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作者 Hiabtd (科學超電磁砲)標題 [討論] 是不是一堆分析投球動作的根本在唬爛時間 Wed Nov 29 12:21:42 2023
我先回答,
是。
一堆教練只會說沒用下半身,還指導錯誤觀念,像手肘要往前延伸、手肘要高於肩線等等,真的唬爛。
但是,
我認為好的投球動作分析是存在且有其依據的——以效率為目標,用人體生理特性建構理論,最後分析投球動作,觀察身體各部位的「動作、位置、狀態」。
美國的driveline、tread athletics,台灣的basepara、銳棒是我所知應有落實這些環節的機構。
我常被嗆「你行你來阿」,好,我行我來。
因為我被一堆教練坑過,不希望有其他受害者,所以我寫了一篇1萬5千字“完全免費公開”的投球動作分析教學——
《投球動作分解與投球動作分析大全》
網址:
https://vocus.cc/article/65269db6fd897800017afe54
投球機制(二)——投球動作分解與投球影像分析大全|方格子 vocus
本文會以部位來分章說明,作為主軸的三到七章依序為支撐腳、前導腳、骨盆與軀幹、持球手、前導手。 每個部位分三段,分別是: 理想動作分解、優秀機制特徵、常見問題。 我會從物理、運動生理、生物力學層面分析,詳述各檢查點之所以(不)該做到的原因與影響。看完文章將能了解完整的原理與因果關係,而非只知道結論。 ...
希望能幫助到所有願意點閱的人。
這篇文章
包含:
1,如
何分析投球動作
2,1
8個附圖例的優
秀動作特徵
3,3
2個可分類的投
球動作常見問題
4,共計5
0個檢查點,並全
數彙整成檢查表
優劣檢查點的
說明包含了運作原理與影響,部分還述及肇因,確保你們看完文章不只能知道結論,連因果關係也能搞懂。
作為參考,
下圖是後腳檢查點之一「下沉」的段落:
https://ppt.cc/fMABQx
檢查表的部分,
我將不同部位分為不同列,並從左至右依照檢查時機的先後順序排序,使檢查起來能直觀順暢。
如下圖:
https://ppt.cc/fkGsOx
https://ppt.cc/fpfe8x
撰寫完畢後我也使用Driveline、tread athletics、basepara教練的公開內容與自己的文章比對過,結果除了分類方式略有差異,檢查點範疇完全相符。
除此之外,部分內容已有較多成果,我也參閱相關文獻,
確保資料在能力範圍內盡可能詳盡與真實。
寫的如此完整,多方驗證,連檢查表都做好附上,
目的就是完全教會你怎麼分析投球動作,甚至連工具都做好給你。
你可以從這篇文章弄懂——
應該如何分析投球動作?
投球動作的檢查點有何?
這些檢查點的肇因、原理與影響?
最後學會怎麼分析投球動作。
這篇文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附常見問題的圖例,因為我弄不到能用的圖例._.對不起’_’
除此之外我有自信這是一篇十分完整、有系統性、合乎邏輯與現實、實用且能讓你省下一堆錢的超優質文章。
因為這是一篇好文章,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對這領域有需求有興趣、想研究投球機制的人,沒有理由不讀。
再附一次網址:
https://vocus.cc/article/65269db6fd897800017afe54
這篇文會持續更新,以跟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跟發現,
如果你們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至我的ig與我討論。
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reepolooo?igshid=NzZlODBkYWE4Ng==
我也會在ig上發表文章,大概三天一更,內容相對簡單,過往目錄摘錄如下圖,因為我自認寫的都不錯,所以歡迎追蹤我,醬也能及時收到我更新部落格的通知。
https://ppt.cc/fAkeGx
如果對投球機制運作理論有興趣的可以讀我上一篇著作:
《有系統的徹底了解投球姿勢、投球動作,或者更好的說法:研究投球機制》
網址:
https://vocus.cc/article/65220e11fd89780001a46213
--
Sent from
PTTop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29.114 (臺灣)
※ 作者: Hiabtd 2023-11-29 12:21:42
※ 文章代碼(AID): #1bPhnOB5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01231704.A.2C5.html
→ iamspy: 只能表示敬佩 實在太細了2F 11/29 12:25
推 elve7878: 太細了 給鍵盤150實踐 純推不下12F 11/29 12:27
推 koko5566: 好文推 可惜打棒球是10多年前大學時候19F 11/29 12:29
推 citpo: 推 認真文21F 11/29 12:30
推 jam1: 手肘高過肩膀是錯的?24F 11/29 12:31
推 vfgb35: 推 你運科所?30F 11/29 12:33
→ AAaaron: 推,雖然我直接End但還是覺得你很厲害31F 11/29 12:33
推 Spiezio: 未看先推,回家慢
拜讀32F 11/29 12:33
推 G52469: 推 等我要轉行當投手再來看42F 11/29 12:35
推 teata: 太專業 推44F 11/29 12:36
推 hhhhh11: 太專業了吧 雖然看不懂上色的邏輯47F 11/29 12:37
推 e04bank: 你搞不好把中職那幾隊的投教還有料52F 11/29 12:39
→ Hiabtd: 我原本擔心打這種標題會被炎上,還好沒有...謝謝各位的推然後to 24F,手肘不能高於肩線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手肘高於肩線會讓單一方向的速度不能最大化,第二個原因會讓肩膀各骨頭間的空間變小,加上投球時手臂快速運動,肩關節會更不穩定,讓那附近軟組織被骨頭夾傷撞傷的機率提高56F 11/29 12:42
推 asd70208: 這些資訊應該要收進教練考照之中 不然基層大多還是靠感覺再教 成人練就晚了66F 11/29 12:44
推 tt7642: 林斯肯這麽快就爆了,就是因為他的手整個姿勢不符合人體力學?68F 11/29 12:45
推 lwswjs: 看人 能投的好都是好姿勢72F 11/29 12:46
推 keezer: 你運科系嗎73F 11/29 12:46
推 tsai1453: 不錯耶,雖然我沒辦法完全知道其正確性,但你這太用心了79F 11/29 12:48
推 yoho: 推用心81F 11/29 12:48
推 cityman9999: 投教跟這種運動分析不一樣啊,投教是自身經驗傳授和狀況和技術提點,但對於原理怎麼可能懂,畢竟台灣是從小打球很少在讀書。83F 11/29 12:49
推 kyowinner: 推認真,但是我們要怎麼確認你講的是合理正確?91F 11/29 12:51
推 YFL12: 真用心 大推!93F 11/29 12:51
推 meetdave: 打者呢
打者也是一堆我覺得不實用的概念95F 11/29 12:53
→ ultratimes: 科學一定有差,人類又沒大進化,但MLB卻忽然跑出一堆火球男,代表一定有科學方法訓練出來的98F 11/29 12:56
推 cuteyy: 老實說...這應該比很多教練專業...推一個!265F 11/29 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