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作者 shian928 (那你有沒有想菠菜)標題 [討論] 臺灣'92跟'24的職棒風氣哪年比較熱?時間 Fri Mar 28 23:15:07 2025
大家好
請大家明白
我的命題是"CPBL 職棒"
所以討論範圍沒有包含年底的12強 以及隔年開季前的WBC資格賽
想問的主體只到2024年10月25日總冠軍賽落幕為止
眾所周知
1992年一直是職棒史上最有人氣的一年
在創下史上最高的場均人數之後
就立下了超過30年的不可跨越之壁
這年對我來說 一直都是傳說中的一年
直到2023年底大巨蛋啟用了
2024年才突破了這個紀錄 創造了新的歷史
以下先列出這兩年場內的"客觀數據"
然後想要請教板上有經歷過的資深板友
2024年職棒場外的 整體社會的觀看與討論風氣
跟
1992年的風氣
究竟是哪一年比較熱烈呢?
畢竟整體的氛圍風氣是客觀數據記錄不到的
1992年 職棒3年
全體 6878
臺北 8307
立德 6760
臺南 6270
2024年 職棒35年
全體 7684
大巨蛋 20689
桃園 7210
洲際 6841
以數據來說
(1) 當然是2024年人氣比較高
(2) 大巨蛋的離群值很高
我長年一直很好奇當年1992年的熱度到底有多熱?
卻沒想到2024年真的超越了
但這反而讓我更好奇了
難道2024年臺灣的職棒真的超越了傳說中的1992年嗎
因為我沒有1992年當時的記憶
且也很明顯大巨蛋拉高了許多場均人數
另外就像我說的--場外的討論度與新聞數 不是場均能夠記錄的
以前常在板上看過類似的討論
有許多人的論點是
"以前的娛樂選項比較少 所以1992年的6878人更難得更熱 大家都在討論"
但我覺得這論點不通 且都沒有看到有人有反駁這看法
就是因為娛樂種類比較少
所以人們不是會更聚焦關注在電視與廣播正在播放的節目嗎?
以及報紙上正在報導的主題
現在的生活更隨手更容易 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分心
在資訊 興趣 去處 變得有這麼多選項的背景之下
"能在2023年達到場均6000人 跟2024年擁有7684人 不是更難能可貴嗎?"
所以 有沒有經歷過兩個年代的板友
可以講古一下?
我本身沒有定見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80.137 (臺灣)
※ 作者: shian928 2025-03-28 23:15:07
※ 文章代碼(AID): #1dvhpzM9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43174909.A.589.html
推 LEEWY: 以前的娛樂又不多,兩者的時空無法比擬1F 03/28 23:19
如果1992年比2024年熱 但娛樂比現在少 那場均感覺是不是要更多才合理?
推 penny31029: 以前球場小啊,很多人根本擠不進去或是沒被算在裡面人多到要爬燈柱才能看的到3F 03/28 23:20
這的確是!這我忘記考慮了 代表球場上座率更高 但球場那麼小 場均衝不上去
但是你現在也看很多家的媒體?但以前要花錢買報紙
現在讀新聞成本比較低 願意買報紙代表一種狂熱
對了 說實在現在畫面、資訊傳播更容易更廣 我想受眾有機會比1992年更多?
還是1992年資訊管道選擇較少 所以受眾比較多?
推 MacBookAir12: 我覺得你去問國高中生班上討論中職的比例就知道
1992年可是隔天班上會搶報紙討論比賽的年代8F 03/28 23:23
我只有我的年代的國高中可以參考
沒有1992年的國小 國高中 大學可以比較QQ
推 YummyYummy: 那個年代更熱門就是了
你都知道大巨蛋離峰值了10F 03/28 23:24
推 penny31029: 以前國中生會學陳義信投球,現在有人學若C投球嗎?13F 03/28 23:25
推 Augustus5: 現在更不簡單沒錯啊,但那時候就是全民運動15F 03/28 23:26
樓上幾樓看起來都滿有道理的
→ shifa: 以前很瘋啦 現在是很多人看熱度有起來
至於以前到底是在瘋棒球還是別的 就不知道了 = =17F 03/28 23:27
就是導致後來數十年場均數據一直都超越不了1992年的那個==
推 YummyYummy: 現在進場有幾個認真看? 一堆都不本質了 以前是真的割喉丟便當拆椅子19F 03/28 23:28
本質這個我同意
但丟便當拆椅子 我覺得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
人們的行為與素質本來就會變化有關
推 LEEWY: 1992年的交通跟2024年也不一樣啊,現在有高鐵捷運交通方便,大家會南北跑球場,所以才說時空背景條件不同,不好比較21F 03/28 23:28
我發現有道理 的確忘了考慮交通條件
推 cj0920: 那時每天報紙、廣播、新聞都會有職棒當天或前一天的賽事相關訊息,甚至球員專欄;現在如果沒有國際賽,最多就其他新聞畫面側邊文字訊息或下面跑馬燈 哪一隊封王拿冠軍~23F 03/28 23:29
很好的比對
推 jjrdk: 以前全場觀眾都是去看球員打球
現在大概七成去看棒球 三成看啦啦隊26F 03/28 23:30
推 YummyYummy: 光是兄弟封王遊行 當年怎麼在台北圍的? 去年台中那種很弱 差很多28F 03/28 23:30
推 cesuya: 以前很少電視直播,幾乎是錄影重播,當時甚至有球隊是反對直播的,因為會影響觀眾進場票房。30F 03/28 23:32
→ autoexecbat: 現在4成看球 3成看啦啦 2成發限動 1成在看PTT推文吧32F 03/28 23:33
看啦啦隊還算合理的比較
不過限動跟看推文感覺是生活型態的改變而已:p
例如我記得大概15年前 板上有時某些隊迷會酸某些隊迷 都只龜在PTT推文都不進場
說隊板人數或棒球板人數還比現場人數多
也就是那時不容易在現場用PTT
但是你看現在 哪會有這種酸法 就是生活改變了
推 brazil: 時空背景不一樣 但感覺那時候瘋一點 現在頭版幾乎不會有棒球新聞 那時候時不時就會有 不過球迷比例當時更極端就是了 主要球迷還是爪跟反爪 抓了一下卡好大網站 有爪比賽平均破9000 沒爪的比賽沒有一個組合超過550035F 03/28 23:35
推 lovebulls: 現在的環境是大眾傳播式微 以前還是大眾傳播的時代
現在圈內黏度可能比以前高 但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社會分39F 03/28 23:36
→ MikeChao: 以前不會灌水 看久了看一下畫面就知有多少人 現在看畫面41F 03/28 23:36
→ lovebulls: 圍了 其他娛樂也是很難再有全民偶像或巨星42F 03/28 23:37
l大很好的分享
→ MikeChao: 跟進場人數常對不起來 以前也沒送票吧43F 03/28 23:37
→ lovebulls: 現在單一球迷在棒球的年花費跟時間可能是以前球迷的好多倍 自媒體時代跟以前大眾傳播時代的不同44F 03/28 23:39
各自圈子瘋的人都更瘋 消費力更高也消費得多 也沉浸更多
但是無法是整個社會都整體投入
對嗎
推 zgccgz: 1992我大一!那時如果台北有大巨蛋 我覺得會比2024更多人所以熱度 1992我覺得還是比較高46F 03/28 23:40
哇 有可能耶
推 doa2: 以前有送外野學生票,但不多48F 03/28 23:41
跟大家補充一下
92年跟24年哪年熱 我沒有定見 大家的意見都很寶貴
推 Linnsen: 那年代熱多了 棒球是從9歲到90歲 且沒在看啦啦隊的49F 03/28 23:42
推 lovebulls: 其實從賭球也看得出來 中職也早就不是賭迷的最愛 在台50F 03/28 23:42
推 petercyf: 92年我國一,全班幾乎都在看民生報和大成報關注職棒,還會剎賭飲料,我想那種熱潮現在是無法比擬的51F 03/28 23:43
→ Linnsen: 內野阿伯為主 外野年輕大學生 排免錢學生票的落落長53F 03/28 23:43
→ lovebulls: 灣某最大運彩論壇 棒球類別裡中職早就不是討論最多的54F 03/28 23:44
→ Linnsen: 缺點是汽笛聲很吵 廣播啥都聽不見就是 外野要帶報紙鋪55F 03/28 23:44
推 setashuyo: 沒參與92但我覺得你的立論是對的,分眾時代的「熱門」才是真的滲透到每個層面,大眾娛樂的時代的氣氛是可以塑造的,等到分眾時代人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棒球還能夠很熱門,那才是真的「氛圍」56F 03/28 23:46
謝謝分享 厲害的觀點!
幫翻譯:
大眾時代=1992年
分眾時代=2024年
推 xephon: 還是沒超越,現在的熱度再炒2-3年有成長的話有機會60F 03/28 23:47
對 真不知道場均如果到12000 14000可不可以超越?
如果哪年真的達到了 我還要再來板上發文問跟92年怎麼比;)
推 jay228: 從職棒元年開始看球 1992是真的全民棒球61F 03/28 23:48
真羨慕
推 lovebulls: 其實不只娛樂 政治明星也是 現在選舉也沒以前熱度62F 03/28 23:49
我怎麼覺得也很熱 因為網路發展的關係 還網紅化 戰場除了現場 也開到網路了
→ Linnsen: 台灣多次打X後 例行賽還是年輕人為主 阿伯PTSD症候群63F 03/28 23:49
→ jay228: 也比較純粹 沒有啦啦隊 也沒有造星 就是單純享受比賽64F 03/28 23:50
→ Linnsen: 回不去日職那種平日白領內野球迷
以前朋友老爸下班就南京東路走去看球65F 03/28 23:50
那觀察以後大巨蛋平日場~
推 lovebulls: 我覺得就算場均12000 在現代也是圈內 只是這個圈變超大67F 03/28 23:52
推 yukiss: 當時我哥剛退伍 立德台南台中有比賽就會去看 甚至還坐飛機去台北看68F 03/28 23:57
請問板上的各位:
沒有貶低的意思
請問大家覺得92年比較熱
有沒有回憶美化 跟 有點潛意識中無意間貴古賤今的成份?
其實現代的大家 或是 更年輕的族群 也都還是很瘋
不是也有很多人怎樣衝怎樣瘋嗎
臨時決定去東京看複賽什麼的(雖然是在討論職棒 但以12強國際賽論現代人的熱烈)
推 PaulOneil1: 不要說1992了,1992~1996我晚上都開收音機聽棒球廣播70F 03/28 23:58
推 yukiss: 1992票房在奧運期間冷卻不少 老三台一開始沒有LIVE棒球
後來有轉播的那幾天 票房很慘71F 03/28 23:59
哇奧運期間票房有掉這件事我從來沒聽過人講過
沒因為奧運掉的話當年場均還會更高
但也不能直接這樣切割
長年下來國際賽這件 事本來就是造成助攻整個棒球熱潮的主因之一
因為國際賽期間票房下降不足為道
推 humaisme: 92年台北市立棒球場小到靠北73F 03/29 00:00
推 yukiss: 當年兄弟還有挑戰過連續N場滿場74F 03/29 00:01
※ 編輯: shian928 (125.230.80.137 臺灣), 03/29/2025 00:07:26
推 bread220: 我職3是國中小階段,會因為兄弟味全誰輸誰贏跟同學吵架,現在的學生不知道會不會75F 03/29 00:07
→ icypyh: 很好奇2013那時的高度如何78F 03/29 00:09
→ MikeChao: 看球和看啦啦隊的熱度也是要分開來看 以前內外野人數很平均 現在嘛..79F 03/29 00:13
推 dsauqt: 我倒覺得是以前資訊取得不方便81F 03/29 00:14
推 lopoko: 最好是當年的娛樂不多,那時候才多,夜店冰宮保齡球撞球遊藝場,連改車飆車都有,除了科技年代差異該有的絕不會少84F 03/29 00:21
推 tswen: 92呀 平日差那麼多86F 03/29 00:22
→ MikeChao: 可以找韓職應援影片看 以前投入比賽的熱度跟那差不多甚87F 03/29 00:23
→ wwe619: 樓上上你說的那些娛樂現在一樣有啊…?88F 03/29 00:24
推 lopoko: 電影電視唱片演藝圈當年港台也都是處於巔峰階段,娛樂不多89F 03/29 00:24
→ MikeChao: 至更猛(丟便當椅子幹架)
現在保齡球撞球沒落 ktv應該也弱掉 街機是直接沒了 以前下課是先挑幾道快打 再回家看球90F 03/29 00:24
推 chiayoung: 1992的時候夏天還有奧運銀牌的盛世推波助瀾93F 03/29 00:28
推 gemboy: 92年吧 現在社會氛圍又不重視職棒 蔡阿嘎andy錢被偷被a都可以報一個禮拜94F 03/29 00:29
推 lopoko: 所以拿因為當年娛樂不多所以職棒才熱這種理由根本說不過去96F 03/29 00:30
→ gemboy: 以前哪裡玩的不多。。。 遊戲盜版猖獗到變海盜王國 講的30年前沒遊戲97F 03/29 00:31
→ twyao: 30年前娛樂種類少,對棒球而言就是能與之競爭的娛樂較少;但另一方面,娛樂種類少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人沒那麼重視娛樂,那是一個經濟還在成長,人們普遍覺得人生就是讀書、工作賺錢、退休這樣的過程,工時較現在長也無週休二日。而不管怎麼說,2024進場人次就是超過1992,代表平均每個人願意進場的次數增加了,通常會進場的還是以圈內人為多,所以棒球在圈內的熱度應該無庸置疑,又或者說圈變得更大了。但大家現在好奇的是棒球究竟有多「出圈」?99F 03/29 00:33
推 kamihio: 92藍叫比雞腿喔
看看收視率294F 03/29 10:58
推 phxcon: 92是聽收音機轉播的296F 03/29 11:05
推 vavamk: 以前是龍迷不進7-11、象迷只買義美,現在會有鷹迷獅迷不去富邦中信存錢的嗎?297F 03/29 11:07
推 JER2725: 那個年代誕生一大堆百萬專輯
算是娛樂產業蓬勃發展的年代299F 03/29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