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作者 dougho ()標題 [閒聊] 染疫婦人曾到台北月子中心幫忙?時間 Tue Jun 1 17:37:03 2021
大家好
今天看到這篇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495431
節錄重點內文
"據了解,這名疑似染疫婦人曾做過月嫂,也曾受雇遠赴美國當月嫂3個多月,5月中旬她在
澎湖工作的KTV因疫情歇業後,她透過朋友牽線到台北一家月子中心工作。婦人15日搭機
到台北,到月子中心負責烹煮,她很少外出,食材是由他人採買送進月子中心。"
"婦人在台北僅工作3天,因政府要求不准月子中心有群聚風險,她又離開月子中心,搭高
鐵回高雄住家過2晚,20日搭機回澎湖。鄰居說,婦人透露身體不舒服,遂陪她去診所看
診,因狀況嚴重,趕緊轉至醫院急診。"
看到這篇新聞有點怕怕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是台北哪家阿...?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02.13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jV_1pD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2540225.A.CCD.html
推 chanyu721: 這是有證實的新聞了嗎?這邊新手媽媽很多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吧2F 06/01 17:52
推 granfer: 先觀望等進一步新聞證實4F 06/01 17:58
推 abbb: 推一樓5F 06/01 18:29
推 maru9981: 月中人多就是有可能有風險啊,之前還一堆人說比較安全
防疫重點就是盡量避免人的接觸,說月中比較安全的根本在害人7F 06/01 19:15
推 anja: 推一樓11F 06/01 19:37
推 sweetftt: 因為這個案例發病後就昏迷了無法疫調,澎湖縣政府公布的足跡是從20日開始14F 06/01 19:41
→ Sourxd: 也是有寶寶是在家裡染疫啊,所以要說家裡其實比較不安全嗎?而且每家月中管控狀況也不太一樣,不管這月中還是在家,大家也是選自己覺得比較能接受的方案而已。一樣都是要注意消毒防疫減少出入。17F 06/01 19:43
推 maru9981: 家裡的人數跟月中的人數根本不能比,說管控就好講的很輕巧,事實上人越多風險就是越多
不過愛去的就去啦,反正風險自己承擔21F 06/01 19:47
噓 cooker311: 該知道的人就會知道 不知道的人就不用好奇再問24F 06/01 20:03
→ volcano99: 不管如何,自己跟週圍者都做好各種防疫保護清潔最實在,大家加油25F 06/01 20:09
推 chanyu721: 真的有沒辦法必須的去的人啊,推文何須這樣,新手媽媽責任夠重了不要再增加更多情緒勒索好嗎27F 06/01 20:10
→ crowcrow: 不知道就不要好奇 也不用恐慌30F 06/01 20:32
推 blairvam: 什麼叫愛去的就是愛去,嘴有必要這麼臭嗎32F 06/01 20:54
→ Kukuxumusu: 這也跟她職業沒有什麼關係吧 根本已經看不出她怎麼染疫了35F 06/01 21:29
推 ssum3: 月中你不知道出沒完整名單,但家裡一定知道39F 06/01 21:47
推 ihcmai: 酸月中的人是自己住不到嗎 真可憐40F 06/01 21:47
→ trueblend: 父母如果沒有勇氣拒絕親友來家裡拜訪或是他們帶小孩去別的家戶群聚且無法要求其他人注意基本衛生例如戴口罩+洗手的話,那也是令人擔憂啦.至少目前確定有被親友傳染的嬰幼兒,但月中群聚案例,嗯,目前好像沒有也希望將來不會有(包含其他腸病毒RSV也都不要再有41F 06/01 22:06
推 Sourxd: 不用情緒勒索+146F 06/01 22:16
推 akiraonlyone: 誰能保證哪個方式百分之百安全呢?就算在家請月嫂,月嫂的家人如果在外群聚然後確診了呢?覺得哪種方式都一定有利弊 就產婦自己衡量吧47F 06/01 22:22
推 ssum3: 如果月嫂要擔心月嫂家人群聚,月中要擔心的是數十位工作人員、護理師他們的家人群聚,哪個危險係數高?51F 06/02 00:08
推 yylane: 欸其實這不是百分之百安全或月中管控嚴不嚴的問題防疫就是不同社交泡泡的人不要接觸一起,月中的人那麼多,你不會跟他們都一樣的社交泡泡啊,其他文章都不讓寶寶去長輩家,也不讓長輩來家裏,到了月中推文方向也差太多了吧54F 06/02 00:19
→ kitten631: 現在最安全的就是先生請假一個月在家煮菜顧產婦小孩做月子,家裡還完全沒有外人出入。現實上很多家庭都做不到吧
月嫂 月中 甚至家裡只要有人上班或喜歡趴趴走就有風險 本來就也只能風險自負59F 06/02 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