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作者 hhart (hhart)
標題 [寶寶] 帶幼兒和嫩嬰舉家搬遷國外的得失?
時間 Fri Aug 13 22:15:54 2021




身邊在國外定居的朋友都從學生或剛出社會就在那了,沒人有類似背景,想到板上不少海外前輩,想請教大家經驗。


先簡述背景。目前大寶2y3m,懷孕7個月,全職帶孩子,先生是科技業,疫情前在台灣鄰近國家工作,當時一直有個歐美工作夢,疫情前內轉歐美面試通過了,但因為部門間人事阻礙和疫情爆發,先生直接離職換公司,帶孩子回台灣。


回台灣一年多,工作始終不愉快,當時的理想還在,最近同一個面試主管又來找我先生,此外他自己看了一圈發現許多職缺他都可以應徵,他想試卻又不敢,原因都是為了兩個孩子,以下幾點考量,想上來求經驗分享:


1. 小孩失去家族互動
隨著大寶長大,和長輩的互動越來越好,常常有事沒事就嚷著要回去找阿嬤玩、找叔叔玩,每次回去都好開心。先生看他們關係緊密,不忍心為了自己的職涯而削弱這個連結,他覺得自己這樣很自私。

加上大寶曾享受過這種互動,要去的話,二寶可能出生沒多久就要出發了,先生認為這樣對二寶不公平。


2. 小孩的認同
這一去可能就是好幾年,這麼小過去適應力不錯,但也很可能認同和父母不一樣。先生很怕以後我們長假回台灣,小孩因為認同不在此而很討厭回來,變得和家族生疏。或是幾年後想回來照顧老父母,但小孩已經落地生根,不想回來了。


3. 大寶的適應問題
大寶個性敏感,先生怕他過去後,眼前所見不同,語言也突然完全聽不懂而精神壓力太大(去歐洲的話上學會以法語和荷語為主,爸媽都不會,外出日常生活可以用英文)


這點恰好看到前面討論全美幼兒園,有人分享美國中文幼兒園實況,我稍微放寬心一些。


我的立場是支持他發展理想,他現在工作不愉快,家裡常常烏煙瘴氣,而且過幾年我復工,孩子也更大了,到時候牽絆更多更難走。我認為跟家族的互動可以靠視訊維繫,到時候阿公阿嬤完全退休,也可以來住個一個月之類的,他現在放不下是因為只給孩子接觸這些,所以會覺得這些對小孩來說就是全部。但他還是很怕自己為了個人職涯發展而讓孩子不快樂。


不知道有沒有海外爸媽有類似經驗可以分享?有沒有什麼得失是我們沒思考到的呢?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57.57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5dwSrH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8864156.A.D51.html
trueblend: 真正在意家族互動是你們兩位,你們兩位害怕萬一離開臺灣後減少跟原生家庭的連結將來你們的孩子也會跟著在長大成人後離開你們不再被綁在你們身邊.在一般的想像裡,父母對幼兒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有快樂的父母孩子會跟著快樂的可能性或許會高一點.
"家裡常常烏煙瘴氣"繼續這樣對孩子更不好吧1F 08/13 22:21

我也覺得父母的心情會影響孩子,尤其他現在不是做不喜歡的事情而已,工時還異常長
所以支持他去追求理想對我來說反而是對孩子好

我婆婆真的是一位很好的阿嬤,不是無理寵孫的那種,目前祖孫情有多好我也很清楚
也許孩子長大後有自己的生活圈會和自然和阿嬤不親,
我想先生認為那就是自然發生的事情,但現在離開很有可能變成被迫發生

sparkling214: 有機會當然要去開眼界7F 08/13 22:28
trueblend: "小孩因為認同不在此而很討厭回來,變得和家族生疏"不用出國,我想很多台灣土生土長的人也很討厭回所謂的"老家"利用血緣關係把人綁在一起就是毀掉感情的捷徑,因為仗著有血緣輩分所以就不用心經營不尊重對8F 08/13 22:28
poohiceyi: 小朋友學語言超快的,我朋友小孩去年6歲來歐洲,已經德文很順了,而且中間還lockdown 半年。12F 08/13 22:30
trueblend: 方,這才是讓人討厭家族的原因而不是物理的距離.14F 08/13 22:30
poohiceyi: 然後我朋友他們couple 也只為
會英文,完全不會當地語言。15F 08/13 22:31
trueblend: 所以講到核心可能還是你們對長輩的罪惡感吧17F 08/13 22:31
ROBOYO: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有太多變化因素,我有兩個表哥(同一個姑媽的孩子)大表哥五六歲才去美國,那時候去英文都不會說,哭了好久才適應,長大以後中文忘光光、也不喜歡回台灣;小表哥去美國時才快三歲,但他也很喜歡講中文,回台灣時也都跟我們玩得很開心,成年以後最台美兩地發展,中文說的很好、直到現在也跟台灣的家族很親近、大表哥成年以後,幾乎沒在台灣看過他了、但小表哥幾乎每年回台灣;但是大表哥在美國也發展的很好,所以孩子的認同會在哪裡其實沒辦法幫他規劃,放寬心吧!孩子會走出自己的路,大人只要一直在孩子身邊,好好的當他們父母就好了18F 08/13 22:33

哇,這個例子好棒,真是沒想到!謝謝分享!

trueblend: 沒錯,所有的感情都是沒辦法勉強的29F 08/13 22:35
jennyweim: 我覺得要去趁現在,等小孩真的上學了小孩會更難適應感情的親疏我覺得這是個人考量,而且工作如果只是兩三年,影響不會太大30F 08/13 22:36
很有可能不只二三年

jane80289: 其實你們最該考慮的是你們夫妻的意願
影響最大的絕對是大人生活文化的轉變
還有假設落地生根 你們會有掛念的人在
台灣 這都是大人比較辛苦的地方…33F 08/13 22:42
usualforward: 影響的是大人不是小孩37F 08/13 22:51
sunworship: 去吧!如果是我爸媽我一定拜託他們帶我去才不會因為阿公阿嬤剝奪另一個學語言的機會啊38F 08/13 22:52
sunnie5566: 我覺得想太多了,問問這輩就知道,同在台灣跟親友關係有很緊密嗎?很多人跟自己父母關係都不好了,祖父40F 08/13 22:55
resa512: 還有一個選項是先生先搬過去 看看能不能適應歐美的職場環境,一方面也方便打聽與安排舉家搬過去的各項事務 例如:住處、學區、太太的工作模式,我也有認42F 08/13 22:56

我們也有考慮爸爸先自己去,二寶半歲後再換我帶兩小去
sunnie5566: 母真的想太多,同在台灣也不一定關係好,以後大了45F 08/13 22:56
resa512: 識全家在加拿大,但是就是喜歡台灣自己搬回來的年輕人,另一方面太太也能脫離烏煙瘴氣的氣氛喘口氣。搬到歐美本來就是大事情,要有心理準備各種遠距離關係46F 08/13 22:56
sunnie5566: 小學後就會更重視同儕吧,因為這樣不去很牽強
覺得12點都不是非常重要,不是優先考慮的事情50F 08/13 22:57
luoyvonne: 又是同一個主管不會碰到像上次一樣的問題嗎52F 08/13 22:59

之前是原部門主管不放人,不想訓練新人而阻擋他轉調歐洲
現在已經換公司,沒有這個問題了

resa512: 歐美在教育這個部分確實做得比較好,但是醫療很貴稅很重經濟壓力很大,先生先過去了解,會比一直要考慮如何安頓全家要容易一點。
到歐美工作,沒有綠卡的話,簽證問題掐在主管手上,職場壓力不一定比較小,強勢的職場文化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適應。53F 08/13 23:00
一年多前差點成功過去,那時花很多時間研究和問當地同事
也有考慮爸爸先過去,等二寶半歲後再團圓

ttshiba: 三點都滿滿的問號 沒有一個是實際的問題  我爸媽如果以後跟我說小時候考慮這三點所以沒有讓我有機會出國生活的經驗 我會翻白眼甚至發火
要去當然愈小愈好 快
小孩只要有爸媽就好59F 08/13 23:08
ROBOYO: 然後我覺得1,2,你跟先生要設想如果真的變成那樣你們是否可以接受?因為的確可能會跟家族不親、跟爸媽認同不一樣(2尤其可能發生)但是我不覺得這個對孩子未來發展是需要考慮的事情,比較多是大人的私心,擔心孩子未來與自己、與家族不親近,但是出去就是有得有失,孰重孰輕沒有標準答案64F 08/13 23:08
謝謝!這說的真的很有道理!我們會好好想想

moknaa: 他先自己去工作,適應了再讓孩子和你過去70F 08/13 23:10
justsmall: 想太多…尤其前兩點沒必要71F 08/13 23:11
ROBOYO: 就像大家說的一樣,你整叢待台灣就保證孩子會跟父母跟家族親近一輩子嗎?如果在台灣這麼烏煙瘴氣,不出去會後悔的話,難保你未來常掛在嘴邊的可能是:「那時候都是因為考慮你們,所以沒有去歐美發展」後悔可能會變成潛在的情緒勒索72F 08/13 23:11
moknaa: 長輩互動蠻好取代的,新的生活會有別人疼愛小孩77F 08/13 23:11
ROBOYO: 對孩子影響應該更負面吧78F 08/13 23:11
moknaa: 再者這個年紀長大也沒記得多少,你們該擔心的是經濟教育,居住等實際的問題,以及你的工作問題79F 08/13 23:12
一年多前差點過去,當時花很多時間研究和問當地同事
所以這些實際問題已經先考慮過一輪也有共識,
目前產生的情感連結是新問題,我們倆對此還沒有共識,
所以想針對這個部分多聽聽不同經驗分享
※ 編輯: hhart (114.42.58.130 臺灣), 08/13/2021 23:29:02
moknaa: 小孩先流國內也是辦法啊81F 08/13 23:13
icevenus: 這很看你們夫妻對小孩教育與家庭生活的想法,每個人會有的答案不一樣,不過文中提到了這是夢想,我覺得還是反過來問你們夫妻倆,如果這個夢想沒有實現,會不會遺憾!?如果會,那就去吧!因為不論孩子長輩,沒有人能替你們背負那遺憾呀!
1.2.我都覺得是想太多了,比較像是大人的藉口串到孩子與長輩身上,3的部分你還是會先全職陪伴的話,影響應該小很多,畢竟主要照顧者一樣,如果考量在3,那越大會越難決定。
其實旁觀看來,覺得你先生的猶豫其實不是小孩,而是自己沒有十足的信心,也許……只是需要你與孩子更多的支持,畢竟職場低潮在哪都會遇到,人生地不熟又艱苦的時候,你們之間能不能互相扶持體諒少責備,才是擔心跟卻步的。82F 08/13 23:21
嗚嗚沒有十足信心,可能也有點是這樣沒錯
他只要講到要兩個小孩陪他去闖就有點猶豫
像是怕他沒做好還害他們不快樂

lunadir: 1.2點真的很莫名其妙,幾乎是大人在害怕跟原生家庭斷開連結而已,我還以為會看到什麼現實的問題,比如醫療,稅務,教育96F 08/13 23:30
因為這些一年多前我們已經花很多時間討論過,都有共識了
現在冒出的新問題還遲遲沒有共識,所以只針對這些詢問

※ 編輯: hhart (114.42.58.130 臺灣), 08/13/2021 23:35:24
icevenus: 怕自己沒做好害到妻兒<<基本上應該是這個八九不離十如果你也支持他圓夢,那就推一把也牽緊對方吧
1的部分說真的……不是因為祖孫所以感情好,而是誰陪孩子玩得開心,孩子就會嚷著找誰啦:p99F 08/13 23:38
LauraRoslin: 出國就是會和原生家庭疏遠,有捨才有得,況且現在聯絡方便,我真的建議出去闖
現在不走,未來家庭遇到小孩升學種種問題只有更多牽103F 08/13 23:45
betty921: 我會支持先生去圓夢,可以去試試107F 08/13 23:50
resa512: 如果你們現實問題都考慮周詳了,讓先生自己去待一年,現在考量的問題一切都會變明朗,另外包括歐美是不是符合他期待,夫妻真的有辦法同心打拼嗎?這真的是實際體驗過當地環境才有辦法知道的。有時候連吃不上一頓道地的台菜都會讓人想透了家阿。108F 08/13 23:52
betty921: 先讓先生去也不錯,可能工作跟他想像不同
一切安排好,老婆孩子再過去113F 08/13 23:53
如果是同一個歐洲主管的話,因為那個部門是他以前密切合作的單位
很熟悉他們的業務,和該部門主管同事也相處融洽,離職後還像朋友一樣常往來
要是重新應徵其他工作的確有可能踩雷,我們會審慎評估


※ 編輯: hhart (114.42.58.130 臺灣), 08/14/2021 00:00:18
pieya: ROBOYO的例子我身邊親族也有,其中一個兒子還自願吵著早點回台想當完兵。孩子的認同真的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是愛他們的父母在身邊。115F 08/14 00:06
peppery: 我可以理解1.2點 我們選擇住在台灣 我自己的原因就是和家人感情好 也希望能把文化傳下去。人生沒有完美的決定 有得有失 在國外也許生活比較舒服 但台灣也有我們覺得比國外方便的地方、食物、人情味。你先生工作不開心 有可能再試著換台灣其他公司 還是目前考慮國外公司呢?工作烏煙瘴氣勢必要解決的。文裡好像大多是先生的想法 不知道你自己的想法呢?118F 08/14 00:07
我自己研究所在美國完成學業
也在美國有一年多的實習經驗
工作內容不太受地區限制
要到國外工作一樣有需要辛苦適應的部分
但不會是死路一條

peppery: 語言、當地朋友、未來工作等等125F 08/14 00:07
Kukuxumusu: 這沒有標準答案 我父親(在我3歲跟15歲時各申請過外派歐美4年)曾有表達他後悔這麼做的意思(沒有明說)然後他自己也後悔他這樣失去陪長輩的機會 我也將迎來類似的情況吧 他在臺灣變老 而我不知道要怎麼放棄自己已習慣的歐美環境126F 08/14 00:12
※ 編輯: hhart (114.42.58.130 臺灣), 08/14/2021 00:16:54
c357416: 1和2看完滿滿的問號+1,不可能沒有得失的,不過先生先過去這建議很實際,體會實際狀況後也許會有不同想131F 08/14 00:15
Kukuxumusu: 應該說 整個經驗我們都有失有得吧 他的決定給我不同的經驗跟機會 但也同時會失去一些 在人生最後 會不會後悔呢 在我看來 父親是有一點的 但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的吧134F 08/14 00:16
sadngel911: 跟家人的感情也是可以維繫的 小孩還小時可以一年返台兩三個月 阿公阿嬤如果體力允許 也可以一年飛過去一次找你們 總個加起來還是有蠻多時間相處138F 08/14 00:19
trueblend: K大如果令尊當初都因為想要待在父母身邊而放棄申請外派久了可能又會變成"如果當初我有申請外派或許我現在的人生家庭可以過得更好吧"就是因為已經體驗過了才會有那些感慨,可是如果真的給他扭轉時空的機會抹掉他現在的記憶後回到過去或許還是一樣的選擇
但現在通訊跟交通都遠比以前發達,真要維持的話也可以在老家客廳裝監視器全天觀看互動啊141F 08/14 00:34
anmimo: 荷語法語的部分 看你們住荷語區還法語區囉148F 08/14 00:40

--
作者 hhart 的最新發文:
  • +34 [寶寶] 一打二還能如何調整? - BabyMother 板
    作者: 114.42.63.224 (台灣) 2022-03-02 22:41:37
    大寶2y9m,二寶4m,我全職一打二。 每天都覺得體力榨乾,有時很暴躁或是很想哭。想請問以下作息還有什麼可以調整或是技巧精進,讓自己可以稍微好過一點? 我知道最輕鬆就是送上學,但今年年中將全家搬出國, …
    115F 34推
  • +33 [寶寶] 帶幼兒和嫩嬰舉家搬遷國外的得失? - BabyMother 板
    作者: 111.82.157.57 (台灣) 2021-08-13 22:15:54
    身邊在國外定居的朋友都從學生或剛出社會就在那了,沒人有類似背景,想到板上不少海外前輩,想請教大家經驗。 先簡述背景。目前大寶2y3m,懷孕7個月,全職帶孩子,先生是科技業,疫情前在台灣鄰近國家工作,當 …
    148F 33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