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作者 snow2046 (好個輕功水上飄)標題 Re: [寶寶] 與日照中心的老幼共學時間 Tue Aug 16 14:35:30 2022
沒有特定立場,住附近學區,最近才關注到此事,看來柯市府是很強硬的執行下去了,昨
天也聽了一下7月公聽會的內容訴求,覺得大家各有角度,可以聽聽:
https://fb.watch/eWWZ1ruCqR/?mibextid=hkJGEI
日照中心的申請資格主要是有長期照護需求之「輕中度失能、失智症老人」。
芝山國小家長會反對的內容大概是:為什麼日照中心不設置在1樓,要跟3樓的托嬰中心擠
在一起? 逃生問題怎麼辦? 嬰兒哭聲不會吵到老人家嗎?
這點也有很多網友擊破了,難道過去嬰兒在3樓逃生就比較安全? 嬰兒哭之前不怕吵到小
學生,現在擔心吵到老人家? 就算擔心...應該也是日照家屬要評估的事情。
公聽會影片中,有個家長擔憂,小時候路上遇過精神狀況有問題的人,她感到很害怕,如
果日照中心失能長者,也在走廊盯著她的小孩看,就算沒有惡意,也會嚇到小孩 (這
點我不懂?失智長者和精神病的相似?)
然後有些家長也舉出失智症發生過殺害或攻擊人的新聞,希望給出預防措施。 及舉出數
據,表示老年人相較孩子更容易「染疫」,要怎麼確保孩子的健康? (這點在我解讀就
是影射老人身上病多)
但影片中家長會也多次強調,不是反對設置日照中心,因為芝山國小本身就有樂齡學堂、
特
教班等設施,接納度很廣。 其一是,芝山去年是滿額學校,不是招生不足的小校,學生
很滿,3樓的教室原本做為小學社團使用,現在必須空出來給日照中心。
其二是,天母附近有職訓中心,台北市立大學體育系的場館等場地,都很適合日照使用,
為何要挑上滿額的芝山國小? 部分日照家屬也覺得不適合設置在這裡。
其三是,芝山增設日照中心的事,教師和家長是最後知道的,在沒有充分溝通下被硬上,
認為是一種行政暴力。
反對的理由這麼多,其實也隱含內心對失智症長者的不了解及恐懼,什麼老幼共學也不是
天母家長在意的吧!
我同意附近的確也有很多更適合的場館,但這可能就像「我不反對焚化爐,但不要設在我
家旁邊」的意思XD
只能說身為台北市第一家設置日照中心的小學,真的辛苦了,面對的又是較天龍的家長,
未來第二、三間要承受的也一樣,達成雙贏不是這麼容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09.13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Y-pgqk2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60631732.A.B8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寶寶] 與日照中心的老幼共學
08-16 14:35 snow2046
→ cutemiki: 前面有版友提到原本一個年級六個班,現在一個年級剩兩個班,如果這個訊息是正確的,那確實會多出空間來…1F 08/16 14:47
推 yaokut: 一直用詭異的眼神,盯著她的小孩看,不是失能,是變態/有病,好嗎!
用正常眼神看個兩眼,又會怎樣?訴求詭異,根本就是站在長輩會欺負孩子的前提思考了。3F 08/16 14:51
推 Laurara: 既然有相關新聞 會有這種擔憂無可厚非 如果像前面有人提因為美國童子軍老師猥褻性侵案接連發生 所以嚴禁老師與學童獨處的做法 確保不讓小孩與老人獨處 當然能降低疑慮8F 08/16 14:59
→ jilllue0907: 不一定就會有攻擊性或盯著看這些行為...只能說真的偏見很大!不過有種市府就是決定要做了才來辦公聽之感可能也是反對者主要不開心的地方吧@@11F 08/16 15:00
→ yaokut: 所以最該防範的是熟人騷擾,而不是失能者騷擾孩童阿 XD15F 08/16 15:04
→ Laurara: 共學久了不就熟了嗎?16F 08/16 15:06
→ yaokut: 而且,看了一眼就有騷擾的危機,這........
正常情況,老師「都會」在旁邊,好嗎?哪個老師心臟這麼大顆?是能相處多久?17F 08/16 15:06
→ Laurara: 再搜尋失智 猥褻 其實相關新聞也不少喔 因為失智會導致人的自控能力下降 要塑造老幼和樂的場合個人沒意見 但是還是要確保小孩老人不應獨處 就有賴管理了20F 08/16 15:09
推 yaokut: 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去共學,卻讓孩子「單獨」跟失智老人相處,人不在現場?是老師失職了嗎?
跟帶著小孩戶外教學,卻讓孩子四處奔跑,沒有在現場看顧,一樣意思嗎?23F 08/16 15:14
推 Laurara: 台灣人便宜行事的事情多了去的 ...要是真的發生一起也不是在這邊吹牛的版友可以負責得起的27F 08/16 15:16
→ yaokut: 也是,孩子還是在家比較安全,熟人會犯案,不熟的會變熟,老師有失職的可能,世界太危險了 QQ29F 08/16 15:17
→ mumuw: 沒有規劃要讓小孩跟老人獨處吧,現在只是規劃小孩跟老人在相鄰的兩間教室各自活動而已31F 08/16 15:17
※ 編輯: snow2046 (114.136.109.135 臺灣), 08/16/2022 15:22:38
→ mumuw: 如果預設立場老師會便宜行事不是應該馬上轉學嗎?33F 08/16 15:20
推 yaokut: 真的有看過老師帶孩子外出的分工模式嗎?34F 08/16 15:30
推 leterg: 有其他更好的選項,真的不要把日照跟幼童放在一起
不用講攻擊殺害這種例子,光遇到有色阿北故意逛到教室看小孩就讓老師頭痛了
*教室外
這個方案有更好的選項,應該選擇更好的場地35F 08/16 16:13
推 azure1428: 我30年前念的時候一個年級7個班...一年級的時候6班 二年級每班抽5個變7個班 三年級好像有再重分班變8個班
我應該是第一批從小一開始念的 我姊姊小一時芝山還沒蓋好 她先念雨農國小 小二時我們才一起念芝山45F 08/16 16:25
推 Jayfengk: 身為芝山里居民 小孩學籍也在芝山
我支持日照49F 08/16 16:28
→ hsinmraz: 日照中心的長輩尤其有失智症的,並不會獨自走來走去,都有專業人員照護,認為失智症者會騷擾小孩這個點實在莫名其妙51F 08/16 16:40
推 Kukuxumusu: 台北很多小學應該都有這種空置的問題 我的小學也是在台北但以前一年級14個班(你沒看錯)(而且不計入特教 兩個年級成一班)我家人在那裡工作 十年前退休就已經回報一年級好像不到6-7個班 人數大為減少 這空置的空間是非常非常多的
就算今天你不開設日照 我覺得也是要再利用 不然空置再那裡幹嘛?54F 08/16 16:41
推 jilllue0907: 看J板友敘述,空餘空間應該是蠻不少...即便現在有幼兒園+公托+樂齡學堂等,有可能因為日照進駐就導致社團教室無著落嗎?@@61F 08/16 16:46
推 afternight: 嬌貴的孩子關在家裡好嗎 連同一樓層而已都會擔心獨處被看兩眼的 當托嬰老師跟日照老師塑膠喔64F 08/16 16:54
→ Kukuxumusu: 跑去查教育局的資料 我小學時那是三千多人的學校 2020年的資料全校才800多人…
順帶一提 芝山國小才400多人66F 08/16 17:04
推 poonebetty: 講太多理由都是歸納一句話你們就是在歧視老人!大家又不是沒腦,看不出來你們訴求什麼嗎,特別幫忙出頭的士林北投區議員,可以出來表達你們在抗議什麼嗎,士林北投老人不能去日照?69F 08/16 17:16
推 Jayfengk: 原來是三年級兩個班 其他年級是三班
不過就是因為空間很多
幼兒園班級這幾年才可以不斷擴大
還弄了托嬰中心
實在不懂換作日照就反對的道理何在
他們現在在天母幫的發文 都強調自己沒有歧視老人 蠻好笑的
然後新聞的小孩哭
老師說不是因為工程哭73F 08/16 17:21
→ mumuw: 他們沒有歧視老人啦,只是老人不能看他們的小孩一眼而已82F 08/16 17:42
推 Ewhen: 唉,我覺得國小是不錯的場地
在別人看來就是歧視,別再說沒有歧視了83F 08/16 18:16
噓 leon80148: 看起來沒有歧視啦 都是藉口 單純是不想要分出空間85F 08/16 19:32
推 jjoonnyy: 其實就是歧視和不想把資源分出來 這很人性 沒什麼好噓是我也希望不要設在自己小孩學校 但如果設了 也就認了反對無效 大不了就換間學校就好了86F 08/16 20:33
→ cp2569: 除了為何在三樓而不在一樓之外,其它論點都還是感覺到歧視89F 08/16 20:42
推 jollypen: 我阿嬤晚年失智長達十年的時間,到了最後她回歸童年的回憶每天都在唱兒歌,我能想像如果她天天能看到活潑可愛的小孩,晚年生活一定會開心很多93F 08/16 20:53
推 ubei: 其實那更不該讓小孩上學,因為老師性侵小學生的也不少..96F 08/16 21:08
推 afternight: 應該說一樓本來就是特教班 這群人要叫特教班搬到三樓、老人到一樓 真的不理解家長會這麼偉大可以任意操弄弱勢族群的安排 想要人家都在幾樓就幾樓?特教班到三樓就沒有逃生問題了嗎?97F 08/16 21:17
推 betty921: 失智或失能老人哪個能沒有家屬或看護就到日照中心
?
新北公托和日照放2樓,我2兒讀4年公托,沒單獨遇到
失智老人過316F 08/17 01:14
推 yaokut: 最新的是:日照是好事,不要在國小以下的學校成立,更好「沒有一萬,只怕萬一」,沒辦法保證孩子絕對不會獨自遇到失智老人,是不行的 QQ320F 08/17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