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yzlove.com/Transshipment/PK/fsks360aqwsls/fsks360aqwsls.htm

傅盛口述360安全衛士歷史

程苓峰

傅盛口述360安全衛士歷史:我不是林彪

傅盛為什麼要離開360? 是因為非作歹、蓄謀叛逃、恩將仇報,還是功高震主、迫不得已?

當然,事情原貌肯定不會是單純的一邊倒。 聽聽故事吧。

請注意,這是一段傅盛口述的歷史,信不信由你。

──────────────────────────────────────

傅盛口述360安全衛士歷史

傅盛以為:如果奇虎搜索能成功而不是360一枝獨秀,自己當年不是年輕氣盛而是老練事故,如果周鴻禕沒用掏空雅虎的方法對付老東家,不是總把假想敵定義成他自己,傅週之間就不會一步步搞到現在這般水火不容。

前360員工心裡,周鴻禕和傅盛的關係有兩個版本。 周鴻禕是毛澤東 ,傅盛是林彪。 這是周鴻禕在內部會議上影射的版本。 周鴻禕是毛澤東,傅盛是劉少奇。 這是傅盛勉強接受的版本。 兩版本的相同之處是:林和劉都是大功臣,是毛認可的接班人,但都不得善終。 不同之處在於,林彪反叛而劉少奇沒有。 所以群眾會認為林彪對不起毛澤東,而毛澤東對不起劉少奇。

老周是老毛,這個沒啥懸念。 但傅盛到底是林彪還是劉少奇,這個對當事者頂重要。 否則他們就不會在微博上、在媒體上赤裸裸、硬邦邦的對攻了。 你說我忘恩負義陰謀叛變。 我說你卸磨殺驢趕盡殺絕。 誰都要把自己樹立為正義的一方。 誰都不想被瞧不起。 誰都不想失掉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在這場交鋒中,誰都不會繳械。

關鍵點是:傅盛為什麼要離開360? 是因為為非作歹、蓄謀叛逃、恩將仇報,還是功高震主、迫不得已、一走了之? 當然,事情原貌肯定不會是單純的一邊倒。 聽聽故事吧。 請注意,這是一段傅盛口述的歷史。 信不信由你。


一、震主

“你做好了360,我沒做好搜索,你就可以跳起來跟我爭了嗎?”

傅盛從3721開始就跟著周鴻禕,一直到雅虎,再到奇虎 。 從一個一線員工做到360安全衛士事業部總經理。 2008年周鴻禕把奇虎分成三駕馬車:搜索,360,口碑營銷。 傅盛是三駕馬車之一的掌舵者。 那時是傅盛和周鴻禕的蜜月期。 不過奇虎的三駕馬車很快就只剩下了一駕:搜索敗了,口碑營銷是雞肋,不主流、沒潛力,只剩下360一枝獨秀。 但,360不是周鴻禕親自掌控的業務,他寄予的重望和大量的精力一直在搜索。

明白人都知道,在這個時候,傅盛的處境就不那麼單純了。 後來傅盛复盤,說如果奇虎搜索能成,他和周鴻禕就不會反目。 因為周鴻禕的信心就不會被打擊,心理就不會變得脆弱,傅盛就不會威望暴漲,三駕馬車的均勢就不會被打破,其它業務的領頭人就不會開始擔憂,而傅盛和周鴻禕之間不會少了層防火牆。 通常在這個時候會發生很多事情。 它們就是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2008年初,程序員事件。 在360事業 ​​部總經理傅盛和技術總監 ​​徐鳴沒有面試的情況下,360二號人物、總裁齊向東面試了一個程序員,並給出20K的月薪,超過當時360的所有程序員。 後來傅盛面試,否了。 發郵件講了兩點原因:1.這個人雖能說會道,但基礎薄,名不符實。 2.高工資會打破平衡,對老員工不公平。 周鴻禕生氣,說這個郵件的“氣場”是在反對自己,是傅盛拿一個靶子搞對抗。 結果是,此人以15K的月薪招進來。 但在傅盛不久離職後就自動離職了。

暴風影音事件。 當時360做了“裝機必備”,量很大。 每個類別中最流行 ​​的軟件都會放進來。 本來在播放器類裡放的是“暴風影音”,因為當時暴風覆蓋率超過60%,第二名只有5%。 傅盛還說服暴風影音,每個月付給360幾萬塊錢。 但後來周鴻禕要求拿掉。 傅盛回郵件說不該拿掉:1.以暴風的普及程度本就該放進裝機必備裡推薦。 2.更何況它願意付錢。 這被周鴻禕定義為“指揮不動”。 360安全衛士這個老周之前基本不過問的部門,開始是個“獨立小王國”了。

不過當這兩件事情發生的當時,傅盛還完全沒有意識到嚴重性,甚至還相當自足。 比如,周鴻禕07年開始常常在例會上說感謝360感謝傅盛。 比如,周鴻禕要做免費殺毒,董事會和中高層都反對,只有傅盛一個人支持。 比如,就隨著搜索的失敗和360的異軍突起,傅盛被不斷犒賞。 月薪從最初做產品經理的1萬漲到3.5萬。 股票從8000股到後來簽到30萬股,以至口頭承諾50萬股。 反正傅盛覺得,自己越賣力越盡責,就越有好結果。

於是,周鴻禕開始更明確的提醒他了。 用講故事的方式。

故事1 07年底,周鴻禕在個例會上說起自己前一天做過的一個夢:他和傅盛吵起來了,周鴻禕就說:無論你再有能力,也一定要把你開掉。 當時,兩人其實還處於蜜月期。 周鴻禕笑嘻嘻的講,傅笑嘻嘻的聽。 後來傅盛才覺得,那是周鴻禕的潛意識。

故事2 08年,程序員事件後。 周鴻禕在例會上講,文革期間,毛澤東寫的《批吳晗》發表不出來。 後來批評彭真主持的中宣部“針扎不進,水潑不進”。

故事3還是08年,周鴻禕又在例會上講秦始皇和白起的故事。 秦國滅了其他國家,就剩下楚國,但楚國又最難打。 名將白起因為不贊成秦始皇的策略,抱病不出。 這被定義成了“居功自傲”,於是被秦始皇給殺了。 周鴻禕說:殺功臣是有問題,但難道僅僅是秦始皇一個人的錯嗎? 白起就沒有錯嗎?

可千錯萬錯,錯在這個28歲的傅盛同學不明白。 “傻呵呵的,當故事聽”。 當故事聽的結果,就是繼續堅持己見,繼續跟老周爭論,繼續減弱“信任”。 周鴻禕當時直接給傅盛講自己的感受:我這個老闆不被尊敬。 可傅盛卻覺得,說真話才是尊敬你這個老闆。 不過,這恰恰在老周“脆弱的內心”裡,是“巨大的威脅”。 可強悍如周鴻禕,怎會內心脆弱?

傅盛第一次體會到這個“脆弱內心的巨大威脅”,是在08年5月。 在討論業務時周鴻禕對傅盛說:你有問題,360安全衛士半年來沒加新功能。 傅盛不同意:木馬查殺能力在這半年有很大提升,用戶量翻番,360的技術底子很弱,目前階段夯實最重要。 周鴻禕說:新功能非常重要。 傅盛反問說:奇虎之前做了那麼多垂直搜索,但做起來了嗎? 這句話無疑激怒了周鴻禕。 他說:傅盛,你做好了360,我沒做好搜索,你就可以跳起來跟我爭了嗎?

當時的傅盛“懵”了,他一直覺得,周鴻禕是凌駕於包括搜索和360在內的所有業務線的大老闆。 說搜索的問題,並沒影射周鴻禕,而是想把問題辯清楚。 但在周鴻禕那裡,這毫無疑問是傅盛藐視自己、公然對抗的確鑿表現和證據。

那就說一說奇虎搜索吧。 這是周鴻禕的痛。


二、救主

“360不被關注,所以保證了我們穩定的成長”

2005年奇虎成立,當時的周鴻禕鬱悶,但也心高氣傲。 鬱悶,是流量和收入都高於百度的3721僅1.2億美金就賣給雅虎,而百度上市後有幾十億美金的市值。 鬱悶,還在於跟楊致遠鬧翻,雅虎被轉手賣給阿里而自己一直不知情。 但心高氣傲,是覺得自己拿到雅虎搜索的核心技術和團隊,可同時鬥敗雅虎和百度。 不僅如此,還做了中國供應商(china.cn),期望打敗因雅虎而結下仇怨的阿里。

周鴻禕期望明確:速勝。 當時電話給傅盛勸他加盟奇虎的憧憬是:奇虎2-3年就可以上市,2008年,你們都不用上班,坐在家裡看奧運了。 當時周鴻禕是投資人的身份,大量股票分給了一起創業的合夥人。 就是這個造成後來奇虎股份分散。 周鴻禕覺得自己做投資人就行,稍微指點下,這些項目就可以順利推進。

奇虎本意是做論壇搜索,搜索之外還做了針對大眾點評的無憂城市51city.com,以及針對酷訊的火車票搜索,還收購了一個SP團隊,做無線業務。 連著中國供應商,周鴻禕麾下的業務體系涉入五六個領域。 所以一開始就有300人,融了2000萬美金。

360安全衛士在2005年時完全不在周鴻禕的視野當中,他看重的是已經被證明了的大市場:搜索。 當時奇虎想做個插件,用來推廣蒐索,但當時瀏覽器上已經插滿了各種插件,推廣沒效果。 於是就想做一個“流氓剋星”,先把那些插件幹掉,再推奇虎搜索插件。 流氓剋星就是360的前身,緣起就是為推廣蒐索。 但項目負責人做了2個月後離職。

當時傅盛接手了這個項目。 做了兩個決定,第一,把流氓剋星改名成360安全衛士,叫“360”是因為自己生於3月6日,小時候父母的廠叫無線電三六廠,身份證前3位是360,還有也喜歡玩Xbox360;第二,停止跟電信的捆綁合作推廣,轉而走改進產品贏得口碑的路線。 在整個業務線上,360被定位成“口碑項目”,當時有三原則:1.不求商業利益。 2.開放源代碼。 3.任何時候都可交給第三方運營。 此時360團隊算上傅盛只有4個人。

但現實跟預期截然相反。 在速勝的思路下,奇虎有200人做搜索,每月推廣費用上百萬。 到2006年底,第一筆2000萬美金的融資就快花完了。 奇虎搜索沒有起色。 而360在低調中成長。 傅盛連續給360增加漏洞修復、查殺木馬、裝機必備、體檢等功能。 2006年底,每天安裝量20萬,而這時360整個團隊只有10人。 2007年中的每天新安裝量已經達到了40多萬,總安裝量有幾千萬。

周鴻禕的心境從剛起步的鬱悶和驕傲,被現實逐步逼向受挫後的自卑。 他當時在內部例會上表達了後悔創業的情緒,說晚上經常胃痙攣,知道什麼是腸子悔青的感覺。 如果當時繼續做投資就挺好,本來功成名就,可現在看起來正在被行業當成笑話。 周鴻禕也公開感謝傅盛和360。 他還說,如果搜索還沒起色,就把360賣了,還錢給投資人,撤出創業大軍。 當然,周鴻禕沒那麼容易死心,他內心裡還是想做好搜索,打敗百度。

06年底,也就是第一筆融資快花光並且360有大進展的時候,周鴻禕要調傅盛去做搜索,把360交給大學同學,後來的奇虎CTO石曉虹接手。 傅盛答應了。 一個月了解後,傅盛認為奇虎搜索的問題是心態浮躁和精力分散。 200人的團隊,要做十來個垂直搜索,比如火車票,衣食住行,BBS,博客。 但分攤到每個搜索的人很少,不能深入。 傅盛建議:把搜索欄目砍到一個。 老周不同意。

這個時候360出了些問題。 周鴻禕擔心搜索和360兩條線都敗了,於是調傅盛重回360。 之後大半年,傅盛開始大舉找人加盟。 當時懂網絡安全的人少,360也沒這方面的積累,技術人員還看不起360,認為沒有技術含量。 傅盛只能在論壇上求人才,自己出差到海南和南京跟人談。 有個高手,說住房困難要跟傅盛借幾千塊。 傅盛自己掏錢借給了這個從沒見過面的人。 當時傅盛給周鴻禕寫了封郵件《360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闡述團隊跟不上產品的快速增長。

奇虎搜索依然無解。 起初,qihoo.com每天的PV有2億,這成為第二輪融資2000萬美金的資本。 但這是通過大量推廣買來的流量。 尤其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圖片庫,讓用戶一張一張的不停點擊,使得人均PV上百,實際UV只有200萬。 等第二輪融資到位後,周鴻禕改變策略,縮減推廣投入,砍流量。 直接後果是qihoo.com每天PV從1億直線跌到100萬。 奇虎搜索沒有競爭力。

回顧這段歷史,傅盛認為失敗源於兩點:1.老周的膨脹心態,自認為不比馬雲 、 李彥宏差。 求速勝,沉不下來。 2.什麼熱做什麼,精力分散。 當時奇虎網頁搜索用70人對抗百度三千人,火車票搜索幾個人對抗酷訊,無憂城市二三十人對抗大眾點評網,連同對抗阿里的中國供應商,但每個領域都缺乏獨當一面的領軍人物。 每次例會,周鴻禕一罵人,產品就開始改變方向,卻達不到老周的要求。 下次例會,周鴻禕又會罵人,就再變。

另一個事實卻是,在沒有推廣和周鴻禕基本不關注的情況下,360安全衛士在2008年突破一億用戶。 傅盛說:360不被關注,所以保證了我們有穩定成長的環境。 但即使到2007年,360在奇虎體系裡仍無足夠重視。 360團隊的股票和工資是同級別的搜索員工的一半。 周鴻禕說要砍項目,“360這樣的口碑項目砍掉也沒什麼”。 傅盛用“事在人為,有用戶自然會成為戰略項目”來激勵團隊和自己。 這就形成相對獨立的團隊氛圍,為之後被定義成“獨立小王國”埋下隱患。

2007年底傅盛定下211工程,其中一個1是2008年360完成1億收入。 當時很多人都不太信,也包括周鴻禕。 在九華山莊的溫泉里,周鴻禕對傅盛說:如果真完成了,那明年請你去日本泡溫泉。 當時空中網CEO王雷雷看到360快速普及,就給周鴻禕說過,別做搜索,全力做360。 但周鴻禕沒下決心。

真正刺激周鴻禕令其改變態度的,是陳一舟。 在當時的業界,周鴻禕和陳一舟兩個人地位並立,都屬於二次創業,卻不太被看好。 但08年4月千橡以SNS概念融資4億美金。 當時周鴻禕打了個很長的電話給傅盛:只要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情就能成大事。 從當時開始,周鴻禕決心放棄三年未成的搜索,全力做360。

不過,正是周鴻禕的徹底轉變,開始把傅盛架到了一個關鍵且險要的位置上。 最早時,搜索即奇虎;後來,搜索+360即奇虎;現在,360即奇虎。 傅盛的位置懸了。


三、決裂

“360姓周還是姓傅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就是周鴻禕下定決心全力做360之後的2008年4月,他告訴傅盛:360員工的股票讓你來發。 但沒有定下應佔比例是多少。 接下來傅盛給出一個方案:把360員工的股票與搜索團隊拉平,占到總體股份2%。 沒料到這個方案激怒了周鴻禕,他告訴傅盛:你不能拉團隊來跟我講條件。 傅盛當場被“急哭”了:我從來沒想過跟你講條件。 這是一個導火索。 兩個人的關係開始急轉直下。

接下來,石曉虹帶頭開始做360殺毒,直接向周鴻禕匯報。 一度擔任奇虎搜索CTO的李釗被派駐進360,組成一個“特別小組”。 剛開始是說要幫助傅盛招人,但後來就直接做具體項目,不參加360事業 ​​部的例會,直接向周鴻禕匯報。 對此,傅盛是不聞不問。 他不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 在一些其它業務的討論會上,傅盛也是低頭玩自己的iPhone。 這在很多人眼裡,就是“抱病不出”的白起。

最打擊傅盛的一件事接踵而來。 周鴻禕稱收到一封匿名信,投訴傅盛的工作問題,但措辭模糊,沒具體的細節。 但周鴻禕對傅盛說:我對你100%的信任,我回了封郵件,他也沒再回。 傅盛說要看一下郵件。 但周鴻禕說已經刪了。 傅盛就覺得這是假話:要么,周鴻禕不信任自己,要么,就根本沒這封郵件。

傅盛不爽,第二天沒去上班。 這徹底激怒了周鴻禕。 第三天,他讓石曉虹要來了360全部100個員工的排名,給很多人加薪,並單獨交談了一輪。 從頭到尾,傅盛不知情。 加薪之後,周鴻禕找傅盛又深談了一次。 這一次才使傅盛完全明白了周鴻禕的擔心:我是老闆,但你的很多做法讓我不舒服。 之前,周鴻禕的談話都是提醒傅盛要有胸懷才能做大事。 但這一次談話周鴻禕告訴傅盛:我作為老闆,什麼事都可以做。 傅盛感覺到周鴻禕想說的其實是:先承認皇權,之後才有所謂的合作。

但,當時的傅盛已經不想乾了。 這卻讓周鴻禕陷入矛盾之中。 他努力的想挽回,告訴傅盛:我不能讓別人說成是卸磨殺驢,我們可以平等的討論問題。 石曉虹等人也來勸。 傅盛心軟了。 又倒回去給周鴻禕道歉:說自己也做得不好,以後會好好乾。 其實,無論周鴻禕的挽回和傅盛的心意都算是大體真實的。 此前一段時間,周鴻禕三番五次表現出重用傅盛的努力。

在一次單獨談話中,周鴻禕明確表態把傅盛作為接班人培養。 傅盛的股票從進入奇虎開始是作為產品經理的8000股,後來追加30萬股,佔總股份千分之二。 本來要加到50萬股,後來周鴻禕許諾給到100萬股,但因“手續原因”一直沒兌現。

但同時,周鴻禕對傅盛的不信任和製約開始加碼。 2008年6月,也就是傅盛與周鴻禕經歷危機並回心轉意之後的一周,周鴻禕再次提出:你不適合做總經理,做產品總監最好,但沒人事權。 傅盛回答:沒人事權,那其實就是產品經理。 周鴻禕說:創業公司,不需要Title。 傅盛回答:奇虎好幾個副總裁,那也不要Title吧。 這個頂撞無疑再一次激怒了周鴻禕。

是痛下決心的時候了。 對於傅盛,他認為周鴻禕沒有任何理由撤自己的職,360一直是奇虎旗下唯一完成業績指標的部門。 即便自己對Title不在意,但那表示周鴻禕完全不信任自己。 而對周鴻禕而言,他實在不能容忍自己不能完全、徹底的掌控360。 而就在周鴻禕最糾結的時候,有人對他說了一句話:公司是你的,別在乎別人怎麼想。 這把周鴻禕徹底推向了天平的另一邊。

傅盛再一次向周鴻禕辭職的當天,手續還未完成,傅盛的郵箱就立刻失效了。 當天360安全衛士二十人的骨幹被召集,開了一次“批斗大會”,歷數傅盛過失 ​​。 有員工一邊開會一邊發短信給傅盛“實況轉播”。 有些話,傅盛認為周鴻禕在撒謊。 批鬥會一直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到北戴河開。 在某次會上,疲憊的一直處於糾結的周鴻禕終於長舒了一口氣:360姓周還是姓傅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360到底姓周還是姓傅? 這個問題在傅盛那裡的回答也是:“當然姓周”。 到底是否尊敬周鴻禕? 這個問題傅盛也給過周鴻禕一個明確的回答:我從3721開始跟了你7年,從沒要求過工資或股票,我對你不僅尊重更是感謝。 但傅盛一點不明白周鴻禕的糾結心態:從股份而言,傅盛絲毫沒有挑戰周鴻禕的空間;從為人而言,傅盛愣頭青一個,越是盡責,才越會在具體問題上跟老闆較真;從政治技巧而言,傅盛自覺是年輕氣盛,懵懂小孩,不是拉幫結派那種人。

360安全衛士之所以成,是傅盛還是周鴻禕功勞大? 這個問題日後雷軍也問過傅盛。 傅盛說當然是老周。 第一,360的前半段,周鴻禕給了空間,即使這種空間不是特意給的。 第二,傅盛離開後的後半段,周鴻禕快速穩固了團隊,並為360實現了強悍的商業模式。 尤其,周鴻禕自此從3721/雅虎時代的主打合作/取巧的運營思路,轉向了紮實產品/贏取用戶的口碑路線。 但傅盛認為,關鍵不是誰功勞大,而是自己的功勞是否被承認。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沒什麼不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但劇情沒有就此打住。 其實直到兩年之後,傅盛才明白,最糾結周鴻禕的擔憂,可能並不是“360姓周還是姓傅”的問題。 那是一個偽問題,所有人的答案都會是周。 那什麼是真正的問題? 這可能要追問周鴻禕的過去了。


四、內心

“不要認為你可以對360做我對雅虎做過的事情”

傅盛從360正式 ​​離職並且拿到20萬股股票的條件是,要跟奇虎簽訂一個嚴苛的離職協議:第一,18個月內不能做任何跟奇虎有競爭的產品,包括安全和搜索。 第二,不能加入跟奇虎有競爭的公司,包括當時幾乎所有主流互聯網公司。 第三,傅盛創業的公司不能接受奇虎員工。 第四,永遠不能公開講不利於奇虎公司的話。 為什麼簽這個協議? 傅盛說了兩個理由,第一是息事寧人,趕緊完事走人。 第二,當時齊向東告訴他,協議就是個過場,只要你半年內不做安全,就什麼事都沒有。 傅盛信了。

但就在傅盛接受經緯創投的邀請去做投資副總裁時,經緯合夥人張穎收到周鴻禕的帶話:不要接受傅盛,接受就是作對。 張穎沒妥協。 就在雷軍準備投資傅盛做可牛影像軟件時,也收到同樣的帶話。 雷軍也帶話給周鴻禕:第一,傅盛給你打了幾年工,但不意味著一輩子是你的人,賣給你了。 第二,我跟傅盛討論的業務不跟360競爭。 第三,你讓我不投資前360員工,可你投資了多少金山前員工?

從360辭職21個月後,可牛推出可牛殺毒。 殺毒軟件上線第一天,就被360安全衛士直接攔截。 自此,傅盛開始打破沉默,跟周鴻禕在媒體上公開對抗。 包括2010年3Q大戰 ,傅盛公開指責360;後來可牛被金山網絡收購,傅盛做CEO,與360全面競爭。 直到2011年10月,360狀告傅盛盜取360的技術機密開發可牛殺毒。 如果屬實,傅盛就是一個吃裡扒外的小人;周鴻禕對傅盛的不信任就是明智的,打壓是應該的。

傅盛對此否認。 可牛殺毒是他離開360長達18個月後由可牛員工開發的,跟360殺毒沒半點關係。 但傅盛想說的不止這點,他更想起當年在360與周鴻禕爭論時的一句話,周鴻禕告訴他:不要認為你可以對360做我對雅虎做過的事情。 當時傅盛很緊張的說:怎麼會! 不過,現在周鴻禕就是在指責傅盛對360做了當年他自己對雅虎做過的事情。 什麼事情?

3721作價1.2億美金賣給雅虎,但條件是,周鴻禕在任內必須完成一定的業績指標,否則1.2億作價會打折。 周鴻禕通過給登錄郵箱後自動啟動Mini版IM,完成了IM的業績指標;通過給噹噹等其它網站用戶提供後綴為@dangdang.com的雅虎郵箱,完成了郵箱指標。 但雅虎總部不認可,認為這些都是非自生的流量。 而周鴻禕認為,這是其合縱連橫的創新策略。 這直接導致 ​​了周鴻禕和楊致遠以及雅虎總部的決裂。 後來,雅虎中國被轉手給馬雲。

一個被業內廣泛傳播的說法是,決裂後的周鴻禕在離職之前半年就開始把雅虎搜索的核心人員和技術轉出雅虎,成立奇虎。 傅盛說,奇虎不僅收納了當時雅虎中國的大部分核心人員,奇虎搜索也基本上是雅虎搜索的翻版。 當時周鴻禕給員工打電話,明言若加盟奇虎,就會在雅虎時多收到獎金。 離職後的周鴻禕,又指揮奇虎大量卸載雅虎助手,之後,雅虎中國業務幾如廢墟。 在奇虎進行第二輪融資時,楊致遠和馬雲都以道德為由進行了阻擊。

所以當傅盛要離開360時,周鴻禕完全有理由擔心傅盛會用類似的手法對付自己。 無論產品還是團隊,360都是傅盛一手帶大。 於是,無論是連續批鬥、嚴苛的協議、以至於後來的“劫殺”與訴訟,都不難理解。 在周鴻禕眼裡,這也許不是一場主人對奴僕的教訓,可能更多是你死我亡、命懸一線的戰鬥。 但問題是:傅盛可能並不會那樣做。 畢竟,傅盛跟周鴻禕,是從經歷到性格都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傅盛眼中,周鴻禕有個致命弱點:周鴻禕的假想敵永遠是自己,他自己怎麼做,就認定對手也會怎麼做,很難用別人的方式思考問題。 比如傅盛是在離職後才跟張穎和雷軍第一次見面,但周鴻禕認為他們早就處心積慮要從360挖走傅盛。 “可牛”是傅盛在加盟奇虎前就準備註冊的公司,但周鴻禕也認定這是傅盛加入奇虎後私下註冊要盜竊360技術的公司。 為了給自己對別人的判斷建立合理性,他會不斷的說服自己,以建立強大的心理防線。 他會把對手某些方面無限的放大,以此作為理由做出徹底、無情的打擊。

2005年初建奇虎時,周鴻禕給當時還只是最基層產品經理的傅盛打了三小時電話,勸他加盟奇虎。 當時,傅盛已經開始註冊“可牛”準備創業。 周鴻禕反复解釋自己在雅虎受到的委屈,被馬雲如何奚落,稱自己迫不得已。 放下電話,傅盛感慨,周鴻禕根本沒必要花3小時來說這些。 其實他不僅是在對傅盛說,更是在對自己說。 相信周鴻禕跟很多人這樣說過,以一步步把自己的心理防線構建出來。

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邪惡的。 周鴻禕也是。 他需要這些自我說服的工作,使自己不受傷害。 傅盛能感受到,周鴻禕也會有意識到傷害人的時候,他會做出一些示好的舉動來緩和自己。 但這些示好會被他當作自己是個好人的證據,這樣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傷害對方。 而一旦在心裡證明了你是個壞人,他 ​​就會不斷加強,最後把你當成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於是,說謊、追殺,所有手段都可以使用,都只是打擊惡人的方法而已。

360把傅盛以“盜竊東家機密”的罪名告上法庭的同時,2011年9月,法院公佈了一年前3Q大戰的裁決:360敗訴,對QQ不正當競爭,判罰40萬元。 以此為節點,360再一次因為破壞規則謀取小利而透支掉行業信任。 更多人正為此感到唇亡齒寒,這正在成為一道看不見的陷阱。 雅虎、阿里、遨遊、百度、金山、可牛、卡巴斯基、騰訊之後會是誰? 楊致遠、馬雲、田健、李彥宏、雷軍、傅盛之後會是誰?

傅盛最後說:不要把別人逼上絕路,留一個讓他人信任自己的機會。

(該文基於筆者與傅盛及其周圍管理人員的三度面談,所記敘事件均出自傅盛本人口述。)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 作者: ott 時間: 2015-03-02 13:01:17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3-19 22:26:28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3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