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RAID 0, 1, 2, 3, 4, 5, 6 and 10 (1+0)? - YouTube
Need to free up space on a drive? Check these 6 ways:

 









What is RAID 0, 1, 5, & 10? - YouTube
This is an animated video explaining different RAID levels. It's a RAID tutorial of level 0, 1, 5, & 10.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RAID explained...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raid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RAID


容錯式磁碟陣列(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舊稱容錯式廉價磁碟陣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簡稱磁碟陣列。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多個相對便宜的硬碟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硬碟陣列組,使效能達到甚至超過一個價格昂貴、容量巨大的硬碟。根據選擇的版本不同,RAID比單顆硬碟有以下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好處:增強資料整合度,增強容錯功能,增加處理量或容量。另外,磁碟陣列對於電腦來說,看起來就像一個單獨的硬碟或邏輯存儲單元。分為RAID-0,RAID-1,RAID-1E,RAID-5,RAID-6,RAID-7,RAID-10,RAID-50,RAID-60。

簡單來說,RAID把多個硬碟組合成為一個邏輯磁區,因此,作業系統只會把它當作一個硬碟。RAID常被用在伺服器電腦上,並且常使用完全相同的硬碟作為組合。由於硬碟價格的不斷下降與RAID功能更加有效地與主機板整合,它也成為玩家的一個選擇,特別是需要大容量儲存空間的工作,如:視訊與音訊製作。

最初的RAID分成不同的等級,每種等級都有其理論上的優缺點,不同的等級在兩個目標間取得平衡,分別是增加資料可靠性以及增加記憶體(群)讀寫效能。這些年來,出現對於RAID觀念不同的應用。




標準RAID[編輯]
RAID 0[編輯]
RAID 0
RAID 0亦稱為帶區集。它將兩個以上的磁碟並聯起來,成為一個大容量的磁碟。在存放資料時,分段後分散儲存在這些磁碟中,因為讀寫時都可以並列處理,所以在所有的級別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既沒有冗餘功能,也不具備容錯能力,如果一個磁碟(物理)損壞,所有資料都會遺失,危險程度與JBOD相當。
RAID 1[編輯]
RAID 1
兩組以上的N個磁碟相互作鏡像,在一些多執行緒作業系統中能有很好的讀取速度,理論上讀取速度等於硬碟數量的倍數,與RAID 0相同。另外寫入速度有微小的降低。只要一個磁碟正常即可維持運作,可靠性最高。其原理為在主硬碟上存放資料的同時也在鏡像硬碟上寫一樣的資料。當主硬碟(物理)損壞時,鏡像硬碟則代替主硬碟的工作。因為有鏡像硬碟做資料備份,所以RAID 1的資料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但無論用多少磁碟做RAID 1,僅算一個磁碟的容量,是所有RAID中磁碟利用率最低的一個級別。
如果用兩個不同大小的磁碟建RAID 1,可用空間為較小的那個磁碟,較大的磁碟多出來的空間也可以分割成一個區來使用,不會造成浪費。

{\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Size&=\min \left(S_{1},S_{2},S_{3}\dots \right)\end{aligned}}} {\begin{aligned}Size&=\min \left(S_{1},S_{2},S_{3}\dots \right)\end{aligned}}
RAID 2[編輯]
RAID 2
這是RAID 0的改良版,以漢明碼(Hamming Code)的方式將資料進行編碼後分割為獨立的位元,並將資料分別寫入硬碟中。因為在資料中加入了錯誤修正碼(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所以資料整體的容量會比原始資料大一些,RAID2最少要三台磁碟機方能運作。
RAID 3[編輯]
RAID 3
採用Bit-interleaving(資料交錯儲存)技術,它需要通過編碼再將資料位元分割後分別存在硬碟中,而將同位元檢查後單獨存在一個硬碟中,但由於資料內的位元分散在不同的硬碟上,因此就算要讀取一小段資料資料都可能需要所有的硬碟進行工作,所以這種規格比較適於讀取大量資料時使用。
RAID 4[編輯]
RAID 4
它與RAID 3不同的是它在分割時是以區段為單位分別存在硬碟中,但每次的資料存取都必須從同位元檢查的那個硬碟中取出對應的同位元資料進行核對,由於過於頻繁的使用,所以對硬碟的損耗可能會提高。(塊交織技術,Block interleaving)
RAID 5[編輯]
RAID 5
RAID Level 5是一種儲存效能、資料安全和儲存成本兼顧的儲存解決方案。它使用的是Disk Striping(硬碟分割)技術。RAID 5至少需要三塊硬碟,RAID 5不是對儲存的資料進行備份,而是把資料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資訊儲存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碟上,並且奇偶校驗資訊和相對應的資料分別儲存於不同的磁碟上。當RAID5的一個磁碟資料發生損壞後,可以利用剩下的資料和相應的奇偶校驗資訊去恢復被損壞的資料。RAID 5可以理解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RAID 5可以為系統提供資料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鏡像低而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鏡像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資料讀取速度,只是因為多了一個奇偶校驗資訊,寫入資料的速度相對單獨寫入一塊硬碟的速度略慢,若使用「回寫快取」可以讓效能改善不少。同時由於多個資料對應一個奇偶校驗資訊,RAID 5的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儲存成本相對較便宜。
{\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Size&=(N-1)\times \min \left(S_{1},S_{2},\dots ,S_{N}\right)\end{aligned}}} {\begin{aligned}Size&=(N-1)\times \min \left(S_{1},S_{2},\dots ,S_{N}\right)\end{aligned}}
RAID 6[編輯]
RAID 6
與RAID 5相比,RAID 6增加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資訊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資料的可靠性非常高,任意兩塊磁碟同時失效時不會影響資料完整性。RAID 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資訊更大的磁碟空間和額外的校驗計算,相對於RAID 5有更大的IO操作量和計算量,其「寫效能」強烈取決於具體的實現方案,因此RAID6通常不會通過軟體方式來實現,而更可能通過硬體/韌體方式實現。
同一陣列中最多容許兩個磁碟損壞。更換新磁碟後,資料將會重新算出並寫入新的磁碟中。依照設計理論,RAID 6必須具備四個以上的磁碟才能生效。
可使用的容量為硬碟總數減去2的差,乘以最小容量,公式為:






 


 







[圖]
 














[圖]
 



看板 ott
作者 ott(寶貝)
標題 raid
時間 2010年03月08日 Mon. PM 06:40:49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編輯: ott 時間: 2017-11-09 21:26:38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06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