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籤文
時間 2015年02月19日 Thu. PM 01:01:44
http://zh.wikipedia.org/wiki/籤文
許多閩南人、臺灣人習慣,看了籤文,請人解籤。發覺抽中吉籤時,會再次感謝神明,攜帶回家。抽中凶籤就向神明拜謝,禱曰:「籤已拜讀,紙則璧還。」將籤詩放回原處,不將凶籤帶走。也有包覆銀錢後,投入功德箱者。另也有人拜謝神明,用壽金二枚將凶籤籤紙夾住,投入金爐與金紙同化去。[1] [2] 日本人亦是如此,凡是抽到凶籤,就繫在繫籤架(みくじ掛)上,不把凶籤帶走,有請神佛為自己改運的意味。
現行寺廟盛行的籤詩,依不同籤詩數量,通常可分為「雷雨師一百籤」(100首)、「六十甲子籤」(60首)、「觀音一百籤」(100首)、「呂祖六十籤」(60首)、「廿八宿籤」(28首)與「觀音廿八籤」(28首)。
傳說寺廟籤詩詩文大部分為「神明扶鸞下降開示」而得,且每類型的籤詩歷史都達幾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其中,這四種籤詩當中,又以「雷雨師百籤」最常見。例如,臺北檀越最多的行天宮即採用此套一組共有一百首七言絕句的籤詩。
除了雷雨師百籤之外,「六十甲子籤」則為閩、臺媽祖廟常用,「觀音百籤」為主祀觀音菩薩之廟宇居多,「呂祖六十籤」為呂祖的廟宇居多。至於配置「廿八宿籤」、「觀音廿八籤」的廟宇則較為罕見。
日本神社各有不同種類的神籤,籤文多為漢詩或和歌。但是佛寺大多採用漢詩一百(也稱作『元三大師百御籤』)作為佛籤,起源於比叡山延曆寺「比叡山延曆寺一百籤」,各寺有籤序不同、籤數減少的現象,另有東京淺草寺「淺草觀音寺一百籤」,京都金閣寺「京都金閣寺不動明王佛籤」。
--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2-19 13:05:31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20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