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作者 nlevta (生活大變動中...)
標題 Re: [心得] 雙語囡仔的大腦發展 講座筆記
時間 Sun Aug 20 06:29:50 2023


※ 引述《suction (suctionunit)》之銘言:
: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YES/NO
: NO
: 心得內容:
: 免費講座
: 雙語囡仔的大腦發展 台大醫院 雲林分院許皓淳 醫師(神經外科)
: 講座影片連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srjcCr-I
: 提供我的整理給家長們:
: 1.從會聽不會說台語,到成為台語雙寶爸,許醫師的自我介紹(1:46)
: 2.認識大腦(6:16)
: 3.解讀2篇論文,討論孩子使用台語對智力的影響 (17:44)
: 論文1,在家庭背景差異不大的前提下,在幼稚園組

找了一下這段影片提到的論文1
「國台雙語兒童其雙語能力與智力、創造力之相關探討」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文獻探討部分。
這篇文章的理論依據是「臨界點理論」,在解釋認知發展與語言的關係
假設「兒童在發展或學習雙語的過程中有兩個門檻,每一個門檻代表語言發展達到某一層
次與認知作用的關係。…到第一門檻(低臨界點)表示兒童的認知發展可以避開雙語能力
不足所帶來的負面結果。到第二門檻(高臨界點)時,表示兒童的認知發展可經驗到雙語
能力帶來的正面、積極的認知效果。」

接著作者列出不少雙語研究,大致都是支持這個理論的(不過不是指國、台語),有興趣
了解的人可以找這份論文,google可蒐尋到全文
因此從理論來看,雙語確實有優勢。
論文1想用國、台語來驗證是不是也和這個理論一致,
研究內容已有版友分析了,有興趣請看前面討論。

總之,撇除掉考試升學等影響,
雙語確實是有優勢的,這些研究都運用很多智力測驗來檢驗
只是國、台語算是雙語嗎?
從維基百科的說明,似乎不像
論文1的調查也似乎沒有出現雙語學習的效果
另外這位台大醫生的影片只是簡單介紹了雙語者的大腦
如果可以更精細點,針對國、台語使用者的大腦皮質反應更完整研究,或許更有意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40.124 (臺灣)
※ 作者: nlevta 2023-08-20 06:29:50
※ 文章代碼(AID): #1auK9Wh8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92484192.A.AC8.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心得] 雙語囡仔的大腦發展 講座筆記
08-20 06:29 nlevta
※ 編輯: nlevta (223.136.40.124 臺灣), 08/20/2023 06:33:07
nlevta: 對年輕一輩來說,台語是學來的,很少人是母語;但對長輩來說,國語可能是學來的,他們的智力和創造力不會比年輕一輩差1F 08/20 06:41
sp056456: 我認為雙語有優勢!但指的應該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而非相近的方言4F 08/20 09:08
ru88atgs: 我也認為雙語是偏向不同文法脈絡、用辭也有差距,背後生成歷史也有差距,才叫做雙語。
我想日本人也不會把關東腔和關西腔認定成雙語吧!中國人也不會把東北話和上海話當雙語吧!6F 08/20 10:00
greensdream: 推樓上10F 08/20 10:03
ru88atgs: 我也認同你的結論,實際針對相關客體研究才有意義11F 08/20 10:05
makio: 我在第一篇文章的推文中也是問了同樣的問題,但沒有得到正面回答,只一直繞雙語對發展好。我自己的母語是國語,台英日語都是我後來才學的語言。但很明顯台語就和中文是同一種語,文法詞彙幾乎都一樣只是發音不同。和英日語等真正的外語比起來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強度。我看我家小孩學台日英的歷程也很明顯感受到對國語母語者而言學台語不是學外語,而是學方言。光從隨便一段中文,能不能很輕易地看著讀出台英日語就知道難度差多少。12F 08/20 10:08
ru88atgs: 我學過日文和韓文,就算這兩個語言文法相似度高,我們還是認定他們是不同語言不會只是國家和文字不同,光是動詞變化根本就是兩個不同世界,當時抱著已會日文學韓文會比較快的心態去學,結果韓文動詞卡關好多年,還是因為藉由韓劇出不了坑才闖關成功的21F 08/20 10:10
makio: 台語和國語「很」不一樣這種說法,跟語系不同的外語比較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26F 08/20 10:15
ru88atgs: 如果小孩還在嬰兒時期認識到原來世界上有兩套以上不同文法邏輯。中文沒有動詞變化,日文把動詞和否定放句尾,英文動詞有三態、歐語一堆光動詞現在式就有6個,我、我們、你、你們、他、他們都不一樣,小孩一開始就有這個認知,那我也覺得這種小孩比較聰明是沒錯的
國台語之間沒有那麼大的差異,甚至文字都能共用。28F 08/20 10:16
makio: 台語我多看布袋戲和鄉土劇就學會了,但看了無數韓劇,我還是不會韓文35F 08/20 10:20
anniekinki: 韓文光是字母對我來說就是難關,看過去每一個都長一樣XD37F 08/20 10:25
sp056456: 就像我小時候看了一堆港劇之後大概就會講廣東話了台語沒有想像中難,國台雙語也沒有想像中聰明厲害XD不然照他們的理論,台灣智力最高的應該就是8+9那群了39F 08/20 10:26
sakuralove: 樓上他們說全台語的都是高社經家庭喔42F 08/20 10:32
sp056456: 也是~ 8+9不用學台羅~ 高社經家庭都有學台羅
另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高社經家庭"沒能力辦專門學校43F 08/20 10:33
likeastar: 我昨天看到短影片說台語跟日語很有淵源耶 我覺得好有趣45F 08/20 10:34
ru88atgs: 就算韓文不發明諺文,像古代都用漢字,我們也不會覺得韓文多聽幾次就會,因為文法就長不一樣啊,連音法則應該也是很多韓文學習者口說聽力卡關的原因我承認會台語對於學日文和韓文的漢字音可以記很快,但真的只有中國傳過去的漢字音那部分
回到基礎字彙動詞慣用語就是完全不同世界,只能逐一攻破47F 08/20 10:35
anniekinki: 全台語大多高社經,這好像有點太誇大了吧,那我老公怎麼不是富二代(哭哭)54F 08/20 10:40
ru88atgs: 所以回到媽寶點(?)把心思放在學第二外語對孩子的腦力提升可能比較有幫助56F 08/20 10:41
sp056456: 同意樓上! 還是建議從小能學習外語+第二外語58F 08/20 10:44
anniekinki: 撇開智力社經地位,想學什麼就去學,不要踩著某語言盲推某語言就好。59F 08/20 10:50
lilychichi: 推你的補充說明61F 08/20 10:52
makio: 不夠高社經的我們資源有限,適合去跟他們玩語言資源戰嗎?高社經的那群你們可以辦自學團,可以自辦學校,但請不要高社經看世界。62F 08/20 10:54
ru88atgs: 搞什麼文化認同的,對我這個非高社經出身的社畜非常無感,只想著變現實用。文化傳承真的是有錢有閒在玩的,我這個非高社經的就不奉陪了。65F 08/20 11:22
kennywong: 認同,我個人會說國語台語,但其實我不會把這兩種語言當成雙語。真的雙語學習指的應該是不同語系的語言,例如國語跟英語。68F 08/20 11:35
houri: 華語跟台語太相近不能算是雙語+171F 08/20 11:36
Simonfenix: 國台語的語言邏輯幾乎沒差,能培養什麼不同思考?72F 08/20 11:48
trew: 覺得國台語沒什麼差是不是因為是用中文在「直翻」台語呢?要不然怎麼會出現「他給我打」這種句型?這句在中文應該是我打了他的意思吧?但其實是要表達(台語的)他打我不是嗎?另外像是「...嗎?」這種問句台語應該也是沒有吧?但因為習慣用中文思維了,很常聽到台語這樣用73F 08/20 12:04
norikko: 推樓上,而且這種影響是雙向的,華語裡面其實沒有「你有做嗎」這種用法,正確的講法應該是「你做了嗎」79F 08/20 12:14
sp056456: 沒有人說國語跟台語一模一樣可以直翻
但真的相差不算大啊@@81F 08/20 12:16
trew: 上面只是想說,其實國台語的文法、用法事實上就是有差異的,只是都被日常混用而變得無感而已83F 08/20 12:20
paopaotw: 國語台語是有差但的確相差不大+185F 08/20 12:22
lilychichi: 台羅也不難,以前大學修課就有教了,我會講台語、寫台羅,但會了又如何XD 每天下班之後陪孩子讀繪本,聽英文,就要睡了,在時間跟金錢有限的情況之下,會選擇相對比較有效率的學習內容86F 08/20 12:37
condenza: 明明英文和中文的差異更大,照理來說應該更容易獲得她們引用的論文所述的「雙語好處」但是當有人詢問小孩如何學英文、或者選擇雙語(中英)幼兒園時,台語派很喜歡去嘲笑批評。真是覺得很莫名.....我家不是讀雙語(中英)幼兒園的,只是覺得何必這樣批評別人的選擇90F 08/20 12:47
norikko: 雙語的前提是家裡至少要有一個照顧者流利操作或至少願意去學著流利操作該語言(難道有人會說異國婚姻的家長應該對孩子講單一語言嗎;又或者現在也有很多共學團是台英家庭),而不是把小孩放入相對風險高的學制啊…96F 08/20 13:02
MaayaS: 我剛結婚時跟我婆婆說電鍋的台語「點煨」(不是電話喔!)婆婆愣了一下說「點哥啦!」我媽在高雄的菜市場用台灣閩南語交談被攤販問「台南人厚?」我覺得這種小插曲就蠻趣味的啊662F 08/21 22:51
faache17: 我覺得我的疑問可以收斂成:授課時數多的英文課都無力針對口說、腔調去處理了,本土語課有辦法依照腔調打分數嗎?又教授肥皂可以念作雪文跟茶箍,這在教學上好像也不構成是一種錯誤666F 08/21 22:51

--
作者 nlevt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