無味。
                                        (明‧何良俊‧世說新語補引)

     【釋意】黃庭堅強調讀書可使人免於鄙俗,士大夫更須常讀書,
             如此方能心胸常存理義。

     2.春歸可處?寂寞無行路。(清平樂詞)

     【釋意】感嘆春光悄悄地離去,沒有留下行蹤。正所謂「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去向春夏之交時的黃鸝打聽。

     3.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鷓鴣天詞)

     【釋意】在那黃菊開滿枝頭的秋晨裡,一片冷寒,可不要空放著酒杯不喝啊!
             黃庭堅自慨人生之無常,而有正宜及時行樂、縱酒高歌之意。

     4.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閣詩)

     【釋意】此寫閣樓上所見。由於秋天高曠,使人感到身心舒展,飄飄然有高
     蹈天外之想;而月映澄江的夜色,更表現一種寧靜澄明和溫馨的境界。

     5.出門一笑大江橫。(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詩)

     【釋意】黃庭堅原是在門內被花所惱,後來走出大門,看著門外風景,為之
     一笑,因為廣茫大江就在眼前橫流。此句頗有悟道意味,也很有海闊天空的
     豪情。

     6.靈丹一粒,點鐵成金。(答洪駒父書)

     【釋意】
     好像用一粒靈丹,就能使鐵變成金子。黃庭堅擅長借用經過精心選擇的一些
     典故、詞句,以雄健的筆力把它們貫串起來,鎔鑄點化,使其另有新意妙用
     ,而且更加精鍊警策。

     7.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詩)

     【釋意】意在說明人才到處都有,只是善於識別人才的人很少。
             九方皋,春秋時代善於相馬的人。

     8.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戲呈孔毅父)

     【釋意】黃庭堅自嘲作品無經世之用,與蜘蛛網中綴上露珠無異。其實是流
     露出安貧樂道,不汲汲於個人名利的精神境界。
















上傳日期:2011-11-24
尚無說明。



 
 


[圖]
 







[圖]
 






[圖]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4-12 08:48:21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049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