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is (包子臉)
標題 [心得] 繪本推薦《爸爸的錢包》
時間 Sat Aug  2 02:27:29 2025


https://i.imgur.com/i3fc9DX.jpeg
[圖]

雀可選書 33 【不擅長用言語表達愛,那就用行動進行一場深情的告白】

《爸爸的錢包》是 Icu醫生陳志金 回顧自己過往
與父親之間的互動經驗所寫下的作品。

現為奇美醫學中心
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的阿金醫師來自馬來西亞。

雖然家境並不優渥,但因為他很會讀書,
高中升大學的考試更拿到全國榜首。

當時的校長還為了他發起留學募款活動,
讓他順利以第一志願進入台灣大學醫學系就讀,
後來成為台灣女婿,在台灣落地生根。

/

雖然《爸爸的錢包》是寫阿金醫師的家庭故事,
但阿金醫師的父親與傳統華人父親形象無異,
我想,跟我同一世代的讀者,
看到故事裡的父子互動,
會召喚出童年經驗裡許多相似的場景(笑~

/

https://i.imgur.com/FGqAEuc.jpeg
[圖]

故事一開始,是一個背著書包的少年的背影,
在他面前的是座木造平房,他就站在那裡動也不動。

接著開門見山地說:

「今天,我不想回家。
我不想回到媽媽已不在的家。」

那年,阿金醫師十七歲。

/

十七歲,正是處於
發展「自我認同」與「歸屬感」的年紀。

媽媽的過世,對少年阿金來說,
無疑是巨大的震撼與錯愕,
或許內心還夾雜不少憤怒和遺憾。

比如怪罪父親沒有照顧好母親;
或是自責自己沒有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

/

https://i.imgur.com/vBN0MDR.jpeg
[圖]
https://i.imgur.com/6STYDSC.jpeg
[圖]

正值於成長狂飆期的少年阿金,
面對喪母之痛彷彿陷入一團
龐雜難解的情緒迷宮找不到出口,
只能靠著勉強維持作息、專心讀書來轉移注意力。

另一方面,
阿金的爸爸也遭逢喪偶之痛,
少了太太的家,就像塌了一半的天,
但家裡還有六個孩子,
身為一家之柱的他不能倒下。

早出晚歸地工作賺錢,
因為家裡的開銷像一只巨輪
推著他只能往前,
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停下來面對內心的悲傷。

/

https://i.imgur.com/4va4M9T.jpeg
[圖]

阿金父子都太痛了,
痛到成為無法相互理解的兩個靈魂。

「我覺得爸爸和我像是活在不同的世界。」
「為什麼爸爸不能多陪我們聊天?」

少年阿金的這句心聲,
幾乎是跨世代華人社會裡的父子互動縮影。

這裡的平行世界,
除了是指具體彼此作息時間錯開以外,
也是父子關係巨大隔閡的象徵。

/

https://i.imgur.com/QD1dNv4.jpeg
[圖]

然而,在一些小細節裡,
還是看得出他們彼此在乎,只是那份在乎
不是用言語表達,而是用行動來表示。

比如當阿金考試成績98分時,
爸爸會意思意思地擰他耳朵說怎麼這麼粗心;
但那天晚上一定會帶他們去吃炒麵,
阿金知道這是爸爸幫自己慶祝的方式;

而阿金也是,雖然爸爸從來不盯他的功課,
但偶爾他會故意大聲朗讀課文
為的就是讓爸爸知道他有在唸書。

(我在另一篇採訪看到阿金醫師分享,
其實他早就把課文背得熟爛,
拿著課本搖頭晃腦的讀,只是要讓爸爸放心。)

/

https://i.imgur.com/b09bqzi.jpeg
[圖]

少年阿金在離鄉背井地到台灣唸書之後,
因為一個特殊的事件,才讓他意識到:

「過去那些日子以來,
爸爸一直默默在替我撐著。」

比如永遠沒有遲交過的交通費、書籍費;
或是不管工作到再晚,隔天都會早起載阿金上學。

我很喜歡繪者以摩托車後照鏡的角度,
映照出爸爸跟阿金堅毅的表情如出一轍的畫面。

同時也跟繪本封面
爸爸騎著摩托車載阿金上學的背影相呼應。

/

而這也是我整本書裡最喜歡的一個場景。

/

關於書寫父愛的文章,
應該屬朱自清的〈背影〉最為經典。

(因為它是國文課必讀教材嘛!
(現在依舊在國中課本裡屹立不搖

不過國中的我,
對作者描寫父親穿著棉袍馬褂的大胖身影,
蹣跚地爬上爬下越過鐵軌,
只為買一袋橘子給作者帶著路上吃的過程,
無法理解,甚至覺得作者父親有點狼狽、莫名。

當然也無法明白用橘子象徵父愛的概念,
充其量只是把它視為必考重點記下來而已。

/

不過當我看到《爸爸的錢包》的繪本封面,
是一對父子騎著摩托車
行駛在鄉間小路上的背影時。

卻立刻聯想到朱自清的〈背影〉,
也讓我想到幾本親子繪本也有類似的場景,
比如《陪媽媽兜風》、《機車媽媽》、《在爺爺背後》等。

https://i.imgur.com/k31VbMV.jpeg
[圖]
(圖片來源:網路)

還有20年前的汽車廣告——「回家的路」,
也有相似的場景出現。

(天啊!我居然說得出20年前的廣告......

/

這麼多不同時空背景所創作出來的作品,
卻無獨有偶地,
都將父母接送孩子的背影
視為親子互動中一個重要的場景,一定有其意義。

/

以摩托車來說,我想到的是:

「摩托車是一個狹窄又獨立的空間意象。」

/

正因為摩托車的空間不大,
所以駕駛跟乘客幾乎是沒有距離的貼著。

如果是爸媽載著孩子,對坐在後座的孩子來說,
一定要緊緊摟著父母的腰際,以免摔了出去。

而這緊摟著父母的動作,不僅是親密的象徵,
同時也是親子之間安全感的建立過程。

而且騎摩托車,基本上就是兩個人一起行動,
心理上也有一種共同體或歸屬感的感覺。

我想,或許因為摩托車這樣的特殊性,
才會成為不同世代
描寫親子關係時,一個代表性的畫面。

比如我自己的童年記憶裡,
也有許多爸媽騎著摩托車載我們出門的場景呢!

/

https://i.imgur.com/lamCSII.jpeg
[圖]

整本繪本以灰黃的水彩作為故事的背景色調,
像是套上復古濾鏡一樣,
直接將讀者拉回三十多年前的馬來西亞,
同時也把塵土飛揚的鄉村景象帶到讀者面前。

水彩畫的特色是「透明感」,
輕刷一層顏色若有似無,
透過勾勒疊加讓畫面變得有層次變化。

查了一下,原來繪本在前置作業時,
阿金醫師提供了許多
當年的照片、獎狀之類的當成參考資料。

而繪者詹迪薾(Deer Jan)
就憑藉著這些資料還有阿金醫師的手繪草圖,
畫出這本阿金醫師說畫面還原度很高的作品。

包括封面這個爸爸騎著摩托車,
上頭還掛著各種油漆工具,載著阿金上學的畫面;

或是道路兩旁的椰子樹、香蕉樹,
還有半路跑出來的那隻雞,都讓人身歷其境。

/

看完繪本了解阿金醫師的成長過程,
再去看阿金醫師的相關採訪,
會知道十七歲那年,母親過世的經歷,
對阿金醫師來說無疑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

也因為這樣,在他選擇重症病房服務後,
除了照顧病人之外,也能同理家屬的心理壓力,
並倡導「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在病人臨終前,解消病人與家屬之間的遺憾。


如果說,阿金醫師用自己當醫師的專業
來回應過去面對母親逝世那種無能為力的遺憾;

那麼這本《爸爸的錢包》的出版
就是阿金醫師用來感謝父親長久以來的付出與照顧。

雖然阿金醫師說他跟爸爸的互動
到現在還是一樣不會用言語表達愛,

但繪本裡面的字裡行間,
無疑是對父親進行一場最深情的告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24.105 (臺灣)
※ 作者: iamis 2025-08-02 02:27:29
※ 文章代碼(AID): #1eZGSJev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754072851.A.A39.html
lordwill: 推1F 08/02 09:45
angelaki: 妳的感受好細膩動人,謝謝分享2F 08/02 14:16
suyu1003: 感覺很值得一看,謝謝推薦!3F 08/02 15:54
eesuoynac: 看哭了我。4F 08/02 23:34
izac1119: 你的分享也很細膩動人5F 08/03 01:14
waterday: 推 好細膩的心得6F 08/03 09:24
謝謝大家的肯定~
父親節前夕看到這本好書特別有意義
※ 編輯: iamis (101.14.5.147 臺灣), 08/03/2025 10:28:03
bluesea1106: 好感人的文章,謝謝你分享7F 08/03 11:44
many5438: 推 看了好感動!8F 08/03 13:25
dariahaha: 機車後照鏡好感動 原來醫生是大馬人啊9F 08/03 14:49

--
作者 iami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