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yx741021 (科科科吉拉)
標題 Re: [新聞] 105砲輪型戰車通過測試 等待建案生產
時間 Mon Jan 29 11:51:52 2024


另一篇遊(ㄈㄥ)說(ㄒㄧㄤˋ)文,想要拼520前建案
除了原本的海軍陸戰隊就是潛在客戶之外,
看來還想推銷給裝甲憲兵營,一起當分母擴大使用族群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65840
獨家》軍備局、中科院、兵監聯手推輪型戰車 力拚520前建案 - 自由軍武頻道
[圖]
相關新聞獨家》自製砲塔通過測試 105公厘砲輪型戰車達成全車國造目標近期傳出「獵豹」105公厘砲塔測評結果優異,但是否投入量產尚待軍種點頭,知情人士指出,由於長期投入研發,裝甲兵監和中科院都參與進來,已非軍備局單打獨鬥的狀態。在各單位認為只差一步就能完成首款國造戰車的情況下,目前正積極說服陸軍司令部 ...

 

獨家》軍備局、中科院、兵監聯手推輪型戰車
力拚520前建案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近期傳出「獵豹」105公厘砲塔測評結果優異,但是否投入量產
尚待軍種點頭,知情人士指出,由於長期投入研發,裝甲兵監和中科院都參與進來,已非軍
備局單打獨鬥的狀態。在各單位認為只差一步就能完成首款國造戰車的情況下,目前正積極
說服陸軍司令部,並與海軍陸戰隊洽談作需事宜,力拼今年520前建案,投入第三輛樣車全
車研製與戰測,完成「軍備國造」政策階段成果。


裝訓部態度軟化 轉全力支持

該知情人士透露,「獵豹」案最初由軍備局列為內部科研案,目的在驗證自製低後座力戰車
砲與射控性能,並委託中科院部分研發、陸軍裝訓部協助測評。但裝訓部最初認為,「獵豹
」案並非由該部發起的案子,又是奉前國防部長嚴德發的命令,才承接原為步訓部的科研案
,因此態度消極。但隨著D1、D2樣車的研製,主砲、砲塔和射控系統開發完成,105公厘砲
輪型戰車性能,也不斷突破瓶頸。前軍備副部長王信龍上將去年親臨南測中心視導測評,輪
型戰車在靜對靜、靜對動、動對靜,和最困難的動對動射擊等其他運動和射擊展示中,全數
精準命中標靶,其優越性能幾乎超越了國軍現役各型戰車,也獲得裝甲兵監的高度認同,於
是傾全力投入該案的研發工作。


但該科研案結案後,陸軍司令部卻遲遲未推動後續的作需與建案採購規劃,根據相關媒體報
導,這可能跟外購M1戰車首批明年來台丶M60A3戰車的性能提升計畫啟動,以及海馬斯系統
、F-16V戰機等預算支出高峰期,又碰上總統大選、國會立法委員變動等複合因素有關。


知情人士說,由於結案後相關研發完畢的裝備,都要繳回拆解,在陸軍司令部未決定案的情
況下,軍備局將面臨研發成果可能就此消失的窘境。而中科院和裝甲兵監,也因首款國造戰
車量產只差一步之遙,所有曾辛勤參與過「獵豹」案的研發人員都不願放棄,三個單位聯手
積極奔走,希望力拼520前完成簽約採購建案。


其中,裝甲兵監後期更是使命感充沛,為了讓首款國造戰車問世,許多原本堅持的規格,例
如主戰車等級的防護力、越野特性和引擎配置等,在考量到全車系通用性,以及其他用戶的
特殊需求後,裝訓部也都能理解配合,不再堅持立場。


輪型戰車服役可調整國軍戰術運用
陸戰隊亦有潛在需求

知情人士表示,即便「獵豹」案設計上,並不具備泛水浮游能力,但海軍陸戰隊依然是輪型
戰車的潛在用。尤其陸戰隊特遣部隊執行兩棲快速部署時,現行的M60A3戰車除了裝備老舊
,也因車身龐大,在中字號戰車登陸艦艙門進出時,兩側的空隙大約只剩下1公分左右,倘
若車輛故障或不慎卡住艙門,將導致人車進退兩難,影響全般作戰行動甚鉅,若換裝輪型戰
車,上述問題均可迎刃而解。


他說,除了陸軍與海軍陸戰隊,使用雲豹車系的裝甲憲兵營,也是輪型戰車另一個潛在用戶
,藉以強化中樞防衛戰力。如此初步估計,國造輪型戰車早期的需求數量,應在150至200輛
之間,並能大幅提升國軍的機動打擊能力。尤其軍備局、中科院已掌握輪型戰車的關鍵技術
,裝備性能可充分滿足部隊需求,未來量產撥交部隊,期程也可大幅縮短,不會出現戰力空
窗期,其總體成本與外購相比也低廉很多,再加上後勤維保完全自主,堪稱是最划算的軍事
投資,在國人高度關注下,軍方高層應該對此予以重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5.63 (臺灣)
※ 作者: chyx741021 2024-01-29 11:51:52
※ 文章代碼(AID): #1bjo3QJ2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6500314.A.4C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105砲輪型戰車通過測試 等待建案生產
01-29 11:51 chyx741021
nanozako: 這次風向兩篇都是走豬油 蠻有趣的1F 01/29 11:58
Sirctal: 堅持主戰車防護性是怎樣...
不過話雖如此 你至少還是要達到堪用等級2F 01/29 12:02
tony121010: 輪車怎麼可能有主戰車等級的防護力,異想天開啊
開這規格就是想買新戰車,不想要輪車啊4F 01/29 12:15
geesegeese: 520下台前再來一個大餅6F 01/29 12:15
kuma103t: 台灣目前還沒有能動對動射擊的戰車吧?7F 01/29 12:17
tony121010: M60A3跟CM11都可以啊8F 01/29 12:17
scotch: 堪用也只要到正面抗得住30mm的程度而已,二且中共的30mm比我們的30mm弱。頂多加個雷射預警和槍聲偵測就差不了,APS還太難9F 01/29 12:20
j91526frank: 牽到2024還是一樣的老陸 官兵嫌裝備差說沒錢12F 01/29 12:23
Dissipate: 守備旅需要車13F 01/29 12:23
j91526frank: 給你新玩具又說不符戰力  跟牛一樣不罵不會動14F 01/29 12:24
Brioni: 陸軍抓個兩百台退役換車應該可以吧
例如M60車況不好拆200台除役當殺肉件15F 01/29 13:31
patrickleeee: 輪炮本來就不是讓你去扛MBT的 能擋30已經不錯了17F 01/29 13:38
victoryman: 可能原本要裝死廢案 現任政府很高機率會延續上任政府的政策 所以起死回生的機會就變高了18F 01/29 14:16
RafaleF4: 87%裝訓部是換主官了,不然條件都一樣,怎麼風向突然變了?趕快做一做,不要再拖了20F 01/29 14:22
bigsun0709: 輪型戰車怎麼有主戰車等級的防護力 = =a
除非有外星科技或是AT力場 用這個打槍輪型戰車真的要查一下是不是共諜安插進來扯後腿的22F 01/29 14:24
Wooctor: 抗KE彈頂多防30mm APFSDS吧
要防到40mm CT會有難度
抗化學能彈頭的話,最理想應該是正面能抵擋9M13325F 01/29 14:33
Brioni: 這只是個運兵車啊….
應該先問國軍打算養多少台運兵車,再來思考這些運兵車中要不要買有火炮的28F 01/29 14:56
chyx741021: 這先前是共用APC車體,並不會拿來運兵31F 01/29 15:09
kyon623: 陸戰隊對這個案子有興趣好幾年了32F 01/29 16:22
corp: 射控.砲控.觀瞄應該是M60升級案研發的成果巴33F 01/29 16:48
tony121010: 輪型砲車沒有運兵功能34F 01/29 16:56
chyx741021: 以時序來看應該是獵豹專案的成果應用在M60的升級上面(而且第一批才40輛)35F 01/29 17:06
corp: 雖然軍備局很早就有05輪砲車案.但是都是做個雛形.從以往新聞也沒看過投注經費研發射控觀瞄.直到M60升級案才有中科院替M50A3升級射控..的新聞.所以個人才這麼認為的.至少射控應該是如此巴.37F 01/29 17:37
gmkuo: 我在海陸當小兵聽過這案子都25年了,當年的戰車營長去年中以海軍副司令退伍了,看看多會拖41F 01/29 17:52
Wooctor: 中科院應該是比較早投入到M60升級案
再來才去弄輪戰43F 01/29 17:53
corp:                   M60A345F 01/29 17:54
Wooctor: 在前陣子正式定案要弄M60升級案以前46F 01/29 17:55
chyx741021: 輪型戰車2019年正式開始,而M60A3射控砲控觀瞄試製案2022才開始,2022年輪型戰車已經在進行研發測評47F 01/29 17:56
Wooctor: 2019、2020時就有聽說在準備升級方案,然後尋覓子系統的商源了50F 01/29 17:57
SIL: 要求主戰等級防護力有沒有4350要AESA區域防空的既視感?
說白了就是提個神奇規格要人知難而退
然後說使命感倍增?我懷疑是測評過關後,相關人等發現有現成的割稻尾機會可撿,趕快來錦上添花52F 01/29 20:01

去年給立院的報告是說D3樣車不改車體只改砲塔高度
但軍備局看來還是完成了D3樣車降低車體的設計,可能是這樣裝訓部才轉向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48527
國防MIT》105公厘輪型戰車射擊測試滿靶 今年10月作戰測評驗證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圖]
軍方投入7億5084萬元經費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已經在今年1月完成全部研發測試,射擊命中率達到100%,國防部軍備局與陸軍司令部已規劃在今年7月中旬前完成初期作戰測評測試,今年10月底前通過初期作戰測評驗證,若相關測試符合陸軍作戰需求,可望在明年起進行小批量的產製。軍方人士今天指出,輪型戰 ...

 

國防部在報告中進一步指出,雖然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外型尺寸已可符合整規書規
格,但為達軍種期望,預於第2輛樣車D2階段不修改砲塔構型,先行降低高度至3.8公尺(降
10公分),後續建案於小批量構型再修改砲塔設計降至3.6公尺。

※ 編輯: chyx741021 (1.163.214.188 臺灣), 01/29/2024 21:12:49
LI40: 好不容易都研發到這步了 期待能服役量產
想到當初105砲研發消息都2022年的事情了57F 01/29 23:23

--
作者 chyx74102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