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圖]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革命前的法國階級制度相當嚴格,而由教士與貴族享有特權。中產階級與
          工農階級對於現況不滿,成為革命的主要角色。
     
          法國當時的行政、財政與司法制度紊亂,賦稅制度不公平,這些都是引發
          法國大革命的因素。
     
     
     
          賦稅制的不公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前夕,法國社會可分為教士、貴族、平民三個階級:
     
          第一階級:以教士成員為主,總人數約十三萬人左右,不足全國總人口的1
          %,卻占有全國10%左右的土地,且有權徵收所有農產品的什一稅(tithe)
          ,並堅持世俗政府無權課教產之稅。
     
          第二階級:以貴族為主,總人數(包括婦孺在內)約四十萬人(1789年)左
          右,占有全國20%左右的土地,但大部分的貴族,會藉用各種名目免稅,繳
          給政府的稅金和貴族自身的收入不成比例;因此,稅捐幾乎全由第三階級的
          平民負擔。
     
          第三階級:即平民階層,占全國總人口的96%左右,其中又以農民人數最多
          ,占總人口的80%左右,約200萬人。雖然法國境內的農民絕大部分為自由
          人,但他們對政府卻有沉重的稅捐,如土地稅、人頭稅、所得稅、鹽稅等;
          對於地主另有一些封建式的獻納,因為當時的地主仍擁有許多特權,例如莊
          園主人擁有磨坊、烤房和壓酒機,農民為使用這些設備要付出一筆稱為「雜
          項」(banalites)的捐款(即使農民本身擁有這些設備亦然),因此,加諸
          於法國農民身上的稅,可說是相當沉重。
     
     
          法國大革命前的財政問題與改革
     
          法國自1740年以來,連續參與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七年
          戰爭(1756-1763年)與美國獨立戰爭(1778-1783年),這些戰爭所費不貲
          ,政府大量舉債供應,加上財政制度不健全,導致財政破產。財政部長於是
          向路易十六提出一個財政計畫,希望以徵收無特權減免的普遍土地稅制度來
          彌補財政收入,也就是要土地貴族多納稅,以符合公平原則。財政部長為了
          使此項國王詔令能順利通過巴黎最高法院同意,所以1787年集合王公貴族召
          開「顯貴會議」,但顯貴會議成員反而對王室財政的紊亂提出諸多批評,也
          反對增稅計畫,堅持只有召開全國的三級會議才能決定是否可以增稅,於是
          新財政部長只好宣布1789年將召開三級會議來共同解決政府的財政難題。
     
     
          二、從三級會議到國民公會
     
          首先說明三級會議召開的背景及所引發的後續發展,如巴黎暴動、國民會議
          、立法會議、巴黎公社與國民公會的決議與作為。再來說明路易十六被處死
          的背景。最後說明雅各賓黨人的恐怖統治與失勢。
     
          網球場誓言
     
          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於凡爾賽召開,該會中並沒有為路易十六渴望解決
          的財務危機達成共識,且路易十六也不贊成第三階級所提出改變法國既有的
          政治結構,及召開國會訂定新憲法的要求。5月20日,路易十六派人將開會
          的會議廳關閉,結果使得會議代表們占據附近的一座網球場,並且發表一篇
          網球場誓言(Tennis Court Oath),聲明絕不解散,且要繼續努力,直到促使
          法國制定憲法為止。
	
	
	
	
         
[圖]

     
     
          法國大革命點燃的原因
     
          1789年6月底,路易十六在表面上支持第三階級另組的國民會議,於事實上
          是在同時間調度軍隊來到巴黎,且準備逮捕若干支持國民會議的議員。巴黎
          城內,不安的情緒瀰漫各地,再加上失業、物資缺乏、糧食價漲,以及對軍
          隊的畏懼,人民的不滿箭在弦上。

 
	
	
	
	
	
	
[圖]

     
          7月12日傳來消息,國王將受人民愛戴的財政大臣內克(Jacques Neckle)解職
          ,內克在一般人民心目中一直是為民爭取利益的鬥士。
     
          這個消息引發持續三天的暴亂。
     
          7月14日暴亂達到最高潮,暴民攻下巴士底(Bastille)這古老監獄。
     
          動亂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稱為「大恐怖」。
     
     
          廢除封建及階級特權
     
          為平撫革命帶來的動亂,並減輕大部分農民的負擔,國民會議很快地在1789
          年8月4日公布新法令:廢除「封建制度」(包括對封建領主繳稅等義務、法
          庭及獨占事業等);制定一套平等的賦稅制度,並同時廢除義務捐給教會的
          什一稅、法院的財產、城市和各省的特權,及其他在舊制度時期的基本制度。
     
     
          1791年9月制定的新憲法
     
          國民會議於1791年9月制定憲法賦予人民主權,使法國成為一個君主立憲國
          家。在舊王朝時代,國王以「神意」為名統治國家,如今國家憲法和「神意
          」同為國王統治國家的依據。國王的權力被大量削減,而且只能擁有為期兩
          年的暫時性立法否決權。立法權將交給分兩階段選出的立法會議,凡是成年
          男子能夠於每年繳納相當於三天薪資的直接稅,此人便有權選舉選舉人,再
          由選舉人選出代議士。
     
     
          吉戎特派與山岳派
     
          這兩個黨派,由於政治立場和風格不同,時常在立法會議或後來的國民公會
          中,爭奪政治的領導權。
     
          .吉戎特派:由布里索及韋尼歐(Pierre Vergniaud)領導。他們對一般平民
          、工人十分畏懼,因為平民、工人經常恐嚇國民公會,所以該派反對市民
          操縱國民公會,也因此獲得各省城市政治領導人和部分行政官吏的支持。
     
          .山岳派:由丹敦(Georges Jacques Danton)和羅伯斯比(Maximilien
          Robespierre)領導,主張政府應強大而統一,適時採經濟管制措施,對叛國
          者和懦弱者毫無讓步同情。因為同情窮人,他們獲得包括巴黎和其他各大城
          市的店主、工匠和工人的支持。
     
     
          雅各賓俱樂部
     
          1789年7月後,巴黎市民暴動,使反抗君主專制的風潮吹至法國各地,許多
          革命分子都參與各地一些俱樂部、聯盟,以凝聚革命的力量。而這些各地的
          俱樂部聯盟大都會加入巴黎雅各賓俱樂部(Jacobin Club),並服從其指揮,
          且國民會議的部分議員在雅各賓俱樂部中也扮演領導角色,因此俱樂部成為
          全國宣傳的中樞和政治運作機器。
     
          遍布各處的雅各賓俱樂部鞏固了全國政治運動,使革命終至成功,並且使
          革命繼續生存。
     
     
     
          巴黎公社
     
          1789年革命前,巴黎部分市民組成維持秩序委員會,發展至1792年後,成為
          巴黎市政的自治機構,並有區代表在市政廳宣布自己是多數區代表會議,奪
          取了市府權力,公社支持雅各賓派,成為與立法會議並存的政權。1793年進
          入恐怖統治高峰期,但公社發動非基督化運動和擴大恐怖活動引起國民公會
          不滿,1794年巴黎公社便隨著羅伯斯比政權的垮臺而結束。
     
     
     
          路易十六走上斷頭臺
     
          1792年,如何處理路易十六的問題,時常出現在國民公會的議題上,也造成
          山岳派和吉戎特派相互的爭執,吉戎特派反對審判國王,山岳派卻認為路易
          十六與人民戰爭,是人民的敵人。直至1792年11月20日,發現路易十六新的
          罪證在杜伊勒裡宮的牆壁裡秘密收藏大量文件,證實路易十六與反法的國家
          或團體有密切聯繫。在這個情況下,吉戎特派要想繼續阻止審判國王,已經
          不可能了。
     
          11月21日,國民公會成立委員會,負責整理鐵櫃中的文件。12月2日,巴黎
          四十八區的代表來到國民公會,強烈要求從速審判國王。12月3日,羅伯斯
          比說:「路易應該死,因為共和國必須生!」他堅持主張審判國王。1793年
          1月14日,國民公會決定以記名投票的方法來確定國王是否有罪,投票結果
          表明:國民公會除少數棄權者外,一致認為國王有罪,主張無條件處死刑者
          居多數,通過對路易十六立即執行死刑的決議。1793年1月21日,是路易十
          六被處死的日子,沿途戒備森嚴。囚車於清晨8時離開丹普爾堡,10時到達
          刑場革命廣場(今改為協和廣場)。10時10分路易十六在斷頭臺上斃命,觀
          眾高呼「國民萬歲!」
     
     
   
	
	
	
	
	
	
[圖]

          羅伯斯比
     
          法國國民公會時期,山岳派領導人之一。羅伯斯比出生於一個有愛爾蘭血統
          的家庭,成年後從事法律工作,並於1782年被任命為刑事法官,但不久他辭
          退法官的工作,因為他不忍心判處死刑。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羅伯斯比主張「拯救全人類是第一要務」,為了實現
          這個目標,他願意運用任何不計後果的手段。實際上,他認為殘忍是必要的
          ,也是革命進展的最好手段。在他獨裁統治的後期,約有1285人被送上斷頭
          臺。這種手段也同樣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羅伯斯比與二十一位副手經過像
          他對其敵對分子那樣不公的審判後,於1794年7月28日被斬首。
     
     


 
 

      http://www.sanmin.com.tw/DMForTeacher/歷史/世文史上備第四章.htm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by Les Miserables Cast
ENJOLRAS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

COMBEFERRE
Will you join in our crusade?
Who will be strong and stand with me?
Beyond the barricade
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Courfeyrac:
Then join in the fight
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free!

ALL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

FEUILLY
Will you give all you can give
So that our banner may advance
Some will fall and some will live
Will you stand up and take your chance?
The blood of the martyrs
Will water the meadows of France!

ALL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






 
 


 




[圖]
 







[圖]
 






 
 
 

     
   
 


   
 


上傳日期:2010年10月18日
http://macrip.blogspot.com/
悲慘世界音樂劇十週年紀念演唱會
 1995年十月八日,在著名倫敦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 London)的這 場「悲慘世界音樂劇十週年紀念演唱會」(The Tenth Anniversary Concert),乃是 為慶祝改編自法國十九世紀人道主義小說家雨果,一生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曠 世原著《Les Miserables》之音樂舞台劇全球英語版,於1985年在英國倫敦巴比肯 音樂廳(London's Barbican Theatre)轟動首演後,締造通俗歌劇(Pop Opera) 佳績無數,盛況不墬之音樂饗宴。






https://www.ptt.cc/bbs/Wrong_spell/M.1020096789.A.html

天啊,我怎麼有種暈眩的感覺...

羅蘭夫人(Madame Roland)(女)她是Jean Marie Roland的太太,她的丈夫是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人物。羅蘭夫人是十八世紀末的人物。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男)他是法國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約翰克里
       斯多夫」跟「貝多芬傳」。他是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他是十九
       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人物。

蘇菲雅羅蘭(Sohpia Loren)(女)是義大利的女演員,性感演技兼具,演過「
      烽火兒女情」等片,好像是第一個不是講英文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現在
       雖然年紀大了,沒那麼活躍,但偶爾還是會出現在一些社交場合。


這三個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人,連拼法都不同,時代也差很遠。他(她)們從未
合體過...

至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Petofi Sandor)(男)是裴多菲,十九世紀初的人,
跟「羅蘭夫人」當然也不是同一個 -____-||||


西元八世紀時還有一個傳說中戰士叫羅蘭(Roland),據說是查理曼大帝的姪兒。
他的故事見著名的中古長篇詩歌「羅蘭之歌」。

呃,香港還有一個知名的老牌女演員,也叫羅蘭來著,拿不少香港電影獎。要不
要也把她拉來「羅蘭俱樂部」呢~







發佈日期:2013年1月21日
Castle on a Cloud sung by Issy Allen, with Helena Bonham-Carter's parts too

 
 



 










 
※ 編輯: ott 時間: 2017-11-10 11:21:53
※ 同主題文章:
● 12-14 14:54 ott □ 法國大革命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0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