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HS (慕山駛者)
標題 [討論] 棒球是否該增立"貢獻點"這獎項
時間 Mon Sep 15 11:07:03 2025


我們都知道
在棒球獎項中
有所謂的打點
但對於跑回本壘得分
似乎只有統計
而沒有獎項
大谷最近在得分上一直創生涯新高
但,這本來就是第一棒的優勢

猶如打點
第3-5棒的打點相對有優勢

反觀第7-9棒來說
不管在得分,或是打點
都會較吃虧

但,大家不覺得
應該把“得分+打點”設為貢獻點
(contributions)
如果沒有人跑回得分
就不會貢獻打點
真正有得分貢獻的
應該是“得分+打點”二者皆居功才是

台灣職棒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把“得分+打點”弄成貢獻點
看看這哪些打者
擁有綜合的貢獻得分能力

大家認為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242.86 (臺灣)
※ 作者: JHS 2025-09-15 11:07:03
※ 文章代碼(AID): #1enuBPXk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57905625.A.86E.html
lookers: 現在大聯盟鼓勵場內PLAY 其實是有必要設定的1F 09/15 11:08
liusim: 現代棒球已經有各種進階可以看了2F 09/15 11:09
lookers: 例如無人出局把二壘跑者推進到三壘 如果高飛紀錄看不出來3F 09/15 11:09
charlie01: 你在說什麼?所以把打點和得分相加的意義是啥?4F 09/15 11:11
angel6502: 是說決定的也不是我們啊XD  但進階數據這種事本來就是漸漸增加的  現在一堆新的數據以前也是沒有
哪天真有需要的話就會有人弄出來吧5F 09/15 11:11
liusim: 我的意思其實是獎項雖是一回事 但要看"貢獻"或"能力"
其實錦上添花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你打出完美的一擊 可能出局了 進攻效益帳面上什麼也沒發生8F 09/15 11:12
ringtweety: 那像不是觸擊的滾地球出局 讓隊友推進或得分 那需要變11F 09/15 11:14
airmike: 得分+打點也不是什麼現代重要數據啊 雖然有打點王12F 09/15 11:16
ringtweety: 成"貢獻力"嗎?13F 09/15 11:16
ji2my: 已經有WPA了14F 09/15 11:16
airmike: 但大家看的是安打王 全壘打王 銀棒獎  我覺得頂多要有一15F 09/15 11:16
goury: 自己高興都可以,但無論RBI或R都太原始,不太會特別推廣吧16F 09/15 11:16
airmike: 個獎勵高上壘率的上壘王  缺少獎勵OBP的的確是沒跟上時代17F 09/15 11:17
ringtweety: 很多數據要不要改都行啊 比如救援或中繼點的條件18F 09/15 11:17
shigurew: 看勝率變化累積值那個就很準了吧?19F 09/15 11:18
airmike: 貢獻這種事情太抽象 你執行觸擊或高飛有貢獻推進 但是打20F 09/15 11:18
liusim: 銀棒其實已經包裹了 分位置給了他們認為的最強打擊者21F 09/15 11:18
airmike: 安打或HR的人 不但推進還沒犧牲出局數還繼續堆壘包
這種不同層次的貢獻怎麼用數學模型量化 就有百百種22F 09/15 11:19
shigurew: 看WPA就夠了吧24F 09/15 11:19
Y225: 工具人金手套和不分位子的打擊獎25F 09/15 11:19
goury: 會把R的意義用其他更精確方式來表達,畢竟R本身未必代表球員能力甚至未必真的是有正面是貢獻。就像覺得AVG有什麼不足,會用其他方式去想辦法更好呈現,但不會單純把AVG跟別的數據混一起來用,因為這樣AVG本來的問題還是在裡面26F 09/15 11:20
liusim: 是算打點、得分太落伍 把這兩個傳統數據疊加也沒啥意思30F 09/15 11:23
e2167471: 你的說法就是得分打點兩者貢獻度平等  但實際上就不是31F 09/15 11:23
liusim: 但頒獎安打王、打點王就很直觀 不用算數學就是了32F 09/15 11:23
e2167471: 打點紀錄理論上可以只靠打者一個人打破  只要你一季打一百多支全壘打  壘上都沒有隊友也可以  但得分就不是
你沒有隊友的抬牡蠣就幾乎不可能跑得回來
當然一百多支全壘打是說得比較誇張  但反正兩者性質不同33F 09/15 11:23
liusim: 反過來說 全野選出局 一場也可能得5分.....37F 09/15 11:25
cooldidi500: 這雞肋獎就不必了38F 09/15 11:26
airmike: R和RBI都很吃你所在的隊形和棒次 對評價RBI更公平的基準39F 09/15 11:27
liusim: 打點的敘事價值比得分要高的太多了40F 09/15 11:27
e2167471: 不然對到強棒為什麼要IBB  不就是因為讓他跑不讓他打的傷害比較小41F 09/15 11:27
airmike: 可能是得點圈打率+每打席HR機率  當然這會少一些犧牲打的戰術成功指標43F 09/15 11:27
jimluvssally: 雲45F 09/15 11:28
airmike: 同樣的強打者 被放在強隊和弱隊的RBI可能就天差地遠46F 09/15 11:28
Diaw0803: 你7-9棒打得好的話 教練自然會把棒次往前47F 09/15 11:33
ringtweety: 後段棒次 打點上會吃虧 但安打或全壘打也會啊 (大多比48F 09/15 11:35
HSKAO: 你不夠強才會789棒啊XD49F 09/15 11:36
ringtweety: 賽就是會少打一次) 所以沒機會也是理所當然的
你真的能把握機會 變成前段棒次的就是你了 所以也不用50F 09/15 11:36
HSKAO: 什麼團隊運動不是這樣?52F 09/15 11:37
ringtweety: 說排幾棒不公平 排到哪去本身就是對你實力的衡量了53F 09/15 11:37
HSKAO: 你不夠強上場就時間少 只能打替補
夠強成為絕對主力自然數據就會好54F 09/15 11:38
goury: 其實這篇本意搞不好是,為什麼像大谷這樣的強打者沒有被正確評價(放一棒,結果傳統強打者應該有的打點被變不見)。但現在已經很少在用R跟RBI評價打者,真的不用太在意這些
台灣的獎項這些除了古早認知因素,現在更像是鼓勵性質,想加什麼獎項,看的人有高興就好,認真要討論就是沒啥大意義56F 09/15 11:41
airmike: 所以同樣一名強打者在同一隊被放在1,2棒還是3,4棒 絕對影響他的R和RBI 教練思維也變成一個變數 教練要的是全隊的R期望值最高 不是個人表現讓誰RBI比較高61F 09/15 11:42
YummyYummy: 早就有一堆壘包推進數據了好嗎64F 09/15 11:45
abc12812: 打一棒打席最多最能刷WAR 還有什麼不滿的?65F 09/15 11:45
airmike: 所以WPA和WS還是最綜合的指標 但是沒有用這個給獎XD 只能66F 09/15 11:46
Sechslee: 不覺得67F 09/15 11:46
edhuang: 原PO的概念應該等同比較古老的Run Produced 就是R+RBI-HR 也有因為團隊數據會重複計算所以要除以2等等68F 09/15 11:46
airmike: 看這兩個指標跟當年度MVP投票差距小不小70F 09/15 11:46
edhuang: 但畢竟真的太粗糙了又很看隊友 後來就沒在用了71F 09/15 11:46
b43681477: 再新增一個勝利打點獎和關鍵保險分獎72F 09/15 11:47
edhuang: 考慮比較多的有Runs Created 概念是每次機會能有多少上壘跟推進 從最初到現在有幾次修正跟型式 可以參考73F 09/15 11:51
usercode: 大家真客氣75F 09/15 12:02
Hsu1025: 已經有WAR值了76F 09/15 12:04
s310213: 山本:這個能頒喔?在此宣佈我主辦77F 09/15 12:06
jav875: 就無用廢數據了還設置獎項??!78F 09/15 12:13
diskelvin: 有跑壘進階數據,只看得分非常不客觀79F 09/15 12:26
wu2183: 依MVP跳舞的表現再打分數 設立一個MVP舞王80F 09/15 12:26
charlie01: 真的很客氣,打點和勝投都有一堆人覺得完全不需要看了,得分跟這兩者相比更是幾乎完全沒有意義的數據81F 09/15 12:28
yankees733: 看WPA就夠了 用R+RBI直接加起來根本粗糙83F 09/15 12:33
pcfox: 幫球隊買便當賞:)84F 09/15 12:37
omena: 之前某主播講的推進打概念嗎......85F 09/15 12:48
nyybronx: 早就有一堆進階數據能取代了,就你這種還在看傳統數據的人不知道86F 09/15 13:01
beefw: 了解你的出發點 但是你把兩個加起來也沒辦法公平呈
現貢獻88F 09/15 14:13
ysy2003: 推進城城主?90F 09/15 14:35
peterw: 這篇廢文點+191F 09/15 14:45

--
作者 JH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