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Ldark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11-19 01:34:31
看板 KanColle
作者 a25172366 (Ei)
標題 [情報] 艦娘小學堂 - 甲標的 甲型
時間 Tue Nov 17 19:57:50 2015


好讀:https://www.ptt.cc/bbs/KanColle/M.1447761473.A.39A.html

前言、

    遊戲中的著名武裝之一
    http://i.imgur.com/HbTISZW.png
[圖]
 
    http://i.imgur.com/Y1gNgW5.png
    甲標的 甲型(後續有乙、丙、丁蛟龍等)

    http://i.imgur.com/LIF3B5L.jpg
    http://i.imgur.com/AdX4jg4.jpg

    甲標的為日本海軍所開發的特殊潛航艇,類似於西方的袖珍潛艇
    其設計理念最早可源自於日俄戰爭之後,當時日本海軍的三大主要思想中的

   【迎擊漸減論】:由於美國海軍十分強大,須將日軍的主力艦保存在最後決戰
                   而在美軍前來的路上用其餘輔助艦艇不斷的削減其戰力


   【艦隊決戰論】:讓雙方主力艦對決,並將對方擊敗

    而著名的【九段作戰】也就是海軍條約之後三者具現化之下的產物
    迎擊漸減歷經大正到昭和,計畫也根據情勢變化經過若干的修正

    http://i.imgur.com/ZNopv1a.jpg



設計、

    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制定,在日俄戰爭之後就被日本列為主要假想敵的美國
    本身的主力艦噸位數遠在日本之上,加上兩者國力的巨大差距,如雙方開戰則
    凶多吉少。


    故日本必須在主力艦噸位數劣勢的前提下思考新的戰略

    1931年,艦政本部正在思考配合迎擊漸減的新方案時,超小型潛水艦應運而生
    原本最先的方案是「魚雷肉攻」,就是人肉魚雷回天....但是被打回票
    當時的海軍傳統是絕對不使用自殺兵器

    隔年在訂下了全長25m、排水量42噸、水中最快30節並持續航行50km的條件
    開出了三種設計規格:

            1.電池動力、水中最大航速30節(航程 60km)
                        水上最大航速25節(航程 50km)

            2.柴油動力、水中最大航速30節(航程920km)
                        水上最大航速25節(航程550km)

            3.柴電並用、水中最大航速20節(航程30 km)
                        水上最大航速15節(航程270km)

    http://i.imgur.com/jvXyRVk.jpg

    此為依照當時美軍主力戰艦所設定的標準,航速30節是設定為美國戰艦20節的
    1.5倍,才能夠進行追擊。而 50km航程亦是考慮到戰艦的炮擊距離,讓甲標的母
    艦遠離危險。

    最後採用了最便宜的第一個方案,在當時預估一艘僅需要約15萬日圓
    マル1計畫中最上型造價是24,833,950日圓,一艘最上型約等於165艘甲標的甲型
    http://i.imgur.com/CFWBuln.jpg



構造、

    http://i.imgur.com/UVTAYcK.jpg
    前方魚雷凸出的部分設置有魚雷保護具,會在魚雷射擊後脫落,後方螺旋槳
    也有保護具,艦艏與中央突出部設有剪網器,用來突破防潛網。

          防潛網為一戰時英國所發明,通常設置在重要海口與港口入口處
          用來防範敵軍潛艦的入侵,也曾有過設置在戰艦周圍,不過效果不佳
          http://i.imgur.com/PUT5yq4.jpg
[圖]
 
          http://i.imgur.com/3yuxXck.jpg
[圖]
 
          http://i.imgur.com/rMGHzPj.jpg
[圖]
 
          圖片出自 Net and Boom Defenses


    http://i.imgur.com/YnpoLup.jpg

    1. 電池  :前部與後部電池,合計224個特D型鉛蓄電池
    2. 特眼鏡:九七式特眼鏡,與外部唯一的連結,包括魚雷校準都要靠他
    3. 調整箱:也包括平衡箱等,可協助控制艦體
    4. 空氣瓶:將空氣注入魚雷管發射魚雷
    5. 吸收器:用以吸收電池產生的水素瓦斯


    http://i.imgur.com/MRIt3Lm.jpg
[圖]
 

    前部全長6.406m,內部設有45cm魚雷發射器與發射用空氣瓶各2個
    與操舵用的數個調整箱、浮力箱等。
    中央部分前端設有球狀隔壁,形成水密室。魚雷發射管縱向並排在中心線上。

    中部全長10.407m,中間有司令塔與操縱室,前後為蓄電池室。
    操縱室前座為艇員,後座艇長,艇員負責操舵與控制,艦長指揮及索敵。
    操縱室備有九七式特眼鏡、九七式轉輪羅針儀、舵輪、深度計等儀器。

    後部全長4.471m為機關室,螺旋槳與縱橫舵軸的部分占了2.616m。
    前半部分設有一個600馬力的電動機,後部室同軸反轉螺旋槳



巨變、

    在1933年試作機率先製作出來,進行包括浮力與調整箱的壓力測試
    蓄電池、船體重心與試航行,並在1934年進行封存保管。

    1937年因國際情勢重啟測試之後,由3艘母艦搭載36艘甲標的用以
    突襲敵方艦隊的戰術率先被擬定出來。


    根據日俄戰爭的經驗,再結合了迎擊漸減的思維,設計出特殊潛航艇的戰術

    首先在雙方主力艦決戰之前,先將母艦部屬於敵方會經過的海域附近,並同時
    投放甲標的到敵軍艦隊前方進行伏擊,來達成削減戰力的戰術目標。

    http://i.imgur.com/Z6t1nk8.jpg

    由於甲標的甲型航程有50km,可避免母艦暴露在危險之外
    初步構思是由三艘母艦同時投放36艘甲標的來進行總攻
    http://i.imgur.com/bISY8IH.jpg
    一艘母艦可容納12艘甲標的

    在最後主力艦決戰勝利之後,再由母艦前去回收攻擊結束待援的甲標的乘員



    但是實際情況是:

          1. 航空器的興起使得初始設計完全不夠,50km的航程過短
             母艦很容易就被飛機發現。

          2. 由於移動與校準都需要靠3公尺的特眼鏡,但42噸的船體海適性極差
             風浪稍微大一點就難以進行,必須讓司令塔露出海面,喪失隱蔽性

          3. 風浪稍大船體就會晃動嚴重,瞄準困難

          4. 發射魚雷之後,前半部重量減輕加上注入的壓縮空氣會產生1噸浮力
             這會使甲標的上浮衝出水面,無法連續發射

          5. 將螺旋槳配置在舵後方的設計導致機動性極差
             初始的設計迴轉半徑約400m,與戰艦差不多
             http://i.imgur.com/yZLJ7cW.jpg
[圖]
 

          6. 魚雷的校準只能靠艦長的特眼鏡,沒有其他的儀器輔助全靠艦長心算
             要確實提高對移動船艦的命中率,至少距離要拉近到800m以內。



修正、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決定摒棄原先的戰術,改成攻擊港口等停泊船隻
    http://i.imgur.com/aQvP68I.gif
[圖]
 

    由潛水艦各搭載一艘甲標的甲型,在港口外投放甲標的進港口進行奇襲
    然後再回來跟潛水艦會合,收容人員並爆破甲標的之後脫離

    然而直到受戰爭壓力而服役為止,甲標的 甲型的回收方式一直都沒有明顯改善
    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內的許多高官也因為認為太不人道而數度打回票



實戰、

    1. 珍珠港作戰    :5艘甲標的從沒有防潛網的入口處進入,剛好被正在巡邏的掃雷艇
                       發現蹤跡,2艘被擊沉、1艘被爆雷波及棄船、1艘失蹤、最後1艘
                       擱淺,船員酒巻和男被俘虜。



    2. 雪梨作戰      :伊21、伊22、伊24、伊27、伊29參戰,只有三艘搭載甲標的
                       先頭的伊24搭載艦撞上防潛網,自爆。

                       之後伊27搭載艦成功潛入港內,對著停泊中的USS Chicago重巡
                       發射魚雷,從艦底穿過擊中後方的岸壁,波及繫留在岸邊的渡輪
                       HMAS Kuttabul沉沒。


                       最後的伊22搭載艦由於港內已經提高警覺,直接被秒殺

                               伊22搭載艇 松尾敬宇 大尉 都竹正雄 二曹
                               伊24搭載艇 伴勝久   中尉 蘆邊守   一曹
                               伊27搭載艇 中馬兼四 大尉 大森猛   一曹

                       當時澳洲的司令英軍少將Rear Admiral Gerard Muirhead-Gould
                       堅持要為發現屍體的松尾、中馬、大森、都竹四人舉行海軍葬
                       這也招致許多人的嚴厲批判。

                       「駕駛著這猶如鋼鐵棺材的兵器出擊,一定必須具備強大的勇氣
                         這些人肯定是最忠誠的愛國者。我們這些人、是否具有可及上
                         他們自我犧牲精神千分之一的覺悟呢」


                       「我完全能夠了解,對戰死的日軍進行我們的海軍葬,肯定會招
                         來許多人的批評與不解。但是,我還是要執行。這是因為,如
                         果我們的戰士也與他們同樣勇敢赴死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受到
                         對方同樣的光榮對待。」


                       不過把撈上來的甲標的殘骸在澳洲國內遊行用來戰時募款就是了


    3. 馬達加斯加作戰:伊10、伊16、伊18、伊20參戰,伊16、伊20投放甲標的奇襲英軍
                       成功擊中戰艦HMS Ramillies與油輪British Loyalty,後者沉沒
                       前者大破回國整修。


                       伊16所屬甲標的失蹤,伊20所屬甲標的成員秋枝三郎與竹本正己
                       擱淺後上陸,前往會合路上被當地居民通報英軍追上。
                       拒絕投降後戰死,之後英軍就地幫他們安葬。


    4. 瓜島作戰      :8艘甲標的突襲瓜島上美軍的倫加泊地,5艘生還
                       將甲標的自沉之後自行上陸回到日軍基地。

                       擊破輸送船USS Alchiba、USS Majaba等數艘



甲標的 甲型的設計剛好處在時代快速變遷的尷尬時候,原先的設計基本上是可行的
但是時代與科技的進步,航空器的稱霸與實際操作遇到的種種困難等等。而導致其的沒落

更有許多問題一直到丁型的蛟龍都沒有改善完成。

而最後準備本土決戰時,更被自殺兵器海龍與回天搶走了生產線。
這在設計之初由回絕了自殺兵器而出生的甲標的來說,顯得格外諷刺

http://i.imgur.com/8R53N8I.jpg
[圖]
 
蛟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50.154
※ 文章代碼(AID): #1MInP1EQ (KanCol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nColle/M.1447761473.A.39A.html
※ 編輯: a25172366 (114.24.50.154), 11/17/2015 19:57:59
oscar1234562: 先推1F 11/17 20:00
Swallow43: 有看有推2F 11/17 20:04
dodo1018: 是霧切提督!快拜<(_ _)>3F 11/17 20:05
ckz:4F 11/17 20:06
linzero: 「從屁股出去嗎‧‧‧」5F 11/17 20:15
whosyourdad: 先推了6F 11/17 20:15
charlietk3:7F 11/17 20:16
maply0703: http://goo.gl/V0y4o98F 11/17 20:17
艦これ漫画 | 鶴亀@地獄 [pixiv]
今回はシモ多めになってしまいそう

[圖]
 
tomalex: 未看先推9F 11/17 20:21
fertalizer: 先推(′・ω・‵)10F 11/17 20:24
swatteam: 義大利人: 你們就沒想過當作助泳器給特別陸戰隊用嗎11F 11/17 20:28
jesuscries: 推個12F 11/17 20:33
dodo1018: 看完了再推~感謝圖詳細介紹  總之是個很哀桑的兵器Q_Q13F 11/17 20:35
yheb88: 快點實裝義大利新裝備"蛙人"吧 XDD14F 11/17 20:35
bladesinger: 義呆利人只要人數越少戰鬥力就越強阿(蛙人15F 11/17 21:08
dodo1018: 話說...要不是因為這篇小學堂  我一直以為螺旋槳的部分16F 11/17 21:10
dodo1018: 才是頭...然後魚雷的部分是屁股...(掩面)
dodo1018: 是否該買個模型來謝罪  甲標潛水艦好可愛說_(:3」∠)_
z3z94880: 圖片旁白好棒~~19F 11/17 21:23
Harrychou: 馬達加斯加作戰 #1Ld8KRij (KanColle)20F 11/17 21:25
blacklash: 推21F 11/17 21:59
arm370x: 澳洲少將政治作戰沒白學...真的將才太猛了22F 11/17 22:11
Eugen177: 推23F 11/17 22:28
g3sg1: 甲標的真的可以跑到水下30節嗎? 這很快耶24F 11/17 22:52
dodo1018: 從上面的文字敘述看來 應該會先被海浪打歪?25F 11/17 23:09
bill50514: 用起來其實和自殺兵器差不多吧......26F 11/17 23:18
futsukidesu: 實際上,丁型(蛟龍)的時候,就已經被當作特攻兵器了。27F 11/18 00:33
hitaru: 之前忘記哪篇好像有說甲標的回收率很差28F 11/18 00:34
futsukidesu: 你光看這篇上面的實戰紀錄,沒有任何回收的啊29F 11/18 00:37
hitaru: 對耶,有生還的駕駛員通通都是上按沉掉XDDD30F 11/18 00:43
sifat510: 推31F 11/18 01:56
RbJ: 推,超精美32F 11/18 06:05
c780412: 甲標感覺好像鋼球的感覺=3=33F 11/18 06:29
Chitose: (′・ω・) ……請不要在意人家的屁股34F 11/18 16:42
darkgerm: 這系列必推!35F 11/19 00:39

--
※ 看板: AC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895 
作者 a25172366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