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ythepigmy (金色三倍速)標題 Re: [心得] 由Dr.Toole談room curve中了解怎麼挑喇叭時間 Wed Apr 30 19:28:13 2025
不好意思,借個標題跟板上先進請教。
無響室的平滑曲線與穩定下降的房間穩態曲線,
以前都有聽過相關理論,似懂非懂,
但一直想弄不通Toole博士的經驗總結,是面向哪一群人。
(1)面向製造商/經銷商
實驗結果,較多的聽眾偏好實驗總結的頻率響應,
以此為為基礎來開發揚聲器,或挑選進貨販售揚聲器,較容易獲得商業上成功。
(2)面向聽眾/消費者
實驗結果,較多的聽眾偏好實驗總結的頻率響應,
如果你的聽音習慣不符合統計結果,那就....
好像也不會發生什麼事 XD
所以我一直猜測是面向製造商/經銷商的經驗總結啦,
還望版上先進解惑。
另外,Toole博士撰寫的書籍,實驗空間都是6、7坪以上聽音室,
https://i.imgur.com/LCwmjcR.png
如果是在2、3坪蝸居還搭配桌面喇叭,是否仍適用相關理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33.24 (臺灣)
※ 作者: roythepigmy 2025-04-30 19:28:13
※ 文章代碼(AID): #1e4WbF69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46012495.A.189.html
推 Tosca: 很多個人錄音室工作室也才2-3坪喔 勿妄自菲薄~~~
而且3坪其實都可以做atmos了 7.1.4沒問題
atmos官方文件最低要求 天花板2.4m 房間3*3.5m 3.2坪XDDD1F 04/30 20:12
→ whydan: 沒有面向誰的假議題,聲學就是物理的延伸,沒有商用的F=ma4F 04/30 20:28
推 Tosca: 聲學是物理學但聽音樂是心理學 聽音樂是聽爽的不是聽準的不過我現在開始玩多聲道 我要說按照物理學去建構比較簡單按照心理學去搞多聲道會沒完沒了XDDDD5F 04/30 20:29
→ roythepigmy: 主要是蝸居通常音量也開不大聲,我房間背景噪音45dBz為了不吵到隔壁,我喇叭只敢開到55dBz,動態範圍很小跟實驗設計的音量差滿多的...8F 04/30 21:12
推 icekiba: 簡單,把隔壁買下來11F 04/30 21:16
推 Daedolon: 你的產品對象是人 就不是F=ma這種東西啦12F 04/30 21:31
推 expup: 首先主觀的測量本來就可以用統計做出來分析 但那個是機率不是非法0和1 二分法 也就是就有一群很特殊的人假設統計是信賴區間95% 那2.5%就不會喜歡
然後相關係數有說測試表現好和聽感好的相關係數說0.95 意思是 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越近1就表示兩個是正相關 高度契合
所以看得好像懂又不懂很正常 這是統計部分 要學過 且沒有忘 才知道 他在講什麼 還有他的實驗盲點 他不是在跟你討論面向誰 而是他做出的實驗結果就是這樣子13F 04/30 22:02
→ justagame: 物理聲學/心理聲學/感官評估 音響是跨領域應用
忘記器材是拿來服務人的廠商 就會吸引看數據選音響的人22F 04/30 22:37
→ djboy: Tools 或是 相關研究者,應該透過科學研究方法,找出人類對聲音的喜好(心理聲學),以此為基礎研究音響系統如何滿足人類對聲音的需求。
心理聲學的部分,台大音樂所 蔡振家教授有完整的課程影片在網路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他是台大物理系畢業,後來轉行讀 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博士)24F 04/30 23:30
→ kimwang: 讓我想到以前跟廢死的人聊的時候 也是被推了一堆影片或文章 說是這些專家或名人的東西你看完就會理解了30F 04/30 23:35
推 djboy: 樓上,那很正常的。如果一套完整的陳述都無法說服你,那
BBS的推文就更不可能了。32F 04/30 23:39
推 LIONDOGs: 我覺得曲線只對錄音室有用,因為他們需要一致的標準,對一般用家來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聽過覺得好聽才是重點,B&W量起來數據那麼差,但是買的人還是很多36F 05/01 01:38
推 expup: 商業上的成功和好不好聽 相關性比很多人認為的還要低 例外一堆 有測量好賣的好的 例如真力啊 也有反例啊也一堆40F 05/01 03:13
→ yamatai: 我只能說人類對於音響器材的研究屬於還是很落後的狀態
就連數據最有用的擴大機都不是數據越高越好聽了42F 05/01 10:34
→ yamatai: 光是數據爛到爆的黑膠唱片都可以復興了
數位音樂根本在數據方面就是全面輾爆 結果還是一大群人覺得黑膠比較好聽 大概他們的耳朵都比較劣等吧47F 05/01 10:53
推 LIONDOGs: 人耳跟人腦的極限都還沒開發出來50F 05/01 10:59
推 chiyoda: 黑膠那種玩意就可以滿足了,可見人耳和人腦多好糊弄51F 05/01 11:22
推 Oswyn: 立體聲到多聲道的梳狀濾波人腦都可無縫了:D52F 05/01 1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