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ott (寶貝)
標題 唐魯孫
時間 2017-03-26 Sun. 14:16:29


 

   
 



 http://www.isst.edu.tw/s2/lecture/5/data.doc


唐魯孫



     《中國吃》,大地。(散文)



     唐魯孫先生是個皇族,這本書中所寫的都是他的親身經歷,這些文章本來是

     在報上連載的,最後集結成書。裡邊有許多珍貴的資料,記錄了民初時中國

     各地的小吃及名餐廳。如「吃在北平」、「北平的獨特食品」、「吃在上海

     」等篇章。唐先生記憶力超強,那些巷弄的名稱,小吃的名稱,他都描述的

     一清二楚,毫不含糊,這本書除了介紹美食之外,還有歷史的價值。




     《唐魯孫談吃》,大地。(散文)



     美食家唐魯孫先生,不但嗜吃會吃也能寫吃,無論是大餐廳的華筳餕餘,或

     是夜市路邊攤的

     小吃,他都能品其精華食其精髓。本書所撰除了大陸各省佳肴,更有台灣本

     土的美味,讓人看了垂涎欲滴。(選錄自金石堂網站)











http://www.haodoo.net/?M=Share&P=0844

 
好讀書櫃《典藏版》,感謝邱子軒參照原書整理校正過。感謝Laohou勘誤。

唐魯孫先生出身清皇族。是珍妃的姪孫,是旗人中的奇人。自小遊遍天下,見多識廣。所寫有關掌故、飲饌都是親身經歷,所以寫來更是「景」「味」逼真,不但在國內深受讀者歡迎,連歐美、東南亞各地都有他廣大的讀者,本書寫中國人的吃,以及吃裡的深厚文化。

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一九○八年九月十日生於北京,一九四六年到台灣,一九八五年在台灣病逝。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的侄孫。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

年輕時隻身外出謀職,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被譽為民俗學學。加之出身貴胄,有機會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家,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唐光熹/100003470504800














http://mrspresley.pixnet.net/blog/post/23221957-唐魯孫先生──〈吃在北平〉%28取自《中國吃



to & Microcosmos
一切全屬胡言亂語,概不負責!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 名片
SEP 28 THU 2006

唐魯孫先生──〈吃在北平〉(取自《中國吃》)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雖然我是個要考研究所的大四學生,平常仍是閒書看不停。所謂閒書,就是跟考試沒有關係的書,所以,在這個期間,連《古今小說》或者《西遊記》、《水滸傳》之類的書都可以歸類在閒書中,因為研究所的考試也只考中國文學史、小學、中國思想史、專業國文還有英文。

一位已經研一的學姊,看到我借了《初刻拍案驚奇》和《七俠五義》,在旁邊唸個沒完,說:「你三月就要去考試了,還在這邊看這些小說,你《七俠五義》不是看了六遍?還要看?」連我看看明代文學批評史,她都會說:「怎麼不看中國文學史呢?這個太偏了,我知道你對於七子很有興趣,但是批評史不考啊!」

我只好告訴她:「好啦,我也有看訓詁學跟訓古史啊。」她才比較放心,不講了。

幸好我沒說我還借了唐魯孫先生的《中國吃》。

久聞唐魯孫寫吃很有名,他的來頭也不小,是珍妃的侄孫,算是名門後代。唐先生去世已久,他退休時曾投稿中國時報,靠回憶寫下當年在中國大陸吃東西的散文,第一篇文章就是〈吃在北平〉,把北平幾個有名的大飯館、從名菜、飯館來源、掌櫃、菜色製作方法等等,有系統條理地說出來。

他的文章廣受讀者喜歡,也深受當代文學家的愛好,梁實秋、林語堂等人都和他來往,討論菸酒、美食。因此,唐先生集結了他所寫的散文出書,分別為《中國吃》和《南北看》。《南北看》一書我還沒機會拜讀,大概是講述中國秀麗風光和民俗文化的書吧,《中國吃》一書,就簡單明瞭,就知道是說中國美時的,又以津滬、北平地區的菜色為主,從大飯館的頂級排翅到路邊的油炸果子(這個是北平人所說的油條)和豆汁兒,全都詳詳細細地敘寫,讓當時在台的北平老鄉,懷念懷念老家的味道,也給沒去過北平的小夥子一個嘗鮮的機會。

他說的真不錯,這果真是給沒去過北平的小夥子一個嘗鮮的機會。我沒機會去北平,況且有很多大飯館兒也歇業了,只能從他的集子中想像一下,當年北平熱鬧的模樣。

那樣多菜色,我最喜歡的應該是「炒肝兒」,就是豬小腸和豬肝,加點兒蒜瓣蔥段燴炒,如果要多點腸,就說「肥些兒」,「瘦些兒」,意思就是多盛幾片肝。我這人,是嗜吃內臟類的(飲血但不茹毛..哈哈),舉凡心肝脾肺腸,不論蒸煮炒炸魯,都好吃。唐魯孫說北平的「炒肝兒」,我看著文字,似乎也脣齒留香了。

唐魯孫寫吃,生動活潑,好像那菜躍然紙上,連那香氣也聞得到了。

不過呢,看完這書,對於理所當然的事,也有改觀啦。咱們說吃北平烤鴨,一定去全聚德,可北平人不一定這麼想,說到吃烤鴨,要麼去全聚德和便宜坊,這全聚德的名氣是有目共睹的,現在還開了分店,我前年去蘇州,就吃了全聚德,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在蘇州吃北平的全聚德烤鴨,真是說不上來的詭異。便宜坊也是北平著名烤鴨店,價錢上也比全聚德便宜很多,可後來北平人都到西來順去吃烤鴨了,特別是下雨下雪的天氣。

原來北平烤鴨可不是那麼一間全聚德。

除了正統菜色,尚有時興小點,甜鹹兼具,菸酒之道,通通都在這本《中國吃》中。








 


 










[圖]
 










[圖]
 



[圖]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編輯: ott 時間: 2017-11-27 15:08:56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50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7-04-03 09:47:50 (台灣)
  04-03 09:47 TW
內行!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