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a9277178 (楓曦)標題 [心得] 對於欣X的新了解時間 Wed Aug 27 12:26:19 2025
我應該要先發不自殺聲明?
但我講的也只是某間診所的看法
所以大家參考嘍
基於我們家小朋友都跟我一樣有過敏體質
尤其小朋友曾經因為呼吸道相關疾病掛過急診
在醫生的建議下 開始服用欣X
基本上醫生說法大概都是
「你的小朋友呼吸很緊,有異聲,這是氣喘的症狀」
「建議你要吃欣X來進行保養」
「而且要長期吃」
反正我今天遇到了一個新的醫生
他是這麼說的,我們來對照一下幾個說法
1.
首先越小的小朋友,2歲以內
RSV這種非常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就是會造成呼吸道發炎狹窄
這是氣喘嗎? 當然不是(但你有氣喘體質當然會更嚴重)
2.
欣X是保養型保健品嗎?
不是,這東西本質上是「氣喘用藥」
3.
要長期吃嗎?
既然是藥,常態性有使用週期
欣X也有,醫生說法是4-6個月
好的
然後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常態性如果你是過敏性鼻炎
或是蠻可能是RSV病毒感染的小朋友
因為病期有呼吸道狹窄的問題,就需要使用欣X來進行保養呢?
如果你是鼻炎
應該要用鼻噴劑
如果你是RSV
則病期後就好
如果你真的是「氣喘」體質
才真的要用這個藥
並且如果沒有顯著效果
要轉成一般常見的那種氣喘噴霧
醫生問了我幾個問題
他說
如果欣X真的能夠保養
那為什麼下一次你RSV病毒發作的時候
仍然會有呼吸道緊促的問題
既然吃的前後 RSV都是這個狀況 那改善了什麼?
另外 這個東西明明是藥物
為什麼推薦你的醫生都會叫你要長期吃
而沒有告訴你這個東西有使用週期?
最後很多醫生基本上不會去提「副作用」
根據近期的研究指出
大概有1-10%的小孩會有情緒問題
所以如果你本身不是「氣喘體質」(甚至只適用輕微氣喘,而且不想要呼吸性藥物)
你才屬於欣X的使用族群
2歲以下小朋友
如果RSV狀態 會有類氣喘的急性狀況
這個是非常常見的
年紀大一點 4 5歲之後 根本就很少見
為什麼還需要吃這種藥物「保養」呢?
附帶一提
這個藥 健保補助
只要開出去...醫院老闆 醫生
都會覺得是幫助醫院(說錯,是幫助病人)的事情
我家小孩 應該吃兩年了
其實我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情緒問題
但核心問題確實我也想過
我一直覺得那個呼吸道問題 只是小朋友還沒發育好
為什麼要一直吃這個東西?
那不是長大一些就會好的嗎?
那當然
針對於2歲以下小朋友
如果真的有氣喘體質(或是沒有)
長期使用欣X能不能減少急性呼吸道症狀(比如降低送醫風險)
這個我就沒特別問了
但我相信應該多少有幫助吧
畢竟我相信多數醫生
就算有私心
也不可能真的拿危險的事情開玩笑
但我應該今天開始就不會再使用了
因為這個東西 很明顯是有副作用的(就算沒表現出來)
那如果你本身不是氣喘病患者 吃這個要幹嘛呢?
這是這個醫生問我的
我只是覺得他的出發心 是好的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不知道會不會等等影響到什麼東西 被迫刪文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01.246 (臺灣)
※ 作者: xa9277178 2025-08-27 12:26:19
※ 文章代碼(AID): #1eheZkea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756268782.A.A24.html
※ 同主題文章:
[心得] 對於欣X的新了解
08-27 12:26 xa9277178
推 amilkamilk: 醫生也是要賺錢討生活,你怎麼會覺得醫生就都會很有良心XD無良的也是不少1F 08/27 12:50
推 jimmy911112: 是當初開的醫師沒講清楚?我家是感冒到呼吸有咻咻聲,醫師開欣流兩個月的量,吃完回診就停藥了3F 08/27 12:51
確實是兩個月週期
但下次感冒去看 又咻咻聲 又推薦欣了 阿我們...小孩幼稚園
大概一個月看好幾次
等於 根本沒斷過...
→ jimmy911112: 過敏性鼻炎跟氣喘差別很大啊,如果懷疑小朋友真的有氣喘,建議帶去給過敏免疫專科兒醫看6F 08/27 12:55
推 mimieye: 我是大人 沒有氣喘 感冒時也有被診所開欣流說可以保養 拿藥時有看到另一位病人被開欣流慢性處方籤摸不著頭緒 藥師還跟他說你不想吃就不要吃沒關係 我也覺得很奇怪耶8F 08/27 12:57
哦...這就是我的意思
推 chiao218: 之前醫生懷疑我家小孩是氣喘體質,也是建議我們長期吃欣流,不過他的說法是可以慢慢減量,最後是停藥。觀察小孩減量後跟停藥後是不是還會有夜咳跟氣喘的症狀,如果不確定也可以回診請醫生評估。12F 08/27 13:03
如果你有氣喘症狀吃沒什麼問題的
推 aa88424tw: 同意,同問小孩過敏性鼻炎(容易打噴嚏流鼻血鼻塞)醫師也是開鼻噴劑、使用三個月下來真的有效,但去拿藥的時候藥師卻又不建議長期服用….16F 08/27 13:04
→ jimmy911112: 長期因人而異啊,幾個月到像原po的兩年,中間回診醫師應該要說明狀況跟是否繼續使用,聽原po意思是後續沒症狀懷疑過敏性鼻炎,然後醫師還一直開欣流?19F 08/27 13:06
有懷疑 也有開鼻噴劑 但欣還是要繼續「保養」
※ 編輯: xa9277178 (220.136.201.246 臺灣), 08/27/2025 13:15:05
推 benson502: 醫生也是人,有好人,有壞人 為了賺錢有私心的也不少
鼻噴劑就是類固醇,非必要當然不建議長期用22F 08/27 13:55
推 cccxxx: 鼻噴劑和吸入劑的類固醇量超級少,都是用mcg為單位,比一顆類固醇3mg少多了
欣流本來就不建議用在鼻過敏,在氣喘但吸入劑操作不佳的小朋友身上,欣流就很好用了
氣喘平常不用保養藥物,喘起來用的類固醇量比吸入劑的還大多了25F 08/27 14:11
推 sylvia25856: 我們醫生給的解釋:如果可以在3-4歲儘量不要引起氣喘/過敏 這樣小孩的過敏歷程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越來越嚴重
所以長期吃欣流是在維持小孩身體的穩定性
像我們家孩子只要感冒必氣喘
冷氣太冷會過敏 不夠冷也會過敏
不長期吃藥小孩跟大人都不用睡覺31F 08/27 15:14
→ Ewhen: 感冒必氣喘+1我小兒子可能遺傳到我的體質,目前吃兩個月,醫生說下次回診順利就可以停藥,要不然前陣子真的時不時就喘起來讓媽媽很焦慮
而且這有什麼好不自殺聲明?如果不想吃就換個醫生就好啦XD我自己本身有氣喘,那種呼吸困難的感覺真的很可怕,雖然現在控制的還不錯,但只要一感冒就又開始,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改善體質QQ38F 08/27 15:23
推 valine: 我的理解是不要讓小孩真的喘起來,我家的是感冒會咳很久,但只要有吃就不會夜咳,非常明顯45F 08/27 15:35
推 Ewhen: 推樓上,夜咳真的超明顯,幼稚園老師說都有黑眼圈了,用藥後好不容易才控制好47F 08/27 15:37
推 valine: 但我也沒有長期吃,通常只有冬天會需要用,醫生覺得不需要就不開了49F 08/27 15:37
推 LauraRoslin: 學齡前就是一直感冒啊
如果可以像疫情期間全世界都洗手戴口罩小孩也不被傳染感冒了
自然不需要吃欣流保養,可能連鼻噴劑都不用了
但現在就不是這樣....51F 08/27 15:40
推 schrei: 無所謂 看你要疑醫還是信醫 就像疫苗一樣56F 08/27 16:23
→ aracian: 只要是過敏或胸腔科醫師判斷的,請不要自行停藥,不選欣流這種藥物也有吸入性藥物可以使用57F 08/27 16:38
→ WeberW: 吸入性藥物效果好副作用低盡量優先選用59F 08/27 16:41
推 puwo: 我家小孩看得醫生也是跟sylvia25856一樣的說法60F 08/27 17:24
推 sunnie5566: 我們家的也是,沒有鼻過敏,主要是咳和夜咳,在三歲的時候服用後感冒時的狀態明顯改善,大概服用半年後醫生宣告畢業(端午後),醫生說如果停藥後,大概在秋冬季節轉換時又咳很嚴重,要繼續回診吃,主要是不要讓小孩長期咳,很傷氣管,以後真的喘起來的機率也比較高,我家說在醫院看小兒過敏專科,不過自那之後,孩子狀況都很不錯,如今已上小學,我是覺得要評估,有需要就吃,也不用太抗拒。
至於你說的副作用,我們醫師一開始就有說,有小孩會有,甚至罵髒話或是情緒亢奮睡不著也有可能,他說大概5%上下,不適合就只能回診用吸入式的。61F 08/27 18:14
推 papaya308: 欣流本來就是給氣喘的孩童治療用,降低發作頻率。沒氣喘本來就不能當保養吃。72F 08/27 19:26
我的認知就是這樣
一個氣喘用藥
變成在治療偶發性的RSV病毒
或是過敏性鼻炎
到底是不是對應症我不知道
所以看到上述有些留言跟我說 「有變好」我是覺得蠻神奇的
到底是小朋友長大了 抵抗力變好 還是欣X的用處 我真的不知道
欣X到底是不是「保養型」藥品
可以在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時候 可以降低嚴重程度
我今天聽醫生的說法 應該不是這樣用的...
但也可能我的理解有錯
這個藥可以變成來保養不是氣喘的小朋友
照顧小兒呼吸道穩定性
那可能吧...
※ 編輯: xa9277178 (220.136.201.246 臺灣), 08/27/2025 20:20:33
→ paopaotw: 我兒也是過敏體質,感冒容易喘,醫生是讓他吃一個冬季,後來就都沒再吃了74F 08/27 20:57
→ greenbag: 上幼幼班開始就一直感冒+喘,甚至肺炎!被醫師罵說有持續保養不會那麼嚴重,後來持續服用,果然一直到現在就算感冒會喘,但是喘的程度有改善
不知道你小孩吃這兩年是否有做紀錄 我是每天做紀錄然後醫院是把每一次的紀錄上傳
醫生根據紀錄做判斷
不是「吃」就能怎樣怎樣,而是要後續「觀察」76F 08/27 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