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作者 roadofmajor (sector 2)標題 [分享] 中職2020年投手球種分析時間 Sun Aug 22 18:03:24 2021
注意事項:
1.數據範圍:2020年的上、下半季例行賽
2.投球局數超過30局,但沒有收錄的投手:
羅里奇、威拉諾、萊福力、尼寇力、達尼爾、林其緯
3.去年240場比賽,總共有4279個半局,在這收錄43位投手,吃了3425個半局,佔80%
4.肉眼辨識球種,有一定錯誤率。
5.文長...慎入。
速球(四縫+二縫+伸卡)
p.s. 揮空率採Whiff rate。
例如:投手投100球,出棒20次,揮空10球;Whiff rate為50%
p.s. 平均MAX,是把每一場最快的那顆球速,平均下來的結果
使用率 平均MAX 被打擊率 打數-安打-全壘 揮空率 出棒率
p.s.上面選手們的速球平均使用量是53.4%,
速球平均被打擊率0.309
p.s.二縫比較多的有:黃子鵬、林晨樺、霸能、翁瑋均、施子謙、伍鐸、德保拉、潘威倫
滑球、卡特系列
p.s.均速是每場先算出平均,最後加總再平均一次,所以跟實際值會有落差
p.s.名字後面打*號者,底下另外說明
使用率 滑球均速 被打擊率 打數-安打-全壘
揮空率 出棒率
p.s.
滑球平均被打擊率0.273
p.s.蔡齊哲、施子謙、林晨樺、黃子鵬滑球、曲球合併計算,因為軌跡很像
p.s.傅于剛有近似的曲球、也有像變速軌跡的卡特(疑似),但被我分開計算
p.s.潘威倫的卡特(130+km)、滑球合併計算
p.s.林羿豪的速度較慢,被分類在滑球是因為暗號是3號(大部分投手的3號是滑球)
指叉
使用率 指叉均速 被打擊率 打數-安打-全壘
揮空率 出棒率
p.s.全部選手們的
指叉平均被打擊率是0.258
變速
使用率 變速均速 被打擊率 打數-安打-全壘
揮空率 出棒率
p.s.施子謙的小叉也被我算進去了,當初以為是變速改握法。
p.s.全部選手們的
變速平均被打擊率是0.287
p.s.
變速球是挨轟率最高的球種,其次才是速球
曲球
使用率 曲球均速 被打擊率 打數-安打-全壘
揮空率 出棒率
p.s.羅傑斯列在滑球欄的是卡特,實際上他還有很少量的滑球,在這跟曲球合併算
p.s.霸能也有少量的滑球,球速和曲球差不多,也一起算
p.s.邦威、伍鐸、王躍霖快的卡特列在滑球欄,較慢的這顆就列在曲球欄
p.s.全部選手們的
曲球平均被打擊率是0.246
整體揮空率Whiff% + 好球率(S%) + 其他
p.s.援護率只算平常會先發的投手,但如果他轉中繼,數據一樣照算
p.s.援護率算法:退場前的援護分*9,再除以退場前的攻擊局數。(和大家算法不同)
p.s.BB9含四壞 + 故意四壞 + 觸身球
武器庫
p.s.蔡齊哲我又把它分開了。施子謙沒拆開,不然他也有指叉+曲球
大概就是這樣,希望沒打錯什麼,我想應該也很夠各位鄉民配飯了
能夠看完這80%(也相當於192場比賽了)
分析球路 + 整理數據,花超過1000個小時吧
最後,謝謝4個人
1.Podcast大叔野球543的攻城大叔
2.人在中信心在富邦的林柔柔
3.一位叫勇勇芊但是不看棒球的朋友
4.一位幫我寫信給cpbltv的龍迷Jill
沒有他(她)們的協助(威逼),這些數據不會完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10.200.10 (中國)
※ 文章代碼(AID): #1X8Y3kGn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29626606.A.431.html
推 tycyyoo: 辛苦了 用看的就很累5F 08/22 18:10
推 hhhhh11: 太神了吧 人力資料庫8F 08/22 18:11
推 JIYUI: 太猛原PO神人16F 08/22 18:14
推 yayeh: 強17F 08/22 18:14
推 WanYC: 推 這樣一看蘇俊璋被玩壞真的好可惜 希望他早點回一軍QQ20F 08/22 18:15
推 junhai: 這是什麼鬼數據…… 原po你花了多久:)24F 08/22 18:16
推 tsaodin0220: 去年也是你對不對!! 超優文必推 我後來也常常複習28F 08/22 18:19
推 sbmylife: 推 黃恩賜應該多丟點變速跟指叉30F 08/22 18:21
推 scotch345: 推啦之前才看原po寫的去年上半季資料31F 08/22 18:21
推 haogo: 這個好神 一顆一顆去看的?33F 08/22 18:24
推 s555666: 中職是不是太久沒下勾了,打者居然連下勾的直球都摸不到34F 08/22 18:25
推 bar9527: 已猛,辛苦,大推^^35F 08/22 18:26
→ lrh18: 變化球揮空比例高有可能是建立在速球品質跟共軌效應...38F 08/22 18:27
→ lrh18: 不是多配就有效果...41F 08/22 18:28
推 kobelou: 看完1000小時也太累了43F 08/22 18:28
推 Tako55: N4的指叉球再多練一下會更好用45F 08/22 18:30
推 ryo3658: 辛苦了 看了就覺得花了超多時間整理53F 08/22 18:38
推 JH4748: 真的猛,推數據XD55F 08/22 18:41
推 hnnihihi: 好文推爆 感謝大神們整理!62F 08/22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