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leego (仰望半月的夜空~)
標題 [心得] Yamaha NS-5000 喇叭心得
時間 Wed Apr 30 08:46:19 2025



對,我上一對Elac as-61算是全台唯一一對的喇叭
還榮獲 EISA 2018-2019最佳書架喇叭獎項
在之前我的一步步調教,我想我已經把這as-61喇叭潛力都壓榨出來

這次 Yamaha NS-5000,又是冷門的喇叭
究竟是冷門喇叭找上我,還是我去找冷門喇叭
我也不知道,也許這就是替身使者會互相吸引的緣由吧
廢話不多說,這樣就開箱吧,容我就用擺好的陣勢上圖

https://i.imgur.com/F0kXsJZ.jpeg
[圖]

原由當然是去聽了多次現場演奏會後,發現人耳真的很精密
各類樂器在演奏的聲音及細節,真實呈現的現場音樂深深的打動我的心
回來後,審視Elac as-61以這個價位來論表現已經很好,但發燒友的心又開始癢了
特別我又愛大編製古典樂,對喇叭的要求程度看來要從旗艦喇叭找找看

一開始跑去聽到magico A1覺得不錯,而且適合我的空間,我都訂下去了
要不是韓國不給我刷信用卡不然已經入手了

又試想magico落地款式但看經驗來說沒空間去消化喇叭聲音會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也去聽了一下focal的落地喇叭也很好聽又清楚也有好音場
用我的擴大機跟店家的擴大機比似乎還有進步空間但推focal也不難推
但考量落地喇叭體積頗大,空間與低頻肯定不好處理而作罷

就在汪洋之中亂找喇叭時又出現意外插曲
對,就我老婆突然冒出一句:之前在朋友家聽到黑膠蠻有現場感的
我仔細一想的確,當初一聽有被黑膠那個聲音很鮮明又真實感的聲音驚艷到…
殊不知這就是深淵的第一步,而且比無底洞還深

https://i.imgur.com/UAnAqrB.jpeg
https://i.imgur.com/KgVcl04.jpeg
https://i.imgur.com/kYEFGZa.jpeg
[圖]
 
[圖]
 
[圖]

來說說黑膠聽感吧,必須說的確很真實
那個真實感也許把聲音反彈牆壁的殘響一起播放了出來,數位似乎就是少了這一點點殘響

https://i.imgur.com/vFg45E6.png
[圖]
拿馬友友的無伴奏大提琴來說,黑膠版本聽起來聲音就是停留久一點
也可以說尾韻多了那麼一撇
或許就是這樣一撇的聲音,讓耳朵認知到這就是我們現場聽到的聲音

https://i.imgur.com/zVxdhuo.jpeg
https://i.imgur.com/9fLcWiL.png
[圖]
 
[圖]
剛好我有買拉赫曼尼諾夫 鋼琴協奏曲 No.2 的黑膠,由Khatia Buniatishvili彈奏
第二首開始那個笛聲,直接把音符充滿了整個空氣之中,妙不可言
後來黑膠舒服了一會,但串流還是很好的,畢竟黑膠品質與錄音也很浮動
串流這版本聽不慣,無痛馬上換另一個版本
黑膠就做不到,而且花費高昂,還很容易買到錄音不佳的版本(笑)

後來繼續爬文找喇叭,因為也正考慮focal爬了很多文
然後看到D大的文章裡Yamaha喇叭的圖
一看這小空間跟我有得拼,而敘述給的評價居然這麼高,於是開始找關係看有哪邊能試聽
當初聽magico A1時有拿翻車魚去跟dcs bartok PK
翻車魚跟bartok各有各的風味,至少沒輸沒贏
試聽NS-5000時我則選擇搬了自己擴大機去試比較準,初聽這喇叭確實有寬鬆的本事
音色正確且大編制下的各樂器表現清晰可辨
後來想想Yamaha這個技能點歪的企業,公司製作樂器那麼多種
喇叭音色肯定也是抓的準的吧!當下我就幾乎決定要挑這款了

(當然我幾個月前各地詢問時,就已經知道Yamaha在台灣要收攤,

 不過被動喇叭又不會壞,所以就不管啦)

不過回來後,思考要放入新喇叭,整體空間必須大改造,令人頭疼
量測整個空間,我原本書桌120cm寬就會卡死整個動線
更不用說當初電源專線位置設置在左牆也不佳,於是花了不少時間重新規劃
換書桌,重設電源專線,終於能請大佛入住了

https://i.imgur.com/Bs14Grg.jpeg
[圖]

https://i.imgur.com/rozlFeS.png
[圖]
聽大編制交響樂則是重頭戲,是對喇叭最艱困的考題
貝七~節奏的神化,小克萊柏當然是首選,不過選這張也是近代錄音名盤
NS-5000表現聲音分離度與各樂器的音色融合與平衡上
這喇叭的確做的很好,辨識度更上幾層樓
聲音還是反應出dac的細節,擴大機的音色
可見我上一對Elac as-61跟Yamaha NS-5000都能算能中性表現的喇叭
但低頻部分NS-5000明顯不像as-61那麼多,明顯偏少
(後面低音反射孔還有官方給的海綿可以自行全塞或半塞,用在不同空間調整低頻多少)
不過對於我這小空間來說,低頻不多反而是大優點,更均衡的三頻,自然輕鬆的表現音樂
大小提琴柔順撥弦的細節也是輕鬆的傳達,不過分強硬的表態但自然宣示剛剛的撥弦動作

https://i.imgur.com/tuqn0xe.png
[圖]
Blue Train
播放時薩克斯風展現出其金屬感與充滿張力的表現,貝斯與鼓在右手邊的動作也清晰可見
小號吹響整個舞台,爵士樂很注重力道,這點有表現出來

https://i.imgur.com/liovO3E.png
[圖]
鬼束千尋
我愛的幾首歌日文歌
infection與Good bye my love搭配簡單鋼琴伴奏,嘶啞的歌喉,把內心的憂愁唱出來,
是成年人才能品味的99%苦巧克力

https://i.imgur.com/zv38bfU.jpeg
https://i.imgur.com/RyIJh8e.jpeg
[圖]
 
[圖]
等了幾個月的喇叭線也不約而同到貨,你遲早要Siltech全套的,為何不一開始就...
其實我原本喇叭線 A.R.T. Monolith 4.6表現也不錯了
換成Siltech初聽就能分辨出更漂亮的聲音
更細膩的表現,一些細微的轉折音可以聽聞到
但考慮兩者的價格差異蠻巨大的,不虧是我稱到最後才換掉的線(笑)
反正喇叭線應該要run很久,現階段新線一定都還沒穩
當初也有擔心太多銀線是否不妥,看來至少Siltech穩穩的沒問題


之後我不用再動器材啦!看來這就是我最後的波紋了!JoJo。

--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75.10 (臺灣)
※ 作者: sleego 2025-04-30 08:46:19
※ 文章代碼(AID): #1e4NBXAO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45973985.A.298.html
Tosca: 正統鋼琴烤漆!!!1F 04/30 09:03
cjejvm: 這喇叭真好看2F 04/30 09:09
Daedolon: 好喇叭推一個3F 04/30 09:54
yamatai: 羨慕  不過拿technics聽古典是有點硬 比較適合聽搖滾電音4F 04/30 09:58
odanaga: 除了大了一點以外還不錯5F 04/30 10:08
sellgd: 台價30萬 不過金屬震膜 不就只能聽解晰?6F 04/30 10:08
30萬是一隻喇叭的價錢
Tosca: YG才是金屬震模 yamaha這個應該算特殊織布?7F 04/30 10:10
hesione: 好喇叭 這台音色好聽8F 04/30 10:10
 
steffenlee: 數位母帶黑膠新發行的音效雷片比例不低,原本類比
母帶錄音1960-1980的老黑膠只要注意片況,效果99%
都比轉錄成CD版本好很多,更不用說串流那些不知怎
麼後製處理的數位版本,這些年代黑膠轉錄成CD後,
很多泛音空間感的細節都不見了12F 04/30 11:06
richter: 請問搭配什麼擴大機呢17F 04/30 11:07
老樣子沒變 Chord cpm 2800 mkii
coupe406: 賞心悅目~~看了也開心18F 04/30 11:25
apoloo: 這叭 真的不錯聽 !19F 04/30 11:36
※ 編輯: sleego (60.251.144.197 臺灣), 04/30/2025 14:12:25
sellgd: 影片推薦置頂的 擴大機有特意搭過 當然不錯聽
https://youtu.be/ByrakxN-mxs 這是台灣全新5萬的喇叭20F 04/30 15:18
martinlin77: 退燒是不可能退燒的22F 04/30 16:43
MoneyBlue: 所以哪裡有跳水的可以買嗎?23F 04/30 17:36
GLUESTICK: 頂級山葉好想聽看看24F 04/30 17:50
Roa: 您,亞哈哈大佬25F 04/30 19:12
justagame: 推好喇叭26F 04/30 23:08
joka040509: 用戶推,真的是好喇叭27F 05/01 08:39
uone: 推心得 超美28F 05/01 09:53
Kof0168: 我相信您之後會換成紅色盒子的藍教的29F 05/01 12:13

--
作者 sleego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