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看神話,學英文 ──「特洛伊戰爭」 最划算」
時間 2011年05月23日 Mon. PM 08:04:26
「看神話,學英文 ──「特洛伊戰爭」 最划算」
博雅學部 語言二中心 朱邦賢
任職某醫院精神科的韓姓臨床心理師在「今日生活」第393期介紹一部名叫
「鴻孕當頭」的新片,提到英文片名叫Juno。韓先生說,這個片名其實是取
自希臘神話宙斯天神那位敢愛敢恨的皇后,根據神話故事,Juno是婚姻守護
神,就「鴻孕當頭」這部片子的劇情而言,以Juno為片名,非唯允當,還頗
見巧思。
問題是,Juno是羅馬神話中天后的名字,宙斯(Zeus)卻是希臘神話中天神
的名字。韓先生能將這部影片的片名典故解釋得如此地道,足見方家,卻仍
不免將希臘神話人物與羅馬神話人物相提並論,也可見這兩國神話錯綜複雜
和困擾讀者之處。
如果不是專研西洋文學,當然不必強記希臘神話與羅馬神話人物的對照表。
一般人大約只要記得希臘神話的重要神祇有天神Zeus(羅馬神話叫Jupiter),
天后Hera(羅馬神話叫Juno),太陽神Apollo(羅馬神話同樣也叫Apollo,
絕對不會搞混),農神Demeter(羅馬神話叫Ceres),愛神Aphrodite
(羅馬神話叫Venus,就愛神而言,知道她叫「維納斯」的人顯然要比她叫
「艾芙洛黛特」的人多幾千萬倍),月神獵神和智慧之神Artemis(羅馬神話
叫Diana),不和女神Eris(羅馬神話叫Discord)等等,大概就足夠了。
筆者在大學教授英文多年,經常要同學研讀一些經典文學作品,聖經和莎士
比亞劇本是經常推薦的作品,可惜會接觸者猶如鳳毛麟角,想來絲毫不足為
怪,儘管筆者一向強調英文版聖經是絕佳的英國文學作品,非關宗教信仰,
但要求一些可能經常念大悲咒的學生看聖經,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套句孟子的話,這是「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至於學生不看莎士比亞,更是天經地義,莎翁是四百年前的英國大詩人和劇作家
,看得懂他作品的學生幾希,同樣套句孟子的話,這是「挾泰山以超北海」,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除卻聖經和莎士比亞劇作,最值得推薦的經典作品之一可能該屬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同樣百篇雜陳,筆者年輕時捧著希臘神話,也如同狗拿刺蝟,不知
從何下口。直到後來才知道,希臘神話的精髓就在特洛伊戰爭。
特洛伊戰爭重要情節如下:希臘小城邦國王 Peleus 與水中仙女 Thetis 結婚,
大宴奧林匹亞山眾神,獨獨未邀請 Eris,(實在怨不得這對賢伉儷,試想有
誰願意邀請專辦離婚案件的律師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Eris惱羞成怒,決心
搞破壞。她將一個寫上「給最美麗者」(To the Fairest)的金蘋果放在
婚宴場所某個角落,馬上引起眾家女神妳爭我奪。
最後由天后Hera,月神Artemis 和愛神Aphrodite三位女神入圍。
眾神決定請孩提時遭放逐,目前正在Ida山下牧羊的特洛伊(Troy)王子
Paris當這場選美大會的評審。
儘管三位女神都曾暗中向Paris行賄,Paris最後還是將金蘋果判給Aphrodite
,從此Aphrodite即成為美麗的代名詞。
Aphrodite開出賄選支票後,倒也努力實現,她答應送給Paris一位絕世美女
,於是幫他找上斯巴達王后Helen。
在Aphrodite暗中幫助下,Paris終於將Helen誘拐回特洛伊城。
Helen的丈夫Menelaus央求老哥Agamemnon協助,集結千艘戰船,掀起長達
十年的特洛伊戰爭。
特洛伊城是當時全世界最富裕的城市,固若金湯,城內大王子Hector文武雙
全,不可一世,希臘聯軍則是傾巢而出,軍中第一勇士Achilles更是刀槍不
入(他母親Thetis生下他時,抓著他的腳跟heel泡在冥河Styx中,從此
Achilles刀槍不入,可惜Thetis一時疏忽,未將Achilles的腳跟泡到水,他的腳
跟就一如凡夫俗子,終究還是個致命傷,猶如金鐘罩的罩門),雙方勢均力
敵,鏖戰十年,互有勝負。名將Hector和Achilles先後捐軀沙場。
特洛伊城公主Cassandra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惜受到Apollo詛咒,她的預
言沒有任何人相信。她早就預言特洛伊城會亡在一匹木馬之下,但全城上下
都將她的話當耳邊風。這恐怕是她一輩子最大的悲哀。
因為戰情繆著,希臘聯軍首席智囊Ithaca國王Odyssey心生一計。他建造一
匹木馬,馬肚暗藏敢死隊。聯軍表示征戰多年,思鄉情切,決定撤兵,只留
下一匹木馬。特洛伊城上下不顧Cassandra的反對,特地打開城門,將木馬
拉進城裡當戰利品,並徹夜飲酒狂歡。就在全城一片昏醉之際,希臘聯軍趁
黑去而復返,一舉攻下久戰不克的特洛伊城。
因為城破之後Odyssey的手下在海神廟中幹下諸多褻?海神的勾當,海神盛怒
之下就詛咒他們,要他們在特洛伊城征戰幾年,返鄉也得耗上幾年。
從此odyssey就成為「任何長期的流浪生活,漫遊或冒險」的代名詞。
源自特洛伊戰爭的英文詞彙包括:apple of Discord(禍根),
the judgment of Paris(Paris的裁判。有一年法國有三位候選人競選總統,
「經濟學人」雜誌就畫了一幅漫畫,將三位候選人畫成三位女神,競相向
Paris索求金蘋果,漫畫題目正是The Judgment of Paris,這裡的Paris一語雙關
,一方面指神話中的特洛伊王子,一方面則是因為Paris是法國首都,正好
成為法國選民的代表),aphrodisiac(春藥,愛神的芳名轉化為春藥的代名詞,
誰曰不宜?
季辛吉就說過,權力是最好的春藥,Power is the best aphrodisiac),Helen
(人間第一美女,猶如中國的西施,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英文就叫
Every girl is Helen in her lover'seyes。),hector(威嚇,作威作福),
Cassandra(烏鴉嘴,可惜無人相信),the horse of Troy(英文
Beware of the Trojan horse,就如同中國人說「小心黃鼠狼給雞拜年」),
odyssey(漫長的旅程)等等。
算算看,筆者大約只花了一千字篇幅,就概述了特洛伊戰爭的故事,但就將
近有十個英文詞彙脫胎於此,如此高的投資報酬率,你還不趕緊找本希臘羅
馬神話,翻開其中的特洛伊戰爭來看看?
http://oth.kh.usc.edu.tw/artnews/2009112801-1.html
--
※ 編輯: ott 時間: 2011-05-23 22:02:08
( ̄︶ ̄)b uefangsmith, honyan2606 說讚!
※
uefangsmith
轉錄至看板 uefacool (使用複製) 時間:2011-05-25 23:13:38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