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XBUCKXMR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6-07-17 19:19:48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derekhsu (華麗的天下無雙)
標題 [新聞] 央行33頁報告駁斥報導後 今周刊大動作再
時間 Sun Jul 17 12:49:32 2016


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
央行33頁報告駁斥報導後 今周刊大動作再拿數據回嗆


3.完整新聞內文:

    最新一期的《今周刊》以封面故事「他是神操作還是獨裁者」批評彭淮南獨
    裁把持央行十八年,讓央行理事會淪為一言堂,綁架「新台幣」、扭曲台灣
    經濟,央行7月13日發布卅三頁書面報告駁斥《今周刊》獨裁質疑,央行說《
    今周刊》對央行政策一直有所誤解。今天《今周刊》回應全文如下:


    【文/今周刊】

    七月十三日下午,最新一期《今周刊》雜誌還沒上架,台灣中央銀行已經發
    出三十三頁的新聞稿,全力「回應」才剛印出來的雜誌。新聞稿還不夠,央
    行還特地發函給台灣各大公營行庫,以「端正視聽」。


    面對民意監督,央行擺出來的姿態,央行厚厚的澄清說明中,對《今周刊》
    許多質疑卻依然交待不清。

    “目前台灣央行的理事會成員都是兼任,真正專任的,只有總裁和副總裁。
    理事會每一季最後一個星期四才開一次會,這三個月,我們就靠央行經研處
    寄給理事的資料,了解國內外經濟情勢。我個人認為這些資料有幫助,但如
    果理事是兼任的話,他平常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我猜也很難仔細看資料。”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88.jpg
[圖]
 


    這是在央行擔任理事十三年,台大經濟系專任教授吳聰敏在接受《今周刊》
    專訪時說的話。

    “理事會如何開會?央行會先報告過去經濟情勢,資料詳盡;但是報告最後
    一張投影片,不會在會前資料出現,那張投影片是最關鍵的。最後那一張投
    影片就是:今天從央行角度來說,建議升息、降息,或維持不變。


    假設,今天那張投影片建議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這時總裁就
    會說:「我們今天的建議,是根據前面這些報告所下的結論,看大家有什麼
    意見?」


    在一個二、三十人開會的場合進行貨幣政策的討論,其實很難。因為是兼任
    ,平常可能不會做任何研究,突然之間要他說出有水準的意見也很難。

    如果理事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討論到最後,通常是主席裁示:「這位理事先
    生的意見,我們下次會好好考慮一下。」(記者問:下次有考慮嗎?)當然
    很難。除非列入會議紀錄,否則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納入。”


    這樣的理事會,真的可以產生出好的政策嗎?吳聰敏並不這麼認為。

    “現在的制度,討論真的有難度。因為我們理、監事會一起開,整個會場大
    概有二、三十位,人非常多。央行監事的任務與貨幣政策制定無關,為什麼
    要一起開?我也不知道。但這樣要創造一個好的貨幣政策的討論,我認為,
    可行性滿低的。

    有一次,我本來想提央行「拉尾盤」(編按:央行在外匯市場尾盤進場作價
    )這件事沒有意義,還產生企業製作財報的困擾,央行也不曾對外解釋。後
    來我沒有提出。因為在理事會裡的氛圍就是:即使提出,央行就說「喔,意
    見不錯。」但也不會改變央行的作法。”


    「什麼!連他也不敢出來講?原來大家都這麼怕死?」一名不願具名的大學
    教授,得知許多經濟學者都不願意接受《今周刊》採訪,驚訝地說,「『那
    個人』就是比較…那個…我們也很怕……。」這名教授含糊吞吐,像怕洩露
    了《哈利波特》大魔王佛地魔的名字一樣。


    「我們這次採訪,不具名吧?你千萬不要寫到我的名字!」當我們一再保證
    不會洩露身分、任教的學校及系所,這名大學教授才放下了防備,說出真話
    :


    「央行啊,其實是台灣一個很大的惡勢力!」而他口中的「那個人」,就是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

    「我們的央行總裁,非常強勢。他就是不希望有人評論他的意見。他就是會
    霸凌,不希望大家去碰。」這名教授說:「但如果你去問,大家都不會覺得
    彭淮南做得好。」


    然而,即便台灣經濟已走入史上罕見的谷底,即便台灣已被美國點名為主要
    貿易夥伴中,「唯一」進行匯市干預的國家,未來不排除對台祭出貿易制裁
    ,但,與這些迫切危機直接連結的匯率政策,卻仍然不是社會的關注焦點,
    遑論「受到公眾監督」。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89.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89.jpg
[圖]
 
[圖]
 


    台灣的貨幣與匯率政策,真的存在一股令人畏懼的「惡勢力」嗎? 一切,可
    以從一場學術研討會開始講起。

    一一年九月,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正準備舉辦一場「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對
    經濟的影響」座談會。宣傳發動之後,主辦單位接到了一通電話。

    「在辦之前,央行那邊就打電話過來了,問我們是不是能夠不要辦啊!」這
    名不願具名的相關人士說。明明是學術界的論壇,為什麼還沒有辦,央行就
    這麼怕,企圖「搓掉」?「它通常也不需要給什麼理由。我們就說,我們都
    邀請(講者),也開始宣傳了,怎麼行呢?不會屈服啦。」這名人士說。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593.jpg
[圖]
 


    當天出席論壇的前央行副總裁、前金融研訓院董事長,現在是東吳大學講座
    教授的許嘉棟,證實了這名人士的說法。「央行對於不同意見,會不高興。
    」許嘉棟說:「所以,他們(台大)也在斟酌要不要辦。」「台大本來就是
    標榜學術自由,覺得是可以討論的,所以台大還是認為『該辦』。」


    論壇當天,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當時央行派出多名官員「全程監聽」。
    「那天請來的講者,四位,我們原本都跟他們說,要講台灣的貨幣政策。結
    果有三位都講美國的貨幣政策,只有許嘉棟老師很『勇敢』,講了台灣的貨
    幣政策。」這場活動的相關人士說。


    事實上,當天講者台大經濟系教授李怡庭,也討論了台灣央行的政策影響,
    但所有的焦點都放在許嘉棟身上。他在這場論壇中,指出央行發行大量貨幣
    ,造成市場資金浮濫,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不利金融業發展;以及為了協
    助出口而「阻升不阻貶」,造成一連串的經濟代價。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0.jpg
[圖]
 


    對此,央行表示:「本行宣布於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舉行理事會,旋獲悉某
    中心將於同月二十三日舉辦『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座談會,因
    依本行理事會會議規則,本行同仁於理事會前十天為緘默期,不得對外發表
    貨幣、信用及外匯相關議題之意見。該中心之會議日期恰在本行緘默期內,
    本行與會者將不能暢所欲言。因此,曾建議該中心延後舉辦該座談會,惟未
    被接受。」


    不過,《經濟日報》 報導,央行經研處時任副處長林宗耀當場反駁許嘉棟,
    央行的「緘默期」說法令人疑惑。而這一段對央行政策的三十分鐘批評,與
    接下來許嘉棟及金融研訓院長達數年的困擾,是否巧合,值得玩味。


    座談會第二天,是周六假日,央行卻像全年無休似地,在緘默期緊急發出澄
    清稿反擊,痛批許嘉棟在座談會中所說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毫無事實
    根據」。央行發新聞稿反擊外界批評,是家常便飯;但是對許嘉棟來說,緊
    接而來的,是更大的精神折磨。


    「神經病!」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座談會後五天,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
    時,立委費鴻泰上場,對著以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身分出席的許嘉棟大聲訓斥
    。


    「我建議你立刻離開這個位置(編按:要求辭職),對於匯率,有的人會虎
    視眈眈,有多少豺狼虎豹在那裡?你是不是豺狼虎豹?」「我懷疑你後面有
    陰謀,你後面有動機。」


    費鴻泰更在隔年三月財委會上指出:「金融研訓院開了那麼多的課,賺了那
    麼多的錢,他(許嘉棟)統統都來修理央行的利率政策、匯率政策……,我
    覺得他有問題。」「大家懷疑他搶(央行總裁)位置。」


    過去許遠東任央行總裁時,立委還會在質詢時指責其功過;現在立委則一面
    倒,主動「處理」央行的異議者。一二年,金融研訓院的預算刪減項目明顯
    增加,餘絀預算在一二年是一八九四萬元,比前一年減少一千多萬元;一三
    年只剩一百多萬元。許嘉棟則在一四年屆滿退休。


    「到現在印象還很深刻啊,在立法院被講成那樣……」回想起當時的情況,
    許嘉棟的話停在中間,將近一分鐘,沒有再說話。

    看到許嘉棟的下場,誰有膽子再對央行政策說一句話?台灣的貨幣政策有如
    被設下了戒嚴令,下令者是央行、央行經研處就是憲兵隊。而我們的新台幣
    ,也就像是央行總裁的禁臠,它的利率、匯率該有什麼樣貌,除了總裁,不
    容他人置喙。任何關於央行貨幣政策的討論,幾乎都會接獲央行「指教」。

    一名大學教授就說:「我之前在媒體上登文章,討論央行政策。結果在央行
    工作的學生私下來說:『老師,你怎麼搞這麼大,害我們緊急開會。』星期
    一登,央行星期二就(打電話)來了。」「就是很多這種例子。不一定是很
    強烈的施壓,但就是希望你不要再談。」


    「彭淮南很愛講財政政策,說房地產稅制、所得稅啊這些問題,」另一名學
    者說:「但是他就是不准別人講貨幣政策。只要一講,就會拿很多論文來反
    映。」


    事實上,央行對學術論文的「容忍度」,也受到不少學者質疑。一名曾經受
    央行委託研究的學者就指出,央行在聽完他的研究期中報告後,直接對這名
    學者說「你的報告結論不能這樣寫」,硬是要修改為央行希望的結果。


    對此,央行表示,央行每年委託學者專家進行學術研究,每一次的委託研究
    皆包括期中與期末報告的討論會,除邀請行外的學者專家來行評論,本行業
    務相關人員也會出席,針對報告的研究方法適當與否、推論過程是否嚴謹等
    等,提出建言,以使得委託報告內容更為充實、完整,這也是政府各部會委
    託研究報告必經的過程。上述過程自不能誤解為央行「會希望學者調整研究
    結果,導向與央行政策相符研究的結果」之說法。


    這股寒蟬效應,在媒體界也一樣。

    一位已卸任的財經官員在媒體聚餐時,被問到「台灣匯率政策」,他笑著說
    :「我們就不要談這個(匯率)了吧,好不好?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嘛!」在
    場記者也都笑著不再追問,彼此心知肚明,就怕央行隔天拿自己開刀。


    另一名時常在媒體上批評央行政策的學者,甚至被媒體下了「封口令」。這
    名學者說:「他們(媒體主管)就說,實在對不起,央行來關切,之後最好
    不要再登我的文章。」「央行坐擁一堆博士,不好好來做研究,每天把精力
    花在擋這些有的沒的!」


    「央行有點過於強勢了,對外界、媒體都不夠謙虛。」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說
    。「你們媒體們去討論,讓他(指彭淮南)有一些壓力,平衡一點,我覺得
    是好事。但反過來說,台灣現在很多中央部會,都被媒體罵趴了,現在還站
    著的,就只有一個人(指彭淮南)。所以我倒還希望,多數部會像彭淮南那
    樣,強勢一點。」


    在十八年的「洗腦」下,「彭神」的稱號在民間越來越響亮,民眾對貨幣政
    策的認知,卻也越來越模糊。而十八年來,在央行內部的聲音,也慢慢只剩
    下一個。


    一九九八年彭淮南接任總裁前,央行副總裁中,有一位多由外部金融界人士
    、學者擔任,如邱正雄、許嘉棟、陳師孟等前副總裁,對貨幣政策都有自己
    的一套論述;然而九八年後,央行的副總裁卻大多由央行內部調升。現任兩
    位副總裁楊金龍與嚴宗大,都在國外拿到博士後回國,進入央行超過二十年
    ,專業素養不容懷疑,但在彭淮南十八年來的強勢主導下,對貨幣政策的看
    法難說不會被同化。


    如同擔任十三年央行理事的台大經濟系教授吳聰敏所描述,央行最高決策單
    位「理監事會議」,完全沒有細緻討論的空間。在央行理事會規模龐大、且
    理事均為兼任性質的情況下,台灣的貨幣政策決策,也只剩下一個聲音。


    從外部的學界、媒體界,到內部的副總裁、理事會,央行造就了一個「無人
    能反對彭淮南」的制度,所有持不同意見的人,全部噤聲。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1.jpg
[圖]
 


    然而,當你封住一個人的嘴,你不能證明他想說的是錯的;這只能證明,你
    害怕他可能說出的真相。央行一再害怕別人說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美國財政部發布 《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外匯政策》報告
    ,提出貨幣操縱國的「觀察名單」。名列觀察名單的台灣,是所有美國貿易
    對手中,唯一一個被指出「干預匯率」的國家。


    不過央行假裝沒看到,只指出台灣不是「匯率操縱」國。即便台灣經濟已走
    入史上罕見的谷底,即便台灣已被美國點名為主要貿易夥伴中,「唯一」進
    行匯市干預的國家,未來不排除對台祭出貿易制裁,但,與這些迫切危機直
    接連結的匯率政策,卻仍然不是社會的關注焦點,遑論「受到公眾監督」。

    央行一再強調,新台幣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央行也同時肩負「穩
    定對外幣值」的責任。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解釋:「台灣資本市場屬於淺碟型
    ,加以管理,並不是壞事。」因此認同央行穩定匯率的作法。許嘉棟也認同
    :「央行要穩定匯率,我個人是贊同的。」


    「但是,什麼叫穩定?」許嘉棟提出了關鍵問題。

    吳聰敏指出:「只要他(彭淮南)認定外匯市場有不正常的波動,就會把法
    令條文拿出來干預。」但「怎麼解釋不正常波動?這就有很多空間了。」他
    進一步解釋:「如果今天台灣出超增加,照道理,匯率應該就會升值。市場
    力量本來會讓你升值,但央行就可能界定這一波動不正常,要干預。」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2.jpg
[圖]
 


    以台灣長期的兌美元匯率與台灣出超變化,就可以看出來,在彭淮南上任後
    ,無論台灣出超如何增加,新台幣匯率一直限縮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也
    就是說,因為出超,市場力量本來能把台幣匯率合理地向上推升,彭淮南卻
    把這股力量解釋成不正常波動,進行干預。


    在正常情況下,台灣如果出超增加,代表台商多賺了美元,會再把美元換成
    新台幣消費,因此,「把美元換成新台幣」的數量增加了,新台幣的需求增
    加,長期來說,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就會自然升值。


    但是升值會造成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這時若要維持新台幣的匯率穩定
    ,央行可以反過來「發行新台幣(印鈔票)買美元」,增加美元需求,讓匯價
    穩定。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4.jpg
[圖]
 


    長期下來,新台幣就會「該升值而未升值」。不只如此,許多學者也指出,
    當新台幣貶值時,央行傾向放手不管,也就是所謂的「阻升不阻貶」。同時
    ,因為央行買進大量美元,我們的外匯存底也會因而增加。


    因此,台灣外匯存底增加,並不如外界印象中,全是台灣「賺來的」,而是
    台灣印鈔票干預匯率的結果。台灣的經濟,在該升而未升的新台幣環境下,
    也就不斷保持出超及出口價格競爭力;同時,央行的外匯存底增加,也是央
    行不斷印鈔票買外匯資產(主要為美國國庫券、公債)的結果,形成「不斷
    賺錢、借錢給美國」的怪象。


    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旭昇就在一篇 《央行阻升不阻貶?再探台灣匯率不對稱干
    預》論文指出:

    我們無法理解為何台灣央行不願公布外匯買賣的歷史資料。」「世界上有許
    多國家的央行,已公布外匯干預的歷史資料。舉例來說,如澳洲、瑞士、德
    國、義大利、日本、墨西哥、土耳其及美國等。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5.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5.jpg
[圖]
 
[圖]
 


    從央行理事會的「一致通過」,到學者的無奈、人民的無感,這彷彿是個沒
    人討論貨幣政策的國家。渾然之間,台灣不僅成了全球唯一被美國點名的「
    匯率干預國」,還出現許多罕見怪象:我們的央行每年盈餘繳庫占歲入比重
    高達一○%,以至於國家財政竟然與央行決策高度連結;我們經過購買力平
    價(PPP)後的GDP,遠高於以美元計價的名目GDP,這是相對落後國家才有的
    特徵。


    種種怪象,是台灣當前許多經濟問題的根本源頭;扭轉的第一步,則是重新
    認識那個與你我生活緊密連結、但卻像被蒙在霧裡的貨幣政策。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496.jpg
[圖]
 


    而台灣的購買力,也是央行不斷灌輸民眾的觀念之一。對於台灣的名目GDP被
    韓國超越,央行總是以經過物價調整後的實質GDP(PPP GDP)為理由,告訴
    我們「台灣民眾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央行因此告訴民眾,台灣較日本、
    瑞士等國,「民眾的國內實質購買力相對較高」。


    「經過PPP調整後的GDP,的確有反映生活水準,但這樣的回答有點自我安慰
    。」朱敬一評論:「台灣的經濟,有問題就是有問題,不是用另外一個數據
    看,就沒有問題。」


    從《今周刊》在今年六月間進行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大部分民眾都認為,台
    灣雖然經PPP後的人均GDP很高,但無法反映真實的生活水準。央行苦口婆心
    ,也喚不回台灣人對經濟的樂觀。


    而低薪資、低物價,讓大陸遊客來台觀光時驚呼「好便宜」;除了商品便宜
    ,也讓台灣的人才變成「好便宜」,進一步加劇台灣的人才外流。

    「央行的說法,等於在告訴民眾:要嘛,你就永遠龜縮在台灣,不要出國;
    要嘛,你就不要留在台灣工作。」一名智庫主管也指出:「低物價政策,讓
    台灣變成『低邊際利潤國』(low margin country)。物價低,但廠商利潤
    也非常低,造成薪水也非常低。這也是央行阻升不阻貶,讓產業過分依賴低
    匯率的下場。」

    一名大學教授說:「我們每次去日本或瑞士旅行,都會覺得當地的東西很貴
    、物價很高。如果要你選的話,你會選像台灣這樣低物價、低薪資;還是像
    瑞士那樣高物價、高薪資的國家?」


    而瑞士這個高物價、高幣值的國家,看法就和台灣央行相反。「的確,瑞士
    的高物價、高幣值,讓我們的某些東西顯得比其他國家貴,特別是在一些勞
    動密集的產業,例如剪頭髮。」瑞士央行首席經濟學家科力(Ulrich Kohli
    )曾在一篇名為「瑞士的成長赤字」(Switzerland's Growth Deficit)文
    章裡指出。


    「但是我們不會每次剪頭髮,都飛去希臘或是馬來西亞。」也就是,內需產
    業不會受影響;相反地,瑞士購買其他國家進口的東西,因為高幣值,成本
    較低。「因此我們的高薪資,換來的是貨真價實的高購買力,這絕不是幻覺
    。」相較起來,央行口中「台灣的實質購買力較高」,不就是幻覺嗎?


    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國內、國外差距,也就是「購買力幻覺」,用PPP後的GDP
    與名目GDP的比率來比較。在各國比較中可以看到,有貨真價實購買力的瑞士
    ,在光譜的最左端,而台灣則落在與中、低所得國家同列的右端。


    瑞士央行在二○一五年《放棄瑞郎兌歐元匯率上限》的報告中就表示:「因
    為歐元大幅貶值,造成瑞郎兌美元過分貶值。因此,過去的匯率政策已經不
    適用。」有學者就指出,讓瑞郎放手大幅升值,就是為了維護瑞郎的對外購
    買力。


    反觀台灣,自一九九八年彭淮南上任以來,我們的「購買力幻覺」越來越強
    。近幾年研究台灣匯率政策的前立委沈富雄就指出,原本台灣還在先進國家
    之列,但九八年之後,便一路向開發中國家靠近,和我們外匯存底增加的速
    度,幾乎一致,也讓我們的名目GDP占全球比重逐年下滑。


    只是,這些東西,沒人敢說。中經院院長吳中書雖然對央行政策讚譽有加,
    也敬重彭淮南,但他也指出:「假設是用更開放的態度,讓大家來討論,不
    是央行一肩扛。民主社會,也不用反應得這麼敏感,社會自然有公道。」


    的確,台灣未來會面對的經濟結果,得從現在開始討論。貨幣政策中的許多
    制度,也得從現在開始改變。在位十八年,從一手掌控的理事會、強力壓制
    輿論、到不可或缺的繳庫大戶,彭淮南創造了一個央行體制:一個只有彭淮
    南自己能維持的體制。這一切,都可能只是幻覺,當彭淮南卸任時,幻覺就
    將破滅。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595.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15/99/2377594.jpg
[圖]
 
[圖]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830407
央行33頁報告駁斥報導後 今周刊大動作再拿數據回嗆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圖]
七月十三日下午,最新一期《今周刊》雜誌還沒上架,台灣中央銀行已經發出三十三頁的新聞稿,全力「回應」才剛印出來的雜誌。新聞稿還不夠,央行還特地發函給台灣各大公營行庫,以「端正視聽」。 ...

 


5.備註:
這篇文章不是無地放矢,而是擲地有聲,提出許多證據證明這多年來的問題
台灣只能用低廉物價來掩蓋我們薪資低的事實
匯率沒有提高讓各大企業可以繼續用低價與低廉人力來賺easy money
連結裡面的討論也很值得看看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827576
彭淮南回應周刊批評:台灣物價相對低廉 非幻覺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圖]
周刊批評央行「阻升不阻貶」、低利率等雙率政策,使出口廠商失去研發與升級的誘因,推升房價,讓台灣低薪、低物價,形成購買力幻覺,扭曲台灣經濟。央行總裁彭淮南昨天澄清,台灣有完善健保、油電費、學費、交通費也相對低廉,生活成本相對便宜,生活費用低於南韓,這些是事實而非幻覺。 ...

 
這篇是12A的回應

http://udn.com/news/story/6839/1825610
解密央行:彭淮南真是神操作?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圖]
台灣有一個聲音,絕對威嚴,不容質疑。有異議的人,都寧可把話埋在心裡,絕不輕易說出口! ...

 
這篇是今周刊一開始提出來的質疑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14.214
※ 文章代碼(AID): #1NYmvYqy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8730978.A.D3C.html
a7983115: 彭真的很爛,不懂為何媒體那麼捧他。1F 07/17 12:52
dnzteeqrq: 因為他很多A2F 07/17 12:53
SONYPS5: 哈 神也會腦羞哦3F 07/17 12:53
j68345517: 戰4F 07/17 12:54
s4101845: 所以樓上是說彭爛  還是他的政策爛?5F 07/17 12:54
s4101845: 我說1樓
kininan: 薪資政策原來是央行在管的 不是資方和執政者上下一氣7F 07/17 12:54
Cityfrighten: A很多 講不得像是___一樣8F 07/17 12:55
Eleina: 不可質疑彭神9F 07/17 12:56
perlone: 原來彭也是戀棧權位  看看當年說要退結果又不退略知1210F 07/17 12:58
pinkowa: 屁,當初澎總阻貶也阻升 是工商大老 張忠謀喊貶11F 07/17 12:59
ayue: 歷年A很多的總裁你敢質疑?12F 07/17 12:59
play0517: 無聊的雜誌...你當然可以質疑政務官和政府政策13F 07/17 12:59
play0517: 但把一堆因素往人家身上丟 只顯得自己水準低
perlone: 不過彭在這位子應該沒有90也有80分 換人會不會好很難說15F 07/17 13:01
hkcdc: 感覺不單純 這操作是某財團 要動央行大位?16F 07/17 13:02
perlone: 財團老闆愛死彭老了 一直貶值降息救出口17F 07/17 13:03
ahliu: 央行有夠爛....18F 07/17 13:03
kenro: 炒房總裁當之無愧,該相挺時就相挺19F 07/17 13:06
wht810090: 王伯達的書也有點到類似的問題20F 07/17 13:06
perlone: 這樣來看央行權力真的是超大  真的是台幣獨裁者21F 07/17 13:08
ctjh900805: 經濟學的老師說彭只會降息而已22F 07/17 13:10
ctjh900805: 評12a的那機構也只是小機構
LoveIvy: 彭本來就很爛 那幾個A根本只是捧出來的24F 07/17 13:11
LoveIvy: 另外他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滾下台阿
ctjh900805: 不是經濟學界的三大權威雜誌26F 07/17 13:11
pinkowa: 聽你鬼扯放屁 跟澎總有什麼屁關係27F 07/17 13:12
ctjh900805: 應該說學刊之類的28F 07/17 13:14
kenro: 那個每年發幾A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國家也能拿到29F 07/17 13:15
antu1019: 不懂哪邊是正確的,但是做那麼多年總該換人了30F 07/17 13:20
s4101845: 質疑才能求進步啊  都不能質疑難免變一言堂啊31F 07/17 13:24
dogkid: 和諧一下錯了嗎? 不和諧怎會有這麼多A, 然後還不能質疑 :p32F 07/17 13:26
highman: 彭神=資工菊? 像吧33F 07/17 13:27
gglong: 台幣匯價低才讓一堆爛廠商硬撐下去,有害產業升級34F 07/17 13:29
gglong: 產業不升級,薪資就不可能提升
sid300: 央行就是靠操控外匯  犧牲民生物價穩定來賺他自己的外匯36F 07/17 13:40
sid300: 最近幾次看房價不漲就趕緊降息救房市  為了救GDP
letyoufree: 難怪不擔任副手,把持著央行可比什麼副總統有搞頭多了38F 07/17 13:42
maroonseven: 永遠都是降息救出口,科技業超爽的39F 07/17 13:42
sid300: 結果就是降息對經濟幫助不大  出口仍負成長  炒房客增加了40F 07/17 13:42
hhtj: 推,人無完人,早就在等他從神壇下來的這一天41F 07/17 13:43
highman: 說這麼多 會不會去喝咖啡42F 07/17 13:44
sid300: 他只會這一招 降息可以救經濟的話 大家都可以當央行總裁了43F 07/17 13:44
akanishiking: 降息啦 John Cena!44F 07/17 13:48
lion198: 物價低還高 老百姓最清楚 不是用報告數據就能解釋高低45F 07/17 13:58
ce270651: 推46F 07/17 14:00
hcegd: 民進黨要用媒體幹掉彭淮南,整碗捧去而已啦!47F 07/17 14:01
張忠謀喊貶值救出口 彭淮南嗆:創新才是關鍵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圖]
國內景氣出口疲弱,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抨擊央行的匯率政策,使台灣競爭力輸給南韓;央行總裁彭淮南則大力反擊,不但發出新聞稿,29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更強調貶值不是救產業的因素,創新競爭力才是關鍵。(張忠謀,彭淮南,匯率,央行) ...

 
pinkowa: 現在連對彭總也要下毒手?49F 07/17 14:22
derekhsu: 像樓上這種只會用政治角度出發的人是台灣現在最不需要50F 07/17 14:26
derekhsu: 的,要反駁要針對每一項數據跟證據來反駁,而不是用政治
derekhsu: 判斷
pinkowa: 我都po了數據跟彭總立場,什麼強制貶值?睜眼說瞎話53F 07/17 14:31
derekhsu: 你要指控美國睜眼說瞎話,是嗎54F 07/17 14:34
pipiayin: 如果他這麼爛 為何要等18年才開罵?55F 07/17 14:37
lion198: 1985日元升值近50% 發生什麼事大家都知道56F 07/17 14:43
shelizi: 因為過了18年才知道結果啊不行嗎 很大不能罵嗎57F 07/17 14:43
lion198: 敢批評的學者 台幣你有種升到25來看看會發生啥事啊58F 07/17 14:44
woerns: 還在1985日幣升值出事,人家德國就沒事59F 07/17 14:52
woerns: 說的好像台幣沒有到過25過…
woerns: 台幣25的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喔
lion198: 對阿 德國為什麼沒事 但台灣跟德國好像天差地遠62F 07/17 15:09
pinkowa: 美國的話 就是對的? 有沒有腦啊? 美國向來只會替自己想63F 07/17 15:10
lion198: 德國有雙B 台灣有雙A 笑(((64F 07/17 15:11
lion198: 希望新總裁能把台幣升到15 16 這樣我出國會很爽
jin0: 我比較信彭總裁 他比較無私的感覺66F 07/17 16:06
varda0821:67F 07/17 16:19
lariat: 拜託  彭絕對不是神...68F 07/17 16:54
woerns: 台灣跟日本就沒有天差地遠?笑了69F 07/17 18:45

--
※ 看板: traum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91 
作者 derekhsu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