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12-08-05
動物棄養潮,也吹到「綠鬣蜥」身上了!高雄市,壽山動物園的收容中心,有近30隻綠鬣­蜥,全都遭到飼主狠心遺棄;園方表示,因為綠鬣蜥寶寶,小時候模樣可愛,賣相佳,民眾­爭相飼養,坊間寵物店生意好時,一個月賣8隻不是問題,但長大後尖牙利嘴的模樣,不但­貌似電影「酷斯拉」,體型也暴增到2米,加上利爪又容易傷人,因此棄養事件越來越多!
類別
新聞與政治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http://www.turtle-family.com/Discuz50/viewthread.php?tid=87137


2012CB小綠水龍【售完】

正CB個體.喜歡綠鬣蜥體色又擔心體型太大問題
綠水龍是你最佳選擇不暴衝.甩尾,從小穩定上手
乖巧穩定的小綠


[圖]
 

[ 本帖最後由 奇寶 於 2012-11-3 17:49 編輯 ]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chibau.pet.store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2034

屏科大野保所的研究生李勝雲,大家都叫他小馬,他經常在草叢中、水溝邊、池子旁,仔細觀察,尋找一種生物的蹤跡。「啊!出來了,那裡」,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正在享受日光浴的綠鬣蜥,急忙縮回洞裡,溫暖的陽光,是牠行動靈敏的熱能來源。

原產地在中南美洲的綠鬣蜥,由於外型像小恐龍,吸引許多人想要飼養,是全球都很受歡迎的爬蟲類寵物。不過因為捕食、寵物交易以及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牠的野外族群數量逐漸減少,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保育類動物,目前台灣只有人工飼養的綠鬣蜥,才能進行買賣。

不過早在還沒開放進口前,就有人利用漁船走私帶進台灣。我們在大街小巷,就時常能看到繫著頸圈的綠鬣蜥。成熟的綠鬣蜥,可以長到150公分以上,當手中的小可愛變成龐然大物,許多飼主選擇棄養。

早期,民眾如果發現綠鬣蜥,通常會通報消防隊捕捉,再交給各地的收容體系。然而一隻照顧良好的綠鬣蜥,可以活十五年以上,漸漸的,收容中心「蜥」滿為患。屏科大野保所陳添喜老師表示,從2004年起陸續收到小隻的綠鬣蜥,推測野外已經建立了族群。由於收容空間有限,最近五年,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也不再收容綠鬣蜥

綠鬣蜥正式在台灣落地生根、擴張版圖,也代表著台灣本土生態系,將可能面臨一場變革。為了掌握綠鬣蜥在台灣的狀況,2011年起,屏科大研究人員小馬,開始進行綠鬣蜥野外調查,他從原產地的環境去判斷,找尋綠鬣蜥可能棲息的場域。

陽光充足的南台灣,是綠鬣蜥的最愛。研究人員確定的是,綠鬣蜥已經在屏東、高雄和嘉義等地,建立起穩定族群,如果不盡早處理,未來情況可能惡化。

綠鬣蜥喜歡吃嫩葉、果實,這點對本土物種威脅不大,比較大的問題,是來自生活上的干擾。加上綠鬣蜥的糞便藏有寄生蟲和病菌,是否會藉著糞便污染散播,令人擔心。在高雄市鳥松區,綠鬣蜥出沒地點貼近民宅,市政府決定展開移除。

綠鬣蜥一遇到危險,會立刻落水逃走,因此水位高低是影響移除行動成功與否的關鍵。白天,小馬繞一圈就能發現不少的綠鬣蜥,光是自己移除,勢單力薄;夜晚,綠鬣蜥的行動力減緩,在其他人員協助下,提高移除效率,未來這些捕獲的綠鬣蜥,都將人道安樂死。

因為人的飼養與棄養,讓在台灣的綠鬣蜥多到必須移除,也因為人的破壞與捕捉,導致南美洲原棲地的綠鬣蜥,少到必須進行復育。諷刺的是,目前人工飼養的綠鬣蜥,還是可以合法申請進口到台灣。一面移除,一面開放進口,雖然分屬不同單位業務,卻也顯示政策的矛盾。

在進口和移除的循環中,犧牲的還有牠,原產地在中國、柬埔寨等地的綠水龍,不屬於華盛頓公約的保育物種,因此出口不需要證明,花三五百元就可以買回家,但生性敏感的綠水龍,其實並不適合圈養,經常會因為環境的緊迫,出現撞壁的行為。

台北教育大學的邱柏愷,論文的研究主題就是綠水龍的食性。他認為相較於偏素食的綠鬣蜥,偏肉食的綠水龍,一旦進入野外,可能會對生態系造成更大的衝擊,他就曾在綠水龍的胃裡面,發現本土種斯文豪大蝸牛、白痣珈蟌等物種。

不幸的是,在台北新店山區,已經出現綠水龍的野化族群。不過,想要在這滿山綠意中,見到全身通綠的綠水龍,並不容易。保護色,成了牠的最佳屏障。

當夜晚來臨,日行性的綠水龍休息,研究人員開始移除行動。夜色裡的小溪,呈現另一種生態樣貌,被驚醒的綠水龍還趴在樹幹上,鮮綠色的身影在燈光照射下,顯得很亮眼。捕捉綠水龍,不光是看,得時時刻刻留意腳下。走在高低不一的河床,踏穩腳步並不容易,看來要移除綠水龍,得練就一番好身手。

為什麼綠水龍會出現在新店山區,邱柏愷推測,除了民眾棄養,也有可能是寵物業者,把這裡當做免費的繁殖場。爬蟲類從繁殖到後續的追蹤管理,不像犬隻有「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欠缺完善的法規和管理制度。而不管是綠水龍綠鬣蜥,任意在網路上瀏覽,都能找到購買管道,將可能成為外來入侵種擴散的一大漏洞。

綠水龍綠鬣蜥,到現在熱門的鬆獅蜥,爬蟲類寵物的新奇物種不斷在更新,新物種也不斷進入到台灣。為了避免入侵種持續增加,今年政府用生態黑名單的方式,表列369種禁止輸入的物種,但綠鬣蜥綠水龍都不在名單內。

經常參與移除的李政璋,同時也是爬蟲類動物的愛好者,他留下部分移除物種,作短暫畜養,觀察牠們的生態。為了蜥蜴能夠自在,他把房間佈置的像是野外。面對滿室的外來種蜥蜴,未來還是得送到屏科大安樂死,李政璋內心也是矛盾與掙扎,但他明白,這是不得不的選擇。

如果不想要遺憾再度發生,除了源頭管控,飼主本身也要有正確的觀念,既然養了就不能拋棄牠。這些物種因為人類的喜愛而來到臺灣,又因為人類而終結生命,生命的荒謬劇碼,莫過於此。

走到移除這一步,往往曠日費時,花費大筆金錢卻又未必能達到成效。當綠鬣蜥綠水龍的野化族群才剛開始,我們還有機會阻止擴散,而另一種體型小、善躲藏、繁殖力強的蜥蜴,卻已經無力根除。









 
 





[圖]
 
















※ 編輯: ott 時間: 2013-09-21 14:20:05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7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3-09-21 14:06:23 (台灣)
  09-21 14:06 TW
這些蜥蜴是有念過佛經的,我們放生以後它們不會咬人
2樓 時間: 2013-09-21 14:31:16 (台灣)
  09-21 14:31 TW
他會咬人一定是被別隻蜥蜴帶壞的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