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chinagogoya
作者 chinagogoya (靜觀棋變)
標題 [知識] 心理學上的「觀點極化」、「逆火效應」與「確認偏誤」
時間 2015-09-26 Sat. 23:27:54


原文連結:http://www.pentoy.hk/生活/k302/2013/12/18/卡瑪:真理越辯越暗/

為何說真理越辯越暗?爲什麽在論壇的筆戰中,被對手說服的例子少之又少?
在辯論當中,抱持正反觀點的雙方往往即使費盡唇舌,不斷列舉論點及例證試圖將對方駁倒,卻誰也無法說服對方。在辯論結束後,兩者反而對自己的見解越發堅信不移,立場亦變得更為極端。類似情況相信大家在各式辯論中屢見不鮮,這種導致真理越辯越暗的現象還有個專門術語,名為「觀點極化」(Attitude Polarization)。人總是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總是錯的。簡單而言,這似乎是面子問題、自我意識過盛、自尊心與虛榮感的混合物在作祟,科學界則在各種研究調查後給出較深入的解釋。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理論說明在討論中提出確實的例子和理據可能會導致反效果。當人們的固有觀念被相反事實證明為錯誤時,他非但不會因此改變想法,反而會更堅持原有觀點,保護固有偏見。根據認知神經學指出,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某程度上已成為大腦的一部份,以及我們自身的一部份。研究表示大腦平均由一千億個神經元組成,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元會在刺激下建立連接,而且神經元的連接會隨著次數增加而逐漸固化。比方說在練習樂器的過程中,相關神經元的連接會在重複激活下被增強,從而令演奏變得更為熟練。我們的思維活動亦同理,當我們多次重複同樣想法時,特定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亦會在不斷激活下被固化,形成難以改變的慣性思維。於是,攻擊一個人的信念幾乎與攻擊他自身無疑,這是人們極力捍衛自身信念的原因之一。
偏見是怎樣形成的?
在心理學上,形成偏見的主要過程被稱為「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在處理訊息時,人們會傾向接受與他們固有成見一致的資訊,下意識不斷找尋支持自己觀點的佐證,重複鞏固現有觀點,同時選擇性忽視與自身立場相左的訊息或理據,避免既定成見受到挑戰,這種成見被命名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orgnet曾進行一項有關亞馬遜購物趨勢的研究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奧巴馬支持者會選擇購買對他正面評價的書籍,反對者則會選擇批判奧巴馬的書刊。
另外,我們甚至會先入為主的扭曲所接收資訊,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解讀信息,只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2009年一項關於美國時事諷刺節目The Colbert Report的研究指出當Colbert以諷刺形式模仿保守派口吻時,保守黨支持者會認為他在假借玩笑說出真實想法,而自由黨支持者則篤定Colbert在諷刺保守黨。這種例子在金融界亦比比皆是,2010年一項有關網上股票投資的研究指出投資者在選購股票時,往往偏好留意心水股票的利好消息及分析,忽視其他負面因素,在極度自信的同時作出偏頗的投資決定。
如何避免偏見產生?
我們一旦形成了某種偏見,各種人類的思維弱點就會難以避免地干擾理性思考,使我們無法對事物作出準確判斷。到底怎樣才能避免偏見產生?首先,在完成充分資料搜集和完善分析前,切忌倉卒下結論,而且資料必須包括多方面論證及正反方觀點,以避免流於片面或失之偏頗。對於以往形成的既有觀念,我們甚至需要強迫自己主動去找尋反證,同時有意識地抑制逆火效應的負面影響,才有可能消除偏見。
無奈的是,被偏見蒙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偏見,有時候還以為自己比別人中立理性,筆者亦可能不在例外。由於文章寫作是固化神經元連接及加深成見的強力催化劑,為保持開放態度,特此注明所有文章僅代表筆者在目前所得資訊及思路下所得出的總結,本文截止於2013年12月16日11時58分。

參考網址:https://www.wikiwand.com/zh-tw/認知偏誤列表

--
※ 作者: chinagogoya 時間: 2015-09-26 23:27:54
※ 看板: chinagogoya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203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