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ny121010 (為什麼不給我神奇ID)
標題 [新聞] 鋒燦民調/賴34.3%、柯18.6%、侯16.3%、
時間 Thu Sep 28 07:26:31 2023




1.新聞網址︰

https://www.ftnn.com.tw/news/88737
鋒燦民調/賴34.3%、柯18.6%、侯16.3%、郭9.1% 柯已連續下滑還被郭參選重傷 | FTNN 新聞網
[圖]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2024總統大選隨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加入角逐,成為檯面上第四組人馬,根據《鋒燦傳媒》今(28)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如果... ...

 

2.新聞來源︰

FTNN新聞網

3.完整新聞標題

鋒燦民調/賴34.3%、柯18.6%、侯16.3%、郭9.1% 柯已連續下滑還被郭參選重傷

4.完整新聞內容︰


發布時間:2023/9/28 06:00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2024總統大選隨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加入角逐,成為檯面上第四組人馬,根
據《鋒燦傳媒》今(28)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如果明天就是投票日,將有34.3%的選
民支持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另有18.6%選民將支持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參
選人侯友宜將得到16.3%的支持度位居第三;郭台銘則僅有9.1%支持度落居第四;皆不支
持的選民則有5.6%、尚未決定/無意見者則有16.1%。


根據《鋒燦傳媒》民調顯示,郭台銘參選並不會改變賴、柯、侯三人支持度排名,但賴清
德領先柯文哲的差距從三人競爭的14.1個百分點(34.9% VS 20.8%),擴大到領先15.7個
百分點(34.3% VS. 18.6%),主要是因郭台銘參選吸納較多柯文哲的支持票源,使得柯
文哲在四人參選時下降 2.2個百分點,但賴清德與侯友宜都只有各自下降0.6與0.5個百分
點。


郭台銘過去受益於國民黨支持者分裂瓜分選票的效應,能夠拿到部分國民黨支持者的選票
支持,領先侯友宜而搶佔老三的位置。然而因為郭台銘選擇不把話說死,不放棄與國民黨
、民眾黨合作可能性,這種曖昧、模糊的策略,以及國民黨內對郭台銘違反承諾、破壞團
結與刻意邊緣化的攻擊,已驅使國民黨部分挺郭人士回到黨內,且藍營支持選民也持續回
流到侯友宜陣營,郭台銘的民調支持度被侯友宜超車已成事實,從近三次調查結果趨勢上
來看,兩人的差距未來將有可能持續擴大。


分析選民對於參選人支持流動的變化可以發現,在郭台銘加入競爭行列之後,三位主要政
黨參選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選票流失,其中民進黨賴清德的支持票源相對比較穩固,有
89.9%的選民在郭台銘獨立參選後,仍會投票支持賴清德,而約有4.1%的支持者可能會流
往郭台銘;侯友宜的票源鞏固比率為83.9%,支持者流失至郭台銘陣營的比例為10.5%;柯
文哲的票源鞏固比率相對較低為78.1%,支持者流失至郭台銘陣營的比例為14.0%,可以說
若是郭台銘參選後,柯文哲的7個支持者中就有1個可能會跑票轉向支持郭台銘。


比較過去調查紀錄可發現,侯友宜這一個月內(8月15日第三波)的票源鞏固率已從77.7%
回升至83.9%,提升超過6個百分點,隨著侯友宜順利訪美返台,開始從新北市長職位請假
,全心投入總統選舉活動,預期未來可能將有機會再次提升。反觀柯文哲已成為郭台銘獨
立參選的最大受害者,若無法有效拉抬聲勢與選民支持度,或以藍白整合、柯郭整合參選
來避免票源分散,可能選情還有許多負面影響將發生。


再者,在三人參選時,選擇都不支持的選民中,有21.1%在郭台銘參選時表態支持郭,顯
示對於三位主要政黨參選人都不支持的「政黨失望選民」,有較高比例是郭台銘的潛在支
持者,這也是郭台銘在三個月前(7月4日第一波)的支持度位居第三,且對柯文哲支持度
有威脅的原因。然而,隨著選戰的不斷推進,三位主要政黨參選人陸續提出各自的政見,
選民逐漸往各自喜好的政黨歸隊後,「政黨失望選民」的比例將不斷的削弱,也是衝擊郭
台銘支持度持續下探的主因。這群不支持三大主要政黨的選民只占整體選民的 7.1%,雖
然在全國性總統選舉的影響力逐漸削弱,但在區域立委選舉仍可能扮演關鍵選票的角色,
這是也綠藍白三大政黨力爭開拓的票源。


本次調查由鋒燦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規劃,並由台大政治系張佑宗教授協助問卷設計與調查
顧問諮詢。調查對象為全國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自2023年9月19日至9月24日,調查共
計執行6天。


調查方法採用「混合模式」(mixed mode)方法,結合電話訪問與網路調查。電話訪問調
查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依分層比例抽樣加尾數四碼隨機方式抽樣
。網路調查依據縣市別、性別特性所需之目標樣本數,從網路調查平台會員資料庫內,以
隨機抽選符合條件之會員邀請填寫問卷。


本次調查電話訪問調查完成1202份有效樣本,網路調查完成1200份有效樣本,合計共完成
2402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00%,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
資料進行性別、年齡層、地區別、教育程度加權推估,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為鋒燦
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5.附註、心得、想法︰


郭台銘搶走文哲大A的票是一部份,但是不是全部,

民眾黨變成民眾堂持續發酵,

高虹安三餐出事情,

這才是柯文哲不斷失血卻無法止血的狀況,

每個月下跌1趴,不知道要跌多久,還好剩下沒幾個月了。

我猜測鍋董大概登記前就不玩了,這可能是柯糞唯一的浮木了。


--

 ◆ 你顏色不對喔! (可按 i 查看你的政治傾向)                 [按任意鍵繼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202.42 (臺灣)
※ 作者: tony121010 2023-09-28 07:26:31
※ 文章代碼(AID): #1b5Bejc8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95857197.A.988.html
l861128: 這個機構有偏哪個政黨嗎?1F 223.138.13.29 台灣 09/28 07:29
rhino0314: 這家好像三立的人出來開的2F 123.226.4.118 日本 09/28 07:30
PunkGrass: 這標題是在怪郭嗎3F 36.229.126.177 台灣 09/28 07:31
purplvampire: 結果只有美麗島做柯老三的民調,真是專業的統計學4F 180.177.101.164 台灣 09/28 07:33
有採網路或手機民調的柯就會高一點,但是各家民調總體趨勢是類似
柯文哲持續下跌,跟侯友宜差距不大

miler22020: 這家之前CF超高耶6F 71.212.144.119 美國 09/28 07:33
※ 編輯: tony121010 (111.243.202.42 臺灣), 09/28/2023 07:37:18
l861128: 所以現在是侯老三的民調偏多?還是柯老三呢?7F 223.138.13.29 台灣 09/28 07:36
兩個人就打平啊,跟麻花一樣
※ 編輯: tony121010 (111.243.202.42 臺灣), 09/28/2023 07:37:50
totenkopf001: 民調是看趨勢的吧9F 163.20.238.253 台灣 09/28 07:38
geordie: 爭老二有啥好玩的10F 114.40.154.91 台灣 09/28 07:38
arumi416: 電話+網路民調11F 138.64.85.80 日本 09/28 07:39
Stigmata 
Stigmata: 柯糞吃屎12F 114.137.70.199 台灣 09/28 07:42
chu: 4樓 https://i.imgur.com/EzXfzkh.png13F 111.71.212.54 台灣 09/28 07:43
[圖]
RachelMcAdam: 雖然每家各有各自的機構效應,但趨14F 61.224.168.178 台灣 09/28 07:43
chu: 共4份柯老三喔 不只美麗島15F 111.71.212.54 台灣 09/28 07:43
RachelMcAdam: 勢都差不多16F 61.224.168.178 台灣 09/28 07:43
ZhouGongJin: 早點辦黨證開公司才是抄錢部署。明文都告訴你下個一個超思的產業佈局在哪了。想喝湯的就跟上,別再看民調自慰17F 111.82.244.202 台灣 09/28 07:45
machiusheng: 淫定了20F 111.71.70.136 台灣 09/28 07:47
cttw19: 侯柯可以算打平了 民調會有一定誤差21F 223.139.174.127 台灣 09/28 07:47
testutw 
testutw: 以爛慘肥的垃圾民調只會讓人想到抄襲22F 123.192.178.162 台灣 09/28 07:48
yling5518: 加計高中生手機民調嗎?23F 39.12.128.188 台灣 09/28 07:49
ABA0525: 看來柯老三滿明顯
黑道真的87迴力標重傷24F 223.139.28.246 台灣 09/28 07:52
cttw19: 但柯應該會繼續下跌26F 223.139.174.127 台灣 09/28 07:54
hbk20491:  https://i.imgur.com/JfG8qTm.jpg27F 223.138.126.216 台灣 09/28 07:55
[圖]

--
作者 tony12101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