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CityNight
作者 Ctea (Ctea)
標題 [轉錄] 【CSR人物誌】台灣是第三世界國家嗎?一位德國記者眼中的台灣 #taiwanreporter
時間 2018-07-28 Sat. 01:55:22


【CSR人物誌】台灣是第三世界國家嗎?一位德國記者眼中的台灣 - CSR@天下
[圖]
「美國講『一個中國』,從未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但是德國接受北京版的『一個中國』。這不公平,我感到憤怒,我對德國的台灣政策感到汗顏,」駐台德國記者白德瀚說。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cw-com-tw/article/201805/article-5b02afa2be825.jpg
[圖]
 
圖片來源:白德瀚

2018-05-22

「美國講『一個中國』,從未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但是德國接受北京版的『一個中國』。這不公平,我感到憤怒,我對德國的台灣政策感到汗顏,」駐台德國記者白德瀚說。

【就是愛台灣的外國人系列】台灣有許多外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為這片土地的人與環境的共好,貢獻一己之力。CSR@天下網站的「就是愛台灣的外國人系列」,將陸續報導在台外國人的故事,看看他們怎麼愛台灣。

- - - -

人生際遇,往往充滿意外。德國記者白德瀚(Klaus Bardenhagen),就是如此。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會移居國外,」2009年來台定居至今10年的白德瀚笑著說。

以「taiwanreporter」在臉書上打開知名度的白德瀚,在台灣跟德國之聲、德國公共電台等媒體合作,透過文章、廣播、或電視報導,將台灣介紹給世界。

他報導的內容五花八門,從重大時事(例如選舉)、較具批判性的新聞(魚翅文化、移工血淚、流浪狗等)、到溫馨的故事(例如台中的彩虹眷村、與中正紀念堂的輪椅幼稚園)等等,讓外界看到台灣多元的面向。

「我的目標是增加西方世界對台灣的認識──台灣的民主、社會、自然、與人民。我支持民主、人權、永續、與常理,」白德瀚在臉書上如此介紹自己。


台灣初體驗的總統大選

然而,之前他對台灣的認識其實很少,是偶然因緣才落腳台灣。

2008年他在德國的電視台擔任記者,看到公司佈告欄上有台灣提供國外記者進修中文三個月的獎學金,讓他動了心。一方面可以學習新事物,一方面也可以趁機休假。

就這樣,之前從未來過亞洲、更沒想過學中文的他,在2008年3月抵達台灣。

一下飛機,就碰到總統大選的衝刺階段,情緒激昂、充滿張力的競選,讓他大開眼界。當年(這個人)以和緩兩岸關係為主張而當選,台灣二度政黨輪替。同時間,中共鎮壓西藏抗議,台灣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了紀念西藏抗議的燭光晚會。

「那年剛好是北京奧運、還有西藏的鎮壓事件,台灣又有總統大選,我可以感覺到正在台灣發生的事,跟這世界是有關聯的,」白德瀚一來台灣就見證了台灣民主的活力,與複雜的兩岸情勢。

三個月後他回到德國,想要繼續學中文,卻發現在當地難以學習。

他開始思考為何以前他對台灣的認識如此淺薄?因為德國媒體多半是由駐中國記者負責寫台灣新聞,一來頻率不高,二來觀點難免比較偏中,於是隔年他再度回到台灣。


不公平的國際現實

「從政治上來說,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為何我之前從來沒聽過?因為台灣沒有德國記者,所以我想要到台灣當記者,」白德瀚說。

德國媒體在台沒有特派員,反映了國際現實,白德瀚也因此成為替台灣發聲的歐洲記者。

前一陣子,中國針對將台灣列為「國家」的旅館、航空公司進行「獵巫」行動,很多企業迫於壓力,將「台灣」改成「中國台灣」。白德瀚看不下去,寫信給德國漢莎航空提問,官方回答也不令人意外:「我們依照德國的航空規範。」

就跟多數國家一樣,德國政府支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事實上,自從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德國從未跟中華民國建立邦交。「為了經濟,德國不想得罪中國,這可以理解。但是,美國講『一個中國』,從未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但是德國接受北京版的『一個中國』。這不公平,我感到憤怒。雖然德國在臺協會做了很多事,但我對於德國的台灣政策感到汗顏,」白德瀚坦言。

因此,當很多國際媒體提到台灣時都是用「自治島嶼」(self-governing island),白德瀚一直都是用「國家」來稱呼台灣。


讓家鄉「看見台灣」

「聽說像《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媒體寫台灣是國家時,會被北京關切,可能德國媒體不是很重要,他們不會來關切,」白德瀚笑著說,「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國真的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吧。

為什麼願意替台灣「伸張正義」?白德瀚說,因為台灣人很友善,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溫暖,民主人權也是他本身服膺的價值觀,「我感覺跟台灣有很深的緣分,在很多方面,台灣值得更好的待遇。」

他多年替家鄉的報紙寫台灣專欄,將台灣介紹給德國,返鄉時還在當地辦演講,並獲得齊柏林的同意播放《看見台灣》,反應熱烈。「這部電影有普世的吸引力,因為我們都面臨同樣的挑戰,不只是台灣,而是當前世界都面臨的問題,」白德瀚說。

在他眼中,[b]台灣一直在追求進步,不管捷運、Youbike、電子票證等,都比德國還進步,但是問題在於執法不彰。「很多人都想讓社會變得更好,但是路邊並排停車、機車不裝消音器,警察未必會去抓,台灣人對於少數不遵守規定的人,太過寬容了。」


台灣是第三世界國家嗎?

相較之下,德國人守法嚴謹,做事必先規劃完整才會執行,剛好跟台灣的自由彈性形成強烈對比。例如,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小咖啡廳,有些空間小到連員工都只能站著,但是台灣人這樣也能開店。在德國,餐飲業則有嚴格規範,甚至規模較大的餐廳,連員工洗手間都要兩性區隔!「來到台灣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原來世界上不只只有這樣的做事方式而已,」白德瀚說。

當然,台灣也有他認為可以改善的地方。他曾撰文比較台灣與德國的市容,直指為何台灣看起來像是第三世界的國家?「發黑的水泥牆,佈滿灰色汙垢的瓷磚,生鏽的鐵窗,不再透明的玻璃。」這是他初到台灣的第一印象,現在他理解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這些老公寓往往是「敗絮其外,金玉其內」。

「這裡可不是貧民窟」,即便到現在,他都還得跟外國訪客解釋:「裡面住的都是普通人,而且室內可看起來完全不同。」

他認為主因是「沒有人覺得自己該為這件事負責,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幫別人付錢。」相關法令只針對新建築與大型社區,大多數老公寓幾乎不受控管。而在德國,所有住戶都必須為房子外觀分擔共同責任,因此少見放任公寓外表亂七八糟的市容。


凌亂的獨特魅力?

不過,他也認為霓虹燈、招牌四處可見的住商混合景象,雖然略顯凌亂,卻也充滿了獨特的異國魅力。「隨便走進一條馬路,會看到餐廳、腳踏車店、金紙行、商店、診所並列。相較之下,德國的城市比較無趣一點,」穿梭在台北大街小巷用相機紀錄庶民生活的他,每年還會發行以台灣景象為主題的年曆。

「台灣人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情。他們只要願意,一定可以整理市容,同時保存讓城市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是因為給國外訪客的第一印象,而是為了自己,」德國記者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人看見自己。

- - - -

《延伸閱讀》

* 「我不喜歡聽到別人批評台灣」──讓員工變幸福,是美國律師譚璧德愛台灣的方式

* 每年繳20%的稅給台灣  A-Lin的阿根廷爵士樂手只想圓夢

--
※ 作者: Ctea 時間: 2018-07-28 01:55:23

https://www.plurk.com/p/mvji37

#一中各表 #九二共識 #兩個中國 #法理台獨 #官僚 #執法 #執行力 #華國美學 #開發中國家 #已開發國家 #國民外交 #台灣國際舞台 #外交空間 #自掃門前雪 #市容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7-28 01:55:40

via LINE Today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7-28 01:55:50, 01:59:16, 02:09:28

https://www.plurk.com/p/mr7k8g

-

https://www.plurk.com/p/l8fzgn

https://www.plurk.com/p/m04cns

-

https://www.plurk.com/p/ldixx9

https://www.plurk.com/p/m56kg4

-

https://www.plurk.com/p/lj803n

-

https://www.plurk.com/p/kudh1i

https://www.plurk.com/p/lganpb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7-28 02:11:31
※ 看板: CityNight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0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nohost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