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wangrg (孤身不寂寞)
標題 Re: [分享] 你真的願意為國捐軀嗎?
時間 Tue Apr 23 15:57:38 2024


原PO這問題很哲學,引用個電影片段或許可以回答
https://youtu.be/MKtQxiMLleY?si=AqWDJfNxLwULk5av&t=2827
號角響起(1995)

許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決心,也高估了自己面對苦難/戰爭的承受力
回答這種問題要統計出『精確』的答案其實也不難

就像電影裡面一樣,教召先連續2個禮拜每天跑5000

跑完兩週後拿申請單出來簽名,精確的統計數字立刻出來


--
我們
地獄變的可以容忍,幫受傷的靈魂度過恐懼之河,讓他們看到渺茫的希望
再停下船 把他們下去 自已游到對岸
                                                (FROM:型男飛行日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88.181 (臺灣)
※ 作者: wangrg 2024-04-23 15:57:38
※ 文章代碼(AID): #1c9sdq5x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13859060.A.17B.html
sedgewick: 統計上你要先申論「每天跑 5000 = 承受苦難的能力」1F 04/23 16:00
退100萬步,僅僅只是跑5000兩週後,更何況是為國捐軀
andyken: 這是經濟學人民調的問題,不是我問的,而且人家文章內容標題就那樣2F 04/23 16:01
XDD 探討一下怎樣可以減少統計誤差的方法而已
Brioni: 推很多人都高估自己跟低估風險4F 04/23 16:02
sedgewick: 嗯, 不是這樣判斷的, 孕婦對苦難的想法鐵定跟你不同能跑 5000 的孕婦一定不多, 但我不敢跟他們比吃苦其實《快思慢想》裡面有作者在以色列國防軍的經歷.他就有特別說, 以色列國防軍原本列了一系列指標...看起來都很有道理, 譬如在一個小遊戲裡面發揮領袖力但他真的深入調查後發現, 這些指標跟丟骰子沒兩樣.5F 04/23 16:03
Brioni: 光是「作為部隊中的一份子」就一堆人千百萬個不願意了,但平常逞口舌之快還是可以
看看九萬、閃尿、替代熊、精障嫖蟲,說說都嘛容易11F 04/23 16:06
organize222: 尤其高雄人 遇過的都特別下賤 閃兵第一
自己嗆真人PK 我應戰 結果三個高雄人都不敢出來
還指望他們抗中保台? 笑死14F 04/23 16:11
Brioni: 樓上怎麼直接地圖炮…母湯17F 04/23 16:13
organize222: 今天遇到的高雄人 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說錯 是今年
住台灣幾十年  原來自己這麼不瞭解台灣居民18F 04/23 16:13
Ensidia: 人都是逼出來的啦 能在自由社會好好活著誰想去死
但真打起來徵集令下來 會跑的也只是少數人
多數人會渾渾噩噩的去集合 渾渾噩噩的去戰場
打著打著 你沒死也適應了
台灣是有哪裡可以給你跑...21F 04/23 16:14
design0606: 可是 人心不會只讓你有單一選擇26F 04/23 16:16
Brioni: 求生存是人之常情,探討徵募、動員制度跟人口結構比探討個人意志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重要多了27F 04/23 16:17
Ensidia: 2300萬人能跑出去的頂多100萬
剩下人還是會適應戰時生活的29F 04/23 16:17
換個角度,是不是『黑熊』可以讓這些人以為,真要動手時候自己只需要躲後面負責吊路燈
milk830122: 高雄人又不代表全台灣人 就像某族群非我族類全部打成中國人31F 04/23 16:18
Brioni: 雖然檯面上、網路上很多人嘴秋,軍武版還是跳過這塊,圍繞更實際的的東西討論33F 04/23 16:19
design0606: 探討徵募、動員制度跟人口結構比<<<這版上還有少討35F 04/23 16:20
Ensidia: 最重要的還是政府要規劃 怕的不是被徵集36F 04/23 16:20
design0606: 論過嗎?實話實說都會被戴帽子了37F 04/23 16:20
Ensidia: 怕的是一團亂 你連要去哪裡都不知道
台灣的防災演練太隨便了38F 04/23 16:20
design0606: 應該是說 當你年初有收到一張白單時 你就不會不知道你要去哪40F 04/23 16:21
Ensidia: 我自己生活在台北市區 都不知道打起來去哪領物資42F 04/23 16:21
fragmentwing: 這到底是哪門子精確了……
不就變相的你不簽就是不愛國的論調?43F 04/23 16:21
Ensidia: 然後避難點在哪裡45F 04/23 16:22
Brioni: 那種什麼殺得共軍片甲不留當路邊8+9嗆聲紓壓即可,計算常日在營人數、動員達標率、政軍反應時間、裝備資源量才是軍武版該討論的吧46F 04/23 16:22
Ensidia: 我是知道可以查到很多防空避難點
但沒實際演練過啊49F 04/23 16:22
design0606: 台北市嗎  各區公所為物資補給中心51F 04/23 16:24
Brioni: 防空避難空間的維持狀況應該先清點,有些公寓地下室都積水封起來了52F 04/23 16:24
milk830122: 期待政黑2板討論這些東西還是算了54F 04/23 16:25
Brioni: 我是懷疑區公所的人力跟物流能力,還不如冀望全聯全家跟小七55F 04/23 16:25
jerrylin: ㄜ你覺得現在戰場上的俄軍都有符合資格嗎57F 04/23 16:26
design0606: 那是前副市長黃珊珊的規劃 以社區便利商店為發放點58F 04/23 16:26
Ensidia: 我是建議 萬安演習應該要演練更實際一點59F 04/23 16:26
design0606: 但  警力不足以警衛60F 04/23 16:27
jerrylin: 戰時只要你拿的動槍  就可以上了61F 04/23 16:27
Ensidia: 比如以鼓勵性質 演練居民到避難點領物資62F 04/23 16:27
jerrylin: 又不是在挑特種部隊  還每天跑五千勒63F 04/23 16:27
Brioni: 可以上是要家裡蹲?社區大門保全?還是防風林?不用拿槍出來,實際做一次把人員送到定點看看,問題很大64F 04/23 16:29
miname: 自古以來拿槍頂著就有決心,心靈崩潰的會去見達爾文66F 04/23 16:30
Brioni: 找一天演習從聯絡、指定地點集合、清點、上車集體移動,10萬人就好,看看光只有人跑來跑去會怎樣
至於什麼自己帶飲用水台北港集合這種事就…笑笑67F 04/23 16:31
Gdiaofuta: 全聯的大貨車被徵走就笑死了70F 04/23 16:34
design0606: 物力動員下還找的到3噸以上的載重車嗎?71F 04/23 16:35
coox: 好爛的比喻72F 04/23 16:35
design0606: 我記得不是連小發財都徵用73F 04/23 16:35
Brioni: 到時可能誰先搶先贏一團亂,然後集合點萬人響應無人到場74F 04/23 16:36
tatt: 你遇到不爽的高雄人別牽拖到整個高雄76F 04/23 16:37
Brioni: 先全部徵起來,然後閒置停看聽77F 04/23 16:37
pyps: 不然這樣問 共軍高雄登陸後傳出多張照片影片 顯示共軍挨家挨戶搜刮糧食財物 把居民趕到馬路邊房屋優先解放軍居住且已準備北上 請問你是打算抵抗保護自己的財產家人 還是把一家老小拉到路旁 雙手捧著你的財產跪著恭迎解放軍?78F 04/23 16:37
Brioni: 不如讓民間自己運作效率還好不少
以為家家戶戶發槍喔?挨家挨戶搜刮你可以準備菜刀真以為可以拿槍歸家?誰知道會不會被軍令系統外的集團拿去背後捅刀83F 04/23 16:38
SGshinji: 現在停電停水一小時就一堆人受不了,其實不用跑5000這麻煩啦,停電停水斷網三天,信不信就有人會崩了87F 04/23 16:43
點讚!
※ 編輯: wangrg (122.116.188.181 臺灣), 04/23/2024 16:45:04
jerrylin: 如果你甚麼都不知道  那就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大頭兵不是你不知道你就不用上戰場捏.
還槍給你用搶的勒  到底有沒有當兵過
你這些問題就是外行中的外行的幻想89F 04/23 17:04
NewCop: 你當共產黨是笨蛋嗎?開戰初期一定高層會下令裝出一副軍紀森嚴的樣子
別忘了當年國共內戰共產黨就是靠這種形象攏絡大量百姓的93F 04/23 17:15
Brioni: 我是說搶物流車….97F 04/23 17:16
NewCop: 別說那麼久以前,連烏俄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俄軍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98F 04/23 17:16
Brioni: 雖然徵用民車有一套作法,但實際掌握當下動態很麻煩100F 04/23 17:17
NewCop: 軍車開在路上還會等紅綠燈,士兵站在草坪上被老人對著臉罵也不反抗
等到斬首行動失敗後才開始暴露本性101F 04/23 17:17
Brioni: 政府直接讓民間物流配合是最簡單做法104F 04/23 17:19
tonyxfg: 說叫曝露本性好像也怪怪的,就發現以德服人沒用,對方照樣往死裡打入侵者,那攻方便回歸戰爭常態,往死裡打打到對方認輸為止,這在戰爭中很正常。105F 04/23 17:23
GermanNavy: 初期俄軍根本沒有被告知要幹嘛或去哪裡
他們可能還以為自己在俄國
最嚴重的是平民開始拿武器對抗俄軍
所以俄軍後來看到非著軍服人員也開槍
這才是改變俄軍態度的關鍵108F 04/23 17:27
Brioni: 未著軍服交戰這問題不小113F 04/23 17:33
tsairay: 一開始派去的俄軍還是精銳啊,所以軍紀好114F 04/23 17:35
Brioni: 以色列跟俄國這兩場戰事的做法應該會被討論很久115F 04/23 17:35
tsairay: 後續補充的素質就很不一了116F 04/23 17:35
lee28119: 就是有這種想法才沒人要去當兵啊 每天跑五千跟掃地折棉被根本就浪費時間而已 連最基本的為誰而戰都講不出來 抗中保台根本笑話117F 04/23 17:42
Brusolo: 呃,比喻欠妥吧。連續兩週天天跑5000公尺的作法,我覺得跟叫棒球員連續兩週天天跑5000公尺的土法煉鋼智障教練一樣87。即使有決心跟毅力,也不是拿來過度訓練和橫紋肌溶解耐受度用的。瘋狂有氧有用的話,美軍跟國軍就不用改體測方式了。120F 04/23 17:49
ferrisw: 保護家園是決心拿起槍做自已可以作到的事 ,和跑5千有什麼關系?跑不了5千就直接投降?跑不了5千扳機就扣不下?125F 04/23 17:52
SGshinji: 上面是閱讀有困難?跑5000明明就只是比喻,是叫那些現在吹冷氣打鍵盤保家的不要太高估自己的程度
結果你認真去討論跑5000能幹嘛 笑死
我就說了 把5000換掉 換成停電停水三天 或是 丟到沒吃的喝的山裡三天 就會有人哭著說要投了 放心128F 04/23 17:54
ferrisw: 說的也是不能忍受跑5千的苦133F 04/23 17:57
andyken: 所以俄軍跟烏軍人人可以忍受多天大熱天不開冷氣?134F 04/23 17:59
sedgewick: 那換我也來「譬喻」一下好了...
不會解 Bessel function 的人就吃不了苦, 如何?
蠢翻了, 對吧... 對啊, 換成跑 5000 也一樣蠢啊.135F 04/23 17:59
andyken: 那些動員兵人人都本來就過著沒冷暖氣的苦日子就對138F 04/23 18:01
lolen: 如果是俄軍的動員兵,因為是偏遠地方的窮鄉僻壤少數民族,還真的過的是清貧的生活沒錯,這也是他們願意參軍的原因之一(被拐騙去烏克蘭合法強劫發大財)140F 04/23 18:03
Brioni: 可以理解,連續30天夏日跑五千都做不到遑論戰場衝鋒30天143F 04/23 18:04
SGshinji: 烏軍喔 他們的後方還是歌舞昇平 有電有網路有商業活動,前線退下來修養的還氣後面這麼多爽人 都是新聞可查,能跟台灣一開戰全島是戰場能比?
你這種小松鼠就可以搞到大停電的環境就不要想打仗還有電給你用了啦 笑死
全篇重點就一句話形容  冷氣房裡我重拳出擊  烈日暴雨下我唯唯諾諾 懂?145F 04/23 18:06
andyken: 按照你這邏輯這類民調只能調查各國現役軍人而不是包含平民
現役軍人多少都有被操過,有吃過苦才有資格回答這問題,那這研究題目就得換了152F 04/23 18:12
hahabis: 好像有人以為只有他當過兵出過操跑過3000
誰不知道當兵很苦很累?但是你有選擇嗎?
沒有的話在那邊吵有什麼意義156F 04/23 18:16
SGshinji: 調查軍人本來就不準,平常的榮譽訓練什麼都有做,軍人沒100%才是問題。現在受訪對象就是民眾啊,但是民眾就是存在幻想與事實不符的情況,追根究底就是太天真不知道險惡,讓他們實際體驗一下真實會遇到的不便以後再做,才有意義不是嗎?講白一點啦 停水電都小事,還沒開沒東西吃的條件勒,沒油加禁止上路的條件勒159F 04/23 18:18
andyken: 那我問你以往戰爭動員的人原本都是職軍嗎?還是都做工的人?因為照你邏輯沒被操過的人說要保家衛國87%是唬爛166F 04/23 18:21
gummylatte: 為國捐軀≠簽下去當職業軍人169F 04/23 18:33
j198811: 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開戰後你根本沒有選擇170F 04/23 18:40
Brusolo: 台男明明有當過兵的人比較多,不要把別人都想成沒見識,好像只有自己當過兵一樣171F 04/23 18:43
onekoni: 你先問多少人在和平時期有勇氣抵抗義務役,寧願坐牢的,然後你就知道戰時敢逃兵的只有少數
根本不是自我意志願不願意而是你有沒有勇氣抵抗義務役173F 04/23 18:56
bellas: 台灣有約231萬的後備軍人 打對折好了 隨便都有百萬大軍177F 04/23 19:20

--
作者 wangr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