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作者 zzyyxx77 (討噓大師77)標題 [新聞] 國球環境停滯不前 葉君璋:只有4隊時間 Mon Feb 26 09:01:15 2018
記者劉峻誠/高雄報導
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公布最新棒球排名,台灣積分2520分,跌出長期所處的前4名,
名次倒退到第6,許多人檢討台灣棒球環境,富邦悍將總教練葉君璋認為,台灣職棒只有4
隊,棒球市場規模就不會大,這也是最大的問題。
中華職棒是全台灣所有運動項目中,唯一的職業項目,葉君璋說:「台灣棒球算是運動項
目的領頭羊,但目前只有4隊,現實就擺在這裡。」
中職從2008年球季結束後,米迪亞暴龍遭到除名,中信鯨解散,2009年開始只剩下4隊,
起今為止10年過去仍不見成長,長期以來也讓各隊競爭張力減少、對戰組合單調、市場長
期停滯不前。
葉君璋說:「職棒如果是領頭羊的話,發展、環境怎樣,很清楚的現狀擺在眼前,畢竟市
場就只有4隊,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原文網址: 國球環境停滯不前 葉君璋:只有4隊 | ETtoday運動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119422#ixzz58AhtaNS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26.238
※ 文章代碼(AID): #1QarnTZF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19606877.A.8CF.html
推 Isveia: 其實我很好奇,就算給你10隊好了,台灣可用的人才還是只有2F 02/26 09:04
→ DFTT: 有哪個地區跟台灣一樣這麼重視這個排名? 討論好幾天了3F 02/26 09:04
→ Isveia: 那麼幾個,會因為隊數增加人才就倍增嗎?留住年輕潛材跟把4F 02/26 09:05
→ Isveia: 訓練環境搞好比較有幫助吧?當然職棒增隊是好方向就是了6F 02/26 09:06
推 BKD: 四隊有好有壞,好處是淘汰率高,要有競爭力,實力不怎樣沒幾年就7F 02/26 09:07
→ BKD: 掰了;壞處則是就4隊不好看,粥多僧少9F 02/26 09:08
推 BraveYang: n99要上班了
增隊競爭力不一定變差喔10F 02/26 09:09
→ puput: 樓下n9912F 02/26 09:10
→ DiegoYoh: 為何台銀、金酒養一隊救籃球,國營不救個棒球?太貴?13F 02/26 09:11
推 powyo: 難怪球員這麼愛小葉 一直在感謝小葉16F 02/26 09:15
推 WizZ: 籃球一年預算大概三五千萬 棒球是一億八至兩億
本來就太貴而且還養了沒什麼實際功能的二軍17F 02/26 09:16
推 chickensam: 就是太貴阿 而且581又不是職業聯盟@_@19F 02/26 09:18
推 afa1919: 頂端環境好家長才願意讓孩子打球阿
韓國不是很多家長送孩子去棒球補習班的21F 02/26 09:28
→ jevoling: 中職萬年4隊,球團只會免洗新秀殺豬公,不進反退不意外23F 02/26 09:29
推 a05031113: 看看581規模跟球員薪水,就知道養581一隻球隊容易多了24F 02/26 09:38
→ pujos: SBL有容易嗎?25F 02/26 09:41
推 cary9998: 覺得直接組兩隊精英加入日本職棒,接受衝擊最快26F 02/26 09:41
→ pujos: 金酒一口氣開掉10幾個隊職員,還被許皓程告上法院,臨時解約沒付錢27F 02/26 09:42
推 powyo: 你以為日職這麼好進喔 他們只接受菁英 不接受__29F 02/26 09:42
→ pujos: 那個完全就是賠錢貨啊30F 02/26 09:42
推 powyo: 還不如加入MLB勒 比日職好進 只要有錢就可以
你要先找日資投資球隊才有資格加入日職32F 02/26 09:44
推 Phatmen: 「可用的人才只有那麼幾個」和「淘汰率高,有競爭力」兩個敘述比較矛盾吧?
事實是很多還能打的球員就因為球隊太少而被各種理由戰力外啊,那些還能打的資深球員一個個被砍耶34F 02/26 09:48
推 WizZ: SBL基本上是沒什麼大收入 轉播權也沒多少錢38F 02/26 09:51
推 triff: 台灣的職棒明明8-11隊可以39F 02/26 09:51
推 fong0815: 球隊增多,才能讓原石有機會磨成璞玉,不然因為上場機會少,默默淡出,就什麼可能都沒有~41F 02/26 10:09
推 sanders: 之前有人爆料說球團希望維持四隊 因為多一對近來會分蝕掉這塊餅....如果球團真這樣想 那這聯盟真的死好44F 02/26 10:10
推 WizZ: 原石都在二軍混阿 現在前幾輪指名也沒什麼保障了
兩三年上不去的話都可能被洗掉 二軍根本呵呵46F 02/26 10:11
→ gsm1634: 回sanders 球團希望維持四隊 這應該不用爆料 也感覺的出來XD 澳洲跟沖繩加入變5.6隊聽聽就好 個人認為是做做樣子48F 02/26 10:21
推 hans7192: 光看加盟條件就看的出 聯盟根本不是很想要第5,6隊50F 02/26 10:24
→ gsm1634: 讓球迷知道聯盟有做增隊的努力 萬一失敗也盡力了51F 02/26 10:24
推 bxxl: 是因為市場不大,所以只有四隊. 不是因為只有四隊才市場不大然後聯盟也不會死吧,就四隊固定 不會成長 也不會死52F 02/26 10:32
推 GoldenWasabi: 職棒越多隊當然對產業越有幫助啊 從上游到下游開出需求 自然投入的人會越來越多 投入的多 自然會強
職棒初期那種榮景 你會覺得沒市場?就打假球造成的要彌補回來 就需要十倍 二十倍的投入 結果只有假球連發 洞越補越大 玩職棒玩到要靠佛心 還狂被酸54F 02/26 10:38
→ aalittle: 然後票房不好喊縮隊就中職,砍掉票房毒藥
救59F 02/26 10:43
推 monkidre: 棒球實力提升,所有人都同意應該增加隊數。但依現在台灣看球風氣,即使四隊行銷硬體也升級了,放眼的是長遠永續,短時間也暫不容易再另起高峰,進場數要再更有突破,可能需要的還是國際賽的熱潮炒一波帶動。新球隊的加入,大環境營收也不容易直接帶來火花,顯而易見的反而是僧多粥少再來分食整塊餅,設立高門檻的另一個目的就是不想讓新球隊進來就先撿便宜。所以整個方向是明確的,但也是矛盾的,這也是政府或是說棒協應該伸手幫忙的地方,而不是只是再跟聯盟爭營收權利金。61F 02/26 10:57
推 HiranoMiu: 隊數是問題之一,但不能解決根本的病因70F 02/26 10:57
推 GoldenWasabi: 理論上來說 職業的規模應該屌打業餘N條街才對 不是在跟業餘爭政府的那一小包錢71F 02/26 11:00
推 pujos: 政府要幫什麼忙啦
每個不長進的都只想當伸手牌73F 02/26 11:01
→ chdc: 只看短期就是降啊 但是連這點降都不能接受 要怎麼等到爬升75F 02/26 11:08
推 Nobita: 市場規模不夠 你搞到8隊10隊只會更虧
市場規模是因 4隊是果 職棒夠熱了場場爆滿 票價漲翻天
黃牛滿街跑 那時候大家擠破頭想進來 就不會萬年四隊77F 02/26 11:18
推 ericzun: 台灣最興盛的時候有11支職業隊,維持6支的時間也不短,規模什麼的早就有了。只是回不來而已w80F 02/26 11:25
→ shifa: 市場到一定程度就有增隊的機制在運行,不用硬去催生,免得引狼入室壞了一鍋粥
我覺得聯盟建立健全的發展制度比較重要82F 02/26 11:29
→ chdc: 市場規模早就秀過了 不是不夠 是沒隊伍去推 怎麼現的出來
四隊情況要推到足夠規模可能要花100%心力 你放隊伍進來短時間可能會讓你的收益下降 但是變成只要花原本的70%就能推更高86F 02/26 11:39
推 takuminauki: 6隊時代是偽二軍 11隊時代是沒二軍 哪能比...90F 02/26 11:56
推 devil0915: 6隊、11隊時期,每隊營運成本都很低,而且觀眾人數也是超悲劇,假日人數還比不上現在的平日,所以根本不能這樣比,目前市場的確是已飽和,需要新的刺激才能突破91F 02/26 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