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ott(寶貝)
標題  征露丸殺人事件--森鷗外一生「最大的悲劇」
時間 2010年03月12日 Fri. PM 07:09:45

   
 


	
	
 征露丸殺人事件--森鷗外一生「最大的悲劇」




[圖]
 
 

	
	
[圖]


           
           http://blog.roodo.com/kanbaku/archives/831178.html
           
             「作家森鷗外」鼎鼎大名,但「軍醫森鷗外」的事蹟,恐怕就少有讀者清楚
             了。森鷗外,本名森林太郎,生於一八六二年,卒於一九二二年,日本陸軍
             醫官兼小說家、評論家,與夏目漱石齊名,並稱明治大正時代文豪雙璧,在
             台灣較知名的作品有「舞姬」、「青年」、「山椒大夫」等,但文學史家認
             為晚年的歷史傳記小說「澀江抽齋」、「北條霞亭」、「伊澤蘭軒」,是他
             的最高傑作。除文學活動之外,東大醫學院畢業、留德修習衛生學五年的森
             鷗外,長期側身陸軍軍醫官僚系統的經歷,相當負面,論者避談,始終諱莫
             如深。這段過程和影響,直到一九八○年代,才打破禁忌,陸續有探討評述
             問世。本文即介紹「軍醫森鷗外」罕為人知的面貌,並觸及他與征露丸、台
             灣的因緣關聯。
           
               征露丸殺人事件--森鷗外一生「最大的悲劇」
           
           
             號稱「家庭常備良藥」的征露丸,在台灣,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服用過。但或
             許少有人清楚,百年前征露丸的問世,其實是日本醫學史上試行錯誤的產物
             ,更隱藏標誌著小說家森鷗外(本名森林太郎),他以另一身分「陸軍軍醫
             行政官僚」,所鑄下的恨事敗筆。
           
             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後,精米碾製技術進步,去掉米膜(銀皮和黃皮)的純
             白米飯愈趨普遍,糙米在日本的城市及軍隊中幾乎絕跡。同時,俗稱腳氣病
             的多發性神經炎卻逐漸蔓延,成為常見的國民疾病,尤其學生宿舍和兵營裡
             頭,越來越嚴重。患者首先雙腳開始麻痺,後擴及兩手,終至突發心臟急症
             、呼吸困難而亡。由於歐美地區罕見類似病例,因此,腳氣被西方醫學界認
             為是東亞米食國家特有的風土症。
           
             平時三餐,攙雜多種副食菜餚,整體病況還可以掌握。但在只能以主食米飯
             果腹的戰地沙場,病情猖獗流行,完全失去了控制。
           
             慘事發生
           
             一八九四至九五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日本陸軍陣亡者九七七名;腳氣患者四
             一四三一名,其中四○六四人不治,達戰死者四十倍以上。陸軍十多年後才
             在內部刊物坦承:如此慘狀,「古今東西戰役罕見其例」。反觀日本海軍,
             這場戰爭,僅有三四名士兵罹患腳氣,且症狀輕微,無人病死。
           
             為什麼差異如此巨顯?日本海軍與軍醫高層多留學倫敦,承襲英國傳統,傾
             向實證主義,重視診療「病人」,甚過診療「病症」,也就是「醫人重於醫
             病」。留英學成歸來的海軍軍醫高木兼寬,觀察比較國內外飲食衛生習慣,
             大膽假設「腳氣病源食物說」,懷疑食用純白米飯是導致營養失衡、引發腳
             氣的元兇。於是從一八八二年起逐步改良海軍伙食,實施米麥混合,增加奶
             品和肉類的供應,實驗結果成效卓著,於是全面推廣。但他們無法提出確切
             的學理依據,明白指出究竟哪一種營養成分過多或缺乏,去說服陸軍軍醫部
             門的同僚。
           
             至於日本陸軍風氣,向來崇尚普魯士,其軍醫行政高層,也以留德的森鷗外
             的理論馬首是膽,(受當時德國先進蓬勃的細菌學影響)堅信「腳氣病源細
             菌說」,大肆抨擊「食物說」。森鷗外倡言,「和食」營養豐富,決不遜於
             「洋食」,峻拒陸軍採納米麥混食,斥責海軍的「洋食實驗」為毫無科學根
             據的魯莽舉動,甚至嚴厲指控主導海軍伙食改革、留英的高木兼寬為「英吉
             利之流的乖僻學者」、「權謀者」,從事「虛假、獨斷」。
           
             原本應是一場公共衛生醫學的學理探討,竟然觸動了民族主義的敏感神經。
           
             台灣經驗
           
             目睹海軍實施伙食改良後,成功抑制腳氣病,不少陸軍軍醫的態度略有鬆動
             ,但森鷗外堅持己見,毫不妥協。甲午戰後,日本併吞台灣之初,他從陸軍
             軍醫監調任台灣總督府陸軍局軍醫部長,依舊嚴禁征伐戍守新殖民地的陸軍
             部隊擅自提供米麥混食。結果呢,他駐台短短不到三個月內,將近二五○○
             ○名士兵中,竟有百分之九十罹患腳氣,二一○四人病死。據史家近幾年來
             考證,森鷗外當時之所以匆匆離開台灣,除了束手無策外,更是意圖逃避責
             任。後來他還在公私文件上故意遺漏或竄改紀錄,強要抹消該段污史劣跡。
           
             接續森鷗外,繼任台灣總督府陸軍局軍醫部長的土岐賴德,眼見事態急迫,
             申請准許米麥混合的伙食。誰知,返回東京擔任陸軍醫校校長的森鷗外,作
             梗到底,遊說陸軍軍醫行政高層,祭出一紙行文措詞異常古怪的訓令:「關
             於麥飯混食,可以實驗,不准施行。」收拾「慘」局的土岐賴德,火冒三丈
             ,憤罵森鷗外是「嫉妒他人偉勳、執著自家陋見的齷齪小人」,「囿於私見
             、貽誤國家大計的區區賤大夫」。
           
             推崇「大和米食」傳統,卻又愛張揚「德國醫學」權威的森鷗外,沒有從甲
             午戰爭、台灣經驗中學到教訓、憬悟過來。專長為細菌學、衛生學的他,一
             九○四年日俄戰爭前夕,直覺認定,木餾油(creosote)既然能夠殺死傷寒
             菌,當然也可以消滅「腳氣菌」。於是,發動大量生產主成分木餾油的錠劑
             ,提供陸軍士兵攜至戰場服用,預期能夠發揮神奇藥效,免受「腳氣菌」荼
             毒。
           
             「征露丸」誕生
           
             標榜征服露西亞(編者按:指俄國,Russia)的征露丸,從此誕生。日俄戰
             爭持續一年六個月期間,日本陸軍出征兵員上百萬,每人分配六○○粒,所
             以,總共生產了約六億顆征露丸。休兵後清算,日本陸軍戰歿人數四七○○
             ○名;腳氣患者二一○○○○名,超過總兵力的五分之一。其中二七八○○
             名士兵不治,比陣亡者的半數還多出四三○○人。征露丸的腳氣病療效,等
             於零。
           
             據日俄戰爭被俘的俄國士兵說,看到許多日軍喊衝喊殺,但腳步漂浮欠穩,
             還以為他們喝酒壯膽上戰場,所以特別「神勇」。殊不知,這是腳氣作祟的
             緣故。乃木希典大將,受挫於攻打俄國租借軍港旅順的「二○三高地」戰役
             ,折損大半兵員,禍首之一就是腳氣病。
           
             對照陸軍的「慘勝」,在提督東鄉平八郎統率下,殲滅傾巢東來的帝俄波羅
             的海艦隊的日本海軍,情況與十年前的甲午戰爭雷同,因採行米麥混合的主
             食,只有零星水兵出現輕微腳氣症狀,並無病死案例。
           
             一九○七年,森鷗外升任陸軍軍醫總監,這是陸軍軍醫行政官僚系統的最高
             職位。
           
             一九一○年,留學瑞士、德國的農業化學家鈴木梅太郎,從米糠中成功萃取
             出維他命B1--可惜論文以日文發表,翌年波蘭人芬克(Casimir Funk)在
             倫敦發表英文論文,後來居上,獲得「維他命發現者」的榮耀--
             並指稱可以預防腳氣病的發生。迷信「細菌說」幾近偏執的森鷗外(他連水
             果都要煮熟消毒才敢吃),抱持本位主義,譏諷農學家鈴木是「鄉巴佬學者
             」,輕浮奚落笑罵:「如果米糠可以預防腳氣,那喝馬尿也有效。」還揶揄
             高木兼寬是「麥飯博士、麥飯爵士」。
           
             發現維他命B1
           
             之後,鈴木梅太郎陸續以家禽雞鴨做實驗,都獲得維他命B1能夠消減腳氣病
             的積極效果。但直到一九二二年,慶應大學醫學院助教授大森憲太,才正式
             為腳氣病患施行維他命B1臨床投藥,在下半年大獲成功,證明腳氣病源於缺
             乏維他命B1,宣告「食物說」的正確,徹底粉碎了頑固、子虛烏有的「細菌
             說」。但這時候,原先激烈論爭的兩造都已經過世了,高木兼寬死於該年四
             月,森鷗外七月初病故。
           
             高木兼寬,日本首位國內授予的醫學博士(森鷗外譏為麥飯博士)、東京慈
             惠會醫院創辦者、日本首家護士訓練所發起人。一九○五年,獲封男爵(森
             鷗外譏為麥飯爵士);一九五九年,英國將南極洲大陸東部半島一處海岬,
             命名為「高木岬」(Takaki promontory),以紀念表彰他在維生素醫學的貢獻。
             作家吉村昭的「白色的航跡」(講談社‧一九九一),即是以高木生平事蹟
             做為材料的傳記小說傑作。
           
             森鷗外,身為小說家,他當然是大文豪--所以才獲頒文學博士!但做為一
             名軍事醫官,卻是個政策謀殺、禍殃無數冤魂的「大庸醫」--所以沒獲頒
             醫學博士?正由於敬畏森鷗外在文學上的「美事美談」,因而,他在醫學上
             的「惡行惡狀」,即使到了二次戰後,文化輿論界仍然諱莫如深,無人聞問
             。直至八○年代初,東京大學醫學院教授山本俊一,率先發難曝光,這段錯
             綜複雜的「森軍醫草菅人命的史實」,才打破禁忌,陸續揭露公諸於世。
           
             意外的贖罪?
           
             除了光芒耀眼的文學成就之外,高居日本陸軍軍醫官僚大位的森鷗外,在醫
             學理論及臨床上幾無正面功績。他精力充沛,熱中黨同伐異,發表筆戰文章
             不勝枚舉,但非批評性的純專業論文,世人只記得一篇「關於啤酒的利尿研
             究」。文學評論家?內正指出,在長達二十多年的腳氣病源論戰裡,墨守「
             和食至上及細菌說」的謬誤立場,害得數萬陸軍士兵病死,釀成日本醫學史
             上的慘劇陰影,讓口頭上至死都不認錯的森鷗外,晚年陷入極度惶惑憂鬱的
             境地。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劇」。
           
             諷刺又驚奇的是,森鷗外所催生的征露丸,卻並沒有因治療腳氣無功而退出
             醫學舞台,反倒陰錯陽差,變身為止瀉特效的整腸劑,流傳盛行後世。今天
             ,包括日本、中國、台灣在內,共有將近三十家廠商生產。為了尊重國際禮
             儀,以及沖淡戰爭記憶,絕大部份都已更名作「正露丸」(一九七四年日本
             法院判定「正露丸」屬普通名詞,禁止商標名獨佔),只有一家日本藥廠和
             台灣某藥廠,仍堅持「征露丸」的舊稱。
           
             一顆顆嗅聞起來怪難受的「臭藥丸」,不知道可不可以算是,森鷗外的「意
             外的贖罪」?
           
           (20050326聯合副刊)

 

 



--
※ 編輯: ott 時間: 2017-04-26 04:24:28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2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299 
※ 文章分類: -people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x70338, gleen18 說讚!
1樓 時間: 2016-05-12 10:01:11 (台灣)
  05-12 10:01 TW
···
不願改變是日人自古以來通病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