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s8752134 (Sea)
標題 [閒聊] 最好趁早搞懂低薪和高薪者累積資產的差距
時間 Sat Mar 11 20:06:14 2023




 低薪者和高薪者薪水的差距,遠遠追不上和高薪者的資產累積差異。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收入只有幾萬,然後說自己已經領平均薪資了,還是買不起房云云...


 花費相同的情況下:
 月收 5 萬,月花 3 萬,每月存 2 萬

 月收 60 萬, 月花 3 萬,每月存 57 萬

 收入僅相差 12 個月,低薪者要累積存到 57 萬卻要花 28.5 個月。

 同樣一個 100 萬,一個要存 50 個月(4年多),一個只要存 2 個月不到就搞定。

 這代表啥意思?

 這代表一個月收 60 萬的人,就抵過 28.5 個月薪 5 萬的人的存款。

 所以為什麼要你薪水少的時候多省錢多存,然後積極創造額外的收入就在此。

 當然你要講月收 60 萬不會只花 3 萬,這沒錯,你可以自己套入你想套的數字,

 主要是強調只要高薪者有心想存錢,存錢的速度根本遠大於薪資上的差異。


 如果這樣講還是無法深刻理解,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兩個都低薪者在不同花費下

 月收 3.5 萬,月花 3 萬,每月存 5000。 (不設法創造收入也不降低開銷)

 月收 5   萬,月花 3 萬,每月存 2 萬。

 收入只差了 40%,但存款累積速度卻差了 400%。

 所以為什麼要鼓勵低薪者額外創造收入? 為什麼要鼓勵低薪者減少開銷?

 這樣你才真的有機會在 "資產的累積" 加速啊!

 上面那個月存 5000 的例子,你兼差多賺 1 萬,等於你加速 3 倍,

 本來三個月才能存 1.5 萬,變成 1 個月就能存到。


 當人家工作一個月 "存下來" 的錢,等於你工作好幾年才 "存下的一桶金",

 那你說房價太貴買不起? 又不肯降低你的看屋條件, (因為你自以為你在那個位階)

 這就會造成非常巨大的認知落差。

 不過還是有例外拉,有些收入一樣豐厚的,可能因為人性的不甘心或羨慕忌妒,

 甚至是不肯承認自己過去判斷失敗,所以也是會瘋狂 murmur,

 但我建議低薪者不要想說有高薪者跟你一起附和好像撿到浮木,因為他有選擇而你

 沒有,他爽的話是可以隨時一次買三間的呢!

 最終希望透過這簡單的概念分享(版上應該很多人都有這基礎觀念了),能讓低薪且

 想往上爬的人,更清楚明白該額外創造收入 & 降低開銷的重要!

 唯有這樣,才能提升你在社會上的位階! 因為你提升代表有人被你踩下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15.202 (臺灣)
※ 作者: s8752134 2023-03-11 20:06:14
※ 文章代碼(AID): #1a36wuh_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78536376.A.AFF.html
※ 同主題文章:
[閒聊] 最好趁早搞懂低薪和高薪者累積資產的差距
03-11 20:06 s8752134.
cutemico: 月收60萬,稅後可不是60萬1F 03/11 20:08
※ 編輯: s8752134 (118.169.115.202 臺灣), 03/11/2023 20:09:13
cutemico: 再說,月收60萬壓力那麼大,一定很會花,不過他們要買房也是一定的,強迫把錢放在房子裡
至於房價下跌,那就是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能力了2F 03/11 20:09
s8752134: 所以月收60萬稅後你想算幾萬? 花費想算多少?
自己帶進去算資產累積的速度是不是照樣屌虐5F 03/11 20:10
s26492755: 人家數字是舉例 要傳達的是觀念
不要執著於數字7F 03/11 20:10
kagaya: 其實瞭解資產投資的過程中,自然會理解本業收入現金流很重要。但是卡在本業收入要提升,真的不容易……相對來說,買一間自住房簡單多了9F 03/11 20:11
cutemico: 希望有月收60萬的人說明一下稅後是多少,我也很好奇12F 03/11 20:12
CHENCHEN666: 樓上好可憐 月收60的通常稅繳不多好嗎...13F 03/11 20:13
marvyuh: 不用腦補月收60萬的人壓力很大吧14F 03/11 20:14
daroke: 月收60,40%税扣累進大約實領4515F 03/11 20:14
cutemico: 綜所稅營所稅最好都不用繳,你是不知道國稅局最會養大你,最後來個補稅加罰最好沒繳…繳的說不定更多16F 03/11 20:15

 不知所云,這就是所謂的打模糊仗。  哪裡又跟你聊到說不用繳?

 樓上幫你粗算了, 45 -3 = 月存42萬,相較 月存2萬者,高了 21 倍。

 更新數字後,有幫助你好好閱讀了嗎? lol
※ 編輯: s8752134 (118.169.115.202 臺灣), 03/11/2023 20:18:37
CaTkinGG: 你ㄧ上來就舉月薪60萬vs 5萬看的人很難入戲18F 03/11 20:23

 基本上我舉例都不會舉超過我能力範圍的例子。

 另外下面有一個舉 5 萬 vs 3.5 萬的,這有沒有比較貼近你說的?

deepdish: 趁早搞懂chatGPT怎麼用才是真的zzzzzz19F 03/11 20:23
liu1981sssss: 有認識月收破千萬,員工近千位的老闆,他一個月大概花1.5-2.5萬,感覺每個月都可買房20F 03/11 20:23
cutemico: 推文說不用繳稅,又不是你….不知所云四個字還給你….不知所云22F 03/11 20:24

 好喔,如果這樣你會比較開心的話。

 看你一下糾結在數字是不是稅後,一下又腦補糾結在月收60壓力大一定很會花...

 不知為啥?

[圖]
sasasasasa: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確實一個月薪這麼高不會只有花3萬,如果不是老闆,要繳稅也真的繳很多。 原po只是比喻花費,我也真的覺得這真是有錢人會更快更有錢的。窮人要翻身真的要盡可能把本業提升,不然就是要投資奇蹟發生,不管是房產還是其他金融產品。25F 03/11 20:26

 賺得多 "花得多的彈性空間" 就大,這很正常。

 但就是個比喻,我發文前也已經想到有人會糾結在數字上,

 還特地強調你自己可以隨你喜好置換數字,反正概念不變...

 沒想到還是有人在糾結無關緊要的舉例數字 lol

bnn: 明明就只是一個比喻的虛數在那邊講稅後...30F 03/11 20:28

 恩,正常人應該都看得懂文章的重點 lol

Yishanhuang: 翻譯:窮人的MPC比較高,所以儲蓄率跟絕對儲蓄都低31F 03/11 20:28
※ 編輯: s8752134 (118.169.115.202 臺灣), 03/11/2023 20:45:45
kagaya: 而且額外創造收入跟減少開銷,是管好自己就可以,人人可行性都很高的做法。本業要增加還要出去跟別人廝殺成功才有機會…32F 03/11 20:30
love942cg: 大家都知道的事35F 03/11 20:33
littlea: 別再鞭了36F 03/11 20:34
scarrony: 本業還是重要啦,投資只是輔助,想單靠投資翻身的困難度更高37F 03/11 20:35
orz811017: 冗冗的,薪資越多本來可用金額就比較多39F 03/11 20:37

 你看寫得那麼仔細還是有人狀況外,這叫人怎麼辦呢(攤手)

Januvia: 你是不是在偷臭某龍40F 03/11 20:47

 房版奇葩總是得茶餘飯後笑一下。
※ 編輯: s8752134 (118.169.115.202 臺灣), 03/11/2023 20:50:28
s7024546: 所以你一個月賺60萬嗎?不然是在嗨什麼?41F 03/11 20:51
s8752134: 有啊, 還超過, 安抓?42F 03/11 20:52
bluezoo: 本業低薪首先要投資自己想辦法變高薪才對,不然就魯蛇一隻是能有什麼額外收入43F 03/11 21:14
yasea2004: 銀行的給你貸7成月收入 但不是講給領2萬五的聽的45F 03/11 21:17
chenblue: 高薪確實重點是投資心態輕鬆很多。光熊市像是去年可以不斷每月買入ETF,甚至可以開一點槓桿,感受上差很多。46F 03/11 21:19
pantani: 不要腦補高月收很會花好嗎  一堆富一代二代都比你我還省48F 03/11 21:19
Cactusman: 廢話49F 03/11 21:23
Colitas: 不覺得倍數是什麼重點,想要累積財富就是多賺少花50F 03/11 21:25
lovefisk: 聽君一席話 如聽一席話51F 03/11 21:29
Mimmature: 如果是苦幹實幹的高收入 壓力是真的很大
但講實話 高收入再怎麼會花也比低薪的存更多錢
除非他都拿去買車跑酒店這種超高花費
不然提升生活品質的花費跟旅遊 根本花不到一半的收入然後低薪的存錢存好久好辛苦
最後直接雙手奉上這筆錢給這一類的有錢人
花了一輩子 賺錢給人花 這就是低薪勞工買房的意義52F 03/11 21:34
childeviler2: 雖然我不是什麼高薪族群,不過一個月花費不多,連買東西非必要的都是買中古,這樣存沒多久又能再去看房,跟以前比起來,的確速度變很快59F 03/11 21:34
kusomanfcu: 重點是讓你自己去想要填什麼,還是有幻想仔說 會壓力大花光儲蓄少
前面有人標準示範喔62F 03/11 21:46
frowning1226: 推~65F 03/11 21:56
ttthhh11519: 我可以理解你要傳達的概念,但是月收60的人是極少數吧….  確實像前面說的很難入戲66F 03/11 22:11
s8752134: 你可以看第二個 5 vs 3.5, 應該路上隨便抓都能湊到這種前面會舉一個高薪資的, 是想表達人家一個月, 等於一般人要存好幾年68F 03/11 22:12
Xyla: 什麼這爛舉例呵呵71F 03/11 22:27
s8752134: 樓上幾位大神來個好文來拜讀一下好嗎?72F 03/11 22:37
sasasasasa: 每個版都會混雜各種收入的人,你沒有不代表別人沒有,想辦法跳脫自己的舒適圈才是真的。貧窮限制人的想像,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當你慢慢往上,你反而會發現更多人在你上面,只能一步步地往上攻。更何況,如果收入是家庭總收入的話,真的不難達到,可能很多大大都低估了自己的收入。73F 03/11 22:47
[圖]
checkman: 有空上來靠北房價還不如去跑兩單熊貓80F 03/11 22:51
asapfrdddd: 講什麼ㄍ話
得分比較多的贏球
得分少的輸球81F 03/11 23:04
goodideals: 月收60萬的壓力應該比5萬的少
你會聽到月收60萬的在靠北是因為他故意靠北給你聽
等你到達那個階級你就知道為什麼壓力少了
我老闆年薪應該快一千萬但他都5:30下班 這樣懂了嗎
因為事情是叫底下的做
爬越高通常都越爽而已
當然我老闆的老闆薪水更高事情更少 因為他要做他老闆交代的事
領個5萬的累的跟狗一樣當然會類比領60萬的累12倍 但實際上應該是爽12倍
但低薪酸民無法接受錢多你12倍事情少你12倍 所以你就會聽到領60萬的整天靠北累的要死
他不靠北給你聽你不就造反了嗎84F 03/11 23:07
kagaya: 我年紀很大了才發現樓上說的這件事情 社會上假訊息真多
小時候都以為是真的 連我爸媽都以為是真的 一家純潔社畜97F 03/11 23:19
benny3579: 沒差 我們繼續小確幸然後上網罵房價貴99F 03/11 23:31
s26492755: 也不是假訊息 而是講實話麻煩
我都常常說慘 貸款好多 壓力好大
可以避免一些借錢 直銷 保險100F 03/11 23:39
vizjeco: 多數人都是開源比投資優先才對103F 03/11 23:40
s26492755: 有時候故意哎要會分
搞不好裡面有空空親戚現在正在志得意滿 呵呵 你看買房多慘104F 03/11 23:40
frowning1226: 這不是幹話,是看不懂的抓錯重點了吧
開支真的差不到哪去,都有個基本開銷
超過基本開銷以上,和剛好打平的就是天差地遠107F 03/11 23:42
TheDream: 開源與拉高儲蓄率的確是比投資更優先的事110F 03/11 23:44
kagaya: 我爸媽有點過分了 他們從小跟我講 人不要賺太多錢 有錢煩惱多。嫁不要嫁有錢人 有錢人很辛苦……
…………我真的年紀很大才發現我爸媽到底…是怎樣,難怪會全部的錢拿去存儲蓄險111F 03/11 23:50
frowning1226: 妳爸媽很古意,老實人,這個版都奸商你學壞了XD115F 03/11 23:55
KrisNYC: 我建議你換個方向討論 兩邊祖上都贊助你1000萬頭款
月收5萬的你只貸得到1000萬 你只能買2000萬的房116F 03/11 23:57
frowning1226: kris大,黑暗榮耀追完了??118F 03/11 23:58
KrisNYC: 月收60萬的可以付得起一億貸款 他可以買7000萬+的房119F 03/11 23:59
william0123: 哪句講的不是廢話?這種程度的文章真的是浪費房板用戶的時間120F 03/11 23:59
KrisNYC: 靠北...我等老婆陪看....不要雷我 知道一堆人看完了122F 03/11 23:59
frowning1226: 我昨晚看到3點多嘻嘻,今天失魂落魄,老了不能熬夜123F 03/12 00:00
crazylunar: 阿不就開源節流…..124F 03/12 00:10
zzyzx: 不如多講講怎麼增加收入 或減少開支125F 03/12 01:19
Litfal: 這篇的敗筆是拿月收60舉例 舉個3.5 5 10就夠了126F 03/12 01:51
sorrel20567: 推~越會賺越會理財節稅是真的,不用執著什麼稅後三小,不知道的方式還有很多很多~很多XD127F 03/12 01:59
luckysmallsu: 你他媽月收60萬的怎麼可能只花3萬129F 03/12 02:31
MaxA: 樓上,我還真生活花費不到3萬130F 03/12 04:13
Robben: 沒有買什麼奢侈品 平常吃吃喝喝好一點 差不多3萬
這大概是極限
不然生活還有什麼很大的花費
很多人可以裝闊就是這樣131F 03/12 05:34
IamJoey: 不用腦補月薪60萬的壓力...你有領60嗎135F 03/12 06:27
No9: 這個我有經驗 月薪60萬年薪720萬時 所得稅約100萬
買東西基本上都不用看價錢  因為股市每天輸贏都超過買東西錢因為所得高 也會多出額外支出 我兩個小孩光學費一年80萬
大概這樣
生活完全沒有壓力 工作壓力超級大 周間是地獄周末是天堂136F 03/12 06:35
PrettyOdd: 講幹話 你怎麼不說富二代家產百億和你的差距
錢再多最後都得死好嗎?
重點是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何時死141F 03/12 07:09
comeon: 月入60的壓力很難說 如果是領人薪水的60有績效壓力 如果自己是老闆也有趕三點半 對員工公司負責的壓力 月入5萬的有時候壓力是來自於誤以為自己月領60太負責了 輕鬆點公司沒你不會倒144F 03/12 07:33
chouwang68: 「能」花多少錢,這是要從小養成的,而且要家裡「理論上」資源無限!「一般人」成年之前看過最多的錢不會超過一百萬,平常頂多看到十萬,當然會想像皇帝拿的鋤頭都是金的!XDD自己親身試過才知道,不算住的話,日常所需一個月三萬在座各位絕對花不完!!!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   每天吃米其林無菜單,呵呵,你家有上市公司的話就可能從小被養成。進步而言,要培養那樣的孩子可以現在就著手了。XDD148F 03/12 08:57
partsex: 台灣受薪階級月薪60萬的稅 超高的
台灣稅低 是低在不用上班的人
例如店面租金60萬 合法報稅 也是繳稅遠低於薪水60萬
開診所淨月入60萬 繳稅遠比受薪60萬還少
台灣租稅比較不怎樣 對高薪勞動者比較不友善
不過沒差 對於台灣這社會 我是抱著能撈則撈
永續什麼不重要 我的後代也不是台灣人 也不會當台灣的受薪階級156F 03/12 09:51
tyshowman: 沒錯阿 所以月薪5萬7萬10萬 乍看對買房影響有限
負擔到極限的話可背房貸就是600萬 1200萬 2000萬的差距164F 03/12 10:49
proudC: 我覺得改成月薪5萬者,得到長輩一間房價3000萬
月收入60萬者,要多久才追得上,比較有意思166F 03/12 11:02
asapfrdddd: 恕我直言月收60很難只花3萬 錢有時候來太快 心態會偏向反正又沒很貴 想幹嘛就幹嘛168F 03/12 12:00
workery: 你說得很好,我也知道月收60比較好啊問題是要怎麼月收60170F 03/12 13:52
marunouchi: 選舉票多的贏 票少的輸172F 03/12 18:06

--
--
(s8752134.): [閒聊] 最好趁早搞懂低薪和高薪者累積資產的差距 - home-sale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