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Strauss II - The Blue Danube Waltz - YouTube
Title : Johann Strauss II , The Blue Danube Waltz Date : 1867 From Wikipedia,The Blue Danube is the common English title of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

 






   
 



http://www.e-classical.com.tw/lifetime/flash_content.cfm?artid=96

「藍色多瑙河」可以說是小約翰‧史特勞斯最受歡迎,也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它是描寫貫穿整個維也納城市,而且也是象徵著維也納精神的一條美麗河川。「藍色多瑙河」原本是一首合唱曲,後來作曲家又把它改編成為我們今天常常聽到的管弦樂曲形式。

在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這首樂曲也是必定會演出的曲目之一。 圓舞曲是一種三拍子的舞蹈音樂,起源於德國、奧地利地區的蘭德勒舞曲,這種舞曲與宮廷間的舞曲混合之後,就形成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圓舞曲。圓舞曲在十九世紀成為社交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娛樂,除了是因為當時的奧國政府的大力提倡之外,跳圓舞曲需要男女雙方肢體上的擁抱,與傳統上需要保持距離的小步舞曲更受到一般社會大眾的喜愛。

 小約翰‧史特勞斯對圓舞曲的貢獻,就像是舒伯特對藝術歌曲一樣,非常受到世人的尊崇,他所寫作的圓舞曲作品,每一首都充滿了生動活潑的曲趣,以及高雅優美的旋律,讓人一聽到,忍不住都會想要翩然起舞,除了一般人深深為它著迷之外,甚至連一些大音樂家也都非常喜歡。 從十九世紀以來,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作品,不只風靡了維也納,甚至連整個歐洲,都在這股風潮之下。除了「藍色多瑙河」之外,「春之聲圓舞曲」也是小約翰‧史特勞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約翰‧史特勞斯創作這部作品時已經58歲了,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曲中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除了一般的管弦樂版本之外,還經常有人以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的方式,或是用管弦樂團加上女高音的獨唱方式演出。 以前有一部電影「翠堤春曉」,內容描寫的就是「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一生的故事,在電影中有一幕畫面,是在清晨的時候,小約翰‧史特勞斯和朋友搭著一部馬車,在維也納郊外的一處森林裡漫步著,當時在電影中所使用的配樂,則是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另一首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在這首圓舞曲中,小約翰‧史特勞斯使用了一種當地的民俗樂器,叫做「齊特琴」,使得這首樂曲,充滿了美妙的田園氣氛。 小約翰.史特勞斯會被稱作「圓舞曲之王」,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作品氣質優雅、旋律生動,而且他的創作速度非常的驚人,常常在白天剛完成的作品,晚上就已經在舞廳裡,由他自己邊演奏小提琴、邊指揮樂團演出了。

小約翰.史特勞斯也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作曲家,在他幾百首的作品當中,常常可以看到奇怪的標題,很多動物、花草都可以成為他創作圓舞曲的主題,例如「南國的玫瑰」圓舞曲就是一個例子。 除了小約翰‧史特勞斯之外,他的父親,他的兩位弟弟,也都是著名的圓舞曲作曲家。其中一位弟弟的名字,叫做約瑟夫,他原本學習的是理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幫忙哥哥指揮樂團,於是開始了音樂的生涯。約瑟夫在音樂方面的天份也相當地高,他的代表作品有「奧地利鄉村的燕子」圓舞曲。

19世紀的維也納還有許多優秀的圓舞曲作家,但是除了藍納父子之外,很多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了。約瑟夫.藍納也是很受歡迎的圓舞曲作者,他的兒子奧古斯特的天分,據說比他還高,不過很可惜,這兩位的創作生涯都很短,父親約瑟夫‧藍納只活了四十五歲,而兒子奧古斯特才廿一歲就過世了,所以創作的作品數也很少;不過他們的作品,在維也納一樣相當受到愛戴。 圓舞曲曲風輕快,聽完之後令人不禁會想要翩然起舞,而小約翰‧史特勞斯的作品又是圓舞曲當中的經典之作,也難怪到了今天,圓舞曲成為維也納的代表性音樂之一。








 


 








	
	
	




[圖]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7-17 19:57:59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96 
※ 文章分類: -classic music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