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hsclocker (Amy)標題 [心得] 菁英媽媽想上班?可以重新上學!時間 Thu May 1 23:10:33 2025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NO
#媽媽閒聊
菁英媽媽想上班?可以重新上學!
我有個國中同學的媽媽,台大中文系畢業,當年台大沒有教育學程,她畢業後就嫁給醫生
生了三個孩子,當全職家庭主婦。到了快四十歲的時候,她去考地方大學的中文碩士,修
教育學程,四十歲才開始當國文老師。
閱讀《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就想到我國中同學
的媽媽。這本書裡面介紹美國名校畢業的女性,在生小孩前跟先生在職場上馳騁,後來因
為生育、養育孩子,轉換職涯跑道,或者這輩子很難再重返職場。
其中這本書介紹有幾位女性是比較「順利」轉職的。一位是原本在藥廠當主管,有了小孩
之後當了全職媽媽,後來配合小孩的上課時間,先回校園讀書拿教師證,在中學擔任自然
科學老師,等小孩大了上大學,她再回到藥廠當副總裁。另外一位本來在金融業,因為十
歲的女兒游泳受傷,興起她對運動醫學的興趣,於是再去進修,後來從事運動醫學。
醫療行業可以做一輩子,當老師則是對媽媽們配合小孩上學作息友好。
我們可能從小到大遵循長輩的期許,或者社會的規範,或者年幼時對就業市場的無知,選
擇科系跟工作。到了生小孩階段,確實是女性生命很大的轉折,往好處想,這個階段可以
重新重塑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在美國認識一些媽媽,在當全職媽媽的期間,去讀資工、護理、教育、會計等就業導向
的學位。到了小孩大了,就去做資工、護理、教育、會計相關的工作。當然,美國對於女
性的就業婚育歧視、年齡歧視沒那麼嚴重,轉職也是比較容易的。
美國社會容錯率很高,在不犯法和違反誠信原則的情況下,一個人只要肯努力,社會很願
意給他機會。
在台灣現在階段也認識一些媽媽,利用小孩還小的時光,去讀語言治療、營養學、後中醫
等學位,讓自己能夠做專業性更強、職業壽命更長的工作,這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日本也
有家庭主婦39歲考上醫學系,53歲開始當婦產科醫生。
差別在於台灣的體制,回校園拿學位砍掉重來,要準備的考試跟就讀時間多很多,美國大
學跟研究所通常用申請就可以了,而且歡迎各種不同背景的人來就讀,碩士也不用寫論文
。然後台灣的話,私人企業對就業婚育歧視、年齡歧視也比較嚴重。
我個人覺得生養小孩後這是很好再進修的時光,期待更多媽媽們在這段時間找到自己的方
向、興趣、能力、意義。
粉專:雞鼠媽媽爬格子
https://www.facebook.com/jisoomama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HDxtWRNE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7.190 (臺灣)
※ 作者: phsclocker 2025-05-01 23:10:33
※ 文章代碼(AID): #1e4uxhWV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746112235.A.81F.html
推 paulineaug: 我也興起過轉職讀新領域的碩班,一般碩班時間加課業壓力很難配合,感覺在職專班很適合,但全職媽媽似乎也沒有工作證明,不能申請在職專班1F 05/01 23:53
推 wksie: 感謝分享4F 05/02 03:24
→ dormice: 想說在台灣全職媽媽哪來的時間進修,通常還要當家管、清潔人員、廚師等等
台灣容錯率更高啊,吸毒收賄虐童犯法也都活得好好的6F 05/02 07:19
推 greenbag: 不 其實現在都是高齡產子 等小孩成年 都更年期了...10F 05/02 08:21
推 ginger0911: 也不是每個人生小孩前就是社會定義的菁英,人各有所長,每個人想過的生活也不一樣。看過一些性別統計,臺灣婦女回歸職場的比例確實比世界各國低,可能就業年齡限制吧,想國外會有阿嬤級空服員,國內航空公司就不可能有13F 05/02 1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